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C:「缺貨」將成為2021年智慧型手機行業關鍵詞
2、騰訊長三角首個數字產業基地,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揭牌
3、美光CEO:第二財季營收大約為58億美元
4、三星第四財季銷售額約為557億美元,利潤低於分析師預期
5、大受歡迎!vivo X60系列首銷斬獲八大渠道銷量冠軍
6、韓媒分析:三星、LG是否會做自己的電動汽車?
1、IDC:「缺貨」將成為2021年智慧型手機行業關鍵詞
集微網消息,市調機構IDC日前發布了《2021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10大預測》。
圖源:IDC
IDC指出得益於疫情穩定防控下更好的市場環境,預計2021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4.6%,市場容量約3.4億臺。
IDC並稱市場格局的潛在變化,激發了新一輪的市場爭奪,並進一步延伸至上遊供應層面。整個供應鏈,尤其晶片端的競爭將愈發激烈。IDC認為,「缺貨」將成為2021年內行業的關鍵詞,供應鏈端不穩定的態勢將在2021年約50%的時間內持續。
與此同時,為了保障供應的穩定,降低風險,到2022年超過50%主流手機廠商旗下的5G手機產品將橫跨三家或以上晶片平臺。
在5G手機方面,IDC稱截止到2021年,全國有40%的手機用戶將切換為5G手機,其中,約70%以上存在於T1-T3城市。
另外,攝像頭、高刷新率、快充等仍將是各大手機廠商爭相升級的點。
(校對/零叄)
2、騰訊長三角首個數字產業基地,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揭牌
集微網消息,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在蘇州高新區舉行,蘇州市政府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騰訊與蘇州高新區共同打造的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揭牌。
圖片來源:蘇州高新區發布
根據合作協議,蘇州和騰訊將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智慧城市建設、智能製造工業雲、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產業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蘇州高新區發布消息顯示,這是騰訊在長三角區域的首個數字產業基地,騰訊將與蘇高新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全面負責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運營,著力建設數字產業孵化中心、數字城市科創中心、人工智慧產業應用中心、新文旅產業發展中心四個數字經濟中心。
此外,峰會上,由騰訊聯合蘇高新集團打造的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示範區同時正式啟幕。
同時,現場還舉行了東華軟體、群立集團、東方金信、嘉為科技等12家首批企業的入駐儀式。目前,東華軟體和群立集團均已完成在地公司的工商註冊。
未來,東華軟體將在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打造數字城市智慧科創類業務長三角總部基地承載中心;群立集團將聯合建設AI產業應用中心,作為人工智慧產業創新應用的載體,結合高新區本地特色資源與政策,打造人工智慧創新創業生態。(校對/小如)
3、美光CEO:第二財季營收大約為58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據彭博社1月8日報導,美國最大的內存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近日發布了第二財季營收報告展望,由於市場對手機和計算機的強勁需求,美光執行長Sanjay Mehrotra表示這一財季的收入將達到58億美元,上下浮動2億美元,諸多分析師的預期則是54.8億美元左右。美光的財季收益是市場上有關計算設備需求的關鍵指標,相關數據可以揭示整個行業的銷售額的增減狀況。
圖源:AnandTech
Mehrotra在電話會議上說,人工智慧、雲計算和5G技術相關需求極大地推動了該公司當前的銷售增長。
美光公司預測,DRAM近一段時間會供不應求,該類型的晶片佔公司最近一個季度收入的70%,Mehrotra說,DRAM產能狀況導致該類型的晶片價格不斷上漲。
美光表示,有關NAND手機存儲數據晶片,如果供應商不調整其擴張計劃,會導致供大於求。
該公司上個月表示,在截至12月3日的三個月中,收入和利潤均高於先前預期。該公司表示,由於停電和地震影響了臺灣代工廠的生產,因此本季度的收入將受到損害。
美光計劃在2021年,用於新設工廠和晶片設備上的投入為90億美元,在過去的12個月中,美光股票上漲了約36%。
(校對/零叄)
4、三星第四財季銷售額約為557億美元,利潤低於分析師預期
集微網消息,據彭博社1月8日報導,由於智慧型手機銷售和存儲晶片價格疲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三星電子第四季度的利潤低於分析師的預期。
三星周五公布的初步結果顯示,在截至12月的三個月中,營業收入為9萬億韓元(約合83億美元),分析師平均預期為9.52萬億韓元。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61萬億韓元(約合557億美元)。該公司沒有提供淨收入和具體部門業績狀況,公司預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布最終2020年的年度財報。
三星 Galaxy A 系列手機(@三星官網)
目前蘋果和三星的5G手機全球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據Strategy Analytics的估計,三星在過去一年中賣出了4100萬部5G手機,落後於蘋果公司的5200萬部和華為的8000萬部,後兩者大部分都在中國國內銷售。
三星計劃於1月14日舉行在線活動,比往常年度時間表更早推出其下一個旗艦手機系列——Galaxy S21。小米、Oppo和Vivo等競爭對手都在積極布局,以填補華為在國際市場可能留下的空白。
野村資管(Nomura Financial Investment)亞洲技術主管C.W. Chung表示,由於伺服器需求放緩,內存晶片價格下跌,和韓元對美元的升值等因素影響了2020財年第四季度三星的收益。Chung在財報發布前表示:「該公司的手機和內存業務將從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復甦。存儲器市場的上升趨勢明顯,並可能持續到2021年底。」
(校對/零叄)
5、大受歡迎!vivo X60系列首銷斬獲八大渠道銷量冠軍
集微網1月8日消息,今天vivo X60系列正式首銷,據官方透露,該系列大受歡迎,斬獲了京東、天貓、蘇寧、國美、迪信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八大渠道的銷量冠軍。
圖片來源:微博
我們來了解一下vivo X60系列的情況:
外觀方面,vivo X60系列採用前後3D曲面屏設計,整機厚度僅為7.59mm,而X60則以7.36mm的厚度成為目前全球最薄5G手機,全系延續了經典的雙色雲階設計,再搭配新版Choker,同時全系標配COP封裝工藝的6.56英寸FHD+AMOLED柔性屏,機身提供原力、微光、華彩三款配色。
圖片來源:vivo
配置方面,vivo X60系列配備全球首批採用5nm製程的Exynos 1080全新旗艦處理器, 120Hz刷新率+240Hz觸控採樣率在有效減少畫面殘影的同時,也縮短了屏幕觸控時間,內置4300毫安時電池(vivo X60 Pro為4200毫安時電池),支持33W閃充,預裝基於Android11作業系統深度定製的OriginOS,大幅提升用戶體驗。
圖片來源:vivo
拍照方面,vivo X60系列全系標配第二代微雲臺,技術更加成熟的同時,防抖效果也更加出色。不僅如此,鑑於微雲臺技術在防止抖動上的出色表現,X60系列在夜景下也能獲得較長的曝光時間,獲得準確曝光的同時,暗部細節也得到保留。
圖片來源:vivo
此外,vivo X60系列還搭載了vivo蔡司聯合影像系統,它包含了超廣角鏡頭、專業人像鏡頭、超長焦鏡頭等多種光學鏡頭,除了具備高解析度的特性之外,在色散、眩光、紫邊和鬼影等常見光學成像問題上也都有較為明顯的改善,這可以為不同用戶、不同場景、不同需求的拍攝,帶來高質量的成像效果。
售價方面,vivo X60提供8GB+128GB、8GB+256GB、12GB+256GB三個配置版本可供選擇,價格分別為3498元、3798元和3998元;vivo X60 Pro提供12GB+256GB配置,價格為4498元。(校對/Carrie)
6、韓媒分析:三星、LG是否會做自己的電動汽車?
集微網消息,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隨著特斯拉、寶馬和大眾等大型汽車製造商開發自己的電池生產技術,作為供應商的韓國電池企業LG Energy Solution、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的未來引發市場擔憂。不過有專家預測,三星和LG未來可能會利用自己的電池、自動駕駛以及其他相關技術製造自己的汽車。
韓國大林大學汽車工程學教授Kim Pil-soo指出,「在內燃機汽車中,約有3萬個部件必須有機地協同運作,因此只有經驗豐富的汽車製造商才能夠製造。而電動汽車所需的部件還不到一半數量,不需要什麼專業知識,只要有電池、馬達和車輪,任何企業都可以製造。」
Kim Pil-soo預測,隨著汽車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業務的交叉碰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將在不久的將來開啟。
LG開足馬力
LG電子在上個月宣布,將分拆旗下汽車零部件解決方案部門的部分業務,並與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成立一家約10億美元的合資企業,為電動汽車生產關鍵零部件,如電動馬達、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等。近年來,LG集團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呈現出指數級增長。
目前,LG集團擁有能夠生產電池和汽車零部件的四大子公司,分別是LG Energy Solution、LG電子、LG Display和LG Innotek。
(LG電子:電動汽車零部件圖形)
根據分析師的預測,截至去年11月份,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LG Energy Solution公司的電動汽車電池業務收入高達8萬億韓元,而LG電子的汽車零部件解決方案業務預計將帶來5.8萬億韓元的收入,而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顯示器生產商的LG Display預計去年的汽車顯示器業務收入達到1.2萬億韓元,此外LG Innotek的汽車零部件業務收入預計達到1.18萬億韓元。
三星大展身手
三星進軍汽車行業始於2016年,當時三星電子以8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哈曼國際工業(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然而,三星也因未能充分利用這筆交易而飽受批評。哈曼的營業利潤持續縮水。
不過慶幸的是,哈曼在全球數字駕駛艙市場的份額正在提升。根據Omdia和LMC數據,哈曼去年第三季度佔據了全球數字駕駛艙市場27.7%的份額,較2019年同期的24.8%和2018年的18.8%均有顯著增長。
全球數字駕駛艙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13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23億美元。因而行業觀察人士指出,三星旗下的晶片、傳感器和顯示器等核心IT技術將進一步與哈曼的數字駕駛艙產生協同效應。
對於三星電子來說,哈曼的數字駕駛艙可以助推其擴大汽車處理器的市場份額。2018年,三星電子推出旗下汽車處理器,命名為「Exynos Auto」,並安裝在了哈曼的數字駕駛艙內。
此外,Samsung Display也在為哈曼數字駕駛艙提供OLED面板。根據Omdia的數據,全球汽車顯示器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82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05億美元。
(三星和哈曼設計的數字座艙)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也是哈曼增長的一個受益者。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ReportLinker的數據,村田製作所掌握著全球車用MLCC市場56%的份額,三星電機目前以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但這家韓國公司的目標是在哈曼的幫助下升至市場第二的位置。據悉,三星電機正尋求快速擴張,其位於天津的投資規模達5700億韓元的MLCC汽車工廠將於今年開始大規模生產。
三星電機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4年,將非IT用的MLCC產品比例從去年的20%提高到50%。
摩根史坦利研究預測,到2025年,全球車用MLCC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99億美元增至157億美元。
總結
這樣看來,LG和三星似乎都已具備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的技術優勢。
然而,成均館大學機械工程教授Hwang Sung-ho表示,「韓國電池製造商有足夠的能力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不過,他們一旦這樣做了,將馬上成為自己客戶的競爭對手。這種關係的轉變可能會導致電池銷售中斷。」
對此,來自LG和三星的相關人士也表示,他們想要專注於汽車零部件,並沒有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的計劃。
此外,KTB投資與證券分析師Lee Han-joon指出,LG和三星面臨的情況與蘋果完全不同。隨著汽車越來越接近一種電子設備,軟體競爭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是Apple Car之所以受到關注的原因。 但是,由於LG和三星的競爭優勢在硬體而非軟體,因此他們不太可能開發自己的電動汽車。」
(校對/零叄)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