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中醫世家第五代傳人張仲南受邀參加首屆民間醫藥傳承創新論壇

2020-12-18 華夏小康網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國民族醫藥協會主辦的「首屆民間醫藥傳承創新論壇暨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民間醫藥發展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浙江安吉縣報福鎮張仲南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此次會議。

張仲南,男,現年70歲,漢族,優秀黨員,祖傳中醫世家第五代傳人。行醫40多年, 部隊海軍8年,兢兢業業,為患者解除病痛,擅長治療各種疑難病症,從部隊回來後一直做醫生到現在,現已把醫術傳給孫子。

張仲南中醫專長包括:

1、燒傷,從不長疤。

2、骨折,好得快,不留後遺症。

3、腰頸椎,成功率高,不復發。美尼爾氏症候群,20天斷根,永不復發。

4、病毒性感冒只需一副中藥,服用2天就行,癌症等多類型的其他病症等。

2019年曾受邀出席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特效醫術委員會舉辦的《第七屆中華中醫藥創新論壇》和《第十屆全國名老中醫絕技演示》交流大會,以特邀嘉賓身份出席!

2019年,有幸獲贈原國務院新聞辦原副主任楊正泉部長親筆題寫的「大醫傳承」木匾, 2020年9月,成為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會員,同時被中國民族醫藥協會民間醫藥發展工作委員會聘為理事,任期5年。

高明的醫術改變了患者的命運,自己的善心和善行造福著每一位患者。「德惠蒼生,濟世救人」是我一生的使命!

相關焦點

  • 全國名中醫臨床經驗傳承創新論壇開幕 劉文華院長受邀出席並做糖尿...
    12月5日,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名中醫學術研究專業委員會和煙臺市針灸學會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協辦的「全國名中醫臨床經驗傳承創新論壇「在山東煙臺開幕。來自全國的名老中醫、中青年醫師、中醫藥學者及中醫愛好者200餘人參加論壇。作為高端訪談專家和主題演講專家,北京安定門中醫醫院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教授劉文華受邀請出席。
  • 仲景門生 國醫傳人 八代中醫世家 趙氏中醫掌門人 赤腳醫生趙安業
    來自民間 回歸民間 永不忘本的仲景門生 國醫傳人 八代中醫世家 趙氏中醫掌門人 赤腳醫生 趙安業淡泊名利,不與世爭,創造了多個中醫壯舉。百年之後,1941,趙氏中醫第七代趙安業誕生,其祖父為其取乳名恆業(持之以恆,傳承祖業之意),自此擔負起了趙氏中醫傳承之重任,1956年15歲小學畢業,即隨祖父趙玉亭、父親趙清理,承傳家學,精研內難,貫通經方,釋解金元,自成一脈,尤善疑難。
  • 賽氏益生堂百年傳承 讓真中醫為百姓謀健康服務
    賽氏益生堂正是秉承中醫這一用藥原理,集合純中草藥調配成祖傳秘方,選擇穿山甲、虎骨、藏紅花、川斷等20多味名貴中藥材熬製而成,並且在熬製的過程中,對火候、時間、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2012年,受邀參加「中醫祭祖南陽行暨張仲景學術討論會」。2016年,受邀參加「第六屆全國名老中醫絕技演示交流大會」。2017年,賽貴強受邀參加「第四屆諾貝爾醫學峰會」並發表演講。
  • 民間土郎中:身懷絕活民間中醫在逐漸消亡!
    漸行漸遠的民間中醫藥 調查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有些民間郎中的鄉情、鄉戀在慢慢褪色,不少身懷絕活的民間中醫在逐漸消亡。如果再不重視,再不搜尋,再不採取傳承舉措,這些民間中醫藥秘方、絕活將成為美好的傳說。
  • 民間高手龍崗論劍!暢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骨傷分會會長溫建民在致辭中介紹,本次會議邀請了一批國內知名專家,通過主題報告、專題發言、論文彙編等形式進行學術交流,為中醫藥傳承與創新提供新思路。隨後,多位民間中醫傳人就民間中醫技術發展進行了分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羅素蘭教授分享了羅氏(羅有名)正骨發展歷程。
  • 中醫世家五代傳人馬春林,百年中醫懸壺濟世承醫道
    中醫世家五代傳人馬春林,百年中醫懸壺濟世承醫道 時間: 2019-04-22 10:1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新中國成立後,馬氏中醫第四代傳承人馬天清依舊從醫診病,服務百姓,把祖上傳下來的馬氏驗方,結合自己的診療實踐,在白癜風、銀屑病等頑固皮膚疾病方面進行反覆的研究改良,效果尚佳。馬天清先生心依祖訓,進一步傳揚了「馬氏中醫」的百年精華。  1969年,馬春林出生,長大後決志學醫,力繼祖傳盛名,弘揚中醫文化。
  • 關於召開中醫絕技傳承創新暨首屆骨傷論壇大會的通知
    ;  ⑷挖掘整理祖傳手法治療各種骨科疾病的經驗及驗方;  ⑸醫學手法的現代基礎試驗研究進展;  ⑹運用祖國整骨手法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關節錯位、頸腰綜合症及腰椎管狹窄症、勞損性胸椎側凸症、脊柱損傷引起的各種疾病的診療經驗成果。
  • 第二屆醫療康養與中醫藥發展高峰論壇暨展覽會本周六開幕 中醫藥...
    溫都訊 10月17日~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活動之一——第二屆醫療康養與中醫藥發展高峰論壇暨展覽會將在市區南塘中醫藥特色街區舉行。屆時,現場將有來自溫州各地的中醫藥非遺傳承人為市民義診。主辦方表示,此次活動是溫州醫藥界的一次盛會,平時忙碌的中醫藥非遺傳承人都會悉數到場,通過中醫治未病、中醫特色療法等諮詢、演示、專家診療、膏藥推介等方式,全面展示傳統醫藥技藝。17日下午,周氏堂骨傷膏貼療法第五代傳承人周連道將到現場坐診。周氏堂骨傷膏貼療法為中醫傳統外治療法,是周氏家族祖傳秘方,至今已傳承130多年。
  • 「傳承中醫文化助力全民健康」佛手奇砭古醫文化公益論壇瀋陽召開
    12月31日,「傳承中醫文化,助力全民健康」公益論壇暨遼寧聯合融媒體中心《融媒看遼寧》大型融媒體高端訪談:佛手奇砭古醫文化第七代傳人馬兵——在瀋陽啟動,本次主題論壇旨在從中華文明瑰寶中醫的角度來弘揚和傳承中醫藥文化,提高全民防病意識,推廣傳承佛手奇砭古老的中醫文化。
  • 溫州百裡坊馬氏家族——書畫世家的醫藥傳承
    馬亦釗先生曾有聯雲「岐黃濟世十四代,翰墨傳家三百年」,馬家翰墨傳家的故事,早已市井流芳,筆者在此專門表述一段馬氏醫藥世家的故事。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於萬歲山,明亡。據馬氏家族流傳的故事:崇禎帝自縊後,宮內的皇子皇孫紛紛逃難保命。
  • 婺城一民間中醫想將祖傳外科療法申請非遺
    婺城一民間中醫想將祖傳外科療法申請非遺 發布日期: 2014-09-11
  • 樂善中醫門診的堅守:六代人傳承百年「樂善」
    據了解,這家瀋陽老字號中醫館,已經有著160餘年的悠久歷史,六代傳承人續寫著這個傳奇故事……傳統技藝持續創新早在十九世紀50年代,山東省樂亭縣有一個叫王洛清的人,從小自學歷代中醫典籍,長大後開了一間中藥鋪,懸壺濟世,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醫生,他就是樂善中醫的創始人。王洛清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積累了獨具特色的診療經驗。
  • 木刻刀筆書畫第五代傳人唐萬武:不忘初心 精益求精
    1969年出生於夏津,木刻刀筆書畫第五代傳人。先後參加德州首屆文博會、第三屆黃河文化旅遊博覽會、2012孔子文化旅遊商品博覽會、第二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和第六屆山東省文博會。2014年獲首批德州文化之星,2016年木刻刀筆書畫被選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月7日,記者在董子文化街木人堂木刻刀筆書畫藝術館見到了唐萬武。
  • 德盟醫藥受邀參加第三屆世界根文化論壇
    旨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世界根文化論壇已悄然走進第三屆。在金秋十月,2019年11月6日,在河南黃河迎賓館高朋滿座、熱鬧非凡,千餘位嘉賓歡聚一堂,世界第三屆根文化論壇如約而至。德盟醫藥創始人,陳半坡膏藥十五代傳承人,鄭州市優秀女企業家陳立女士受邀出席盛會。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大愛中華,根系華夏。盟結四海,情至天涯。
  • 「健康中國 相約徐州」慶義堂首屆高峰論壇在中國徐州召開
    「健康中國相約徐州」慶義堂首屆高峰論壇在美麗的徐州召開。本次論壇以「以傳承中醫文化為己任,以傳播健康生活」為主題,以「科技健康明天」為重點,以「傳播健康中國的核心理念;倡導全民健康行動;搭建慶義堂健康商城服務平臺;推動慶義堂商學院、線上健康商城、
  • 訪中國民間名中醫張長青,發明中風藥獲國家專利
    出身中醫世家,傳承名師張長青,1950年出生,浙江紹興人,主任中醫師,本科,畢業於浙江衛校、北京燕京函授醫學院、京橋大學修業中醫專業,從事中醫50年。原任浙江紹興王壇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科中醫師,現任國際中醫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難治病研究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民間中醫研究會特色中醫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平衡醫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風課題組長、紹興上虞中醫藥研究所負責人等。曾被授予「中國民間優秀名中醫」、「中國特色醫療優秀人才」、「中國基層優秀名中醫」、「世界傳統醫學衛生組織民族醫藥之星」等榮譽稱號。
  • 第一屆首都民族醫藥文化沙龍在京成功舉行
    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民間醫藥文化,2019年10月11日,由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特別邀請荊氏經絡點穴十八代傳人荊克中講述他50多年傳承發展祖傳荊氏經絡點穴療法的動人故事,並作現場演示體驗,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會長黃忠彩、副會長舒達、付義民、王森、李麗出席了沙龍。
  • 悠悠藥草香--訪鄒城呂氏中醫世家第五代傳人呂斌
    初聞呂斌,聽說他是著名中醫世家傳人,於是內心裡就自然而然地定位了一個不苟言笑的嚴肅老中醫形象。待見到呂斌本人,不由的眼前一亮,這是記者目前接觸過最年輕的中醫。三十出頭的他看上去清秀白淨,還很有親和力,幾句話下來,一下子就將彼此的距離拉近了。
  • 中醫傳奇:臟腑圖點穴法第五代傳人劉漢崗
    臟腑圖點穴法介紹 臟腑圖點穴法源於千古奇書《推按精義》,最早出版於宋朝,是中國按摩術的一種,一直是師徒傳承的秘笈,絕不肯輕易公開。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臟腑部位的經絡、經筋、穴位,直接作用於人體的疾病。
  • 中醫名家現場把脈開方
    活動現場,既能感受昌邑市的中草藥種植及中醫適宜技術、看《一代醫宗黃元御》連環畫展,還有來自全國多地的中醫名家現場把脈問診。  作為黃元御先生第七代傳人,中醫學博士、藥學博士後孫明瑜作為嘉賓參加了開幕式的黃元御先生祭拜儀式。開幕式一結束,她便趕到了現場的義診區,為嘉賓、市民等把脈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