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2020-12-06 唐詩宋詞天地

隔溪春色兩三花,近水樓臺四五家。

濁酒不妨留客醉,好山長是被雲遮。

松根淨掃彈琴石,柳下常維釣月槎。

路狹不容車馬到,只騎黃犢訪煙霞。

——元·葉顒《題幽居》

古代文人放情丘壑,寄情山水,取樂魚鳥,喜做閒人,與自然詩意共存。他們「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範曄《後漢書·逸民傳》)。

其實不管是憤世嫉俗,還是懼禍避世,做閒人都是他們無奈的選擇。

江風索我吟,山月喚我飲。

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

——宋·楊萬裡《自贊詩》

因而歸隱山林成了做閒人最好的去處。

不論是在山中採薇的公叔齊和伯夷,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亦或是厭倦了官場生活,晚年定居於終南山下的王維,他們都在青山綠水間,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此生的歸宿。他們醉心山林,寄託情感。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

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秋夜荻花,月光澄碧,雲煙淡淡,小艇蕩漾,隱逸民間,雲水家鄉,可見環境之清幽;魚羹稻飯,架上書籍,杯中鄉醇,開懷愜意,真是其樂陶陶。把一個遠離名利,生活淡泊、曠達超脫、餘韻悠悠的閒人內心活動真實地展示出來。

人生苦短,懷才不遇,建功無望,入仕之時亦生退隱之心,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宋·蘇軾《行香子·述懷》

夜氣清新,月光皎潔,美酒盈樽,獨自一人,仰望長空,遐想無窮。李白月下獨斟時浮想翩翩,抒寫了狂放的浪漫主義激情。

蘇軾為政治紛爭所困擾,心情苦悶,月夜的空闊神秘,闃寂無人,正好冷靜地思索人生,以求解脫。解脫的辦法莫過於遠離官場,歸隱田園。但「幾時歸去」很難預料,而田園生活卻令人十分嚮往。

蘇軾也曾有建功立業、耀祖光宗的理想,但從青年時代進入仕途之日起,就有實現了政治抱負之後功成身退的想法。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

——宋·蘇軾《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後因「烏臺詩案」,成了階下囚,屢遭陷害。蘇軾走過鬼門關,回首一看,人生短暫,不過是黃粱一夢,與其追求名利浮雲,不如放下一切做個閒人。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宋·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這裡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身處逆境之中,保持一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達觀胸懷。對一張琴、倒一壺酒、聽溪水潺潺、看白雲飄飄,享受當下的美好自在。這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的人格魅力。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可謂一對冤家。宋元豐七年七月,蘇軾由黃州遷汝州,途中經過江寧,特地上岸拜見了在「半山園」居住的王安石。蘇軾抵達之日,在這裡已經閒居了8年之久的王安石,野服乘驢到江邊相迎。兩人「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魯迅《題三義塔》)。此後,蘇軾頻繁出入半山園,成為王安石家的常客,論詩談文之餘,王安石還曾勸說蘇軾也在金陵買塊地。蘇軾為此和韻《次荊公韻四絕》寫了首詩: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王安石的原作題為《北山》:

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林泉之美,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王安石賦閒之時,朝廷舊黨早已復闢,新法全盤被廢,他倍嘗了其中的辛酸。「細數落花因坐久」,很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淡寂安閒的心理,抒寫了詩人神離塵寰、心無掛礙的超脫情懷。

蘇軾的步韻之作,表達了同這位政敵兼詩友徹底和解的誠意,體現了蘇軾寬容和仁愛的情懷。浸蘊在林泉之間,做了閒人的他倆不再把名利掛在心上,早已沒有了那些塵世之爭。

元朝統治中原以後,人分四等,社會黑暗恐怖。科舉中斷達八十年之久,讀書人絕了功名仕途,斯文掃地,淪入「八娼九儒十丐」的尷尬地位。為了生存,為了避禍,他們不得不隱居山鄉水濱。

月底花間酒壺,水邊林下茅廬。避虎狼,盟鷗鷺,是個識字的漁夫。蓑笠綸竿釣今古,一任他斜風細雨。漁得魚心滿願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元·胡祗遹《雙調·沉醉東風》

泉邊林下的茅廬雖然簡陋,但環境異常清幽。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機關陷阱;有的是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有的是自酌自飲,瀟灑適意;有的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很有學問,滿腹經綸者,到頭來卻做了一個漁夫。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原來是為了躲避「虎狼」。元代官場黑暗,虎狼當道。他深感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願與鷗鷺為伴,與之相處互不猜忌,心情格外舒暢。「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元·白樸《雙調·慶東原》)。此曲抒發了對仕途宦海之厭惡,憤世嫉俗,瀟灑自娛,樂在其中。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元·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當你對世事感到厭煩時,山中是給你慰藉的「避難所」。在紅塵之中跌打滾爬了這麼久,疲憊地望著天際,回首過去的歲月,終於體會到千古興亡就像是一場幻夢。回到鄉間,幾間破舊的茅屋裡,珍藏著萬卷詩書。若你要問我,居住在山中有什麼事值得開心的呢?那我會告訴你,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溪水煮茶,日子悠閒又充實。

對一縷綠楊煙,看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

似這般閒受用,再誰想丞相府帝王宮?

——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水·詠碧玉簪》

古往今來無數是非曲直,化做漁翁樵夫晚酒閒話。

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元·白樸《沉醉東風·漁夫》

這是對元代黑暗政治以及功名利祿的極度厭惡與鄙視。於是這些不願與醜陋同流合汙的意識清醒者 便在「利名竭,是非絕」裡沉淪,在「青山正補牆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元馬致遠《雙調·夜行船》)裡避世歸隱。

如今社會清明,生活富足,但滿滿的工作日程,忙忙碌碌「亞歷山大」,心中有那麼多的煩心事:地位不夠顯赫,事業不夠發達,待遇不夠優厚,兒孫不夠孝順成才,朋友待我不夠敬重,所求不能滿足……

雖說我們不會做古時的閒人,也做不了如今的李七染,其實「偷得浮生半日閒(唐·李涉《題鶴林寺壁》)」,還是完全做得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釋紹曇《《頌平常心是道》

只要我們能拋開俗念瑣事,只要心中不計較,以知足心和平常心去享受普通人的安詳生活,到青山綠水裡走一走。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

——清·劉嗣綰《自錢塘至桐廬舟中雜詩》

這是一種難以言傳的心靈狀態和生活境界。

水傍邊,山盡處。喚取雲來,共我山頭住。

分得一江風共雨。滿院芙蓉,更聽紅妝舞。

趁霜晴,閒獨步。那裡煙村,有個梅花樹。

小徑斜穿來又去。醉後知他,有甚青雲路。

——宋·周紫芝《蘇幕遮》

有一顆豐富清明的心靈,有崇尚簡樸生活的愛好;忙碌之餘喝茶、下棋、彈琴、釣魚……

能處淡守真、安於寂寞,不汲汲於功名利祿、不斤斤計較於人我是非。就會天天做「閒人」。

-作者-

朱少華,莒南縣人,中學高級教師。喜歡寫作。教學論文、散文隨筆、剪紙等作品,散見多家報刊及網絡平臺。在徵文及網絡文學作品大賽中多次獲獎。

相關焦點

  • 蘇軾詞《行香子》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以前我們解讀過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那是他被貶黃州時所作,目的是嘲諷追名逐利,否定爭強好勝,宣揚人生短促,鼓勵飲酒作樂。而他的另一首詞,其主題與這首《滿庭芳》有相同的主題,都是為了要掙脫名韁利鎖的羈絆,享儘自然美景。這首詞就是《行香子》: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
  • 十首行香子|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行香子·三山作宋 辛棄疾好雨當春,要趁歸耕冰霜作骨,玉雪為容。看體清癯,香淡佇,影朦朧。孤城小驛,斷角殘鍾。又無邊、散與春風。芳心一點,幽恨千重。任雪霏霏,雲漠漠,月溶溶。
  • 玩玉:幾時歸去,做一閒人!
    還有個玉友,也就是個一般家庭,平時就喜歡玉,沒錢買玉的時候就看看玉石知識和文化,有閒錢了就買一兩塊玉,戴在身上或擺在家中。雖然經常加班到深夜,但是於忙碌的間隙看一眼自己喜歡的玉石,就會感覺到十分快樂。今人謂閒人,多乃無所事事之輩,但古之閒人,卻非無所事事之謂。古之閒人,皆尋一有益之趣,或讀書,或郊遊、或交友、或著書,去感受生命中剎那的感動與驚喜。
  • 詩詞丨幾時歸去,做個閒人?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然而,就是這一首他唯一的傳世之作。全詩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筆調輕靈,寫景記夢,虛實相間。構思之新穎獨特,詩境之縹緲奇幻,為前人詩作所少見。而充溢在字裡行間的那極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後人的詩文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痕跡。
  • 著名青年畫家蔣向前小記——《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蔣向前近照《幾時歸去,作個閒人》——畫家蔣向前小記自立意、構圖、下筆以致設色,意在筆先,深得宋元古法,隨意作雙鉤,作沒骨,綴以工筆,心手雙暢,清氣滿紙。俗子題畫,遇荷則出淤泥而不染,遇牡丹則花開富貴,遇竹則竹報平安,遇蘭則空谷幽蘭。凡此種種,一人題之尚可,眾則俗矣。蔣兄題畫,絕無此等爛熟近俗之語。或用前人成句,多易一二字,以就畫意。偶題小詩,或點睛,或呼應,皆活潑可愛,渾然天成。
  • 3首夜色古詩詞: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軾在這首詞裡說:今夜的天氣很清爽,纖塵不染。月亮周圍沒有雲,於是月光的銀色清亮灑滿整個院落。什麼時候能歸隱啊,我想要做一個超然物外的閒人。每天就對著一張琴,旁邊放著一壺酒,看著滿溪的雲朵。再來看一首辛棄疾的詩詞。辛棄疾一直是一個很像以武將的身份帶兵打仗的人,然而,現實中,他卻只能舞文弄墨。
  • 樂盡天真,作個閒人
    既然都想做「穿新衣的皇帝」,那我還是「樂盡天真,作個閒人」吧,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行香子•述懷(宋•蘇軾)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 做個閒人,赴時光的約,聽歲月的雨,煮年華的茶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做個閒人,暮雨瀟瀟的黃昏,聽一曲淡遠如流的箏曲,輕靈柔軟,心境清涼。在舊時的庭院裡,穿一襲素衫,煮一壺清茶。做個閒人,趕赴時光的約定,去深山古寺看一樹梅開,在沉香嫋嫋的禪室裡,煮一壺香雪花茶,隔著竹簾,聽窗外落花簌簌,春雨纏綿。做個閒人,去江南的畫船聽雨,杏村買酒,去塞北看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又或者只是守著黛瓦青牆,煙水長巷,坐在雕花窗下,看天井裡的雨,掛在屋簷下,又落在長滿青苔的石階上。
  • 大隱於市,來「山有舍」做個世外閒人可好?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東坡生性放達,為人率真。vlog | 大隱於市,來「山有舍」做個世外閒人可好?尋一方淨土,建一處心安之所,結交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花下提壺,竹裡行廚」亦可,「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亦可。因為自己從事藝術工作,山有舍·野奢莊園從定位到設計到後期布置,呂不全程親力親為。
  • 幾時歸去 煮一壺老酒細細品味 把心思與白雲說說 與月光敘敘
    《幾時歸去》 文/韓星 習慣了 山林間的靜謐聽慣了 紅葉飄舞的絮語 看慣了 遊雲飄來飄去 幾時歸去 搭幾間草房子 研墨鋪紙 即興寫字 煮一壺老酒
  • 蘇軾一首「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宋詞,8個字仿佛已經參透人生
    雖然其中8個字仿佛已經參透人生,但是此時的蘇軾,依然身處牢籠之中。且看: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 腸斷絕,淚還續,閒人莫作相思曲!「相思」的古詩詞,珍藏!
    人間沒個安排處。辛棄疾: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幹不自由。唐寅: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晏殊: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劉文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高克恭的閒雲野鶴: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
    高克恭的閒雲野鶴: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近日,讀元代詩人、畫家高克恭的一首《怡然觀海》詩,頗有感觸,特別是「不是閒人閒不得,能閒並非等閒人!」一句,讓筆者對「閒」有了更深的看法。高克恭這首《怡然觀海》的原文是: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改顏。
  • 蘇東坡「明月幾時有」引領豪放詞派
    凡喜歡蘇東坡的人,都吟誦過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東坡詞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入中學課本。今天讀來,仍歷久彌新,給人沉思和深刻的記憶 。​「明月幾時有」?是東坡借景抒懷,對人生經歷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