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裡總有那麼一類演員,他們會因為自己出演了特殊題材的影視劇而成為這一類型的標誌性人物,就例如上世紀的林正英。提到他的名字,大概很多70、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人才會知道他是誰,對於這幾個年代的人來說,他就像神一樣的存在,他出演的殭屍片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好評。現在看影視劇時,會有彈幕護體這種操作,但是在那些年代,大家看恐怖片時,害怕了就會希望英叔來拯救自己,而不是佛祖或者菩薩,而且大家對英叔那一套制服殭屍的做法是深信不疑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風靡一時,其中不乏題材詭異的鬼片和殭屍片,而很多主演都是由林正英擔任的。大家看這種類型的電影時,害怕又激動,很多人看完恐怖片之後都會變得神神叨叨,總覺得自己身邊會出現各路鬼怪和殭屍,但是當大家貌似撞邪的時候就會用英叔那一套操作。遇到殭屍了要屏住呼吸,這樣就不會被殭屍聞到,要是被殭屍咬了,那就應該用糯米解毒,家裡還要準備桃枝或者桃木劍以抑制殭屍。不知道當年有多少人被這樣的做法深深吸引。
一身黃色道士長袍,頭戴一頂黑色道士帽,兩條眉毛連成線,手持一把桃木劍,這是一代人對殭屍道長的印象,不過林正英在港片裡的稱呼卻是九叔,英叔是戲外對他的稱呼。拍殭屍片之前他並不出名,那時他還只是李小龍電影裡的武術指導。後來李小龍去世,他進入洪家班,還是做劇組的武術指導。或許是因為他的長相比較特殊,有避邪的感覺,於是他開始試著拍戲。
當年,他憑著殭屍先生走紅了整個東南亞,之後又乘勝拍了不少恐怖題材的電影,一度影響到了港片的題材走向。當時的很多港片都開始模仿林正英的電影,當他的影片逐漸沒落後,隨之而起的就是經典的賭俠片和無釐頭喜劇片。影片中的殭屍道士經常告誡自己的徒弟們不要喝酒,會影響驅邪效果,但是戲外的英叔卻特別喜歡喝酒。因為長期的高強度工作,加上他經常大量喝酒,導致他患上了肝癌,逝去那一年他才45歲。
當年他走的時候,很多粉絲和觀眾都無法接受,甚至開始害怕現實世界,覺得他走了,要是遇到殭屍要怎麼辦,誰來制服殭屍,不得不說,當年的觀眾入戲實在太深。當觀眾們逐漸長大,再去回憶年少時的殭屍片,才發現當時是多麼天真。在古裝劇裡,大家認為道士是佔卜算命的,而看了香港的殭屍片之後,對道士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他們還可以驅鬼驅邪。
林正英及其拍攝的電影時一代人的回憶,他扮演的殭屍道長代表著勇敢、有正義、不懼歪魔邪道,不知道了給大家帶來了多少勇氣。屬於一代人的時代過去了,但是曾經的經典永遠活在人們的記憶中,無論時代怎麼樣變化都不會消退,但願會有更多人去重溫當年英叔的經典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