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從西方媒體對韓國的介紹,告訴你韓國如何實現文化輸出

2020-12-03 百家號

在兩個月前結束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上,作為下一屆亞運會舉辦國,杭州派出了馬雲,易烊千璽,孫楊這樣的組合參與表演,這樣一個組合幾乎是就是如今中國,娛樂圈,體育圈,商圈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人。然而如此隆重的一波操作,卻被雅加達當地人和媒體集體忽視,那一晚整個雅加達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韓國男團super junior的身上。而且你不得不承認無論super junior曾經多紅,如今在韓國都只能算是一個過期的男團,這樣的落差讓很多的國人感到難以接受。

這背後其實牽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文化輸出,為什麼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今能被很多人熟知的文化標籤依舊是幾十年前從香港輸出到世界的「功夫」。最近年不少國人吹捧火鍋,尤其是四川火鍋,然而很遺憾的是,大部分的西方主流國家其實是不吃辣的,他們對於辣的接受程度最多大概就是魚香肉絲的水平。而且幾乎不吃內臟的。所以雖然四川火鍋受到部分留學生的喜歡,但是在西方主流國家始終是名聲不顯。其實近些年在對外的活動上,對於中國文化的宣傳非常多,但是效果很一般,很多國外友人都是禮貌性的回應,並沒有真正的喜歡,那麼中國在文化輸出上到底做少了什麼,而無法實現真正的大規模文化輸出。

其實在這個問題從西方媒體對於韓國文化輸出這件事的相關報導,可以窺探一二。首先是以韓國流行文化,韓國流行文化主要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韓劇,另外一部分則是K-pop。韓劇的影響力在東亞地區影響力較大,因為相似的文化背景,出了東亞其實屬於非常小眾。k-pop的傳播範圍和影響力就比較大了,在西方主流國家也有一定的地位,而在東南亞,東歐和南美則可以算是影響力巨大。

造成這種盛況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就是在傳播上,韓國人藉助了網際網路並採用免費供應的策略。在youtub上,早期下載K-pop音樂和mv都是完全免費的,而相反的歐美主要流行歌手的作品幾乎都是只能付費下載。這種免費策略造成了在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的地區k-pop大受歡迎,同時製作精良的MV也塑造了韓國虛幻的高大上形象。所以即便在今天你如果問一個烏克蘭姑娘最想去亞洲哪個國家工作生活,答案幾乎可以肯定是韓國。

第二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娛樂性,這一點也是韓國人在面對採訪的時候自己一直強調的。能快速傳播的東西一定是有娛樂性的。這是大部分人的真實需求,而K-pop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點。其實從去年開始中國有一個東西就成功風靡到了國外,就是抖音短視頻的海外版tik tok,日本和韓國和韓國都在電視中報導,日本還做了特別節目。這背後的邏輯就是,所有人對娛樂性的新鮮事物天然的喜好和接受。

第三個因素是普適化,這是韓國人在飲食推廣失敗之後,西方給總結出來的。在食物的輸出上,韓國人多年來一直不遺餘力推廣自己的泡菜和拌飯,然而推廣效果一直是失敗,中國除外。結果反而是韓國人模仿西方快餐三明治做的綠豆煎餅早餐反而受到不少西方人的喜歡。如今韓國人很聰明的將泡菜和綠豆餅搭,作為韓式早餐推廣,但是泡菜依舊接受度不高。這說明能推廣的東西可以有地域特色,但是不能太過強烈的地域特色,要有普適性。反過來看,其實被全世界接受最好的西方食品就是以簡單油炸為主的麥丹勞。

最後一點,是韓國人如今不太願意提及的,不止在文化輸出上,而且在經濟發展上都曾起到過重要作用的一點。韓國人曾經有過一個自豪,如今不願提的稱號「快速複製者」。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是好的,新的,韓國人總是能夠快速的仿造,說的簡單易懂一些就是山寨。然而韓國人並沒有單純的抄襲,西方媒體還是比較客觀的肯定了韓國人一點,就是在抄襲後會加入自己的創新。而這大概也是K-pop可以最終脫離於h-pop而獨立流行的重要原因。

最後,想對熱衷韓國問題上的鍵盤俠說一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靠鄙視排斥永遠是毫無意義的,只有面對現實,學習超越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管中窺豹」——韓國現當代藝術家聯展
    21 4-2018 「管中窺豹」——韓國現當代藝術家聯展 展覽時間: 2018年4月21日——5月8日 展覽開啟:2018年4月21日下午3點 展覽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 韓國藝術的發展早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頗深,而韓國的現當代藝術在經歷了二戰期間韓戰的洗禮之後,半島南部的韓國隨即接受了歐美體系的審美及價值傾向。這一點整個東亞地區的藝術發展所面臨的藝術走向問題都是比較相似的——「西學如何東漸」。如何在保留本國藝術基因的基礎上,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已是各國文化藝術發展無法迴避的問題。
  • 韓國文化輸出:「韓流」為何能風靡世界?韓國是如何推廣韓流的?
    ▲韓國遊戲電競產業高度發達,不少我們所熟知的遊戲廠商均來自韓國新時代韓國立志打造屬於自己的文化標誌。「韓流」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媒體,用來形容韓國影視及音樂等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的浪潮。後來「韓流」一詞被韓國媒體及學術界廣泛應用。
  • 韓國「搶」漢服後續:韓國官方媒體竟說明朝漢服來自韓國高麗樣
    就在11月13日的報導中,韓國聯合通訊社在一則新聞中並不客觀的介紹了整件事情的經過,韓媒在介紹中首先介紹了最近網絡上的「韓服挑戰賽」, 他們告訴觀眾,韓服挑戰賽的起因是閃耀暖暖發布了一套韓服套裝,但是中國玩家卻認為這套服裝起源於漢服,對此閃耀暖暖表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應該站在祖國的立場上。
  • 韓國社交媒體的「矛與盾」
    「國外如何管理社交媒體信息」系列報導第九期:韓國社交媒體的矛與盾編者按: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各種社交媒體乘勢而起,成為全世界網民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鑑於此,多國通過法律行政和商業監管等手段,力圖加強管控社交媒體。日前,環球網特別推出「國外如何管理社交媒體信息」系列策劃報導,向網友介紹別國經驗,並與網友共同探討如何促進社交媒體的健康發展。本期介紹韓國社交媒體管理情況。韓國作為全球網絡技術最為完善的國家之一,它所體現出來的社交凝聚力最為明顯。
  • 吃狗肉也瘋狂愛狗 西方媒體重新審視韓國狗文化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韓國人吃狗肉的傳統一再受到西方輿論的關注與批評,韓國領導人還多次出面公開解釋。最近,法國《世界報》有報導說,雖然韓國具有悠久的狗肉湯文化,但韓國人非常喜歡狗。看來西方人對韓國人的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一帶一路」第三年,中國影漫遊產業如何實現全球文化輸出
    因為地理位置上相對接近,以及文化接受度相對較高,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最先涉足的地區。在今年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可以預見,在政策紅利之下,未來中國企業通過產品符號,實現文化出海的案例會越來越多。
  • 南洋商報:韓國軟文化輸出 成當代流行文化現象
    南洋商報:韓國軟文化輸出 成當代流行文化現象 2015-12-09 14:12:05而在海外民眾、遊客、消費者心中,建構美好想像的嚮往心態,韓國以影視業的海外擴張為主要手段。  文章摘編如下:  韓國影視業近20年來蓬勃發展,韓劇、電影、流行歌曲、服裝,都以軟文化的勢力向外大量輸出,營造風靡東北亞和東南亞的韓流風潮,形成一股當代流行文化的現象。
  • 韓國翻拍《太子妃升職記》爆紅,國劇也開始文化輸出了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雖然大多翻拍劇水土不服但不論成品質量、成績如何韓國頻繁地翻拍國產劇足以說明影響力《步步驚心:麗》此外,《何以笙簫默》、《我可能不會愛你》、《命中注定我愛你》、《惡作劇之吻》都劇被韓國翻拍過,但和原版的高人氣相比,它們在兩國都沒有激起水花。
  • 韓國教授稱「中國神話源自韓國」說法無中生有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亞洲周刊》報導,有媒體稱,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曾提出「中國神話源自韓國」﹐此舉也引起了國人的義憤填膺。不過,鄭在書在接受該刊物採訪時澄清「此說無中生有」﹐表示「韓中都受過列強侵略與蹂躪﹐要珍惜患難之交」。
  • 齊魯書社《中國香文化》版權輸出韓國
    本報訊 (記者章紅雨)齊魯書社出版的典藏版《中國香文化》,近日在2019年首爾國際書展上輸出韓語版。    據韓國國學資料院院長鄭贊溶說,韓國喜香的人很多,且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卻不知韓國的香道源自中國。
  • V.SPACE電競中心落地韓國,VSPN助力中國電競文化輸出
    讓國外的選手了解中國電子競技文化和實力,不僅僅是電競戰隊的使命,也是許多電競機構和電競運營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英雄電競VSPN便是其中一個。 在今年5月份,VSPN旗下V.SPACE電競中心在韓國首爾正式投入使用,V.SPACE位於韓國首爾東大門潮流聚集區,直通江南地區和傳統市中心,周邊高檔購物中心鱗次櫛比,可以說是位於首爾的核心商圈
  • 韓國教授鄭在書﹕我沒講過「中國神話源自韓國」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亞洲周刊》報導,有媒體稱,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曾提出「中國神話源自韓國  報導稱,韓國神話學者鄭在書的一篇學術論文,經曲解和誤導,引發中國網民極大憤慨。對此,他深感震驚,「中國媒體紛紛報導指名道姓說是我提出『中國神話源自韓國』的論點的,我根本就沒有講過這種話,也沒有寫過這樣的文字,令我和我的同事都十分驚愕。真是荒誕無稽,如果真有人提出這樣的觀點,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反駁這樣的觀點的」。去年年末,他接受《亞洲周刊》的採訪時,談了一些敏感的話題。
  • 5000元人民幣在韓國兌換81萬,能在韓國做什麼?韓國美女告訴你
    5000元人民幣在韓國兌換81萬,能在韓國做什麼?韓國美女告訴你現如今,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地提高,工作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空閒的時候去旅遊放鬆一下自己。
  • 端午節是韓國的?關於韓國的五大誤讀!
    這個謠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把申遺當成了註冊商標,以為韓國的端午祭一旦申遺成功,中國的端午節就「侵權」了,其實申遺的內容是一項民間活動,假設韓國申遺的就是韓國的端午節,也絲毫不妨礙中國為中國人的端午節申遺。
  • 「2018中韓媒體論壇」在韓國江原道舉行
    江原道道知事崔文洵、人民網副總裁唐維紅、新華社高級記者汪湧、《民主與法制》周刊總編輯劉桂明、韓國新聞廣播編輯人協會副會長金相壽、宋泰燁及人民網韓國公司總經理周玉波等出席論壇。  本次論壇由人民網韓國公司及韓國江原道政府共同主辦,旨在促進中韓民間文化體育交流,搭建中韓友誼橋梁。
  • 韓國翻拍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導演處女作太火,網友:文化輸出
    12月24日,有媒體發布了一則關於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的消息。消息中指出,韓國製作公司hybrid media co-op將於明年翻拍周杰倫導演的華語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引發回憶。網友更是表示對誰來演葉湘倫和路小雨表示好奇。
  • (韓)李樹泓:韓國現代雕塑教育對西方的「拿來」與「活用」
    廣東是中國現代雕塑發端的重鎮,也是南中國雕塑教育的核心,論壇學術主題源自廣東作為中國「文化港口」的地緣與歷史身份,邀請美國、韓國、日本及國內雕塑藝術創作、理論、教育界的專家共襄盛會,通過雲視頻網絡媒體,搭建線上線下會議平臺,藉助各國雕塑家及學者的不同視角,發現亞洲現代雕塑及教育需面對的共同問題,探討亞洲現代雕塑的未來走向,增進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雕塑創作與教育的學術交流
  • 明賢法師韓國弘法行 「直指人心」的韓國效率
    (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在亞洲的版圖上,韓國是經濟上的一個戰略要地,而近年來憑藉傳媒產業的繁榮和輸出,韓國也試圖日益佔據一個文化上的制高點。在國家層面有戰略有步驟的推進之下,「韓流文化」的滲透力和潛在控制力,逐步成為這個國度的核心競爭力。
  • 中國文化在半島:「被韓國化」?
    韓國國土交通部於2014年8月26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韓國政府正在對「暖炕」的技術和相關文化、來歷和發展經過、特徵等進行資料搜集,並將與海外的「暖房」技術作對比。「正在準備申請無形文化遺產」,韓國國土交通部說。今年3月,韓國政府決定把「暖炕」(火炕)向聯合國申請人類文化遺產。
  • 韓國文化產業爆發式增長 並非一日之功
    韓流文化的輸出,早已不是新聞,不過持續增長的速度仍叫人吃驚,「2014年第一季度,韓國文化產業輸出11.7470億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為12.9179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本屆韓流商品博覽會承辦單位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上海韓國貿易館館長李民浩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說:「韓國文化產業爆發式的增長,並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