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散 逛公園不能太放鬆!專家:千萬別摘口罩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疫情未散 逛公園不能太放鬆!

  疾控專家提醒:出門做好防護 千萬別摘口罩

  周末天氣晴好,一些市民選擇走出家門「擁抱春光」。昨天,記者在多家公園探訪時發現,雖然不斷有園方提醒,但仍存在不戴口罩、跨越防疫警戒線賞景、在戶外逗留野餐等現象。

  香山公園

  遇見70名遊客未戴口罩

  昨天上午10時,不少市民選擇乘坐公共運輸來到香山公園「透透氣」。在公園外約一公裡處,保安和志願者一邊檢查遊客的證件,一邊提醒遊客保持距離。

  公園大門外,循環播放著「請您掃碼購票,配合測溫工作,請提前出示電子票二維碼,佩戴好口罩,保持1.5米距離,有序入園」的廣播,園區內每隔20分鐘,便會播放提示,但仍有市民對提醒不加理睬,隨意摘下口罩。

  「爬山本來是為了呼吸新鮮空氣,戴著口罩太憋了,我要摘下來!」上午11時許,在半山腰,累得氣喘籲籲的一位女孩兒將口罩拉到下巴處,大口呼吸著新鮮空氣。「快戴上!」旁邊的同伴連忙勸道。「戶外沒關係的。」女孩兒不以為意地說。中午時分,更是有遊客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將口罩摘下野餐。

  在園區內,摘口罩「撒歡兒」的現象並不少見。1小時內,記者共看到70餘位未戴口罩的市民。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園區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告知負責巡邏的工作人員,「遇到類似情況會進行制止。」

  北京植物園

  一家人野餐口罩掛枝頭

  昨天中午1時許,記者來到北京植物園。一入園就可以看到園中拉起的警戒線,沿著警戒線行走,每隔幾米就能看到「疫情期間此處請勿入內,不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多走路、少停留、不吐痰、文明遊園」的提示。但是,記者走訪時發現,有的遊客為了休息或賞景,竟鑽過了警戒線。

  一條長椅坐不下一家五口。他們看到警戒線內還有一條長椅,兩位老人便鑽到了警戒線裡坐了下來。在河邊,同樣不乏為了賞景拍照跨越警戒線的遊客。

  山坡上,三口人將野餐墊鋪起,把口罩掛在旁邊的樹枝上。不遠處,另一家人席地而坐,吃起了自帶食品,全然不顧「少停留,戴口罩」的提示。

  記者致電北京植物園,工作人員稱已將記者反映的問題登記,會加大巡邏,廣播時也會提醒遊客注意。記者從北京植物園了解到,為了引導遊客不扎堆、不聚集、不停留,全園被劃分為5個片區進行全方位、網格化管理,封閉了33處易引發遊人聚集場所,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時,公園還將適時啟動限流措施。

  運河森林公園

  廣場練散打沒有戴口罩

  昨天上午10時,記者來到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距離入口還有幾百米遠,路上車輛明顯增多,兩側的免費停車場擠滿了車。公園入口共有3名工作人員對進出遊客測量體溫,一旁的指示牌上寫著:入園遊覽請佩戴口罩,人群不要聚集。

  四個小夥子正在健身廣場練散打。直拳、勾拳、下劈腿……一招一式引來遊人拍照。「他們怎麼不戴口罩啊?」細心的遊客發現了問題,四位小夥子臉上的口罩已經不見蹤影。「出來之前,我們測體溫了。練散打挺累的,戴口罩喘不上氣。」剛練完的小夥子對記者說。

  同是有氧運動,羅先生一家就很嚴格。他和愛人打羽毛球,女兒在旁邊跳繩,口罩始終沒摘下來。「不要運動得那麼激烈,慢一些,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羅先生說,如果感覺累了,一家人就會歇一會兒。

  記者從運河森林公園得知,除了要求遊客佩戴口罩遊覽,如果遊園人數超過同期的40%,公園就將採取限流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那麼,戶外遊玩是否必須戴口罩?疾控專家指出,很多人想到戶外透透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出門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護,千萬別扎堆,千萬別摘掉口罩。

  實習記者師悅 記者李環宇 張群琛

相關焦點

  • 警惕:近日很多人摘了口罩…專家的話不能只聽一半,還沒到放飛自我...
    這兩天,隨著復工和部分景點公園的開放路面上車輛人流也逐漸多了起來雖然疫情形勢較之前有所好轉但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但是如果這兩天你在杭州市區走過
  • 口罩,最好別摘!
    口罩,最好別摘!答案是,最好別摘!什麼時候戴口罩?(以下均針對低風險地區)·居家、運動、戶外、公園、旅遊景點,無需戴口罩;·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可不戴口罩;·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需戴口罩,工作人員、外來人員戴口罩;·影劇院
  • 【新冠科普】溫馨提示:冬季疫情防控,口罩千萬不能摘!
    冬季疫情防控 口罩千萬不能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
  • 潮州公園雖已重新開放,遊人防護不可放鬆
    市區西湖公園等四個公園恢復開放後,入園遊人逐漸增多。那麼,市民在公園遊玩時,是否能夠按要求自覺做好防護措施呢?鳳城公園入園處,工作人員對遊人逐一進行體溫測量,並要求佩戴口罩方可進入。市民:最好還是戴口罩。疫情還沒有徹底解除,還有返工潮,都要注意嘛,畢竟返工潮人員流動更大,就怕這個。記者觀察發現,進園後大部分市民都能夠按要求戴好口罩。但也有個別市民在順利通過檢查入園後,便摘下口罩,旁若無人地放鬆遊玩。
  • 口罩,能不能摘?
    口罩,能不能摘?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漸漸多了起來。01口罩能不能摘?/ 不能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因為: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 難忘那場疫情的傷痛!口罩不能摘下,「渡過」2020這個冬天
    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口罩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戴口罩的也成為了今年見證我們努力的一道風景線,因為戴口罩是目前最有有效防範「新冠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我國政府及人民群眾的努力下,「新冠疫情」在中國也得到進一步的控制,但是隨著疫情的控制人民群眾也開始放鬆了警惕下來,在公共場所已經有較多的人出門不戴口罩
  • 疫情之後|假如我們明天就摘下口罩,你想做什麼?
    讓森林釋放的天然負離子洗去肺的愁塵,告訴它:「大口呼吸吧,別害怕。」假如明天就能摘下口罩,我想去犍為嘉陽賞春日芬芳。在溪水潺潺、碧草青青、山花爛漫裡感恩大自然,坐上小火車一路遊覽,慶幸病毒都消散。假如明天就能摘下口罩,我想去金口河大峽谷吶喊。
  • 現在還不能摘口罩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現在可以摘口罩了嗎?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嗎?動物之間會傳染病毒嗎?全球疫情的拐點會在何時到來?帶著這些問題,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奔赴廣州,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01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現在還不是摘口罩的時候。現在國內外情況懸殊,中國由於採取了非常果斷的措施,現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階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國家還處在大暴發的第一階段,且仍在向上攀升。這意味著人傳人的機率非常高,確診病例增加非常快。
  • 天太熱想摘口罩怎麼辦?鍾南山等專家這樣說
    這個省可以有條件地摘口罩了!4月30日,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此前下發的疫情防控有關指令與本指南不符的,以本指南為準。天太熱不想戴口罩?五一假期到來,受疫情影響許久未出家門的「宅男宅女」們,紛紛走出了家門。比如,在泰山風景區,五一為看日出遊客排隊等候登泰山,景區現場開啟「人從眾」模式,現場擁擠不堪。
  • 強烈提個醒:冬天來了,口罩不能摘啊!
    「忘了戴口罩」,不少人在進電梯的瞬間,會猛然發現自己忘了這件重要的事;在人流密集的地鐵,進站戴口罩,進了車箱摘口罩,也相當常見。「沒疫情,很安全」,當前已是市民的日常感覺,好像武漢疫情、新發地疫情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很安全的感覺,很美好!
  • 為什麼青島會出現這次疫情?口罩能不能摘?專家帶來最新解讀
    發現疫情後,青島市制定並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3天內對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5區檢測全覆蓋,5天內對全市檢測全覆蓋。12日下午,國家衛健委派工作組赴青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什麼青島會出現這次疫情?源頭在哪兒?有哪些值得我們警惕的地方?
  • 【科普知識】口罩不能摘!
    【科普知識】口罩不能摘!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 口罩不能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
  • 張伯禮:口罩別摘 海鮮勿生吃 大面積核酸檢測是控制疫情致勝關鍵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張伯禮:口罩別摘 海鮮勿生吃 大面積核酸檢測是控制疫情的致勝關鍵【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劉彩玉】近期,國內疫情呈零星散發狀態,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及內蒙古滿洲裡市相繼發現本土確診病例
  • @大同人,今冬口罩不能摘,好習慣還得保持住!
    @大同人,今冬口罩不能摘,好習慣還得保持住!此外,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即將進入到流行季節,加上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加大,聚集性活動增多,都將進一步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所以,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集,注意消毒……疫情催生的好習慣還請您保持住!防疫不能大意,到公共場所要戴好口罩市民在公共場所是否要佩戴口罩?
  • 別聚集!別扎堆兒!少逛商超!
    別聚集!別扎堆兒!少逛商超!不聚集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部分市民聚集在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踏青散步,扎堆聊天,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人員聚集是疫情傳播的最大風險源,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廣大市民仍要少出門,不聚集,必須要外出活動的,一定要佩戴口罩,與他人交流時必須保持一定距離。請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共同努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鍾南山對疫情的12個最新判斷:還不能摘口罩 中國疫情二次暴發可能...
    鍾南山對疫情的12個最新判斷:還不能摘口罩 中國疫情二次暴發可能性小 2020-04-13 10:53:49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左瀟 | 字號:A+ | A- 【鍾南山對疫情的12個最新判斷】現在可以摘口罩了嗎?
  • 口罩不能摘,新密市民同心「挺」過這個冬天!
    口罩可以摘嗎?今天,新密市疫情防控辦一位負責人依據防疫政策和當前本地情況,強調指出不能摘。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發現許多人出門不戴口罩。針對今冬防明春防疫形勢,專家指出個人防護三大件:戴口罩,最關鍵的。社交距離,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 口罩不能摘!這些問題,疾控專家給出最新解答……
    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3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特別提醒】口罩不能摘,防疫不大意!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吸取「不戴口罩」的教訓,「人物同防」非常關鍵! 「我們非常關註上海公布的兩例病例情況,這兩人曾進入並清理過一個來自境外的航空貨櫃,且都沒有佩戴口罩。專家研判認為,感染來源可聚焦在境外輸入的航空集裝器,這提示我們,外防輸入做好『人物同防』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