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什麼一線教師希望取消教師節?能不能不這樣關心教育和慰問教師
當過教師的人都知道,開學這段時間是最忙的。教師節定在9月10日也是考慮到教師開學季的辛苦。據說當初在確定教師節的具體日期時,有關部門曾經徵求各方意見,最終採納了大名鼎鼎的現代教育葉聖陶老先生的建議,將日期定在了9月10日。其中的含義很簡單,每年的九月初是新生入學的日子,應該讓學生一踏進校園,就養成一種尊師崇教的意識,讓學生牢記教師的辛勤,崇尚教師的光榮。
「教育重要,教師光榮。」這是設立教師節的初衷。教師本應該非常期待和享受這樣的節日才對。可是,網上卻有一些老師不願甚至是害怕過教師節。我曾經在一個四線城市參加過一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主席臺上的人正襟危坐,大談對教師的重視,對教育的熱愛,向教師提出師德師風的要求,臺下的一線教師感覺在受教育,心急如焚,因為他們的學生還在學校裡上著自習課。三四線城市學校裡教師人手非常緊缺,只要有老師到市裡(縣城)開會、培訓,就會出現一個老師全天候駐守一到兩個班的窘困。
我曾經到過很多農村學校,那裡的老師幾乎是兩個人包一個班,師資非常緊張。城市裡的學校要好一點,人手能夠調開課,即使後來調整為不開慶祝大會而是到學校來關心教師,大家也不怎麼喜歡過教師節。最不喜歡過教師節的三類教師分別是:
第一類:名優教師
名優教師是教師群體當中的極少數優秀分子,他們擁有各種榮譽和頭銜,比如特級教師,比如學科帶頭人,這類教師在教師節裡特別忙,我曾經有一個同行在學校裡告訴我一件事情:他們學校的名師,在教師節當天接受了五個批次人的慰問,根本沒辦法上課。
真正的名優教師,其實他們對教育是非常熱愛的,他們更願意在課堂上,在工作當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在乎這些形式上的慰問、尊重、鮮花、戴紅花、披綬帶、發獎狀之類的。
有時候我們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些做法是對名優教師的尊重。而其實很多名優教師內心深處的想法是:覺得非常不自在,很浪費時間,沒有必要。
第二類:行政教師
學校裡還有一個群體是教育管理者,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校行政老師。行政老師也是非常不喜歡過教師節的。因為,行政教師在開學之前就提前半個月到學校上班,準備開學工作了,實際上已經連續周末無休,有的時候還需要熬夜加班。
那麼,教師節如果自己所在的學校還要搞教師節大型慶祝活動或者接待迎檢活動,那這所學校的行政幹部將從8月中旬連續戰鬥到9月中旬。
有一個行政幹部,經常周末都不在家,晚上很晚才回家。他家裡的親人就說為什麼別的老師周末都可以陪孩子,都可以在家休息,你的周末為什麼就這麼忙?
一位在學校擔任辦公室主任一職的同學,有一次給我打電話心情非常低落,認為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根本照顧不了家庭,沒有辦法陪孩子,說自己成天在學校整理文件,寫各種各樣的材料,很多工作都壓在自己肩上,校長又特別嚴厲,一線教師又不支持工作,很多任務安排不下去,自己成了夾心餅乾,說著說著就傷心地哭了起來,不斷咆哮「這工作不是人幹的!過什麼教師節嘛,為什麼不取消這個節日?說起來就是氣!」
第三類:後勤教師
在學校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卻很邊緣的群體,這個群體就是學校的後勤教師,在教師節的時候,鮮花和感謝都會送給一線的教師,而這些為孩子默默奉獻和付出的保安、廚師、清潔工、電工,以及學校後勤管理人員卻非常尷尬。他們也是最不願意過教師節的一群人。
因為後勤教師在教師節不僅很少得到祝福,而且還會增加很多的工作量,他們需要把學校整理得乾乾淨淨,還需要整理孩子們送給老師禮物的包裝盒,工作量真的挺大的,還需要在門口攔住那些想進學校的家長,受了很多委屈。
結束語:
教師的苦自己清楚,生活的累自己體會。教師節到底教師心裡是個什麼滋味?只有自己能明白。你走得累不累,腳知道,你撐得難不難,肩知道,你過得好不好,心知道。那些鮮花、寒暄、關心的話、親切的指導,說實話真沒什麼必要,大家其實都挺忙的。
喜歡這樣一句話:風雨之中,打傘也要前行;失敗之後,帶淚也要經營。沒地方喊累,因為這就是生活;沒有人訴苦,因為這就是選擇。如果當教師註定是這樣過教師節,我們也無從選擇。當無從選擇的時候就欣然接受吧!
為什麼網上很多一線教師希望取消教師節?因為這些老師想說:能不能不這樣密集地關心教育和慰問教師了?我真的好想靜靜!
有的教師甚至開玩笑地說:教師節,您來就來吧,能不能別提前一周通知我們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呢?
對於教師節,您是期待呢還是不願意過?歡迎留言討論。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