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聽朋友說過這麼一句話:廈門這個地方房價能便宜,那簡直就是天堂!
我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該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標榜小清新,四季怡人的地方呢?還是為這裡的房價翹楚,工資拘謹而感到一絲無奈。
我看了下銀行卡的餘額,突然微信裡的房產中介給我發來了一條消息:103.55億!剛剛,廈門誕生福建首個百億地王!單價50598元每平米,刷新福建單價歷史新高!麵粉貴過麵包價,中海杏林灣鷺灣,集美城芯,15年優質教育資源,全島置業首選,開盤在即(文中雜夾了各種煙花和勾引的表情)。
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我像是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嗎?營銷也拜託精準一點」!
於是我上網看了下最新消息,廈門本地的信息網都在為這次土拍作宣揚,而地產中介們更是忙著發朋友圈,積極造勢,營造出一副立馬要漲價的錯覺,嚇得我趕緊查了下廈門的平均工資。
沒有看錯,一線的房價,二線的工資,人均月薪還不到4000元,按13薪,一年也就52000元,以此次土拍50598元/㎡的樓面價,那房價保守估計也要65000元/㎡才有賺頭,那100平的房子:65000×100÷ 52000=125年!結論:跨世紀的房價,來生再買。
上文廢話有點多,下裡進入正題。
01 首場土拍破百億
4月22日,廈門土拍市場共推出3幅地塊,分別是思明雲頂,集美杏林灣,翔安南部新城各1幅,其中土拍傳出雙百億「地王」消息的是:思明雲頂的2020P01地塊。
該地塊位於島內市中心,交通便利,教育、醫療、商業、景觀一應俱全(以廈門島的面積,哪都可以算市中心)。
由於廈門島內每年土拍屈指可數,本次參與競拍的也都是重量級的開發商,建發、國貿、保利&華潤&首開、中駿、鑫萬豪、中海、綠城、廈門衡耀、旭輝、平安、國貿等共有14家房企參與。
經過了240輪的競拍,結果卻令人意外,中標的竟然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上海泰鳴貿易有限公司!以43.8%溢價率,103.55億的高價拿下廈門史上首個百億「地王」,折合樓面價達到50599元/㎡。
消息傳出後,眾人為之震驚,市場上鮮有耳聞的上海泰鳴是什麼來頭,對於這個陌生的新晉「地王」充滿疑慮,總覺這場土拍裡面充滿詭異!
02 一鳴驚人的泰鳴
據查了解,原來是一家在土拍前幾天才剛註冊的公司,註冊資本100萬,法人蔡思鵬,竟然和中駿內部一名財務高管同名,市場普遍猜測很可能是某家房企的「馬甲」,專為拿地而成立的。
但魔幻的是,市場竟然無人認領。
再進一步的股權穿透後,其背景也逐漸清晰,系閩系知名房企中駿集團。
下面是股權的結構穿透圖,中駿的下屬子公司結構:
上海泰銘的法人是蔡思鵬,其100%控股股東是:達源國際有限公司。
達源國際根據香港網上查冊中心資料顯示,只有一名董事是黃倫:系中駿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助理,是中駿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黃朝陽的兒子。
而達源國際的股東是「悅泰發展有限公司」,其董事也只有一名是陳元來:系中駿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創始人之一。
再往上穿透,悅泰發展的股東是「保信(中國)置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英屬處女群島註冊的公司。
而在中駿集團2010年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保信(中國)又是中駿100%控股的二級子公司。
那麼很顯然上海泰鳴是屬於中駿旗下的子公司,不管保信(中國)經過了這10年,是否已經從中駿集團剝離,但不可否認的是泰鳴和中駿有重大關聯。
03 「圍標」神操作?
如果上海泰鳴是中駿的「馬甲」,那為何中駿要矢口否認呢?又為何要成立上海泰鳴來跟自己一起同臺競技?
市場上普遍質疑其可能涉嫌「圍標」。
地產圈裡,有一個充滿充滿血腥味的詞,叫做「圍標」。
就是指在項目招標中,投標者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或壓低投標報價進行投標,通過限制競爭,排擠其他投標人,來達到特定投標人中標的目的。
今年的4月10日前後,上海土地市場就曝出中海地產等公司疑似涉嫌「圍標」。
其公司總經理崔帥還被上海市公安局經偵隊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萬科和華潤置地相關拿地人士也在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而這次上海泰鳴的無人認領,也似乎說明可能是一次隱蔽的「圍獵」。
04 失敗的行動
如果說這是一場有計劃的「圍標」行動,那中駿的這番操作也算是一次失敗的「圍標」。
怎麼說,本次土拍地塊政府限制的銷售均價是不超過70800元/㎡,而這次上海泰鳴拿地的樓面價就高達50599元/㎡,利潤空間有限。
不過中原地產原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地王」土拍過程應該不涉嫌「圍標」,該地塊溢價率已超過40%,沒有人會圍出這麼高的溢價率。
而一般圍標都是往有利自己價格的方向操作,而此次的上海泰鳴和中駿卻在整個土拍中叫價最積極,據報導這次土拍起拍72億元,中駿一開始便乾脆利落地把價格加到90億,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隨後經過一個多小時240多輪的競拍,最終上海泰鳴以103.55億拿下廈門土拍史上首個百億「地王」。
要知道,縱觀整個中國土拍史,地價上百億的拍賣也僅有二十多次,且都為北上深,福建還是首次!
05 激進的中駿
對於中駿來講,不管是否涉嫌「圍標」,但就其一貫拿地作風,也不能排除就是其接下了這塊燙手的山芋。廈門敢玩得這麼大,非建發即中駿。
在前兩年中駿集團就曾經兩次在廈門創造了「地王」紀錄。
2018年12月,中駿集團以38.05億元、樓面價39090元/平方米、拿下廈門枋湖2018P03地塊。
2019年11月,更是以59.4億的總價,樓面價為45103元/㎡的價格再次刷新了廈門土地市場的總價紀錄。
那麼,2020年廈門首場土拍就被中駿豪擲「百億」拿下,似乎也能解釋得通。
是否因此,未來廈門土拍繼續維持高價也將順理成章。
06 絕望的房價
疫情的籠罩還未散去,一季度國內GDP幾十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各行各業還未從疫情的負面影響中走出來時,廈門的土拍市場就扔下一顆煙霧彈,為本就難堪的經濟又籠上一層陰影,而還有多少企業仍在瀕臨倒閉的邊緣掙扎。「房住不炒」的大基調尚在,這時候的土拍吃相著實難看。
開發商們自然也沒閒著,廈門首創禧瑞風華4月22日深夜開盤,營銷中心人潮湧動。很多地產商都發出漲價預告。建發璽樾發出預告,說建面約131-143㎡的產品即將結束,項目「馬上漲價」。
對於本次土拍,如此高的溢價率,誰是作俑者,「地王」背後誰又是最大受益者?政府亦或開發商,但請為這座美麗的城市多考慮,高房價並不是城市的榮耀,相反可能是阻礙實體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也請為每一位來到廈門努力工作的年輕人想想,房子是否已經是他們望塵莫及的奢望,未來他們該繼續留下來奮鬥嗎?希望某些來自底層的聲音能夠被聽到,被重視,被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