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動》中的塔寨祠堂,實為中山陳氏宗祠,比廣州陳家祠還悠久

2020-12-06 渝帆

如果問2019年哪一部電視劇火,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破冰行動》,部後來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中國電視劇獎的作品網絡播放超20億,這部電視劇無論從從畫面質量和燒腦程度來說,堪稱禁毒版狼人殺。劇中的李維民、李飛、林宗輝、林耀東、趙嘉良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故事的發生地塔寨村更是深入人心。

《破冰行動》是根據社會真實事情改編而成,2013年廣東省公安廳聯合3000多名警力對「亞洲第一毒村」博社村開展「雷霆掃毒」行動,成果卓越,一度轟動全國。而塔寨村的原型應該就是博社村,但是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地卻並不在博社村,而是在中山的茶東村、孫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公園、岐江公園等地,尤其是其中頻頻出鏡的林氏宗祠,實際上就是茶東村的陳氏宗祠。

在潮玩中山的活動中,渝帆有幸與南方衛視《潮流假期》的攝製組一起來到了這個塔寨村的拍攝地——茶東村,並且獲得了當地村委的熱情接待,他們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茶東村的歷史以及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破冰行動》中的「塔寨村」取景茶東村,位於廣東中山市中山縣南朗鎮,是大龍街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佔地面積約3.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4000人。在《破冰行動》播出前,茶東村雖然是一座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歷史古村落,但卻養在深閨、鮮為人知,甚至連很多中山本地人都不太了解。

《破冰行動》收視爆棚之後,茶東村也開始進入全國人民的視線,很多人從外地慕名前來探訪,才發現這個茶東村雖然並不是塔寨村,但村中古蹟遍布,不僅有400多年歷史的陳氏宗祠,還有「東來圩」遺址、關帝廟及清代時期建立的茶東公園等名勝古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村裡歷史最悠久、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是《破冰行動》中的林氏宗祠,也就是現實中的陳氏宗祠,據村委工作人員介紹,村裡以陳姓為主,有《陳氏族譜》記載:茶東陳氏始祖玄保,名尚志,號貞六裡。元至治二年(1322年)出生,明洪武十年(1377年)卒。北宋從閩南遷徙至文順鄉香山 (為時香山尚未開縣,屬東莞文順鄉)茶園之東定居(茶園之東也就是茶東村這個名字的來歷)。明初建有裡「仁祖家廟」。在明中期始建陳氏大宗祠。

後來到了清順治九年(1652年),當時有海盜進村搶掠,明朝所建的大宗祠被燒毀。直至康熙七年(1668年)當地生活的陳氏村民才又籌全重建了陳氏宗祠,之後陸續在其側先後建成貢三陳公祠、淨溪陳公祠、筠溪陳公祠等宗祠。經雍正、乾隆、嘉慶年多次修建,現為道光年間修復後的祠院。保留著明末清初的建築藝術。該宗祠與貢三陳公祠、淨溪陳公祠等連成一片,連片三座,均為硬山式龍船脊磚木結構,成為一個大型陳氏宗祠群。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片陳氏宗祠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風格統一為鍋耳防風牆,皆為三進三間布局,置有雨廊、偏廂、天井等構築,而門樓為四柱三間戲臺式單簷建築藝術。前座花崗巖石臺基的護欄上,砌有博古紋陽刻花崗石雕欄板、隱八仙等石刻浮雕礎板等構建,其做工極為精細,算是清朝嶺南建築的代表。

整座陳氏宗祠皆是傳統穿鬥木雕疊澀式混合架構,穿鬥抬梁木雕精妙絕倫,多為歷史典故和龍頭鏤雕。二進的樓抬護欄有陽刻雙龍戲珠花崗巖石石雕和花崗巖石獅子望柱。二進正梁上懸掛有「星聚堂」木匾一塊。在該宗祠旁有兩間分別為貢三陳公祠、淨侯陳公祠的宗祠,均為二進二間,各為350平方米左右,與陳氏宗祠連成一片,組成規模宏大的陳氏大宗祠群。

陳氏宗祠的前面有一塊大院壩,但院壩的前面沒有了月池,不知是不是後來被填了。整個宗祠分為四個部分,其中裡仁祖家祠與陳氏宗祠修建的時間差不多,所以進深相仿,而後面續修的貢三陳公祠以及淨溪陳公祠一個比一個小,呈階梯狀,說明後來修的不能超過以前的祖祠。四座祠堂連座排開,氣勢恢宏。要知道,宗祠的規模大小,奢華或是簡陋,能折射出一個家族在歷史上的經濟、政治地位等信息。四個祠堂連成一片,在嶺南現存的宗祠中是比較少見的。

漫步於茶東村中,腦海中不時會浮現出《破冰行動》中的場景,一條條並不寬闊的小巷子在劇中成犯罪分子四處逃竄的地方,牆壁由於年久也早已布滿了苔蘚,顯得比較破敗。不過,這些老建築依然保留著精美的石雕、木雕、灰塑,這些都是這座古村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驕傲。

陳姓是廣東的大姓,在廣州有一個著名的陳家祠(如上圖),也是國全重點文物名護單位,據了解廣東是當代陳姓第一大省,全省陳姓人口佔全國陳姓總人口的14.7%,佔廣東省總人口的10.52%。按史料記載,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這個地方,建立陳國。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亡國後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於是有了陳姓。此後,陳姓在中原發展成為名門望族。南宋期間,因金兵南侵,中原姓氏大批遷入廣東。開始在廣東繁衍,現在廣東分布有很多陳氏宗祠,而位於廣州的陳家祠和中山的陳氏宗祠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相比之下,茶東村的陳氏宗祠其實比廣州的陳家祠歷史更為悠久一些。

鬥轉星移,滄桑巨變。據村委工作人員介紹,近百年來,茶東陳氏的後人有很多在港澳或海外打拼,現在全村200多戶人家,幾乎每戶家裡都有僑胞關係。每年春節或清明,陳氏祠堂成了外出同胞尋根謁祖的重要場所,也是連接僑胞與故土的紐帶。一炷清香、一個叩首,一句鄉音、一瞥凝望,皆寄託了他們綿長的鄉情,即是對根的認可,也是對故土的眷戀。

相關焦點

  • 《破冰行動》中的塔寨林氏祠堂,實為中山茶東陳氏宗祠,比廣州陳家...
    而塔寨村的原型應該就是博社村,但是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地卻並不在博社村,而是在中山的茶東村、孫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公園、岐江公園等地,尤其是其中頻頻出鏡的林氏宗祠,實際上就是茶東村的陳氏宗祠。在《破冰行動》播出前,茶東村雖然是一座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歷史古村落,但卻養在深閨、鮮為人知,甚至連很多中山本地人都不太了解。
  • 陳氏宗祠大觀 祠堂文化 源遠流長
    陳氏家族,源遠流長;祠堂文化,根深葉茂。悠久的中華陳氏,孕育積澱了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祠堂文化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遺存,根植於久遠的神州大地,蘊藏於深厚的華夏文明之中,並遠播於海外。滄海桑田,祠堂文化代代傳承,層層積累,成為所有陳氏家族傳統民俗文化一盞永不熄的明燈。
  • 廣州地區最老陳氏宗祠,比陳家祠還要年長300多歲!
    其實除了這些名勝古蹟 番禺還有一個廣州地區最老的祠堂 比陳家祠還要老300多歲 它就是—— 善世堂(陳氏宗祠) 殘缺的表象無法湮滅它往日的華美 無情的歲月無法塵封它昔日的輝煌
  • 陳家祠的悠久歷史!
    2從黃海妍開列的37座明末以來廣州城中合族祠看來、「在所有標示的合族祠中,除了陳氏書院位於西門外連元街外,其他的合族祠都位於廣州城內。很顯然,這些以書院、試館為名的祠堂式建築,其建立的目的就是為到廣州城應考、訴訟、輸糧、晉省的鄉下同姓子弟提供居所的」。
  • 破冰行動塔寨村原型是哪個地方?塔寨村拍攝地是哪裡
    破冰行動塔寨村原型是哪個地方《破冰行動》中,塔寨村的原型就是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隨著劇情的深入,這個塔寨村的真實面目漸漸浮出水面,讓觀眾見識了粵東民風的彪悍,和這個亞洲第一製毒村的神奇。塔寨村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它的村領導是能當上人大代表的企業家,實際它是一個組織嚴密的製毒基地,連警察進村抓人也幾乎不能全身而退。
  • 廣東五華陳家祠,曾獲最美陳氏宗祠稱號!
    明朝開國功臣陳秀甫公的祠堂就建在「猛虎」的尾巴上。陳秀甫公祠風水格局就叫「寒虎咬尾」。 位於棉洋鎮聯西村天柱山下的陳家祠,又稱秀甫公祠,俗稱相公祠。 明嘉靖壬子歲(1552年),陳秀甫7世孫陳尚策為首,舉全族之力,在玉泉寺左邊興建「陳家祠」,以祀奉族肇基始祖陳秀甫。
  • 全國兩大國寶級的「陳氏宗祠」一座在廣州,一座在這裡!
    熱愛旅遊、文化和古建築的朋友都知道,到了廣州,哪兒都可以不去,「陳家祠堂」必去無疑。廣州陳家祠▲陳家祠又稱「陳家書院」。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動工,光緒十九年(1893年)落成,是廣東各縣陳氏宗族合資捐建的合族祠。是現存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
  • 陳家祠什麼時候開放?廣州陳家祠開放時間一覽
    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築,原稱陳氏書院。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布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家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家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
  • 原稱陳氏書院,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中國清代宗祠建築!
    原稱陳氏書院,建於清光緒十四年,是廣東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裝飾最精美的中國清代宗祠建築。·由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是南方最大的合族宗祠,現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2002年以古祠留芳為名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
  • 《破冰行動》塔寨三房輝叔
    電視劇《破冰行動》取材於2013年廣東開展「雷霆掃毒」系列行動中的陸豐掃毒、殲滅「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這一真實事件。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拼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複雜的地下毒網,衝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破冰行動》自從上線開播以來,憑藉緊湊的劇情和演員的出彩表現備受關注,熱度持續攀升。其中,飾演塔寨村三房主事林宗輝的公磊便是憑藉精彩的演繹得到網友的稱讚。
  • 《破冰行動》,是一次對中國式宗族的「胸透」
    據悉《破冰行動》是根據2013年發生在廣東的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真實事件改編的。劇中最讓人感到觸目驚心的並不是槍林彈雨,或者各種製毒販毒的場面,而是一個兩萬人、好幾千個家庭的塔寨村擁有銅牆鐵壁般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就是由祠堂文化的宗族觀念、宗族血統組成。
  • 古祠流芳陳家祠,曾是外地學子入穗備考居住地,現為羊城八景之一
    廣州,作為中國城市的超級大都市,這裡不僅商貿發達,現代氣息十足,而且美食遍地,食在廣州就是對它最貼切的認可。並且在這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裡,蘊藏著許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嶺南文化,遍布廣州鬧市連成一體的百年騎樓,千瘡百孔歷史悠久的沙灣何氏祠堂,令無數外國人總是流連忘返於其中。
  • 廣州古建築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 《破冰行動》「塔寨村」的主要取景地,就在中山市這座古村落
    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除了與演員的關係外,劇情也是一大亮點,《破冰行動》是根據社會真實事情改編而成,2013年廣東省公安廳聯合3000多名警力對「亞洲第一毒村」博社村開展「雷霆掃毒」行動,成果卓越,一度轟動全國。自前天《破冰行動》大結局後,很多人在問《破冰行動》的取景地是在哪裡,大部分劇情中出現的那個「塔寨村」以及那個「林氏宗祠」到底在哪裡?
  • 廣州陳家祠,位於廣州鬧市中,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
    在繁華的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恩龍裡34號,有一座佔地面積達15000平方米的祠堂,叫陳家祠,又叫陳氏書院,他是廣東現存規模最大,建築裝飾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嶺南祠堂式建築。進門堂看見雕花鏤空的中屏門,平常是不開的,一般人只能繞道從左邊或者右邊進去,有地位高的大人物來時才會打開,以示尊重。
  • 廣東五華陳氏宗祠別致的風水景觀
    這也是曾中貴的出生地。他對生養他的這片土地飽含深情,說,五華地靈人傑,奇山秀水間如珍珠般呈現著不少地風水名地,是研究風水的好教材!我們先考察了陳氏宗祠。陳氏宗祠之所以引起我們的深厚興趣,一是陳氏宗族遍布全縣16個鎮,據2011年8月統計,全縣有21個支系,12萬8千多人,佔全縣總人口9.7%。
  • 物言文化|規模最大、裝飾最精美的古代藝術建築——陳家祠
    陳家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家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築,佔地面積15000
  • 下一站:陳家祠
    祠堂建築是嶺南建築中一個大類。廣東自秦始皇南徵,在兩千年間,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殘唐五代、南宋、南明,每逢中原周期性戰亂時,便有大批難民包袱裡裹著祖先的牌位,甚至帶著先人的骨殖,倉皇逃往嶺南。這種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的歷史,造成粵人祭祖先、拜鬼神的風氣甚盛,城鄉到處都是祠堂廟宇,所謂「順德祠堂南海廟」,是為嶺南一景。
  • 廣州知名景點打卡,探訪民間藝術殿堂-陳家祠
    陳家祠是新羊城八景之一,即「古祠流芳」,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前往遊覽,交通很方便,從陳家祠地鐵口出來,就能看到廣場上的「古祠流芳」牌坊。古祠流芳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它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
  • 《破冰行動》:林耀東、林宗輝對峙祠堂,塔寨已被包圍!
    林宗輝、林水伯分別提供了塔寨的地圖線索,對於破冰行動來說完成了最後一道關卡。但是,在最後階段,馬雯卻中彈昏迷不省人事,之前,馬雯面對陳珂公開表白了李飛,從作為李飛的女保鏢,到和李飛一起破案,逐漸被李飛的個人魅力所打動,喜歡上了李飛,而如今更是要去保護李飛所關心的人,也因此造成如今的局面。隨著李飛一眾逃出塔寨,帶回林宗輝給出的重要線索,李維民這邊也開始集結武警等開始展開最後的收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