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千佛山了解多少?

2020-12-17 筆仙951012

千佛山位於市中心以南約二點五公裡,海拔二百八十五米,東接佛慧山(又名大佛頭),西連南馬鞍山(又名會仙山)、四裡山,層巒疊翠,是濟南的天然屏障。

千佛山古稱歷山、舜耕山、靡笄山等名字。相傳上古虞舜為民時,曾耕於歷山之下,因此也稱舜耕山。司馬遷《史記》中,有兩千四百年前春秋時期,齊晉鞍之戰「晉伐齊戰靡下」的記載。史記索引曰「靡」即扉笄也。所以靡笄也是千佛山的舊名之一。據《舊志》「千佛山有隋開皇年間所鐫佛像,隨石作形,因建寺名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在唐朝貞觀(公元六二七—一六五○年)年間,創建了興國寺。

千佛山在解放前受到嚴重破壞,樹木被砍伐,土壤流失,盤路被衝毀,山上下所有建築物,斷牆殘壁,不堪入目。解放後,逐年修繕建設,擴大了綠化面積,加強了管理,使千佛山面貌一新。一九六一年劃山北一部分地段為公園。

沿上山道路步行約十五分鐘,即抵山前廣場。西部為茶廳、小賣部,東部為飯店由。由此上山,有東西兩條盤道。在盤道下面,古柏夾道一座彩亭隱顯於叢翠之中,名「四面亭」。此亭為一九五七年所建。原址是王靈宮和秦叔寶(瓊)的廟宇。現在亭右尚有古槐一株,傳說唐將秦瓊曾拴馬於此,所以有「秦瓊拴馬槐」之稱。現老乾已枯,一株幼槐穿過古槐樹幹而生,人們稱之為「抱子槐」,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循盤路而上,有一牌坊,就是「齊煙九點」坊。坊的背面刻「仰觀俯察」四字。前後都是清代歷城縣令葉圭書的手筆。

「齊煙九點」是借用唐代詩人李賀《夢天》詩中「遙望齊州九點菸的詩句,來描繪在此地可以看到的錯落於市郊的九個山頭: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慄山、匡山、藥山的景色。背面的「仰觀俯察」則是引用了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意境,來印照這裡的自然景色。因坊居於半山中,故既可「仰觀」山峰的聳秀,又可「俯察」整個市容。

過了牌坊,盤道向左上方延伸,山路已高出叢青之上,微風帶著滿山花木的芳香,拂面而來,沁人肺腑。再往前行,路呈之字形,三折之後,遇一段較長盤道,拾級而上,可見木坊四楹,高踞路中,這就是「雲徑禪關」坊。「雲徑禪關」的含義是說,遊人到此已接近神仙雲路,到了大澈大悟「禪定」的關鍵了。

跨過牌坊,迎面石壁上鑲嵌著清帝乾隆皇帝(弘曆)戊辰(一七四八年)三月遊千佛山的手寫詩碑。

雲徑禪關坊的東上方,就是興國禪寺,為唐代貞觀(公元六二七至六五○年)年間所建。寺院的大門上方寫有「千佛山」三字。兩旁對聯是:「暮鼓晨鐘警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寺院有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和偏殿,共七座。浮雕群在前院南崖下,系隋代開皇七至十三年間所開鑿,共九窟,約計一百尊左右。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和屢遭破壞,佛像大都殘破,現存的是近來重新修復的。

在南崖下浮雕群之間,有一深洞,名「龍泉洞」,是往年寺內僧人主要用水水源。水深近二米,面積約二十平方米澗右有極樂洞,內布滿石佛,中間是釋迦佛像,盤膝而坐右為大勢至,左為觀音像。這是千佛山浮雕群的主體,為隋開皇十年鑿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由極樂澗循崖往東十幾米,又有一深洞,名「黔婁洞」。洞深數丈。據載:齊人黔婁子隱居於此,鑿石為洞,終年不下山。齊威王每遇敵兵困急,便徒步至此請教。黔婁子授予秘語,遂得解圍。

黔婁洞的東側有「洞天福地」石坊,跨於上山路上,建於清乾隆年間。上面幾個大字是安徽江蘭的手筆。過石坊拾級而上,就是對華亭。此亭為明代建築,居高臨下,是俯瞰全市風景的佳地。

出興國寺東門,沿石徑上行,便到山間茶社。茶社左下方石壁上鑲有清末山東巡撫丁寶禎楷書「抑詩?十二石。

「一覽亭」在千佛山舜皇祠(千佛山東廟)內,是一九七八年新建的。此亭居於平臺之上,遊人於此,憑欄遙望,可見黃河宛如金帶,折轉東去,泉城濟南盡收眼底。亭旁有六朝古松一株,大可合抱,老乾槎杅,新葉簇綠。其東就是魯班祠和舜祠。室內有魯班和舜帝的塑像。

千佛山有山東佛教的重要史跡,以其悠久的歷史而馳名。除此,濟南的佛教重要遺存還有靈巖寺、柳埠古蹟等。

相關焦點

  • 濟南歷史悠久,物產豐碩,那你可否了解千佛山呢?
    濟南歷史悠久,物產豐碩,那你可否了解千佛山呢?濟南人應該都有印象,濟南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淵源,舜耕歷山的典故流傳數千年。濟南就是大舜的發祥地,新建的聖根廟的壁畫就描繪了他的賢明故事,引人入勝。那麼你了解舜嗎?舜耕歷山又是怎麼一個故事呢?
  • 打造大千佛山塑造山色入城窗口 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項目凍結
    這也是千佛山北廣場徵集設計方案之後,塑造沿經十路「山色入城窗口」再獲得重要進展。一個多月來,歷下區接連打出「組合拳」,彰顯濟南「融河擁山」發展,堅持生態立市的決心。凍結範圍與千佛山北廣場項目一致根據歷下區住建局發布的徵收凍結通告,千佛山北入口改造項目房屋徵收凍結範圍東至歷山路、西至千佛山路、南至經十一路、北至經十路。
  • 風景圖集:千佛山
    千佛山坐落於濟南市區南部,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千佛山屬泰山餘脈,雖然山並不高,但仍然峰巒起伏、林木茂盛,更因古代的眾多佛像石刻而出名。在這裡你可以進入擁有將近三萬尊佛像的萬佛洞一探佛教秘境,或是去興國禪寺進香祈福,而登上山頂可俯瞰濟南市區全景,風光無限。
  • 1964年登千佛山,一件事靈驗了
    (60年代的千佛山,圖:鳳凰山東)千佛山飽經數億年滄桑,是泰山的餘脈,在酈道元《水經注》中說:千佛山,古稱歷山,在堯舜禹時代已經很知名了。總之,千佛山乃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不了解一點此山的名堂,枉為濟南人也。那個年代,千佛山直至山盡處是沒有如今臺階的,而是一條又陡又長的柏油鋪成的慢坡,其歷史的原狀且不必考究了。
  • 濟南千佛山「九月九」山會開始
    10月24日,濟南千佛山「九月九」重陽山會拉開帷幕!活動期間,千佛山風景區精心準備了戲曲演出、非遺展示、民俗工藝、風味美食等一系列體現傳統文化和特色民俗的內容,其中24日、28日有專門為老年人準備的戲曲專場,將演出豫劇、山東梆子等精彩節目。據了解,千佛山「九月九」重陽山會興起於元代,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2009年千佛山山會被批准列為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經成為知名的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 濟南人的盛會,千佛山山會,你去過嗎
    千佛山與趵突泉,大明湖齊名,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泉城濟南的歷城區,古時候稱歷山,又因為舜在歷山耕田的歷史記載,又稱為舜山和舜耕山。隋朝時期,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座佛像,故稱千佛山,一直延續至今。
  • 張同俊|遊千佛山
    近日,筆者因故小居濟南,閒暇之餘,在一位濟南通朋友的陪同下,先後遊覽了趵突泉、大明湖等濟南名勝景點,卻唯獨沒有去千佛山遊玩。那天,朋友見我急於返回菏澤,就極力給我介紹:千佛山古稱歷山,乃是泰山餘脈。相傳,南北朝時,舜帝為民的時候曾在此山下開荒種田,因此,人們又叫它舜山、舜耕山。
  • 重陽節 廟會 千佛山
    一天,長房對桓景說,你家九月九有災難,家人宜各做絳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飲菊酒,可以免禍。桓景到那天就舉家登山避災去了。到傍晚回家,發現家裡的雞犬牛羊全死了。從此,每逢重九,人們為避災消禍圖吉利轉好運,沿襲成俗。  山東大學教授、原山東省民俗學會會長李萬鵬說,九在《易經》中是最大的陽數,九月九便稱重陽,人們後來將它與長壽、天聯繫起來。
  • 千佛山北廣場設計招標結果出爐,M3線千佛山站將成文化展示站
    之所以能中標,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多位主創給出了一致的回答:作為本土企業本土團隊來講,是因為對濟南有感情,熱愛這座城市,希望它能有發展,對千佛山的了解和感情也是其他單位所不能比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這個團隊的主創人員不少已在濟南生活了二三十年,為了做設計方案,景觀設計師們白天爬山,晚上也去爬山,對所有的景觀帶進行了解。
  • 登千佛山,覽泉城-濟南千佛山一遊
    1/濟南三大名勝之千佛山 濟南三大名勝,想必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千佛山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它是泰山餘脈,山並不高,但峰巒起伏、林木茂盛。
  • 濟南千佛山興國禪寺明年或免票
    濟南市千佛山興國禪寺(圖片來源:資料圖)28日,濟南市佛教協會與濟南市千佛山興國禪寺聯合發表倡議,「文明敬香,免費燒香」。千佛山興國禪寺僧團決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敬香禮佛一律使用寺院免費贈送的三炷清香,嚴禁遊客、香客自帶各類香燭等物品。另據了解,興國禪寺5元的門票明年或將取消。
  • 千佛山真有如此多佛像嗎?來到這裡的遊客表示,相親得心甘情願!
    雖然這個景點的名字為千佛山,但是千佛山上的佛像大大小小卻有數萬多尊。具體有多少尊佛像也沒有人知道。而這些佛像也大多具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在隋朝時候,佛教在我們中國是十分的盛行,所以皇帝下令才在這裡順著山勢雕刻,修築了無數多的佛像,後來老百姓才把這裡稱為千佛山。
  • -18℃俯瞰濟南千佛山風光
    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氣象局了解到,濟南商河、德州慶雲、濱州博山等多地最低氣溫破歷史極值,創70年來新低。寒潮帶來劇烈降溫和大風,截止今天上午8時,濟南市區最低氣溫達到-18.3℃。寒風凜冽中,記者用無人機記錄下極寒天氣中的濟南千佛山。
  • 問道千佛山,拜謁靈官殿
    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可以幫你實現這個願望—— 很多人知道千佛山是一座佛教聖山,卻不知道在千佛山上,其實還有太多道教祠堂廟宇。而「問道千佛山」,這第一「道」便是靈官殿。 靈官殿是離千佛山北門最近的一座殿堂,位於登山道西側。民間曾流傳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的俗語。
  • 觀景、禮佛、尋古、爬山,遊濟南千佛山
    在濟南,有這樣一座山,能同做到觀景、禮佛、尋古、爬山於一體?沒錯,這就是濟南千佛山,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濟南千佛山。是搭客來濟南必遊的景點之一,登上千佛山可以俯瞰濟南城市全景。這裡的天然風光和佛教文明會讓你不枉此行。購票以後就開始上山了,如果不想爬山的遊客可以坐纜車,但是也要靠自己步行走一小段路才到達纜車搭車處。無論何種觀賞方式,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都能觀賞到美麗的歷山風景。千佛山的風景有多美?
  • 去千佛山,一起來感受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
    看山看水看風景,今日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提到山東省,首先你會想到哪一座旅遊城市呢?山東省經濟實力發展強勁,這裡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城市,當然了這裡的旅遊業發展的也非常的不錯。濟南、青島、煙臺就是非常值得遊覽的,那麼來到濟南的話,你會去哪裡旅行呢?
  • 千佛山的千尊大佛
    千佛山風景優美,層巒迭嶂,蒼秀深幽,是濟南市著名的遊覽勝地。它古稱歷山,相傳舜虞曾躬耕於此,故有「舜耕山」之稱。 這是大一的時候聽別人說有學生證門票享受五折優惠,就心動了。拿著學生證就和我的舍友Jenny就一起踏上了徵程。
  • 16對有情人登頂千佛山
    送你一枝玫瑰。  生活日報11月11日訊(記者 楊黎明 趙國陸)11月11日早晨,16對參加過本報相親活動結緣的有情人一同登上千佛山頂峰,以紀念他們在千佛山下結緣,告別了單身的日子。同時,也慶祝給他們提供了認識機會的《生活日報》創刊十周年。  11月11日被戲稱為「光棍節」,本是單身男女的節日。
  • 千佛山風景區進入秋色最佳觀賞期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近日千佛山風景區已進入秋色最佳觀賞期。千佛山層林盡染,放眼望去,多彩的秋葉與山間的蒼松翠柏相互映襯,格外美麗迷人。明代詩人邊貢曾稱讚千佛山的秋景:「背領丹楓直,垂巖紫菊肥。」十月的千佛山秋意正濃,正是賞秋的絕佳時節,整座山都流淌著溫暖的顏色。綠色的松針悄悄穿上了金黃的外衣,多情的秋日也染紅了滿山遍野的黃櫨、紅楓……秋風拂過,滿山多彩的秋葉搖曳多姿,在陽光的映照下絢爛奪目,置身其中,如在畫中遊,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吸引眾多遊客紛紛拍照留念。
  • 千佛山真的有千佛嗎?送子觀音靈驗嗎?
    千佛山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古稱歷山,因為古史稱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故稱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餘脈,海拔285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千佛山雖然沒那麼高,但景區內的小景點不少,很有看頭,小編去過幾次,現在雖然沒空,但還是想去看看,登高望遠,整個濟南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