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一大早,火熱的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也驅走了接連幾天的陰霾。向陽區濱江小區的居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小區廣場翹首企盼,「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帶著十幾個商家,把千餘種商品送到居民家門口,給居民送來實惠;開心和諧團隊精心編排了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讓居民們趕集的同時過足眼癮。
老商家毫不遜色
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現場,龍鹽佳木斯鹽業公司的展臺前圍滿了前來諮詢和購買食鹽的居民。真假食鹽、有碘鹽和無碘鹽應該如何食用?各種各樣的鹽究竟應該怎樣搭配食用?在現場,鹽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都做了逐一回答。居民劉忠一共買了10袋食鹽。問其原因,劉忠表示,鹽是人們每天都必須食用的調料,不能隨便在市場上買,今天鹽業公司來到現場,我們在這裡買鹽放心,吃著也安全。
冬梅豆粉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會員,同樣「冬梅豆粉」的牌子已經在佳木斯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喝豆粉選冬梅」,在現場,一些老人也「盯」上了這個老品牌。市民鄒宏偉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家裡有了豆漿機,想喝豆漿的時候自己做,但有時還是想喝冬梅豆粉的味道,今天正好碰到了,就再買幾袋,想喝的時候喝一袋,一定回味無窮。
溪銘源礦泉水、方緣淨水器、龍江泉白酒也都來到了大集現場,一些居民見到大集上的老朋友也都倍感親切。
新商家傾心加盟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一路走來,不僅有老商家相陪,也吸引新商家傾心加盟,豐富了「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貨品,也讓社區居民得到更多實惠。
德豐博糧油經銷有限公司今天帶來魯花花生油、魯花葵花仁油、魯花玉米油,以及魯花調味品等多個品種。貨品剛一擺上櫃檯,就吸引了社區居民的目光,這些平時在大超市才能買到的品牌走進了社區,居民們一打聽,價格比超市實惠得多。
德豐博糧油經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公司還有其他品牌的產品,今天第一次趕集,只帶來魯花系列,響應「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號召,給社區居民批發價,體現商家讓利於民的誠意。
去年,龍江吉慶大豆油一直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上受歡迎的商家,今天,龍江吉慶豆油再次跟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出發,帶來的貨品依舊受到居民們的熱捧,銷售人員贈送實用的小油壺,讓居民們愛不釋手。
樺南縣夏老大家庭農場工作人員帶來了精裝的小米,透過外包裝,裡面的小米粒粒金黃,好賣相吸引居民駐足諮詢。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介紹,小米生產的過程,注重有機培養,主要的是口感,品嘗過了,唇齒留香。
作為應季水果,樺南明義的香瓜走上「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展臺。「香瓜,不甜不要錢啦!」工作人員一邊喊著,一邊麻利地削好瓜皮,讓社區居民品嘗。甜,給了中肯的評價之後,居民們拎著香瓜滿意地離開了。
義診服務貼民心
本次「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來自市肛腸醫院和現代婦科醫院的醫護人員也來到了活動現場,為社區居民義診。
「80—120」,在肛腸醫院的便民服務展臺上,醫生告訴劉女士測量血壓的結果,一切正常。今年67歲的劉女士平時腿腳不太好,天氣好的時候就下樓活動下,正好趕上義診。聽說還能諮詢醫療方面的問題,她急忙趕了過來。
家裡的寶寶4歲,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肛門上長了一個小包,她向肛腸醫院的醫護人員諮詢,醫護人員耐心地解答,建議她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確診。
「我最近總是小肚子疼,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現代婦科醫院的服務臺前,一位中年婦女前來諮詢,醫生建議她先去醫院做個B超,看看是怎麼回事,如果需要,醫院也可以提供提前預約的服務。
你一句我一句,不一會兒,義診臺前擠滿了前來義診的市民。針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醫護人員都逐一進行了回答。
名優產品受推崇
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現場,佳木斯日報名優產品展銷中心的展臺上也擺滿品種豐富的商品,長粒香大米、珍珠米、北方古榨豆油、瓜瓜嬌飲品、椒鹽核桃、王家粉條、江魚罐頭等幾十種名優產品一一向市民推薦。
市民周華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顧客。在本次大集上,周華買了大米、豆油、粉條和魚罐頭。用周華的話說,這大集上的商品質量不錯,價格便宜,關鍵是三江晚報帶來的,買的放心。
「什麼是古榨豆油啊?」在名優產品展臺前,一位老大爺向工作人員諮詢。對於居民的好奇,工作人員做了耐心地解答。古法壓榨豆油又叫笨榨豆油,是採用物理壓榨,不進行化學反應,也不用化學物質,沒有化學殘留,這樣的豆油營養成分不會丟失,營養更全面。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展臺上的幾桶古榨豆油很快被一搶而空。
就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要結束的時候,高阿姨一路小跑來到名優產品展臺前,還要買一袋大米。就在剛才,她買了一袋大米,回家趕緊燜好米飯,嘗了一口香糯可口,趕緊下來又買了一袋,她還成了義務宣傳員,告訴鄰居大米好吃。
為了活躍社區大集的氣氛,佳木斯開心和諧團隊的三十多位老演員們把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奉獻社區居民。
《懷念戰友》《越來越好》《唱支山歌給黨聽》,小合唱《遊擊隊之歌》《打靶歸來》。一首首老歌悅耳動聽,讓人們不由得在腦海裡又浮現出戰士們英勇不屈的感人場面。演員們還自編自演了舞蹈《水兵》《我祝祖國三杯酒》,用肢體語言詮釋愛國情懷。
一場特別的模特走秀把整個演出推向了高潮。這些平均年齡在65歲的叔叔阿姨們換上了時尚的服裝,雖然沒有T型臺,也沒有耀眼的燈光,但他們個個精神飽滿、步伐優美,一點不比年輕人遜色。
說起開心和諧團隊,大家並不陌生,他們可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朋友了,加盟社區演出的隊伍,帶來高質量的文藝節目,給社區居民帶去豐盛的精神食糧。
開心和諧團隊成立於2014年,隊員共有四十多人,隊員們大都是退休的老人。他們每天都要在一起進行排練,每逢節日,開心和諧團隊都要奔赴各個單位、社區演出。
花絮
●物業設置諮詢臺
為了歡迎「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讓轄區內的業主享受便利和實惠,儘管是休息日,但安基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全體出動,早早來到現場,設置便民諮詢臺,幫助業主解決身邊遇到的問題。
住在19號樓的一位居民反映,家裡屋面漏雨,去年維修之後,今年還有點漏。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了登記,耐心答覆,將統一進行維修。今天,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臨時組成了劇務組,給演員找換衣服的場地,給音響師安排座椅,最貼心的是,還給業主們準備了椅子,方便大家觀看節目。
●大學生勤工儉學
今年讀大二的肖智朧和他的同學放暑假了,兩個人在兩個遮陽傘中間擺起賣襪子的攤位。雖然攤位不是很明顯,但聽說是兩個大學生勤工儉學,讓社區居民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
「十塊錢四雙。」面對社區居民的諮詢,第一次出來賣襪子的肖智朧剛開始還有點羞澀。臨近攤位的溪銘源礦泉水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做宣傳。沒一會兒,肖智朧就開始琢磨了,把剛才還凌亂扔在一起的襪子分類擺好,方便大家挑選,忙裡偷閒擺弄一下手機,樂在其中。
「賣了一上午襪子,知道了父母掙錢的艱辛……」肖智朧說起自己的感想,這也是他父母讓他參加社會實踐的初衷。
●義務服務獻愛心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一開始,高雨就在現場跟著忙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籌備組工作人員,其實他是方緣淨水器的銷售人員,也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愛心志願者。
演出的電源不知道為什麼臨時出現故障,他拿出自己的電源線,但是還是沒電,經過排查是電源插頭出現問題。他二話沒說,拿起工具幫著維修,又買來插頭換上,演出得以如時進行。
要撤集了,高雨把自己的展臺留在最後,熱心地把現場的電源線收拾好,還幫助臨近的商家收拾攤位,跑前跑後為他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