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
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一直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家庭文化傳統。家庭,是我們最早接受教育的環境,是傳承家教家風的核心場所,同樣是我們每一個人最堅強的後盾,最溫暖的港灣。
昆明市婦聯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工作目標,圍繞「傳承好家風好家訓」主題,結合2020年尋找昆明市「最美家庭」活動,5.15「國際家庭日」、「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推出「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通過講述「名人家風故事」、「模範家庭故事」、「戰疫家庭故事」和「家風家訓故事」,以深度挖掘歷史名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抗疫家庭故事,同時,展示昆明市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勞致富、鄰裡互助、熱心公益等優秀有代表家庭的家風家訓,家風故事,共同展現昆明風採。
「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將以多模塊,多角度,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品質,共同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深入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青少年兒童和家庭提供一份特殊時期的優秀精神食糧,為築牢家庭戰「疫」防線,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助力加油。
聽家風故事 傳播好家風 凝聚愛國情
家風家訓故事
家庭是最溫暖的的港灣,也是每個人最初的起點,一個家庭的家風、家教、家訓,影響著和幫助著人一生,為幫助青少年兒童、家庭與社會共同學習進步,講好普通家庭的好家風好家訓故事,共同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品質,共同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深入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每個家庭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今天,我們從昆明市盤龍區明通小學北辰一部艾夙寫給媽媽的一封書信裡去感受子女對父母的愛,尋找最美的家風家訓。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作者:盤龍區明通小學北辰一部 艾夙
親愛的飼養員:
我是你耗盡心力飼養24年的寵物女兒,這是我人生中第二個生肖年輪迴了,這一年我有了一份和你一樣的工作,算是開始徹底地走進社會的大染缸歷練,不知你是否為我擔心。而每當自己要踏上一條新路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步步回頭,一如現在常常泛起你帶我一點點認識這個世界時的記憶。24年前,你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當媽媽,巧了,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兒,我什麼都不會,於是你一點點教我說話,告訴我世界上有些什麼精妙絕倫。
我記得的你,是在床頭貼著的各種各樣的小貼紙,每天帶我在牆上找小鹿、小蝴蝶;我記得的你,是在回家路上騎車逼我跑的步,從一小段到一公裡和村口的大黃狗;我記得的你,是在我做作業時候旁邊批作業的紅筆,做著各自應該完成的責任;我記得的你,是在床頭放著的《紅樓夢》,上面有沒學過的繁體字和古怪的說話方式……
人總是會看不到當下的意義,一定要等到經歷許多事情後才能明白當初。從小跑的步,讓我現在在同齡人中還有著不錯的身體素質,連遊泳也竟然是件不多人會的技能。我說以後掙錢買了房子要在衛生間裡裝一個書櫃,你樂得哈哈大笑。
小時候的家就是這個樣子呀,書不在書房,每個角落都有書,在家裡隨便坐在一個地方就可以看書,也常常讓我在廁所蹲到腳麻。從小你影響我去閱讀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放棄了對讀書的堅持,那我自身肯定已經墮落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所以我不能變成那個樣子,失魂落魄且尋不到追求。
可是現在生活對我來說感覺不一樣了,這個世界愈發亂花漸欲迷人眼,你也是否和我一樣有過這些掙扎。
還記得剛離開家上大學的時候,課程很空閒,夜晚常常和一群灑脫的小伴在操場閒坐聊天,帶點啤酒零食來潤色,喝得微醺便肆無忌憚放聲歌唱,談天說地,然後趕在門禁前依依惜別各回寢室一聲不吭躺在床上等待入眠。現在存著些泡酒,我自己不喝,也沒人來喝。原來酒友也是有期限的。當然我也早已意識到其實能夠長久時事情不多,所以不能再有餘地念及往事,不能再天真地憧憬未來,只得珍惜觸手可及的當下。
眼光所及之處,腳步未必能夠抵達。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距離,無非是因為眼高手低,自知而遲遲不行動。我喜歡能夠用腳步證明說法的人,因為我時常停止在原地上等待,並不前行,且學而不思。所以我佩服這樣的人,言行一致。我極其戀舊。也曾為此奉獻過許多眼淚。而今世事變遷,經歷了許多無法改變的事情之後,學得乖了,何苦為難自己。一輩子那麼長,別活得那麼狹隘。總是要不斷學會認識新的人,嘗試新的事物,讓生活過得新鮮,活得豐盛些,對嗎?
你的寵物女兒:夙
2018年5月23日
文字資料來源:昆明女聲
一封家書,一段故事,弘揚家風,傳承家訓。
在艾夙同志的家書中,我們能夠在文字營造的輕鬆氛圍中找到孩子對家的記憶,感受到女兒對於母親濃濃的愛,更循序漸進的看到艾夙家庭腳踏實地,勇於探索的家風。
每一個家庭都是不同的社會單位,有著不同的歷史,經歷與故事,每個家庭的構成也不盡相同,但每一個家庭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家風家訓。
感謝艾夙同志的投稿,讓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共同領略家風的重要性。
更多家庭故事請關注昆明女聲
「家風故事匯」系列展示活動
帶你感受家庭的力量
來源:昆明市婦聯、雲南兒童網
原標題:《【家風故事匯】第二十二期: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