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於學生是繞不過的,無論是老老實實地走文化,還是另闢蹊徑走藝術,高考都是要參加的。然高考雖是被定下的,但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走的路徑,橫走,還是豎走,都由學生自己決定。雖然學生普遍按部就班地以文化為中心,踏踏實實地考文化課,但也不乏另類選擇的,其實尤為美術生為多。那麼跟文化生相比,美術生又佔有多少利弊呢?
美術生跟文化生相比,高考的形式上存在差異,跟文化生只有六月高考相比,美術高考由兩部分組成,即專業+文化,而專業考試又分為聯考和校考,倒是文化考試是跟文化生一樣的。美術生的專業考試在文化高考前頭,一般是安排在12月、1月和2月,先聯考,後校考。聯考是美術生必須參加的,是基礎性考核,雖要求並不嚴格,但至少要合格,而校考則由美術生自行選擇,考與不考,考什麼院校和專業,都是根據個人意願,當然也要顧及一下當下形式。因而在考試繁瑣度和難度上,美術生比之文化生更甚。
美術生不僅要參加專業考試,還要參加文化高考,在學習上定然是要將專業和文化兼顧的,那麼相對文化生而言,時間就更為緊迫,文化生只要一心一意地對付文化課,美術生卻既要將專業學有所成,又要抓緊文化知識,想要魚與熊掌兼得,不打起二十分精神根本做不到。因而在學習重擔和難度上,美術生一分都不必文化生輕,反而要更加步履維艱。美術生比之文化生要辛苦,那麼為何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生選擇走這一條路?
選擇走美術的學生之中,有的是真情實意,有的卻是迫不得已。有些學生是真心喜歡美術,未來想走的路也與美術休戚相關,因而選擇走美術高考也不足為奇。也有些學生是文化屬實不行,便想著既然文化上使不上勁,就轉而嚮往美術試一試,而這一試定然有成功,也就惹了別人的眼,以為美術生可以用文化低分輕輕鬆鬆上大學,也不想著這些成功的學生到底付出了多少辛勞。
美術生在高考錄取時,擁有文化相對低分的優勢,應該是其最惹眼的地方,也是不少愣頭青趨勢若騖的原因,但是福是禍還很難說,何況現在教育部還在不斷提高美術生的文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