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擔任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以來,李國年開創性地實施人事制度改革,開拓性地推進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4年的時間,先後有教育部課題和省級重大科研項目立項近90項,2019、2020連續兩年在省級普通高校重點科研項目和平臺中的立項數位居全省民辦高職第一,在廣東省教育廳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考核中,學校位居全省民辦高職院校第二名,綜合辦學實力位居同類院校前列,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12月11日,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決定舉辦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 · 機構頒獎典禮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舉行。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李國年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突出貢獻人物獎」。
12月11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李國年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突出貢獻人物獎」。
截止2019年,廣東省民辦教育規模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6248所,不含培訓機構)在校生755.4萬人,佔全省在校生總數的29.7%,佔全國民辦學校在校生七分之一。廣東民辦教育發展作為全國民辦教育改革的先行者,40年來在體制機制創新、實踐模式模式、法規政策推動、社會輿論營造方面都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推行多項首創性改革舉措
本次評選活動是為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廣東民辦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記錄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年的發展歷程,總結廣東民辦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各類民辦學校踴躍參與,經專家評選、審定、社會公示等程序,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李國年因個人業績突出,榮獲「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
李國年獲得「廣東民辦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貢獻人物」,取得如此優秀的殊榮並非偶然!他是典型的「70後」,卻已投身民辦高等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20年,先後在廣東省三所民辦高校擔任校級領導職務12年,2017年擔任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以來,他創造性地提出了「產教跨界發展」的新理念,開創性地實施了民辦高校「放管服」大部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開拓性地推進了「階梯式、多平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8年9月,李國年獲「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12月13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校長李國年應邀在廣東省民辦高校校企合作高端論壇作報告。
國內外論壇展現「南洋方案」
「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應讓學生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好就業』到『就好業』,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12月13日,在廣東省民辦高校校企合作高端論壇,李國年應邀作《新階段新使命新探索——基於跨界發展的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之路》主題報告,受到與會嘉賓們一致好評。
他在報告中談到,去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標誌著我國職業教育邁入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民辦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三年,廣東省大多數民辦高職院校面臨招生困境,計劃數多於生源數,招生計劃無法完成,作為兄弟院校我們冷暖自知,感同身受,而且隨著本科院校與本科學位增加,公辦高職新建校區擴招增容,未來幾年生源狀況不會有根本性的好轉。民辦高職院校必須由簡單粗放、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向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質量的內涵式發展轉變。
無獨有偶,2019年,李國年應邀在第三屆中日民辦大學論壇上做了題為《跨界與融合:踐行中國民辦大學使命的路徑》主題報告,報告所提出的學校跨界發展實施路徑,獲得了與會國內外專家高度讚賞。在理論探索和現實背景下,南洋理工提出了「跨界發展」的理念,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堅持市場導向,以主體、師資、平臺、身份、文化五大跨界為突破口,走出了一條基於跨界發展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之路。與美的集團、海爾集團等近600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與海爾集團等17家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型試點,併入選廣東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入庫企業名錄),建立了不同專業訂單特色班73個,基本實現專業全覆蓋,形成了獨具南洋理工特色的「訂單模式」。
12月8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南洋創業智慧書苑正式開業,打通校園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具體實踐。
科研和社會服務成績亮眼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關於2020年度廣東省教育廳科研平臺和項目擬立項名單的公示》,該校喜獲8個項目立項,立項總數量位居全省民辦高職第一。」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副校長曹文文告訴筆者,近4年來,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教科研實力及社會服務能力快速提升。先後有220多項科研項目獲批立項,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省哲社規劃基金、省級人文社科重大項目、省級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省級重點領域專項等一批高水平項目90項。2019、2020連續兩年在省級普通高校重點科研項目和平臺中的立項數位居全省民辦高職第一。為助力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日,廣東民辦高校科協聯盟鄉村振興產業子聯盟在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宣布成立。曹文文表示,學校現擁有1個省級民辦教育研究基地、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產教融合創新平臺、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和2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學校作為廣東省民辦高校科協聯盟主席單位,牽頭成立了首個民辦高校智能製造學科與產業聯盟,還註冊成立了廣州市南博鄉村振興研究院並承辦了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建設,連續六年獲評「廣州市基層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廣州市先進企事業科協」。
12月10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老師們在校田徑運動會賽場上奮勇爭先。
師資與專業人才培養凸顯
「目前,學校44個專業,與區域重點產業直接對接率達到100%。」李國年認為,近年來,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緊密對接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汽車產業、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體與信息服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通過緊密對接新興產業,打造優質特色專業,躍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二位。已建成1個國家級骨幹專業,廣東省第一批高水平專業群2個,1個省級品牌專業、現代智能製造技術1個省級財政專項資助專業群、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4個、省財政重點支持專業5個。
近4年來,學校以「人才為本」的發展理念,以名師工程為引領,以「3P」人才隊伍建設計劃(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青年教師「雙能力」提升計劃、行業企業師資引進計劃)為抓手,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管理制度文件,積極招攬博士、教授等高層次人才,近4年時間,學校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100多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74人,博士8人。學校有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2人獲「南粵優秀教師」、1人獲「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獲「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4人獲「廣東省民辦教育優秀教師」。
近4年來,師生在國家、省級技能競賽獲獎100多項。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教學科研部長萬曉運介紹,今年該校大學生在數學建模競賽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省一等獎2項,在省「挑戰杯」、省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三等獎10多項。學校作為全省唯一一所民辦高職院校代表廣東省出徵由教育部主辦的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憑藉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技能和穩定的心態,勇奪該公共課程組三等獎。學校所培養的人才更符合企業所需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學生對企業的認可度和忠誠度逐年提高。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企業對畢業生滿意度超過95%。
11月12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秋季招聘會現場。近4年來,該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企業對畢業生滿意度超過95%。
綜合辦學實力排名卻很強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從全省民辦高職「中下遊」通過近幾年高質量發展已升至「第一方陣」。10月29日,廣東省教育廳就公布了2020年度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考核結果名單公布, 廣州南洋理工學院在2020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考核中,以總分75.63分的成績在85所高職院校中排名第39位,首次進入全省民辦高職院校第2名,B類院校中位列第4名,取得歷史最好成績。近4年來,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在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排名持續攀升,2019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排名46名,2018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強校工程」排名則為50名,2019年度排名46名到2020年排名39位。
「以『創百年學府,育產業精英』為願景與使命,遵循『育人立校,質量興校,人才強校,特色榮校,制度治校』的辦學理念。」李國年表示,廣東南洋理工職業學院自1984年創辦,2017年轉隸廣東南博企業集團以來,實施了大部制機構設置改革,全面激活了學校辦學運行活力。站在嶄新起點的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以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和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為發展目標,立足廣州、面向珠三角、服務廣東,主動適應珠三角產業結構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深入推進基於跨界發展的「階梯式、多平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致力於培養「德才兼備,能力突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文/誾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