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何時開出「烏篷的士」以此映襯城市之美

2020-12-2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4月29日訊 「東行萬裡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唐代大詩人杜甫所說的小舟,便是「輕舟八尺,低篷三扇」的烏篷船。烏篷船成了紹興一道獨特的風情和標誌,千百年來,它縈繞在五湖四海的遊人心中。有識之士認為,紹興要搞全城旅遊,就應該及早開出「烏篷的士」,讓紹興古城的神韻飄起來。

  「烏篷的士」映襯城市之美

  紹興城市的主色調是黑、灰、白,這種樸素的色彩,在青山綠水相映下,呈現出一種美感。「紹興烏乾菜、烏氈帽、烏篷船這『三烏』文化很有特色。為何是『烏』色?這主要是與越國有關,烏是黑色,代表著強悍,是越人性格的象徵。」我市文化專家任桂全說。

  烏篷船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風情,坐著烏篷遊紹興,那是最有魅力的。任桂全認為,「紹興的烏篷,與紹興城市能夠交相輝映,能映襯城市之美。紹興城市旅遊就應該打造好自己的特色,讓手腳並用的烏篷,成為遊人休閒、體驗的載體。」

  要開出「烏篷的士」,內河貫通和水清的問題仍是個繞不過的話題,也只要這兩者的條件具備了,坐上悠悠烏篷,才能一覽城市的古韻。倘若坐著烏篷聞著臭水,那實在有損紹興城市的旅遊形象。

  目前,紹興的內河繞著城市的七大歷史街區,構成了內河遊得天獨厚的文化內涵,如內河沿岸的魯迅故裡、沈園等景點,內河上的八字橋、廣寧橋、倉橋、寶珠橋、府橋、石門橋、酒務橋等橋梁,沿河兩岸還有以呂府、解元臺門等為代表的各種紹興特色民居臺門,這些內河水上旅遊資源是烏鎮、周莊等任何地方都無法相比的。「烏篷的士」一旦全線開通,古城古色古香的韻味將更加濃鬱,紹興的城市之美也會被更多的遊人重新認識。

  「烏篷的士」數量、服務要跟上

  市區目前約有200餘條烏篷船,除了東湖景區的70餘條烏篷船和魯迅故裡、城市廣場等地的烏篷船相對集中外,其餘都分散在各處,有不少閒置著。現在城市廣場和魯迅故裡雖然也有烏篷船遊的項目,但遊路短項目單調。

  「『烏篷的士』開通,那是紹興全城旅遊的亮點和標誌性旅遊工具。但目前,紹興城市中烏篷船的數量還太少,應該增加,以營造烏篷氛圍。烏篷船的服務跟不上,需要花一番力氣。」紹興文理學院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周一農說。

  周一農說,「烏篷的士」的線路,要好好設計,設計好了,人們情願放棄汽車而坐烏篷,那種悠悠然的感覺,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紹興如果發展「烏篷的士」,要有好環境、好服務。市節會辦副主任馬玉明說,假如遊客乘坐烏篷船,有人突然倒下一盆髒水,那怎麼行?現在一些船老大,介紹紹興,介紹歷史,不是介紹錯了就是斷章取義,這也不行;有個別船老大,遊客一上船就索要小費……因此,紹興要開「烏篷的士」,就需要整體包裝,統一運作,實行公司化經營,提升服務質量。

  烏篷穿梭盡顯水城風情韻味

  紹興內河開通「烏篷的士」,就應該像公交車一樣,有站有點,與岸上景點相連,水岸互相呼應,隨時招呼顧客上船。烏篷穿梭在城市之中,盡顯水城的風情和韻味。

  「紹興可以在寬敞的河面上,表演鸕鷀捕魚的風情,紹興還可以讓更多的美船娘來劃烏篷;也可以讓紹興的社戲在河邊表演。」馬玉明說。

  紹興應及早開出「烏篷的士」,這並不是一種空洞的想法,而是紹興實行全城旅遊的必然,小小烏篷船串起的是整個城市的韻味。「烏篷的士」開出來,城市的神韻才會飄起來。

相關焦點

  • 水上的士,紹興烏篷船
    水上的士,紹興烏篷船位於江南魚米之鄉的紹興,船隻是水鄉紹興最普遍最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水鄉紹興,湖泊星羅棋布,河流中橫交叉,出門便見水,運輸要靠船。大小船隻就成了紹興人出門必備的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在汽車還不常見的年代裡。
  • 烏篷船串起紹興遊
    「太美了,這樣的烏篷小划船的表演非常符合東方水城的特色。」許多國外遊客紛紛用手機和相機拍攝下這獨特的紹興烏篷風情。「輕舟八尺,低篷三扇,佔斷萍洲煙雨。」手腳並劃烏篷船一直是紹興水鄉一道獨特的風情,烏篷與紹興古街、古巷、古橋、碧水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江南水墨畫。來紹興的國內外遊客都以感受「欸乃一聲山水綠」的江南水鄉意境、體驗悠哉悠哉烏篷文化為樂。
  • 紹興烏篷船製作技藝後繼乏人 竹製烏篷七扇居多
    紹興素有「江南水鄉」之稱,境內河湖密布,水道成網。過去,烏篷船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穿梭在紹興古橋下、古纖道旁和社戲臺前。  烏篷船製作技藝有何特殊?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紹興市東湖景區,見證了烏篷船的製作過程。  船體工藝最為複雜  紹興東湖景區的遊船碼頭邊,幾位老師傅正在造船。
  • 水鄉紹興特有的交通工具——烏篷船!
    在這座「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江南古城中,烏篷船是其所特有的,烏篷船至少有800年歷史了。(圖片來自東方IC)烏篷船被稱為「紹興水上三絕」,「紹興三烏」之一。白篷船和烏篷腳划船歷史悠久。船篷用竹片、竹絲編成半圓形,中間嵌夾箬。葉活像中間弄了兩個「半圓」,製成後用煙煤粉和桐油拌攪塗於船篷。紹興方言「黑」叫「烏」,烏篷船由此而得名。
  • 水鄉紹興:扁舟一葉入畫來[圖]
    而那載著客人、載著笑聲的烏篷船,猶如水上「的士」穿梭其中,令人油然想起威尼斯的「剛朵拉」(載客小船)。烏篷船  越州之地原來是大片低洼的沼澤地,經過歷代改造,成為一片肥沃的河湖平原,人們出門見水,依水而居,烏篷船成了紹興人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 品黃酒,坐烏篷船,遊客來到紹興後感慨,這才是嚮往的生活
    紹興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你都會看到烏篷船的身影,很多碼頭都有提供乘坐烏篷船的出遊。因為烏篷船是紹興特有的遊覽方式,所以這也是來到紹興旅遊最值得體驗的方式。由於老城中的水巷比較多,所以到處都有碼頭。不過每段碼頭都有行駛的路線,大多都是按行駛一段然後折返的出行。
  • 半個中國都有他做的烏篷船,這很紹興
    >烏篷船是浙江紹興的獨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篾篷被漆塗成黑色而得名。烏篷船大多在河中駛,行則輕快,泊則閒雅,是水鄉的精靈,更是水鄉的風景。至於則水牌,在幾年前已經被淹沒在城市拆遷的洪流中。千年漁村的水鄉風韻,已經無處可尋。當我們車行至豐光村的一處古橋,遇上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 江南水鄉的烏篷船
    美麗古樸的紹興古城,河網縱橫交錯,星羅棋布,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在這澤國水鄉中,船就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紹興獨樹一幟的烏篷船便成了這座城市獨有的一道風景。烏篷船長六七米,輕巧靈活,如同一片竹葉。頂棚用桐油與煙煤塗抹,油黑髮亮。罩在船上,就如同給船戴了一頂大鬥笠。
  • 紹興:烏篷船上的青年宣講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保障人民享有幸福安康生活的內在要求,我們老百姓也要積極響應號召,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定期體檢……」12月2日,紹興越城區「臺門匯」青年宣講團基層巡講活動,在紹興船文化研究博物館(籌)碼頭和東湖風景區舉行了兩場特殊的宣講。
  • 烏篷船上感受成都之美
    從「門泊東吳萬裡船」到「濯錦江邊天下稀」,流傳千年的動人詩篇訴說著成都錦江之美。而ATP成都公開賽參賽球員保加利亞帥哥迪米特洛夫、塞爾維亞名將拉約維奇,昨日晚上來到美麗的錦江,乘坐烏篷船,感受了成都之美。「成都真的太美了!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也期待能夠在成都公開賽上取得好成績。」
  • 五一去紹興,這麼玩:坐烏篷船走街串巷,去魯迅故裡啃黃酒棒冰
    紹興,魯迅故裡、書聖故裡、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這座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稱,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五一去紹興,自駕遊,親子遊怎麼玩?
  • 今天,終於看清紹興的真面目!
    是一搖一晃的烏篷船 是柔美軟糯的越劇小調 是青磚黛瓦,是小橋流水人家 生活在紹興,靜享的是江南慢生活 紹興,可以貌美如花 春季,紹興百花綻放,是一片花的海洋 委婉山下那一場櫻花雨 讓多少人流連忘返
  • 紹興,一座走了還想來的城市!
    千年古城紹興又將進入一年一度的「越馬」時間。2019年紹興國際馬拉松將於11月10日上午開跑,25000名跑者將穿越古城,縱「馬」馳騁。來過紹興的人,都會被這座名城所吸引,沉醉於她從裡到外散發出的獨特魅力。
  • 紹興「三烏」,作為地方特色的產物,沒有貶義成就了它不一樣的美
    今天,在紹興的旅遊開發中,還是非常樂意去蹭魯迅先生的熱度的,不過當初黑與暗的時代已不復存在,而傳承下來的紹興「三烏」,作為地方特色的一種產物,不但沒有絲毫貶義的意思,相反卻成就了紹興一幅「特色美」的景象。
  • 紹興,處處流淌著酒的芳香
    紹興是水鄉,又是酒鄉、戲曲之鄉、名士之鄉,這座城市的空氣中都流淌著酒的芳香。,因酒而興的城市紹興,一座以酒聞名,因酒而興的城市。古城紹興出過千嬌百媚的美人西施,同樣出過「右手把劍左手把酒」的鑑湖女俠秋瑾;紹興有婉約柔情的越劇,同樣也有高亢激越的紹劇,此外還有深受老百姓喜愛的曲藝——紹興蓮花落。這座城市總是把水與火、堅硬與柔軟奇特地糅雜在一起,在不起眼的小巷裡,在古老的水井邊,有文物保護的石碑赫然立著,生活的隨意性與歷史的厚重感奇怪地交織在一起。
  • 從紹興的烏篷船到鹹亨酒店的茴香豆
    魯迅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爺爺是翰林出身,曾擔任知縣,而父親是一個飽讀詩書的秀才,因而周氏家族在紹興當地是名門望族。這樣的書香門第使魯迅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他回憶童年的三味書屋,百草園中才可能出現那麼善良、單純的少爺形象。
  • 紹興「東湖」——古人鏤刻的壁立千仞
    然而東湖的美景絲毫不遜於西湖,據一項日本旅遊機構的調查可知,在同時旅遊過東湖和西湖的日本遊客中座問卷調查,得到的結果是非常出乎意料的,那就是他們普遍認為東湖的景色勝於西湖之景一籌。世人都贊西湖美景三月天,為何很少有人提及東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東湖,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和自信能夠徵服大多數日本遊客?這個安於紹興一隅的湖泊為何被旅遊界人士稱為「湖中傳奇」呢?
  • 紹興,紹興!
    紹興「城市綠心」鏡湖,謝國民 攝)▼這裡有中國古代超級工程大運河的縮影(古纖道位於浙東運河紹興段)▼它還是生態宜居與經濟發達兼備的前沿城市▼1131年,宋高宗趙構改年號為紹興,寄託「紹(承繼)祚(國統)中興」之意,把當時的越州改名為紹興,紹興由此得名。
  • 低調的紹興,遠比我們想像中要牛得多
    來遊紹興古城的,沒有不僱烏篷船的,烏篷船兩頭尖翹,船艙覆蓋半圓形船篷。篷用竹片編成,中夾竹箬上塗桐油黑漆,紹興方言稱黑為「烏」,故稱「烏篷船」。僱上一葉烏篷,在碧波瀲灩的古鑑湖上泛波,若是趕上了這煙雨濛濛的雨天,更有詩意。
  • 八十年代初紹興老照片:穿梭水鄉的烏篷船 鹹亨酒店裡品黃酒
    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端浙江省中北部的紹興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儘管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但讓現在人對他留下最初印象還是來源於魯迅筆下的市井風情在魯迅的筆下這裡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他思鄉的蠱惑附身在阿Q、孔乙己、祥林嫂、閏土等人物身上的一系列故事自然而然的讓尚未到過紹興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