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臺灣當局多次企圖背靠美國「以武拒統」,然而,隨著美國選舉川普選情急轉直下,「臺獨」又發生了不小的轉變。1月9日,美國務卿蓬佩奧突襲公布美官員訪臺,臺當局態度罕見不一樣!
據參考消息1月12日報導,當地時間9日,繼突襲式地單方面公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後,蓬佩奧發出聲明,宣布解除美國國務院制定的所有對美臺交往的內部限制,他宣稱「美臺關係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因為官僚體制的自我設限而受到束縛」。
對此,歐巴馬時期的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表示,「如果蓬佩奧理直氣壯,為何他一年前不這麼做,然後自己處理後果?」他認為,川普政府此舉將激怒北京,傷害對臺關係。「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說,此舉除了具有短暫象徵性外,對臺灣沒有任何好處。
面對蓬佩奧擺下的「臨別鴻門宴」,作為當事一方的臺當局態度卻曖昧不清。除了個別民意代表「難掩喜悅」,蔡英文辦公室的高層官員表示,美國國務院的聲明是所謂「臺美關係的重要進展」,當局將「謹慎負責維持對外關係平衡」。該官員還指出,蔡當局處理對外事務的一貫基本態度是「遇到壓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進」云云。
臺灣民間的態度則相對冷靜一些。一位資深媒體人將蓬佩奧的做法比作美國「友臺措施清倉大甩賣」,是為其個人累積政治能量。他指出,中美雙方都嚴守不衝突的底線,美國斷然不會因保護「臺獨」而和中國交戰,民進黨當局必須改變錯誤的觀念。臺灣媒體還反問蔡英文當局:「有需要去得罪拜登嗎?」
資深媒體人陳建仲11日撰文稱,蓬佩奧「友臺」措施「清倉大甩賣」,實質反映了美國政壇近年來針對大陸崛起,傳統盟國竟琵琶別抱的集體不安與憤怒。而民進黨和泛綠長期有著錯誤的思考,誤以為可以撕毀一中原則,美國可以和臺灣「建交」,但綠營必須清楚認知,「一中原則是解放軍用鮮血換來的,民進黨執意挑戰一中,除非兩岸要訴諸武力對決,否則蔡當局不應在錯誤的兩岸對抗政策中一路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