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名品薈萃送到家門口

2020-12-05 佳木斯日報新聞網

  2日一大早,火熱的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也驅走了接連幾天的陰霾。向陽區濱江小區的居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小區廣場翹首企盼,「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帶著十幾個商家,把千餘種商品送到居民家門口,給居民送來實惠;開心和諧團隊精心編排了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讓居民們趕集的同時過足眼癮。

  老商家毫不遜色

  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現場,龍鹽佳木斯鹽業公司的展臺前圍滿了前來諮詢和購買食鹽的居民。真假食鹽、有碘鹽和無碘鹽應該如何食用?各種各樣的鹽究竟應該怎樣搭配食用?在現場,鹽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都做了逐一回答。居民劉忠一共買了10袋食鹽。問其原因,劉忠表示,鹽是人們每天都必須食用的調料,不能隨便在市場上買,今天鹽業公司來到現場,我們在這裡買鹽放心,吃著也安全。

  冬梅豆粉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會員,同樣「冬梅豆粉」的牌子已經在佳木斯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喝豆粉選冬梅」,在現場,一些老人也「盯」上了這個老品牌。市民鄒宏偉告訴記者,雖然現在家裡有了豆漿機,想喝豆漿的時候自己做,但有時還是想喝冬梅豆粉的味道,今天正好碰到了,就再買幾袋,想喝的時候喝一袋,一定回味無窮。

        溪銘源礦泉水、方緣淨水器、龍江泉白酒也都來到了大集現場,一些居民見到大集上的老朋友也都倍感親切。

  新商家傾心加盟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一路走來,不僅有老商家相陪,也吸引新商家傾心加盟,豐富了「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貨品,也讓社區居民得到更多實惠。

  德豐博糧油經銷有限公司今天帶來魯花花生油、魯花葵花仁油、魯花玉米油,以及魯花調味品等多個品種。貨品剛一擺上櫃檯,就吸引了社區居民的目光,這些平時在大超市才能買到的品牌走進了社區,居民們一打聽,價格比超市實惠得多。

  德豐博糧油經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公司還有其他品牌的產品,今天第一次趕集,只帶來魯花系列,響應「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號召,給社區居民批發價,體現商家讓利於民的誠意。

  去年,龍江吉慶大豆油一直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上受歡迎的商家,今天,龍江吉慶豆油再次跟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出發,帶來的貨品依舊受到居民們的熱捧,銷售人員贈送實用的小油壺,讓居民們愛不釋手。

  樺南縣夏老大家庭農場工作人員帶來了精裝的小米,透過外包裝,裡面的小米粒粒金黃,好賣相吸引居民駐足諮詢。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介紹,小米生產的過程,注重有機培養,主要的是口感,品嘗過了,唇齒留香。

        作為應季水果,樺南明義的香瓜走上「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展臺。「香瓜,不甜不要錢啦!」工作人員一邊喊著,一邊麻利地削好瓜皮,讓社區居民品嘗。甜,給了中肯的評價之後,居民們拎著香瓜滿意地離開了。

  義診服務貼民心

  本次「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來自市肛腸醫院和現代婦科醫院的醫護人員也來到了活動現場,為社區居民義診。

  「80—120」,在肛腸醫院的便民服務展臺上,醫生告訴劉女士測量血壓的結果,一切正常。今年67歲的劉女士平時腿腳不太好,天氣好的時候就下樓活動下,正好趕上義診。聽說還能諮詢醫療方面的問題,她急忙趕了過來。

  家裡的寶寶4歲,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肛門上長了一個小包,她向肛腸醫院的醫護人員諮詢,醫護人員耐心地解答,建議她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確診。

  「我最近總是小肚子疼,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現代婦科醫院的服務臺前,一位中年婦女前來諮詢,醫生建議她先去醫院做個B超,看看是怎麼回事,如果需要,醫院也可以提供提前預約的服務。

        你一句我一句,不一會兒,義診臺前擠滿了前來義診的市民。針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醫護人員都逐一進行了回答。

  名優產品受推崇

  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現場,佳木斯日報名優產品展銷中心的展臺上也擺滿品種豐富的商品,長粒香大米、珍珠米、北方古榨豆油、瓜瓜嬌飲品、椒鹽核桃、王家粉條、江魚罐頭等幾十種名優產品一一向市民推薦。

  市民周華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顧客。在本次大集上,周華買了大米、豆油、粉條和魚罐頭。用周華的話說,這大集上的商品質量不錯,價格便宜,關鍵是三江晚報帶來的,買的放心。

  「什麼是古榨豆油啊?」在名優產品展臺前,一位老大爺向工作人員諮詢。對於居民的好奇,工作人員做了耐心地解答。古法壓榨豆油又叫笨榨豆油,是採用物理壓榨,不進行化學反應,也不用化學物質,沒有化學殘留,這樣的豆油營養成分不會丟失,營養更全面。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展臺上的幾桶古榨豆油很快被一搶而空。

        就在「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要結束的時候,高阿姨一路小跑來到名優產品展臺前,還要買一袋大米。就在剛才,她買了一袋大米,回家趕緊燜好米飯,嘗了一口香糯可口,趕緊下來又買了一袋,她還成了義務宣傳員,告訴鄰居大米好吃。

  為了活躍社區大集的氣氛,佳木斯開心和諧團隊的三十多位老演員們把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奉獻社區居民。

  《懷念戰友》《越來越好》《唱支山歌給黨聽》,小合唱《遊擊隊之歌》《打靶歸來》。一首首老歌悅耳動聽,讓人們不由得在腦海裡又浮現出戰士們英勇不屈的感人場面。演員們還自編自演了舞蹈《水兵》《我祝祖國三杯酒》,用肢體語言詮釋愛國情懷。

  一場特別的模特走秀把整個演出推向了高潮。這些平均年齡在65歲的叔叔阿姨們換上了時尚的服裝,雖然沒有T型臺,也沒有耀眼的燈光,但他們個個精神飽滿、步伐優美,一點不比年輕人遜色。

  說起開心和諧團隊,大家並不陌生,他們可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老朋友了,加盟社區演出的隊伍,帶來高質量的文藝節目,給社區居民帶去豐盛的精神食糧。

        開心和諧團隊成立於2014年,隊員共有四十多人,隊員們大都是退休的老人。他們每天都要在一起進行排練,每逢節日,開心和諧團隊都要奔赴各個單位、社區演出。

  花絮

  ●物業設置諮詢臺

  為了歡迎「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讓轄區內的業主享受便利和實惠,儘管是休息日,但安基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全體出動,早早來到現場,設置便民諮詢臺,幫助業主解決身邊遇到的問題。

  住在19號樓的一位居民反映,家裡屋面漏雨,去年維修之後,今年還有點漏。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進行了登記,耐心答覆,將統一進行維修。今天,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臨時組成了劇務組,給演員找換衣服的場地,給音響師安排座椅,最貼心的是,還給業主們準備了椅子,方便大家觀看節目。

  ●大學生勤工儉學

  今年讀大二的肖智朧和他的同學放暑假了,兩個人在兩個遮陽傘中間擺起賣襪子的攤位。雖然攤位不是很明顯,但聽說是兩個大學生勤工儉學,讓社區居民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

  「十塊錢四雙。」面對社區居民的諮詢,第一次出來賣襪子的肖智朧剛開始還有點羞澀。臨近攤位的溪銘源礦泉水的工作人員幫助他做宣傳。沒一會兒,肖智朧就開始琢磨了,把剛才還凌亂扔在一起的襪子分類擺好,方便大家挑選,忙裡偷閒擺弄一下手機,樂在其中。

        「賣了一上午襪子,知道了父母掙錢的艱辛……」肖智朧說起自己的感想,這也是他父母讓他參加社會實踐的初衷。

  ●義務服務獻愛心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一開始,高雨就在現場跟著忙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籌備組工作人員,其實他是方緣淨水器的銷售人員,也是「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的愛心志願者。

  演出的電源不知道為什麼臨時出現故障,他拿出自己的電源線,但是還是沒電,經過排查是電源插頭出現問題。他二話沒說,拿起工具幫著維修,又買來插頭換上,演出得以如時進行。

        要撤集了,高雨把自己的展臺留在最後,熱心地把現場的電源線收拾好,還幫助臨近的商家收拾攤位,跑前跑後為他人著想。

相關焦點

  •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走進永豐社區
    拱門高聳、歌聲陣陣……21日上午,由三江晚報社主辦、博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三江晚報社區大集」走進永豐社區。重逢的喜悅,溫暖著永豐社區文化活動廣場的每一個角落,三十多個商家將名優產品送到居民家門口,將更實惠的服務送到永豐社區百姓身邊,讓大家更真實、更貼心地感受「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為百姓送來的便捷服務,眾多社區居民也深深被「三江晚報社區大集」安全、優質的特色所吸引,或鄰裡相約、或朋友相伴,紛紛前來「趕集」。
  •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第17站走進金地家園小區
    「三江晚報社區大集」第17站正在這裡舉辦。眾多商家齊聚,為社區居民送來最優質的商品、最熱情的服務。商品剛剛「亮相」,就吸引了居民的目光,居民感受著逛集的樂趣及實惠。  免費體檢卡受歡迎  大集現場,市肛腸醫院醫務人員剛剛將宣傳板和醫療設備擺上桌子,立即吸引了市民前來。醫務人員現場發揮,竟搞起了「噱頭」——結合「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健康義診。
  • 「三江晚報記者進社區」第六站走進前進區先鋒社區——便民服務的...
    5日是世界環境日,「三江晚報記者進社區」第六站走進前進區先鋒社區。這邊,志願者在撿拾王三五河沿岸的白色垃圾;那邊,由三江晚報組成的送服務隊伍也如約而至。藝術家部落的畫家為居民免費畫肖像,機關醫院耳鼻喉科的醫務人員免費為居民義診,佳木斯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向居民宣傳安全使用天然氣的常識,還有力佳熟食……他們立刻讓先鋒社區變得熱鬧起來。
  • 家門口「趕大集」,市北區敦化路街道志願服務惠民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冷姣為積極響應居民群眾在「黨群e家」平臺提出的需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進一步整合轄區資源,保障基層民生,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近日,市北區敦化路街道西吳社區黨委聯合轄區「紅色合伙人
  • 文藝送到家門口 宣講送到心裡頭
    五中全會放光彩,全國人民喜洋洋,『十四五』規劃宏圖展,2035藍圖巧安排……」12月4日,在溫宿縣溫宿鎮新泉社區「老年之家」活動室,陣陣清脆的快板聲「飛」出窗外,為冬日添暖。正在表演快板的是社區夕陽紅老年文藝隊的成員,臺上表演的老人們精神矍鑠,臺下聆聽的居民聚精會神。
  • 10場攝影展覽送到居民「家門口」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通訊員 梁湲媛/文 記者 管強 通訊員 柯保生/圖)11月24日-12月4日期間,10場攝影展覽在玉塘街道的社區、學校、廣場展出,展出作品是從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舉辦的各類攝影大賽中精選的優秀攝影作品,讓社區居民在自己的家門口便可享受到豐盛文化大餐,真正做到文化惠及於民、浸潤民心。
  • 「爸爸我想對你說」——薈萃社區居委會獻禮父親節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江丹丹在父親節到來之際,為讓社區的老父親們歡樂地度過父親節,為關愛父子之情,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瞬間,薈萃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舉辦「爸爸我想對你說」父親節活動,特徵集社區居民自拍父親的相片,評選出"最具魅力父親
  • 薈萃社區:讓「光榮之家」牌匾熠熠生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娜娜 通訊員 江丹丹近日,文匯街道薈萃社區正在進行轄區退役軍人精準信息數據採集工作,工作人員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照退役軍人的退伍證、身份證、戶口簿、光榮牌和立功受獎證件等資料逐一核對填報,做到不錯登、不漏登,確保高標準
  • 武漢武昌區楊園街道辦:定將愛心蔬菜送到居民家門口
    3月14日上午,湖北武漢市武昌區楊園街道志願者將蔬菜送到居民手中。 被訪者供圖 武漢市武昌區楊園街道辦:定將廣西愛心人士捐贈的蔬菜送居民家門口中新網河池3月16日電(高東風 黃麗春)「感謝廣西愛心企業,我們一定將他們捐贈的36噸蔬菜,分別送到每戶居民家門口。」楊園街辦事處黨政辦公室負責人朱莉14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 楓橋街道舉辦企業進社區招聘會 送崗位到居民家門口
    本報訊(記者 劉曉平)把崗位送到居民家門口,近日,「秋風送真情,就業暖民心」楓橋街道「住楓橋」App 客戶端線上招聘進社區專場招聘會在龍池社區舉辦。來自楓橋轄區的13家企業走進社區,共提供了27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不少社區居民前來參加。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方面,當前轄區不少企業都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而另一方面,社區裡有不少居民有就業的需求。
  • 南昌市第一醫院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家門口」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按照南昌市委《關於聚焦「三化六好」大抓基層黨建的實施方案》的要求,南昌市第一醫院黨委遵循「黨建引領、開放融合、統籌聯動」的理念,深入推進基層黨支部與社區共駐共建行動,全面推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六個一」,提高服務基層和群眾的熱情和本領。
  • 網格微信群裡聊出好點子 免費體檢送到居民家門口
    昨日,銅塘灣街道清水塘社區二網格居民程燕玲家成了臨時「體檢中心」「程姐,你們家辦喜事呢?」鄰居故意打趣。「是我們網格、我們社區的大好事、大喜事。」銅塘灣街道清水塘社區二網格居民程燕玲笑著回應。「免費體檢我從來沒享受過,今年居然把它送到家門口來了,那我一定要加油多活幾年,多享受幾次。」83歲的易娭毑笑得合不攏嘴,她也是清水塘社區二網格居民。原來,這是銅塘灣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給居民們送來了免費體檢,其針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符合規定的幾種特殊疾病患者。
  • 南沙義診:把健康送到社區裡,送到街坊身邊去!
    11月28日上午,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在東深公園舉辦2020年度「幸福來敲門」系列惠民活動之「名醫進社區,健康伴你行」義診活動。繼上個月首場義診在東湧鎮東湧公園舉辦後,該活動再一次走進社區。據不完全統計,該活動自舉辦以來,共服務群眾500餘人。
  • 崗位送到家門口 文化引入繡坊中
    崗位送到家門口 文化引入繡坊中易地搬遷搬出幸福路遷出致富經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旺家社區,無論是近在安置房小區咫尺的勞動資源人力市場,還是和社區服務中心融為一體的各類企業,「搬得來、穩得住、能增收」是當地18000餘名搬遷群眾回應易地搬遷、建設幸福新家園的響亮回答。企業開到安置房小區旁,他辭掉工作就返鄉「在家閒著也是閒著,過來打打零工,好歹也能掙點生活費補貼家用。」
  • 把關心送到實處、讓社區服務完美
    近日,桐雨社區為更好的服務轄區居民,特開展服務進小區活動,讓各網格員與工作人員在小區現場辦公,實現面對面服務,讓居民少走冤枉路,但烈日當頭的天氣,讓許多居民和工作者倍感煎熬,轄區物業經理張珍舉看在眼裡確記在了心裡,在百忙之中為社區和居民採購了兩件摺疊遮陽棚,這樣社區和居民在辦公之時
  • 薈萃社區:傳承書法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永興 通訊員 江丹丹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書法是民族藝術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粹。歷史悠久,內蘊深厚,凝聚著傳統文化的精髓,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芒。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書法藝術,激勵小學生學字的興趣,培養正確的寫字習慣,提高書寫水平,推進書法進社區,以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24小時自助圖書館將書香送到家門口
    24小時自助圖書館將書香送到家門口 2018/11/19 13:09:46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吳旭穎    選稿:蔣昕婕
  • 荊州小夥榮立一等功,喜報送到家門口
    (記者 聶成茹 通訊員 張為華)今日下午,荊州區白龍社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放眼望去,「熱烈祝賀琚峰同志榮立一等功」的多條橫幅,從村頭一直掛到琚峰的家門口。由荊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荊州區委、區政府、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人武部和城南高新園、白龍社區等軍地領導組成的慰問組,抬著「一等功臣之家」牌匾,喜氣洋洋的向琚峰家走去。剛到家門口,歡快地鑼鼓聲響起,鄰居們已經將他家圍得水洩不通。「琚峰在部隊立了一等功,真有出息,為我們社區爭了大光!」在場的居民們紛紛拍手喝彩。
  • 走進家門口的社區美學館窺見社區的生活美學
    走進家門口的社區美學館窺見社區的生活美學 2020-10-20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得空,去逛逛家門口的社區美學館吧~
    得空,去逛逛家門口的社區美學館吧~ 2020-10-12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