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密法修持」,學習基礎及誤區是什麼?

2020-12-18 重樓逾陀

密法儀軌簡介

密法是許多人非常熱愛的法門,不論是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上、或真心利他上都是如此。

不過,現在華人地區在密法的相關學習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又應了朱元璋詩中所說的「百花殺」;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佛法系統內操作密法的體

制有所不了解而致。

以藏傳佛法為例,一個密法的修持其實是非常嚴謹的;這裡簡單從幾個角度解釋。

一、密法修持之何為

簡單來說,密法包括行者個人修持的「密法戒定慧」與利他法門2個區塊;個人修持當然以成佛與否、現證空性與否為標準,但在利他法門上,是由明確標準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接受過系統性密法修持的。

密法的修持,基本上就是牽涉到本尊:釋迦、文殊、普賢、觀音等等,而一個本尊的修持,密法有很明確的判斷標準與步驟:念誦法、成就法與護摩;只有完成這三個修持步驟的行者,才能說是「修過這個法」、也才能算是有資格以此法門利益他人。

這種念誦法、成就法與護摩法的套裝修持,被稱為「本尊關」;閉本尊關的傳統是每一個密法傳承裡面都有的習慣;是到了近兩百年來,才出現了我們現在常見的「三年閉關」:每個寺院會將自己主要修持的本尊關,一套一套變成一個學程;完成這個關期的人,其實就是完成了好幾個本尊關。但正因為不同寺院重視的法門不同,所以不同的閉關房訓練的行者會的法門也就不一樣。

誤區:

現代許多人學習密法,就是拿到一個儀軌後開始狂修猛練;我甚至聽過許多念誦法沒有完成,就直接修持護摩的作法。

這種不明就裡導致的,輕的來說只是行者本身不一定得到成就(或誤以為成就了),重的來說則是對法教的學習傳統有負面的長期影響。

這個問題其實不完全來自弟子,很多時候反而是來自教學者:當教學者並沒有把這完整的系統給建構出來的時候,反而會讓弟子們無所適從。

我就曾聽過教學者公開鼓勵弟子學習寶瓶法的例子,但是否每個弟子都完成了念誦法的修持、也有下定決心要將這個本尊關完成呢?

二、密法學習之基礎

這個就牽涉到藏傳佛法學習一個密法時的基本資格:灌頂、口傳,教授。

在大師的傳記中,往往會提到有關某個大師從另外一位大師處「如寶瓶盈滿」得到了某個法的傳承,就是指這三者具備的情況。

假若我今天在某個大師座下得到金剛薩埵的灌頂,但沒有得到其口傳與教授,我就沒有資格修持這個本尊的「念誦法」;這樣的灌頂也就被視為某種「結緣」的儀式。

#誤區:

大師們之所以會傳授這樣的灌頂,用意就是知道一般弟子沒有能力與準備去進行系統性的密法學習,從念誦法開始修持,所以不給予他們無謂的壓力,是個完全從慈悲角度開始的心態。

但現在也有些教師主打「你受過什麼灌頂,來找我我都教你修那個本尊的念誦法。」這種作法一方面看似慈悲攝受弟子,但一方面不但違反了傳承裡三支一體的傳統、更是可能對弟子造成長遠的傷害:難道大師們根據弟子根器而給予的適當法門指導,會不如這些師資們自認的慈悲嗎?

三、總結

總之,密法的學習是必須先認識到其完整的體制(念誦、成就、護摩);再確定自己能夠完成這樣的學習後,師徒們才應該認真去教、去學;否則短視的欲望往往只會造成兩相辜負。

但是,如果我真的想透過一些佛法的法門來利益他人、或是持誦一些咒語來為人祝福;結合這種方式但沒有打算完整密法修持該怎麼辦呢?

更簡單來說,我想學這些儀軌(法術?)但沒有要這麼深入要怎麼做?

待續…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密法?現今密法雖流行,但懂密法真義者極少
    當我們理解了密法真實義時,也就不會誤用它,並將看出:顯密之間毫無牴觸。修顯法是修持密法的基礎,修持密法則是實現顯宗終極目標的快速法門。例如:佛陀在顯法中鼓勵我們要斷舍貪執,在密法中則鼓勵我們把貪執轉化為精神之道。有些人或許認為這是矛盾的,其實不然,因為佛陀在密法中教導『如何把貪執轉化為精神之道』,此乃迅速斷舍貪執的方法!因此,它們是實現顯宗目標的法門。
  • 密法的秘密
    昨天分別講到小乘、大乘、密乘各自的經、律、論,今天要講什麼是密乘,很多人是不了解的。戒律方面,密乘有十四條根本戒,其中第七條是不得洩露秘密。什麼是金剛密乘?為什麼是密,不能公開呢?不能公開的原因不是這個密法有問題,而是聽聞密法必須要有一定的根器,否則連密法的名詞都不能說。
  • 「智及法師多元文化電臺講座」修持的基礎是清淨 無相密法四大流
    【智及法師多元文化電臺講座】修持的基礎是清淨 無相密法四大流三極無相法門傳入我們回想在前幾次的聖密龍講中,講到了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傳入中國實際上是在公元前,而不是公元後。以本宗所傳入的時間來看,是在公元前20年。本宗所傳入的內容來看,是三極無相法門。
  • 齋法,修道者最為基礎的修持法門!
    道教將遵齋法而不違,謂之「持齋」。道教認為,學道不持齋,就如同夜行不持火燭一樣。因此,道教歷來把「持齋」作為修道者在其證道過程中最為基礎的修持法門。道教「齋法」的種類很多,一般有三種常見齋:清心滌念為齋、潔身淨言為齋、素食為齋。
  • 道教齋法 | 修道者的基礎修持法門
    道教將遵齋法而不違,謂之「持齋」。道教認為,學道不持齋,就如同夜行不持火燭一樣。因此,道教歷來把「持齋」作為修道者在其證道過程中最為基礎的修持法門。 道教「齋法」的種類很多,一般有三種常見齋:清心滌念為齋、潔身淨言為齋、素食為齋。
  • 「灌頂」究竟是指什麼?
    透過灌水於弟子頂上、並為弟子帶上寶冠的儀式,來給予學習的權限。第二種是行部法,在前兩種灌頂的基礎上,還加上了金剛杵灌頂,與賜予本尊咒語和手印的灌頂,共四個步驟。前兩大種類中,並沒有另外再給予「教學權」的授權,而在第三類「瑜伽密法」中,就多出了所謂的「阿遮利耶灌頂」。
  • 伏藏密法的殊勝
    這些儀軌是倔藏師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取出來的法,是從他們的覺性中流露出來的。這些都是從初佛普賢王如來處——也可以說是從佛祖釋迦牟尼佛處傳下來的。但是過去正法時期、教法時期機緣沒有成熟,機緣成熟了才取出來,才宣揚的。佛法一定要跟眾生相應。佛當時傳法的時候傳的也是相應的法。什麼叫和眾生的根基相應呢?就是眾生能夠接受,能夠受益。
  • 藏傳佛教:何謂「修法」?何謂持度母咒?
    一、何謂「修法」?佛法的修行體制,核心就是戒、定、慧三學,更具體的就是止、觀兩種禪定技巧,以及這兩種禪定技巧所培養出來的智慧。所以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不是「修法」,就與我們有沒有在修止、修觀有關係。舉例來說,有許多的佛菩薩,是顯教與密法都同樣重視的,例如阿彌陀佛:在顯教中有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經典,有持誦阿彌陀佛名號的傳統。在密法中也有以阿彌陀佛為主的修行方式、阿彌陀佛的咒語。那怎樣才算是所謂的密法所說的「修阿彌陀佛法」呢?
  • 密乘四法---息增懷誅!
    佛教在教相上可分為顯密兩大系統。其根本教理無非是教人轉迷成悟,背塵合覺,確是諸法一味,無二無別的,佛陀以慈悲心說平等法,觀機施教,應病與藥。由此說來,佛教有顯密兩大系。每系又分若干宗派,是最合理、最契機、確有必要,而無可非議的。在法門的效用上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也是不易的真理。於今向各位略講密教的輪廓。密宗法門原極繁多,難以一一講說。今就將各種密法綜合起來,歸納起來,就其「共」和「不共」的性質大別為四類密法。
  • 觀一切眾共持咒等是密乘的重要修持方法
    實際上,觀想一切眾生共同持咒等是密乘的重要修持方法。有經為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成佛品中,如來開示:「……爾時行者結此印已。即作此觀。一切有情共結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無三惡道八難苦果。同受第一清淨法樂。我今首上有大寶冠。其天冠中五佛如來結跏趺坐。我是毘盧遮那如來。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 千年密法重回祖庭 寬旭法師再續真言
    2016年5月,唐密祖庭青龍寺住持、大興善寺方丈寬旭法師東渡日本,成功接續法脈,使千年密法重回祖庭。「我自從到青龍寺就發願學習密法、回傳中華」,在「近現代中國密宗文化學術座談會」上,寬旭法師娓娓道來迎回漢傳密宗的因緣。
  • 先師虛雲老法師親自告訴我:密法確實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黃念祖大德)
    末法眾生根器不高,三密齊修的人也很難得呀!諸佛大慈再垂方便,不必三密齊修,只要一個密相應就可以了。在相應的時候,雖是只修一密,可是三密同時相應。所以從一個密下手和三密齊修,相應的果實是一樣的。但從一個密開始就容易多了。那要從語密開始呢?現在大家要念咒哇!念咒得到往生的人很多。
  • 靈山居士:什麼樣的人適合修持金剛乘
    (大意)」按照宗薩仁波切的解釋,應該只有極少數上等根基的人能夠修持金剛乘。但是這麼多年我們看到的卻是完全相反的場景,我們看到到處都在舉行的金剛乘灌頂法會,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修行人都在談論修持密法。這是好現象嗎?那些接受密法灌頂的人真的是在修持金剛乘嗎?他們真的理解金剛乘嗎?還是他們連基本的戒律都沒搞明白。
  • 心經:心經如何修持
    在這個基礎上,還要了解《心經》的所有內容,至少要理解經文的字面意義。真正修持的時候,按嚴格的要求來講,還要像《經莊嚴論》中所講那樣,具備十一種作意、九種助行等等,因為不管修什麼禪定,都需要具備這些條件,但如果無法達到這些要求,最起碼也要具足上述三個條件,這是很重要的。
  • 為什麼修無上密法,卻只得了個小乘初果呢?
    當然,如果你不修,想生起菩提心是很困難的,但如果修的話,那也不是一件什麼難事。以前有一位貢巴瓦格西,自詡禪定功夫極高,說他可以入定很長時間,即使有人在旁邊敲鑼打鼓,對他也沒有絲毫影響。仲敦巴格西得知後,說道:「這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境界,不具菩提心,照樣也無法成就。以前有位修行人,一生專修密集金剛,最終卻獲得了預流果。為什麼修無上密法,卻只得了個小乘初果呢?
  • 這樣的拼音學習最要不得!資深教師講講拼音學習的誤區
    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於語文的理解,似乎就像白紙一樣,其實根本不知道語文學習到底學什麼?從最開始接觸語文,就是從拼音了解語文的吧!很多孩子在拼音的學習中吃了很多的苦,在反覆的拼音學習和檢測中,還會有一種挫敗感。從而影響孩子對拼音學習的興趣。
  • 佛教之中經常說的戒定慧到底是什麼關係,如何才能好好修持
    佛陀立一大藏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約功用言,三者各有其用,如《成實論》說:「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約先後言,三者次第相生,如《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小乘佛法,聲聞修學四諦,緣覺修學十二因緣。
  • 佛教八宗平等弘揚修持
    八宗之祖龍樹菩薩現在社會上普通存在一種不好的現象,認為漢傳佛教淨土宗念佛最好,其他宗派不好,其實,這是違背釋迦牟尼佛的傳承宗旨,不能認為漢傳佛教淨土宗念佛最好,其他宗派不好,其實,需要佛教八宗平等弘揚修持
  • 聖嚴法師|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麼?
    聖嚴法師|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麼?自從佛教傳入我國,中國的整個文化,漸漸接受了佛教文化的薰陶,佛教的根本經書,在我國的民間固有的習俗和歷代環境的變化中,有了中國式的佛家思想觀。那麼作為佛學修行者,我們對於佛家的修持方法是什麼呢?本文從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來闡述佛教修持的觀點。我們在佛家思想的認識中,經常會有佛學者說,不要光說理論,要得以實踐。是的,我們不僅要學習佛學文化,更要把佛學修行得以應用到實踐中去。所謂「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這句話就是大德淨慧長老所推崇的生活禪理念。
  • 修心中心密法心得分享
    若不學心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變化。之後,一邊打坐,一邊看心密祖師開示。有了這個基礎,再讀佛經,不像以前那樣不知所云了。再看《金剛經、》《心經》、《圓覺經》、《法華經》、《壇經》、《楞嚴經》,進一步印證了心密祖師所講與諸佛所講無二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