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條表現法
線條是素描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段,但在東西方藝術觀念中,線條卻不一樣。西方的線條運用相對簡單,中國藝術觀念中的線條則更富表現力和藝術內涵。
就繪畫而言,線條是點在畫面上的移動軌跡,通過在某個表面上拖動繪畫工具所造成的痕跡。就西方素描而言,線條可以是明暗的一種延伸,它是比明暗更為明顯的一種表達方式。線條的優勢在於:即使是最簡單的形式,都可以表現方向、描繪輪廓、顯示和分割空間以及捕捉動態。它有高度的表現力,可以表現長度、寬度、色調、明暗關係和質地。
在中國畫的獨特「素描」——白描中,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中國畫獨有的線條體系中,線條不僅是造型的手段,還是畫家個人修養、情感的體現。在白描中有「十八描」的說法,「十八描」指的是中國畫中十八種線的表現形式,代表的是十八種線條變化程式。而實際上,中國畫的線條被畫家不斷完善,已經遠遠不止十八種線條形式。由此可見,中國繪畫觀念中的線條已成為一個獨立的觀賞形式,它具有比西方線條更高的抽象意味和更大的概括性。
素描中線條的運用,西方素描採取的是與中國白描,甚至是現代中國畫家所運用的線條截然不同的方式。西方素描的線條最重要的是輪廓線和結構線,我們前面所講結構畫法所用的線條就是其中一種。另一些是畫家個人風格化的線條形式,這些線條包括輪廓線、結構線、排調子時的排線等。畫家運用不同力量、不同材質的粗細線條產生明暗的變化、體量與質感的變化,線條最終還是傾向於三維的塑造。
中國畫的傳統白描、水墨畫中,線條追求的是其本身的美感。當然,對於物體形體的追求,也促使畫家運用線條時利用頓、挫、轉、提來表現關節、轉折點,以及重要部分(如五官、關節)或非結構部分(如頭髮、鬆開的長袍)。中國觀念中的線條造型最後得出的是一個二維的裝飾性的空間,而非向三維靠攏。近現代中國畫家吸收了西方繪畫明暗造型的觀念和解剖觀念。在實際運用上,線條成了繪畫的支架,明暗則是線條的一種補充,調子有時更多地源自解剖和結構的理解,而非光線的影響。
用中國觀念中的線條來進行素描寫生,步驟和過程與西方素描線條寫生略有不同。西方素描用線條形式寫生其方法同明暗畫法近似:先觀察,後構圖,定出大體形態,再運用線條根據明暗、空間、結構變化,畫出各部位的具體關係,最後加以調整。安格爾的線條運用及其素描是其中的典範
中國的線描採用局部完成的程序,由局部組成整體,最後再做線條的整體分布調整。對人像的寫生,中國線描注重本質的表現,用不同的線條形式表示各種質感、結構,但一般來講,一張畫不會用超過三種以上的線條形式,如臉、手、足用一種線條;衣服用一種線條,頭髮用一種線條。用線條的輕盈流暢表現光滑、柔軟的質感,用沉重乾澀的線條表現粗糙、堅硬的感覺,用重重的頓、挫線條表現關節和體塊轉折。每一條線都有起、轉、提、收幾個步驟,每條線都有自己的面貌,但又統一於各自歸屬的部分和描法之中。
二、明暗表現法
所謂明暗,是光線作用於客觀物象而又反映在視覺中的物理現象,明暗不僅是光線作用於人的視覺物理現象,同時明暗也具有主觀情感因素。在人類的視覺經驗中,明暗在其對視覺作用時由明到暗的變化,也對人的主觀情感產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如亮色能與光明、純潔、舒朗等形成聯想。灰色能使人產生平穩、柔和、寧靜、雅致的感覺。而黑色又容易使人與深沉、莊重、嚴肅、收縮等相聯繫。所以說明暗既是客觀世界中的自然現象,也是繪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無論從理論角度還是實踐角度,明暗關係中最本質的問題還是黑白灰關係的問題,可以說只要有明暗色調,就會有黑白灰。
首先從對比的意義上講,不僅是素描,幾乎所有繪畫,除了特殊需要外都要運用黑與白或者近乎黑與白的對比關係,黑與白這種強烈的明暗對比是表現形體空間的形式結構層次法人重要手段。在許多傑出的作品中強烈的明暗對比還會產生驚人的情感表現力。當然,除了對比作用外,正確地布局黑白色塊,會對構圖的均衡與節奏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銜接與協調的意義上講,中性的灰色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素描作品中,完全用黑色和白色組成的畫面是很少的,即使有意強調黑白對比,也總是要通過一些線條的粗與細、疏與密的組合形成一定的灰色調。這些灰色調在畫面中往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灰色調,畫面就不至於單調、生硬。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由於客觀物象受周圍複雜光線的影響,最黑與最白的色調在物象中所佔比例並不大。以球體為例,真正的黑色塊主要集中於明暗交界線和影子的某個部位,真正的白色塊也只是高光處,而其他部分都是不同層次的灰色塊。對於造型來說,這種灰色塊是非常重要的過渡區域,大部分的結構層次都要在這個區域展開,如果這些過渡色調能處理得好、畫得豐富,那麼整個形體就顯得豐滿、厚實,反之則顯得單薄、生硬。所以對於整個畫面來講,灰色調的處理,能體現出作畫者對複雜的色調關係的控制和駕馭能力。
三、線面結合法
線面結合法是一種介於線條和明暗之間的畫法,線條與塊面的運用比例沒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多是由畫家自己的喜好或者是模特所帶來的感覺決定。線面結合非常自由,兼有明暗畫法的體積感、空間感和線條畫法的輕鬆、多變、表現自由的特點。在線面結合法中,畫家可以在需要時利用光線形成的明暗來造型,也可以按照結構用明暗、塊面、線條來表現。線面結合法的面貌十分豐富,有西方式的明暗塊面為基礎,線條作為明暗的延伸或是結構線條、輪廓線條;也有東方式的以線條為支架,明暗、結構、體塊為補充。
線面結合法的作畫要點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定出構圖和大的基本形;其後按模特的結構開始深入,注意線條疏密分布與各調子的大關係,然後再局部深入,著重五官、手的表現。在線面結合中,衣服是一個重要的連接和協調部分,它不僅連貫了頭與手,更重要的是它能通過線條組織與明暗變化平衡整個畫面的關係。線面結合中的衣服表現是十分自由的,有時可以是用線單獨表現,有時甚至可以不畫,留出一個概括形象供觀眾想像,有時則可以利用明暗、肌理加強衣服質感來與線條勾成的頭、手對比。
就人像素描的表現性來講,線條和線面結合兩種方法比明暗畫法更有個性和表現力。明暗畫法在氣氛描寫、空間表達、體積感塑造上會更佔優勢。明暗畫法一般要使用較長時間,對塊面、色調的理解是一種極好的訓練,學習過程中加以穿插,效果會比單純使用一種方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