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茶產業這篇大文章

2020-12-03 人民網

把一片葉子做成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000億元的大產業,這是福建茶產業發展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憑藉多項涉茶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福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茶產業第一大省。這背後,既受益於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有多年來的持續努力。

一方面,由於地理條件的優勢,福建十分適宜茶葉種植和生產。福建歷來也有種茶、制茶、售茶、品茶、鬥茶等文化傳統。這樣的發展根基和文化底蘊,客觀上成為福建做大做強茶產業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這些年來,福建始終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提升品質、打響品牌為重點,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全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也為茶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可以說,福建茶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表明,只要方向找對了,步子走穩了,小葉片也能成就大產業。

茶產業一頭連著市場終端,一頭連著一線茶農。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滿足廣大消費者對更高品質茶葉產品的需求,更要發揮好茶葉在促進廣大茶農,特別是山區農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在採訪中發現,許多茶葉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在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積極以茶為媒,參與到推動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之中。

例如,春倫集團充分利用創業實踐中積累的較為豐富的生產經驗、營銷手段和市場資源,在助力精準扶貧方面做了積極嘗試,取得了農戶增收和加快集團產品優化升級的雙贏效果。

又比如,正山堂以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多元嫁接導入,帶動欠發達山區6萬多戶茶農增收,累計直接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2100多戶,大大提升了貧困農戶的「造血」功能。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茶企不斷探索,通過創建農村合作社、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等方式,增加茶農收入,幫助他們更多地分享現代農業的發展成果。這些探索與實踐,不僅使茶業發展的根基更牢靠,也使一片片葉子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當前,福建茶產業的規模已經「超千億」。在新的發展階段,要做好茶產業這篇大文章,更要以促進茶產業綠色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著力突破傳統的茶葉生產、加工、營銷模式,努力推動三產融合集聚發展,實現茶產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使茶產業在助力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釋放出更大效能。

相關焦點

  • 遵義市著力做好茶產業發展文章
    這是我市著力做好茶產業發展文章取得的積極成效。據統計,全市有省級茶葉主產縣6個,萬畝以上的鄉鎮有53個、村25個,種植15畝以上茶園的家庭農場12331戶,產業覆蓋26.89萬戶101萬餘茶農。2020年,全市共有茶葉經營主體2804家,其中註冊企業1506家、合作社412家、加工大戶886家。
  • 做好市場這篇大文章
    要做好市場的文章,就要統籌推進擴大內需和對外開放,率先找準這對「內」與「外」關係的有機結合點,用國內超大市場推動新一輪的對外開放。  浙江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佔得先機,一樣要主動作出戰略性調整,做好市場這篇大文章,找準新一輪開放發展中的「浙江坐標」。
  •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撫順縣做好三篇文章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撫順縣做好三篇文章 作者:單小書 崔振波 2018-11-30 08:25   來源:遼寧日報   >   連日來,撫順縣黨員幹部著眼縣域發展實際,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再深入、實踐再創新、工作再抓實,努力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 東城:切實做好「文化+」這篇大文章
    東城區政協委員、北京道樸文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雷針對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在「文化東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意見建議:「加大支持力度,精準幫扶東城的文化企業渡過疫情難關,鼓勵符合『文化東城』主導產業的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採用更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運營模式。」
  • 廣安嶽池縣委書記鄭鵬程:做好「三篇文章」 建設產業強縣
    2019年,是嶽池輸變電、生物醫藥、嶽池米粉三大產業的確立之年,也是「三篇文章」的開篇之年,三大產業總產值達184.3億元、增長11.9%,稅收達5.3億元、增長7.5%。三大產業產銷兩旺,挺起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 安徽黃山:做好綠色發展五篇大文章
    而推進綠色發展,探索走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的路徑,這是黃山市的堅定選擇。做好「茶產業」大文章黃山市茶葉產銷歷史悠久,明清以來,徽州茶商開創了300多年中國茶葉經濟輝煌。種茶制茶,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精心侍弄這些普通而神奇的綠葉,將之從賴以謀生的手段發展成為優勢特色產業、支柱產業。
  • 葫蘆島組建專班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
    12月4日,葫蘆島市成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3個工作專班,把做好「三篇大文章」作為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精神的發力點,作為葫蘆島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強力推動各項結構調整措施落實落細。
  • 《龍》雜誌:進一步做好「大蘭亭」這篇大文章
    《龍》雜誌近日刊載了《進一步做好「大蘭亭」這篇大文章》一文,新華網轉發如下: 浙江省紹興市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為華夏文明貢獻了大禹文化、陽明文化、越劇文化、黃酒文化等諸多文化瑰寶,而書法文化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脈。
  • 黃其勵:山西能源革命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
    黃其勵:山西能源革命更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在為山西能源轉型發展路徑建言時指出,在能源轉型過程中,作為全國能源革命的排頭兵,山西應該著力將煤炭利用數量降下來,質量提上去;將碳排放降下來
  • 做好「五篇文章」打造靈秀商南
    近年來,商南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自覺踐行「兩山」理念,聚力打好青山、碧水、藍天、淨土「四大保衛戰」,紮實做好天、水、地、山、人「五篇文章」,奮力推進「靈秀商南」建設。聚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做好「天」的文章堅持以鐵腕治霾為契機,嚴格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確保「商南藍」成為常態。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動重慶涪陵綠色發展
    涪陵區委主要負責人說,重整行裝再出發,涪陵在新時代的新作為,就是要做好「構築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家園」三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生態底色,加快建設美麗涪陵、幸福涪陵。  各側重齊聚力 構建綜合治理大格局  「不喊空口號,夯實每一步。」涪陵區在做好三篇「綠色文章」中主題鮮明。
  • 撫州:做好「顯山露水」這篇大文章
    黨的十八大後,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強調,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2016年8月,江西被列為我國首批三大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2016年8月底,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正式批覆了撫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
  • 廣州花都區赤坭鎮:著力做好「六篇文章」讓小盆景成為富民興村大產業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作為農業大鎮和鄉村振興示範鎮,正依託百年盆景之底蘊打造嶺南盆景小鎮,紮實做好規劃、布局、市場、人才、電商、「文旅+」六篇文章,讓老產業煥發新活力助推鄉村振興,把盆景做成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大產業。目前,全鎮盆景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戶、1.5萬人,佔全鎮人口的四分之一,盆景年銷售額達5億元。一是做好規劃文章,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 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高質量發展
    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我市將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連通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鍊,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進一步向縱深拓延,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切實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動牡丹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做好三篇文章 做強實體經濟
    做好三篇文章 做強實體經濟——三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十三次全會精神 鐵嶺日報評論員 鐵嶺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
  • 做好新時代「文化+」這篇文章 挖掘宕渠文化
    做好新時代「文化+」這篇大文章,深度挖掘宕渠文化,渠縣從多方面著墨。挖掘資源 傳承宕渠文化4月8日,在渠縣文聯排練廳,張人俐帶著一群戲曲愛好者正排練川劇《八濛山》。該劇是張人俐去年撰寫的劇本,講述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宕渠之戰——張飛大戰張郃。
  • 福泉:做好六篇文章助力辣椒產業提質增效
    著力做大「辣」產業,做好「辣」文章,解決「抓什麼、誰來抓、怎麼抓」,切實推動辣椒產業提質增效,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支撐和保障。陸坪鎮羅坳壩區1000畝辣椒種植示範基地。  做好產業選擇文章,解決「抓什麼」。
  • 王銘暉:做大做強做優做好 打造茶產業航空母艦
    8月27日,四川省宜賓市召開茶產業座談會,專題研究該市茶產業發展工作。在會上,市委書記王銘暉強調,要把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做好,做出特色,打造規模航母和品牌支撐,彰顯宜賓經濟活力。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進,市委副書記呂曉莉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剛開始,王銘暉就強調,去掉客套話、官場話,直說問題和困難。
  • 做好「三篇大文章」:老化工廠的新「王牌」
    開欄的話堅持把經濟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工業振興,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是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戰略部署。遼寧日報今起開設「進生產第一線看『三篇大文章』」專欄,組織記者分赴省內各地,走進廠礦車間,與企業負責人和員工面對面交流,觀實景、摸實情、看實效,反映他們在書寫「三篇大文章」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數千平方米的廠房內,僅有兩名操作工,瀋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略顯「冷清」。
  • 奮力書寫好全年茶產業發展下半篇文章——慕德貴在全省茶產業發展...
    茶博會期間,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演講,寄語貴州一定會從茶園面積第一到茶葉第一大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貴州茶出口量逆勢上揚,成績斐然;山東茶文化協會會長候國雲高呼「今生只喝貴州乾淨茶」。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堅定茶產業發展信心,齊心協力,在中國茶葉大省第一方陣中奮力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