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江蘇社會科學》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構建暨《江蘇社會科學》三十周年刊慶高峰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會議由會議由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徐之順、尚慶飛主持,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劉德海,江蘇省社科聯主席、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異賓,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巡視員、江蘇省期刊協會會長沈建國致辭,江蘇省社科聯秘書長、《江蘇社會科學》主編李靜匯報辦刊情況,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金松發表講話,《新華文摘》總編輯喻陽、《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總編輯何雲峰、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高自龍、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副院長王文軍等專家做了大會的主旨報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基地主任劉少傑、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任平等專家列席了開幕式和論壇。來自全國期刊界、學術界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與學術期刊」「數位化背景下學術期刊發展與學術評價體系建構」兩個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江蘇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劉德海對《江蘇社會科學》創刊三十年來的歷程做了整體性的總結。並指出,《江蘇社會科學》在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心懷理想、不負時代的使命意識,在開拓創新、砥礪奮進中彰顯社科情懷、展現社科擔當,努力做到「三個服務」,即在高舉旗幟中服務大局、在跟上時代中服務社會、在提高自身中服務學人。
江蘇省社科聯主席、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異賓致辭表示中國的學術雜誌是學者的成長搖籃,學術期刊承載了每一個青年學者從講師到副教授到教授的成長過程中所有的心血,同時,張教授也對《江蘇社會科學》雜誌在未來的發展做出了美好的期盼。
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致辭表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社科界的要求,並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升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要始終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構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要把改革開放實踐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為主攻方向。
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巡視員、江蘇省期刊協會會長沈建國致辭表示,新時代,人文社科期刊要有所擔當,應積極參與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構建中,既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又立足中國、借鑑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推動學術理論中國化,充分展現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並指出,新時代人文社科學術期刊的創新發展一是要錨定期刊發展定位,發揮期刊比較優勢,二是要促進期刊媒體融合,擴大刊物社會影響,三是要加快期刊國際化發展,傳播中國學術聲音。
江蘇省社科聯秘書長、《江蘇社會科學》主編李靜匯報了辦刊情況,並表示《江蘇社會科學》將以更加奮進的姿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立足江蘇、面向全國,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江蘇社會經濟文化的高質量發展,為江蘇由社科大省到社科強省做出新的貢獻,譜寫新的輝煌。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金松表示,《江蘇社會科學》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為江蘇建設社會強省做出了重要貢獻。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在黨中央全體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蘇社會科學》要堅持要自覺守好意識形態陣地,自覺立足時代之膝,回答社會之問。
《江蘇社會科學》是江蘇省社科聯主管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創刊於1990年。30年來,《江蘇社會科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秉承「守正創新」的辦刊理念,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強烈的使命擔當、開放的學術視野,深入研究和探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己成長為具有廣泛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是展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前沿發展的重要學術陣地和窗口。近年來,《江蘇社會科學》已發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創新性的原創成果,期刊學術水平和影響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未來,《江蘇社會科學》也將繼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並秉承「守正創新」的辦刊理念,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