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影像中南文化藝術節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藝術節以「我看中國同心抗疫」和「決勝脫貧」為主題,從全國各地徵集視頻類作品150多部,攝影類作品70餘幅,繪畫類作品30餘件,其中60個作品獲獎。
該校中韓新媒體學院學生王雪軒的紀錄片《這個寒假有點太長了》從大學生視角出發,發揮專業所學,記錄了2020年的寒假,「這是我經歷的最長的寒假,我相信經歷了這場戰役的每個人都對這部片子感同身受。」
視頻類一等獎作品《戰疫先鋒》也拿到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影片「金海棠獎」。故事取材於導演姜曉東的真實生活,從小處著手,講述了疫情中的小人物的經歷。姜曉東介紹,劇本設定的時間是春節,拍攝時間卻是五月底,團隊把劇情地點調整為南方,但是還是很難避開植被等現實環境問題,「這部作品沒有達到完美,但我希望我做到了『一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姜曉東說。
北京大學楊志遠的作品《尋人啟示》獲得了最佳導演獎,作品靈感來源於他大二時的一篇小說。「當我決定把它去進行影像表達的時候,我才思考它有怎樣的社會意義,我才開始真正接觸到這些尋親家庭。」楊志遠說,影片創作過程中,他進行了很多採訪工作,在一次採訪中,孩子父母表示知道找到孩子的希望很渺茫的,但依然不願放棄,這讓楊志遠很觸動。這部作品也在第六屆「村頭杯」中國微電影文化藝術節榮獲優秀作品獎。
與往年相比,今年增設了繪畫類和攝影類的獎項。繪畫類一等獎作品謝晨輝的作品《吻》,取材於浙江95後抗疫女護士陳穎與男友隔著玻璃門一吻的動人畫面;攝影類一等獎梁一凡的作品《守望》拍攝的是重慶市中醫院核酸檢測點的一名值班護士,梁一凡說,作品名為《守望》,即「守著期待、望著勝利」之意。
據悉,影像中南文化藝術節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主辦,旨在引導大學生用光影關注社會,為大學生搭建一個全國性的光影交流平臺,至今已經走過了十五個年頭。(湖北日報通訊員王嘉琦、王寅雪、王幸凱)
來源 | 湖北日報
編輯 | 夏俊俊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