永強房管所3號窗口,一名穿牛仔外套的女子,正在吃餅乾等零食。 視頻截圖
永強房管所辦事大廳的牆上,掛著「先進單位」、「先進集體」的牌子。視頻截圖
編者按: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德榮日前向廣大溫商發出回鄉投資創業邀請時表示,要破解「小鬼難纏」等軟環境問題。小鬼究竟如何難纏?帶來哪些弊病?今後如何破解?市機關效能監察投訴中心聯合本報開設《百日攻堅·效能提速》專欄,反映百姓呼聲,助推機關作風的轉變。如你在辦事過程中遭遇拖拉推扯、吃拿卡要等現象,可撥打新聞熱線88868886或效能投訴專線96178反映。
溫州網訊 今天是中秋國慶長假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龍灣區城市東片防洪工程建設指揮部拆徵科工作人員王良才打算花一整天時間,把5戶拆遷戶的手續補齊。為了辦這件事,從9月10日開始,他先後七次到市房管局龍灣分局永強房管所3號窗口辦理手續,但每次都被告知材料不齊。
前段時間,因要拓寬河道,龍灣區海濱街道藍田村5戶村民的房子被拆遷。王良才進入指揮部工作不久,他接到了這項任務:註銷5戶拆遷戶的土地證和房產證,越快越好,拆遷戶急著辦理新的土地證和房產證。王良才說:「我本以為這件事很簡單,花一天時間就能辦成,想不到跑了這麼多趟,還沒辦成。每去一趟,他們都像擠牙膏似的,告訴我缺這缺那的。」
9月28日,當他第7趟跑到房管窗口,3號窗口工作人員要他補一張身份證反面複印件和5份談話筆錄。王良才真的懵了,他甚至覺得有點委屈:「5名拆遷戶都搬了,我又得一戶戶去找,為什麼當時不一次性說清楚!這個拆遷涉及省重點工程,怎麼拖得起?」
王良才向記者講述了這一路的經過。末了,他苦笑道:「都可以拍部電影了,名為《沒完沒了》。」
第1趟——沒帶公章無功而返
王良才心情:責怪自己沒經驗,做事考慮不周
9月10日上午,王良才先去土地部門,辦理了拆遷戶土地證的註銷手續。這時離下班還有個把小時,他匆匆趕到市房管局龍灣分局永強房管所,準備把這事一併辦完。
「我來到3號窗口,辦事的女工作人員說我材料不齊。我問她還需要什麼,她也沒說明白,只叫我先填註銷申請表。」由於表格上要蓋公章,王良才只得回到指揮部,把5份表格依次填好。
第一趟的無功而返,王良才責怪自己考慮不周:「怎麼就忘了帶上公章呢?」
第2趟——表格填錯再次返回
王良才心情:他們能早點提醒就好了,還是怪自己太馬虎
次日(9月11日),王良才帶著填好的表格又跑到3號窗口。那名女工作人員一看表格,給退了回來。原來,拆遷戶所在的藍田村,多年前屬永中街道,後劃入海濱街道,但房產證上還是寫著「永中」。王良才以為應以現在的屬地為準,填表格時寫上了「海濱」,但工作人員要求以房產證上的信息為準。
「如果他們能早點提醒我就好了,還是怪自己太馬虎了。這次又沒帶公章,只得拿了表格回去重新填。」王良才說。
第3趟——還需拆遷戶身份證
王良才心情:狀況防不勝防,心裡憋著一肚子氣
第4趟——還需戶主妻子身份證
王良才心情:氣得「完全崩潰」,連跟她辯駁的力氣都沒了
由於5戶拆遷戶現住在不同地方,王良才得分別和他們約時間,這讓他花了大半天時間。
9月13日,他帶上5戶戶主的身份證複印件又去了趟房管所,「我把所有材料都重新整理了一次,心想這次總不會有什麼漏了吧。」
但3號窗口工作人員的答覆,再次讓王良才感覺「完全崩潰」。工作人員告訴他,有一戶拆遷戶,夫妻雙方各有一本房產證,除戶主的身份證複印件外,還需要戶主妻子的身份證複印件。
王良才說自己氣得直想拍桌子,「為什麼不提早說清楚呢?我連跟她辯駁的力氣都沒了。」這次,他讓工作人員列了張所需材料的清單,悻悻而歸。
第5趟——窗口總算收了材料
王良才心情:拉上同事一起去,窗口收件後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9月14日,身份證複印件已經補齊,但王良才對辦這個手續已失去信心,「我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但我肯定還會再出狀況。」
這次,王良才特地拉上拆徵科科長郭獻慶與他同去,他覺得「有同事在,會有個照應」。臨走前,他再次核對了清單上的材料。
「謝天謝地,這次她總算收了材料。」王良才說,正當他們等著收件回執單時,工作人員稱「停電了」,無法開回執單,讓他們回去等電話通知。
王良才說,沒想這次如此順利,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材料收進去已經成功一大半,回執單等一等也沒關係。」
第6趟——十來天不給回執單
王良才心情:真是哭笑不得,開張回執單真那麼費時間嗎
讓王良才想不到的是,這個電話通知,足足等了十來天。
「領導問我,房產證收進去了,為什麼沒回執單?」王良才說,「萬一有人懷疑我把房產證拿去抵押貸款什麼的,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此外,拆遷戶急著要辦新的房產證,一直問他到底註銷了沒有。
「沒有回執單,我就交不了差。」9月25日,王良才又去了趟房管所。
「3號窗口的人說,這段時間很忙,沒空開回執單。」王良才稱自己哭笑不得,「那名工作人員一直在玩手機,旁邊窗口的人也閒著,開張回執單真那麼費時間嗎?我跟他們吵了幾句,一生氣就走了。」
第7趟——要補新的材料再審核
王良才心情:公對公辦事都這麼難,難怪老百姓埋怨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
9月28日下午3時,記者陪同王良才,來到市房管局龍灣分局永強房管所。
3號窗口一名戴黑框眼鏡的女工作人員正在處理一名群眾的諮詢。王良才等了一會兒,和旁邊一名男工作人員接上了話。
王良才稱自己來拿回執單,否則無法向領導交差。那名男工作人員說:「你就說我們收起來了就行了。」王良才回道:「你們本來就該給單子,說明材料已收進去了。」
「單是要打的。」那名男工作人員考慮了一會兒,扔過來一疊材料。
王良才拿起來一看,正是「房屋產權登記收件收據」,出具時間是9月26日。「原來回執單兩天前就列印出來了,怎麼也不電話通知一聲。」他嘀咕了一句。
此時,3號窗口的「黑框眼鏡」工作人員插上一句:「東西先拿給我。」她把收件收據拿去翻看了一下,然後指著一張身份證複印件說:「這個拆遷戶的身份證不行,反面也得複印。」
王良才正想發話,「黑框眼鏡」又遞過來一堆材料,說要補五份「註銷登記詢問筆錄」。
王良才憋不住了:「前面跑了六趟,為什麼都不說?材料都收進去了,又讓我補。現在我又得一家家找拆遷戶,又得跑幾趟。」
「黑框眼鏡」沒回答,過了一會兒,突然說了句:「筆錄要按指印,還要蓋公章,別又說我沒跟你講。」
王良才把手裡的材料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問「黑框眼鏡」:「這些補好總可以了吧?還需要什麼,你提前跟我說。」
「黑框眼鏡」回了一句:「拿回來我們還要審,審出來有什麼問題,我再打電話給你。」
王良才:「你當時也說打電話通知我拿回執單,一直沒打。」
「黑框眼鏡」:「沒打給你,是沒弄好。」
王良才:「回執單打一下也不用很長時間,都十幾天了。」
「黑框眼鏡」:「我這裡還有一批註銷的,我總不可能把你的管得這麼牢。」
王良才:「土地所都是現場開回執單的。」
「黑框眼鏡」:「那是他們的事情,我們這裡是我們這裡,不可能都一樣。」
兩人說話語氣都越來越重,這時,旁邊一穿黑衣的女工作人員出來打圓場:「你們多溝通溝通,大家都不要生氣,來之前,先打個電話。」
「黑框眼鏡」不服氣地說:「他一過來就生氣,直接走掉了。」
王良才不甘示弱:「我上次問你要回執單,你就一句:這段時間沒空,打不出。是不是這麼說?你說我聽到這樣的話會不會不舒服?」
「黑框眼鏡」:「我是沒空,你叫我怎麼說?」
王良才最終無可奈何,拿著回執單離開了。他感慨地說:「我們這是民生工程,公對公辦事都這麼難,難怪老百姓埋怨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
記者在3號窗口前逗留的十幾分鐘內,「黑框眼鏡」多次用手指劃弄她的觸屏手機,其桌上擱著一包「旺旺」零食。記者 胡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