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熟悉的芳村,正在消失……

2021-01-09 簪花少年郎

提起珠江西岸

相信很多廣州人首先都會想起芳村

這裡擁有藏匿於大街小巷的美食

充斥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相信不住在這裡的朋友

也曾經去過芳村,或者是聽說過芳村

圖片來源:搜狐

這些年來,芳村的變化從未停止

廣州人熟悉的芳村也漸漸在消失...

從「荒村」到芳村,這裡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從前,芳村叫「荒村」

那個時候它衣不蔽體、荒野延綿

直到明末清初年間

花果遍地、芬芳滿園的時候

才被改名為「芳村」並一直延續下來

芳村還有個別稱叫做「花埭(地)」

「千年花埭花猶盛,前度劉郎今可回」

花埭寓意為花的堤壩,這個充滿著浪漫色彩的名字

表明花對芳村的特別意義

現在行走在芳村的大街小巷

還可以發現不少伴花而生的路名:

芳村大道、花地大道、花蕾路

百花路、芙蓉路、杏花街

14年前,芳村還是一個獨立的區域

9個街道被管轄在其之下

那時候的芳村人,身份證的開頭還是440107

每每提筆寫下自己的家庭地址

無不都寫著「廣州市芳村區XX街道」

提起芳村人最自豪的地標

絕對非珠江隧道莫屬

這是廣州第一條過江隧道

每每提起芳村

街坊們都會講:珠江隧道那邊發展起來啦!

那時候的陸居路還很熱鬧

每逢夜晚滿街都是「格子鋪」

車水馬龍,南腔北調的吆喝聲絡繹不絕

成了不少年輕人的逛街寶地

而這一條路,還是一個「美食天堂」

榕樹頭雞煲、燒烤、阿婆牛雜

甜品、煲仔飯、窩籃腸粉......

這些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

從現在每天需要排長龍才能買到的老字號

讓慕名而來的吃貨們,得到極大的滿足

師奶們則更喜歡去陸居路市場買菜

一趟就能承包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

那時候的討價還價聲總是不絕於耳

芳村裡面還有千百年歷史的古建築

400多歲依然穩立河湧的五眼橋

乾隆間建的醉觀園,道光年間處建的小蓬仙館

130多歲依然是清末的原狀的聚龍古村

也有印有時代足記的紅磚霓虹

2005年信義會館的開放

緊接著宏信922、1850創意園也落地芳村

除了花鳥風月,芳村還有孕育著莘莘學子的

真光中學、培英中學、廣東實驗中學

這裡都是芳村學子的第二個家

就算走出社會,也是心之所向

芳村也一直在傳承著傳統手藝

挽面,手工修鞋、補鞋等等

這些不起眼的工作甚至支撐著一個家庭

街景、新舊建築、美食、傳統手藝

還有一代一代駐守芳村的街坊

共同組成了這個充滿生活氣味的

廣州人眼裡真正的芳村

廣州人熟悉的芳村漸漸地在消失...

自從2005年4月

國務院批准廣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撤銷芳村區,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從此,芳村區從廣州地圖上消失

440107開頭的身份證號也成為了絕版

而如今,就連芳村地鐵站也將要消失

近日,據廣州最新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透露

地鐵芳村站將變成白鵝潭站

這個於1999年2月建設並投入使用的地鐵站

至今已經堅守了20年了

更加令人惋惜的是

除了芳村區、芳村地鐵

越來越多的芳村地標和老字號正在消失……

駐足芳村花地灣20年的

花鳥魚蟲市場已經開拆

新市場開在了

荔灣區芳村龍溪大道的廣州花卉博覽園內

芳村大道花地立交橋由於老化問題也已拆除

陪伴了芳村街坊將近30年

最終還是無法承受長年超限超載的重壓

連老街也逃不過消失的命運

隨著近日周邊地鐵十一號線的建設

以及白鵝潭經濟圈的城市更新改造

承載無數芳村街坊們記憶的陸居路

已經開始圍蔽改造,日漸冷清

關店、搬遷、清倉、提前放假的公告

貼滿了一家又一家店鋪

受到周邊舊城改造影響

榕樹頭嘆佬雞煲隔壁一棟民房已經被拆除

阿婆牛雜離開了陸居路

來到了花蕾路田園甜品分店開檔

在陸居路開了15年的銘泰煲仔飯

也關了老店,在附近開了新店

繼續延續最傳統的老廣瓦煲煲仔飯

圖片來源:廣州美食圈

不僅是陸居路

承載著芳村街坊無數的記憶的芳村中市

據聞也要計劃改造

這條每位芳村人都熟悉的街市

至今還保留著在廣州罕有的趁墟生活

當這條街也面臨改造

我們還有機會在廣州再趁一次墟嗎?

這些地標、老字號的消失

才是真正意義上芳村的消失...

芳村未來將要大變!

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

未來的芳村將迎來大變身!

↓↓↓

交通進入高速地鐵綜合樞紐的新時代

未來芳村站將變成白鵝潭站

連接1號線、11號線、22號線、28號線等

成為廣州為數不多的四線換乘站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22號線、28號線分別是

南北向、東西向的市域快速軌道

可連通東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

迎來全廣州乃至中國最大的水產市場

據廣州地區規劃顯示

黃沙水產市場確定搬遷至芳村東洛圍

也就是說,芳村也有水產市場啦!

新的水產市場造型也首次曝光

外形如同一艘大型的白色郵輪

鮮花綠植點綴其中

東面與美食港、濱江公園相鄰

距離地鐵10號線東沙站也不遠

廣鋼新城落地點

廣鋼新城是阿里雲與廣州首個合作項目

未來將落地芳村

預計建成後入園企業將超過500家

年產值超過100億元

就業人口將達到上萬人規模

這裡將來還會成為特色宜居新區

創造無可估量的經濟、社會效益

啟迪協信科技園落地點

這個高大上的科技園就位於

芳村人都很熟悉的白鶴沙

預計於2022年建成

搞晶片研發、機器人、AR/VR技術等

總之就很厲害的亞子

名創優品總部落地點

街坊們都不陌生的名創優品

也將要在白鶴沙落戶

整整8棟高樓!預計2022年建成

建成後產值不低於50億元

芳村還有很多改造項目

萌萌噠在這就不一一細說了

總之以後的芳村將會有很多新地標進駐

這片「花地」也將是另一番鮮花盛開的樣子

不過,芳村就要消失了嗎?

當榕樹一棵棵倒下,地標一個個消失

芳村的確不再是廣州人熟悉的那個芳村了

但是新的面貌賦予了芳村新的定義

城市交通、高新產業的發展

或許讓芳村成為一個更有話語權的地區

新舊矛盾是城市發展中無法逆轉的規律

「新」發展迅猛時意味著「舊」越來越少

我們希望芳村可以發展得更好

包容更多的人、事、物

但也希望它能儘量保留地區特色

留住它古樸、純真的生活氣息

以及街坊們舊時美好的記憶

希望芳村,可以一直陪伴我們

朋友們對芳村的改造怎麼看?

你們對這裡都有哪些回憶呢?

歡迎評論留言分享一下喔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00後:我是廣州人,我不會說粵語!如何拯救正在消失的地方文化?
    「我是廣州人,我不會說粵語!」這是很多新生一代廣州人被問到是否會說粵語時,給出很令人意外的答覆!其實,不僅是在廣州,現在很多廣東廣西說粵語方言的地方,也出現了粵語被淡化或者消失的情況!然而當外地人努力學習粵語時,我們說粵語的地方,很多小朋友們居然正在逐漸喪失說粵語的能力,這不得不讓我們引起重視和反思,是什麼讓傳統文化消失呢?記得去年有一個一個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是一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
  • 「家附近的711悄悄關門了」:屬於廣州人的7仔,在慢慢消失?
    廣州的711推開門 迎接你的就是那熟悉撈麵動作 經典的味道帶給你說不出的溫暖 年紀大些的廣州人會稱「七十一」 年輕人會叫它「七仔」 不知不覺,七仔已經陪我們走過22年了
  • 廣州人熟悉的OK便利店,突然全部改名了……
    然而如今 7仔因為零售業的巨大競爭性 正在慢慢地縮減門店已改頭換面成了「蘇寧小店」 12月20日 南都記者從蘇寧方面得到證實 目前,「廣州的(OK便利店)大部分 已換完了,小部分正在換
  • 下一站,永興街 | 消失的老街和回不去的時光
    但有些情懷卻始終難以忘卻「芳華不再的老碼頭」永興街的盡頭是深埋在幾代廣州人記憶中的永興街碼頭老碼頭也輝煌過老永興街碼頭比我們父輩年紀還要大她屹立在珠江邊半個多世紀陪伴幾代廣州人成長80、90年代是老碼頭最風光的時候永興街附近住了不少芳村的工廠職工每天上下班都要排隊乘坐渡輪
  • 芳村地鐵站,廣州芳村,芳村地鐵出口-廣州本地寶
    A1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廣州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A2出口 花地大道中 B1出口 花地大道北   珠江隧道   白鵝潭酒吧街 廣州市信息工程職業學校   廣州市化工中等專業學校 B2出口 陸居路 C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恆荔灣畔 廣州本田芳村銷售服務店   廣東芳村茶葉城 D出口 花地大道北   芳村大道中   黃大仙祠
  • 廣州芳村宣布徵收!住在芳村的人,要發了
    住在芳村的一部分人,要笑了,芳村部分房屋要被政府徵收,最高可獲償 4.2萬/平!看來廣州又有一批富豪誕生了! 土地徵收範圍 近日,廣州荔灣區政府發布了一則《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決定》。
  • 永久關店……屬於廣州人的7-11便利店,正慢慢消失?
    進入廣州的7-11,推開門,迎接你的就是那熟悉撈麵動作。經典的味道帶給你說不出的溫暖。、公司策略調整等原因一時間,廣州的7-11迎來了「關門潮」幾百米就看到一間7-11的場景已成歷史這個浸染了「老廣氣質」的七仔摺疊了一代廣州人回憶的七仔
  • 廣州芳村有間3000平方的古董倉庫,是個文藝拍照聖地
    老闆是個廣州人,所有物品都是老闆從歐洲一件一件淘回來的,有德國的、荷蘭的、法國的、比利時的……他幾乎把歐洲的物件都搬過來了!【西洋記】共有兩層,一樓是大型的中小型古董賣場,價格從幾十塊到幾千塊錢不等,喜歡老物件的你不要錯過喔!
  • 「山竹」過後,芳村的謠言和真相| 芳村曬溼水茶視頻流出……
    山竹過後芳村謠言近日,筆者注意到,「南方茶葉商會」官方公號發文《颱風「山竹」的謠言和真相!》,文中經過記者一線深入實地調查採訪、經相關部門的協助和取證,給出了一些「真實可靠」 的數據,粉碎了網絡上盛傳的芳村「謠言」,同時指責了一些自媒體為博眼球、過分誇大、失實報導的「無良行為」,引起了市場的恐慌、混亂。
  • 廣州人:米乜撚林?乜撚其林?米奇乜撚?
    所以我們馬上就去訪問了一些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打算蹭一波熱點,想不到他們卻說……米其林可是除了品城記之外世界領頭的美食榜誒!能上榜就發達啦!現在中國大陸也就上海、廣州有米其林,不嘗一嘗你對得住你自己嗎?!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
    最近被周深三語版的《千千闕歌》刷屏了,這也太太太好聽了吧~國語情深,粵語雅致,日語旖旎……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粵語版的,是我熟悉的那股韻味 ·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說廣州話 · 還記得去年,一個《我是廣州人,但不會廣州話》的小視頻刷爆了廣州人的朋友圈。鏡頭裡,這個00後的小學生說:「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
  • 曾經的ok便利店,正在「消失」了?
    都市裡24小時經營的便利店 都曾是每個奮鬥者的深夜食堂 包容過無數疲憊不堪的靈魂 成為許多廣州人暫緩腳步的
  • 2塊錢坐船,從芳村一路逛吃到廣州塔!
    逛吃攻略芳村S2水巴從芳村始發,途經黃沙、西堤、天字、廣州塔等站點,全程只需要2塊錢!從芳村地鐵站出來,步行約10分鐘,就到了芳村碼頭!作為廣州市較大的客運碼頭,芳村碼頭確實名不虛傳,岸邊整整齊齊地停了好幾艘大水巴。
  • 「茗邊副刊」一個廣州人是如何談論黑茶的
    當我真正置身於這片土地,感受與葉相互碰撞擠壓,黑與黑擦出熾熱的火焰,葉與水泡出濃鬱的茶香,我知道,我與真正的黑茶正在迅速靠近。快速在我眼前出現的一間間茶店,我的錯覺——茶店比米店多,茶的顏色迅速染透了生活的細處,染透了時間的深處,這一切,都只是因為在安化,黑茶的產量太龐大了,黑茶的影響太深邃了。花城廣州的色彩沒有這麼單調。
  • 拍抖音、做直播……芳村「茶二代」全面上線!
    疫情的恐慌期已經過去,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大多已經開門營業,顧客並不多。但在許多茶商門店裡面,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有在做直播的,拍小視頻的,做電商的,而這些忙碌的年輕人,就是芳村茶市的接班人「茶二代」。 「這次疫情將成為芳村茶葉市場轉型的催化劑,加速傳統的渠道向線上轉移。」
  • 廣州四大知名酒吧街之一芳村酒吧一條街將成記憶
    日對廣州芳村酒吧風情一條街部分待拆建築進行公證證據保全的工作。■芳村酒吧風情一條街曾是廣州四大知名酒吧街之一。據了解,芳村酒吧風情一條街是廣州四大知名酒吧街之一,根據《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決定》【荔府徵房(2019)8號】的公告,芳村酒吧風情一條街即將拆遷成為歷史。為了公平公正、依法拆遷,廣州市南方公證處及時介入提供公證證據保全。
  • 大益茶芳村最新報價丨王牌「春秋大義」面市 大益再提班章概念
    春秋大義芳村期貨暴漲至9萬/件。在直播間觀察到的另一個亮點是,大益營銷人員重提了「班章白菜」概念,並且80周年重磅已經打出了班章熟茶,今年勐海茶廠八十周年可能再現有機白菜重磅茶。事件二;熟悉的畫面再次出現在芳村茶葉市場,並向外不斷輻射,價格天天漲,一天一個價,朝夕又漲價,天天有錢賺,普洱茶「全民」炒作的氣氛再次來襲,大益茶行情在5月份出現暴漲行情,領漲龍頭產品1701軒轅號90萬,不斷創新高,正在衝刺100萬關口,1801千羽孔雀43萬、正在衝刺50萬關口,1601珍藏孔雀24萬、1701金大益16.5萬、2001批7542漲至8.3
  • 追憶,在廣州消失的40種情懷
    廣州的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在高樓大廈崛起、火車地鐵鋪陳的時候 驕傲自豪有多少且不說 有些東西卻因此永遠的消失了…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 芳村花鳥魚蟲新世界5月開始試營業
    信息時報訊(記者 梁啟明)昨日,記者了解到,位於廣州荔灣區芳村龍溪大道廣州花卉博覽園內的芳村花鳥魚蟲新世界已從今年3月份起進入全面交付階段,預計5月份起開始試營業。新市場開始開始營業了,那舊市場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