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虧損泥淖,上市工具機公司如何自救與轉型?

2020-12-17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李滿 記者 劉鵬  「賣!賣!賣!」這三個字足以描述*ST昆機這一個月以來的動作。

明明賣家「雙十一」的銷售狂歡節已過,但是賣土地、賣公司、賣專利的*ST昆機仍然沒有停下它瘋狂甩賣的步伐,頻繁的公開掛牌信息完全充斥著公司的公告欄的首頁。

11月16日晚,*ST昆機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已於11月14日在雲南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子公司昆機通用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昆機通用)100%的股權和西安賽爾機泵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簡稱西安賽爾)45%的股權。

就在15號,*ST昆機發布兩則公告表示將出售其在上海藍天大廈的863平米的寫字間以及公司位於昆明盤龍區的廠房土地。此前的10月14日公司宣布出售臥式鏜床和刨臺式鏜床業務資產及專有技術的議案雖然通過,還遭到了2位董事的反對與上交所的問詢。

慘澹工具機業

*ST昆機想要幹什麼?翻開*ST昆機的財務數據,並不難解釋這樣看似瘋狂的動作。從2014年起昆明工具機因淨利潤連續兩年為負,被上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司簡稱變更為*ST昆機。而今年前三季度,*ST昆機的業績似乎並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甚至虧損幅度有變大的趨勢,前三季度錄得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下降268.98%,營業收入則同比下降48.7%。距離年底已不到2個月的時間,倘若2016年再繼續虧損下去,*ST昆機恐怕面臨被暫停上市的危險。

對此,*ST昆機董事會秘書金曉峰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是否能夠扭虧還不太好說,要取決於最後出售資產的結果,此外由於工具機位於製造業的最上遊,只有下遊製造業的回暖,工具機行業才能有所復甦,但是這個傳導過程可能比較緩慢,並且短期內工具機並沒有能夠快速崛起的條件。

不僅僅是*ST昆機,它的母公司瀋陽工具機同樣深陷虧損泥淖無法自拔。瀋陽工具機三季報顯示淨利潤虧損7.98億元,同比下降69.73%,而2015年瀋陽工具機錄得淨利潤為-6.38億元,如果今年仍無法扭虧,瀋陽工具機也面臨著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命運。這個被寫入歷史課本的「第一工具機」,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在我國工業化道路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曾,自2011年起成為世界第一的瀋陽工具機,如今卻巨虧難補,已面臨被退市風險警示的地步。

華東數控同樣是一家以數控工具機為主營的上市公司,在其回復深交所的一份問詢函中列舉了行業內其他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六家工具機上市公司中,除了秦川工具機半年報為減虧之外,其他五家淨利潤均為下降或增虧。記者查閱這昆機、沈機之外的4家工具機上市公司的三季報發現,華東數控前三季度虧損1.16億,青海華鼎前三季度虧損0.52億,秦川工具機前三季度虧損0.24億,只有寧波精達盈利微微盈利0.21億元。但是實際上,寧波精達已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具機上市公司,其主營產品現為換熱器設備和精密壓力機。也就是說五家工具機上市企業全三季度全部虧損,並且除了青海華鼎暫時沒有被退市風險警示的危險之外,其他五家公司2015年度淨利潤均為負數。

無論是上市工具機公司還是中小工具機廠,都面臨著相似的問題。根據《中國工具機工具行業重點聯繫企業月報彙編》(2016年1-6月)資料顯示,2016年1-6月工具機工具行業重點聯繫企業運行呈現明顯的慣性下滑趨勢,大型數控工具機產品沒有出現轉機,需求繼續下滑,競爭更加激烈;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8.6%;在全行業200餘家企業中,虧損企業佔比達41%。而實際上,自2012年以來,工具機行業已經連續4年呈現下行趨勢。工具機行業的大勢已去,這也不難解釋當前工具機上市公司深陷虧損泥潭難以走出困境的原因了。

麻煩「加碼」

行業低迷,扭虧困難,本來已經足夠「悲慘」的工具機上市公司近期更是麻煩不斷,這無疑使得這幾家公司的情況雪上加霜。

今年9月23日,瀋陽工具機和*ST昆機同時接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由於這兩家公司存在信息披露重大遺漏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的行為,均被證監會給予警告處分,並分別給予瀋陽工具機和*ST昆機50萬元和40萬元的罰款。

而*ST昆機則似乎成了上交所的重點問詢對象,自出售臥式鏜床和刨臺式鏜床業務資產及專有技術遭到2位董事反對後,馬上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其出售資產的影響以及董事反對的原因;11月16日,在其發布土地被徵收的公告後,當天晚上就再次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ST昆機披露廠房運行情況以及會計處理等信息。

華東數控和秦川工具機則是遭到了大股東的減持。11月8日,華東數控發布公告表示,大股東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將在未來6個月裡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5%的股票,減持方式通過集合競價和大宗交易進行。而秦川工具機的大股東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中國華融)減持數量比例更大。11月4日秦川工具機的公告顯示,中國華融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不超過138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99%,而其一致行動人華融渝富紅杉(天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減持其持有秦川工具機4.11%的全部股份。

對此,秦川工具機證券事務部對記者表示這是中國華融根據自身需要的一個正常減持活動,中國華融是當初秦川工具機重組時作為股東進入上市公司,2015年9月份的時候中國華融所持有的股份就已經解除限售,但是由於去年股市的劇烈波動,證監會對於大股東減持有所限制,所以中國華融就把減持計劃有所推後。

自救與轉型

那麼在如此的行業寒冬之下,工具機上市公司該如何自救?

*ST昆機顯然想通過賣資產來解決當下的困境,公司將很有可能通過出售資產獲得營業外收入扭虧為盈。記者梳理發現,根據*ST昆機的計劃,昆機通用的交易底價為300萬元,西安賽爾的底價為5000萬元,上海寫字間交易價不低於2510萬元,加上政府將給予徵收廠房土地補償款1.18億元,還有臥式鏜床和刨臺式鏜床業務的交易底價1.66億元。倘若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以上交易全部成功,*ST昆機將至少獲得3.89億元的收入。

青海華鼎同樣在16號發布公告表示要出售旗下子公司青海一機數控工具機的房屋建築、部分機器設備還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底價不低於1.47億元。儘管有出售資產的舉動,青海華鼎董事會秘書李祥軍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目前尚不能確定是否能夠扭虧。

在上市公司之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幫助這些上市公司扭虧。如青海華鼎雖然營業收入在2015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有833萬元,但是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140萬,也就是說其主營收入並不能帶來利潤收入。其年報顯示,青海華鼎公司在2015年度享受的政府補助就達到2873萬元,而2014年度同樣享受到2596萬元政府補助,可以說這一部分非經常性損益青海華鼎似乎每年都能夠獲得,並且幫助公司最終淨利潤扭虧為盈。

獲得政府補貼上市公司的還有秦川工具機,10月10日該公司公告稱,因「工業機器人減速器數位化車間目」收到4500萬元政府補助資金,其中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共計1722.4萬元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公司本年度損益。前三季度青川工具機虧損不過是0.24億元,這1722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將極大緩解公司的壓力。

而華東數控甚至考慮過將自己作為殼資源出售。去年8月份,華東數控原擬8.87元/股定增7.44億股購買內蒙古久泰100%股權,當時華東數控預計公司將保留數控工具機相關業務的同時,主營業務將轉變為以獲取潔淨能源利用方式為目的的現代煤化工產業,並通過煤深化處理進一步延伸至化工產品下遊產業鏈。但是去年11月6日,華東數控宣布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意味著本次內蒙古久泰借殼華東數控的失敗。

儘管工具機行業雖然低迷,但是多家工具機上市公司向表示仍會不會放棄工具機業務,並且會以工具機為基礎,探索其他產品鏈。青海華鼎董秘李祥軍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雖然目前工具機行業確實有下滑的趨勢,但是公司並不打算放棄這個深耕多年的主營業務,並且公司要將目光聚焦在高端工具機裝備製造上,形成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同時公司目前也有考慮進軍環保和大健康領域,但目前仍停留在想法階段,尚未實施。

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秦川工具機證券事務部也得到了相似的回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秦川工具機將加強高端工具機研發,配合零部件、工具機服務市場以及機器人等領域進行探索,進一步改善公司的運營情況。由於工具機行業整體形勢並不好,公司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並不是太好看,但是第三季度有所回暖,因而也直接體現在公司財報上。

*ST昆機董秘金曉峰表示,臥式工具機仍然是公司比較有競爭力的產品,公司依舊會以工具機作為主業。同時該公司年報中管理層討論提到,公司通過雲內動力等重點項目,進入到下遊行業細分市場,通過提供發動機缸體、缸蓋生產線,進入汽車核心製造領域;深入了解了模具行業對工具機的要求並優化解決方案;提升風電關鍵零件解決方案能力,加固風電市場份額等。

相關焦點

  • 貝因美不「美」:一邊深陷虧損泥淖 一邊遭二股東接連減持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貝因美不「美」:一邊深陷虧損泥淖,一邊遭二股東接連減持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3日電(閆淑鑫)深陷虧損泥淖的貝因美,再一次遭到了二股東的減持。據Wind數據,2016年、2017年,貝因美連續兩年巨額虧損,2018年好不容易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4111.36萬元,2019年卻再度陷入虧損的泥淖。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貝因美淨利潤大幅下滑314.04%,虧損8799.99萬元。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閆淑鑫二股東去意已決?
  • 崑崙健康險企排名墊底:深陷股權僵局、虧損泥淖
    一方面在近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關於2017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的公告》中,崑崙健康從去年的B級跌落至最低的D級,淪為行業墊底;另一方面違規股權清退問題遲遲沒有進展,已經逾期近一年。  與此同時,負債端保費收入結構的調整,加之投資端收益的不佳,使得崑崙健康繼續深陷虧損泥沼。伴著「內憂」而至的還有「外患」。
  • 上市教育公司三季報:跨賽道轉型難逃虧損如何「造血」
    上市教育公司的三季報正在陸續出爐,截至12月2日,已有16家發布三季報。北京商報記者梳理後發現,仍有不少教培機構尚未走出陰影,財報表現不佳,而在某些細分領域,如成人公考培訓等,受到政策、市場變化的影響較大,機構的盈利表現不俗。除此之外,更多的機構正在嘗試收窄虧損,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 港交所「清理門戶」 多家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
    事實上,富貴鳥只是近期多家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的港股公司之一。昆明工具機、神舟樂園、煜新控股(港股01048)、新昌集團控股、中國有色金屬等均公告被取消上市地位。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提起上訴覆核,不遺余力為復牌創造條件,希望力挽狂瀾保住上市地位。從以往經驗來看,結局有喜有悲。
  • 外延併購失策 雙成藥業深陷業績虧損泥潭
    淨利潤同比下降837.32% 外延併購「失策」 雙成藥業深陷業績虧損泥潭  黃波
  • 轉型、自救,影視行業是否有重回正軌跡象?
    但就已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在影視行業冰火兩重天的局勢下,多家影視公司們仍在經歷著各自的磨鍊。下跌依然是主流趨勢,寒冬再次將影視行業的脆弱暴露無遺。持續虧損中,它們正在如何自救?實現盈利的影視公司,又是做對了什麼?新一季度,影視行業是否有重回正軌的跡象?
  • 上市公司匯聯金融三季虧損超2億元 旗下P2P平臺欲轉型網際網路小貸
    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錄得營業收入1500.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4.4%;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2.45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2357.4萬元;每股基本虧損14.16分,不派息。該上市公司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匯聯金融營業額減少以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房地產的項目發展進度及銷售周期的影響。
  • 終止上市!近300億市值或灰飛煙滅,千山藥機何以至此?
    連續造假,實控人說:「你就是來賭博的」資金緊張的劉祥華,多方自救,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質押所持有的千山藥機股票。有市場人士分析,對上市公司大股東來說,高質押要避免被平倉的風險,就必然要求維護市值。千山藥機2019年年報顯示,劉祥華所持股份100%質押。
  • 教育公司三季報盤點:持續虧損、艱難求變,機構造血能力如何維繫
    跨賽道轉型教育難逃虧損北京商報記者經過不完全統計發現,在已經公布財報的教育企業中,有近半數的機構仍然處於虧損或利潤同比下跌的狀態。其中,轉型大語文賽道的豆神教育在2020年前三季度出現了營收、淨利潤雙下滑現象。淨利潤下滑幅度達到257.09%,由盈轉虧。
  • 如何拯救「工業母機」工具機行業
    在機械圈熱火,文中指出了中國工具機發展的歷程,從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工業基礎極其薄弱。「一五」期間,由一機部二局(工具機局)直轄統御,中國構建起由18家重點國企(「十八羅漢」)、8家科研院所(「七院一所」)組成的工具機工業體系。到銷冠沈機不斷擁抱網際網路,不斷欺負供應商(要求供應商減免應付款)最後完美沒落。包括各大工具機廠商採用市場換技術,收購併購等各種姿勢都未能把中國工具機推上產業鏈的頂點。
  • 文旅造血難、母公司深陷債務泥淖,誰能「渡」得了新華聯?
    不僅如此,其母公司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也深陷財務漩渦,所持多家上市公司股權被凍結,並成為法院被執行人。據新華聯5月12日公告,新華聯控股質押股份數量、被凍結股份數量佔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比例均超過80%。「民企融資仍然很難。雖然央行已經定向降準,但是資金也只能流到金融機構這一關。」
  • 劉姝威:與上市公司一起成長和收穫
    目前,我國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正在轉型或者面臨虧損的壓力。我們理解和寬容上市公司出現短期虧損,但是,我們絕不允許上市公司造假和欺詐,只要發現上市公司造假欺詐,市場一定會讓這種上市公司成為「殭屍」。2018年7月11日我發表《培育一大批偉大的公司》一文後,我收到一位朋友來信:「我買了XXX,認可它的成長性,但是這次股價卻跌的很慘,道路崎嶇,一路泥濘。」
  • 疫情大考蛋殼公寓陷泥淖 虧損逾25億上市月餘股價跌...
    雖然已經是國內長租公寓領域的頭部企業,但蛋殼公寓尚未實現有效盈利,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9個月分別實現淨虧損2.72億元(人民幣,下同)、13.7億元和25.16億元。今年1月17日剛剛於美股上市的該公司,上市當日股價亦跌破發行價。
  • 綠景控股發布公告稱購買佳一教育布局在線教育, 曾多次轉型失敗
    主角一方是屢次追求佳人、轉型好男人失敗的上市公司,另一方是想當女霸總未成的「在線主播」,他們能否擁有美好的婚禮還未可知。近日,綠景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江蘇佳一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一教育」) 100%股權, 並同時向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餘斌或其關聯方募集配套資金。
  • 自救中的天房,遇上法拍地王
    01平安信託發起訴訟 迎水道遭法拍對於身處泥淖的天房而言,如何恢復生產經營,無疑是當務之急。而復工復產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錢從哪裡來。今年7月1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將對天津天房卓匯置業有限公司名下位於天津市南開區迎水道北側的土地使用權進行首次拍賣。
  • 上市公司保定增謀自救 調整策略竭力提振股價
    6月至7月初,市場調整超出市場預期,下跌更是打亂了上市公司定增的節奏。屢屢出現的「破定」使得參與定增的機構開始反悔,「飛單」、「返價」現象不斷出現。不過,對於不少上市公司而言,定增項目是公司轉型戰略核心,上市公司與參與機構正通過提升公司業績、推進新併購等多種手段,以儘快提振股價。
  • 一邊收購一邊關店,深陷虧損的昔日零售業老大能否重回一哥地位
    作為曾經的零售百貨業老大,華潤萬家深陷虧損的泥潭,隨著盒馬、永輝等零售企業的壯大,此番收購樂購又能否為華潤萬家注入新的動力?文丨《中國企業家》記者 徐碩編輯丨徐曇頭圖來源丨IC photo一邊收購,一邊關店。
  • 新黨:希望導致臺灣深陷泥淖的「李登輝路線」,隨李離世一起終結
    尤其錯失兩岸和談最好時機,並將臺灣帶上「去中國化」不歸路,至今仍是臺灣跳不出的泥淖。其次,民進黨之所以才能在2000年首次奪得政權,是打著所謂「反黑金」的旗號。而國民黨走上黑金之路,來源正是李登輝。但如今,民進黨卻又將李登輝奉為所謂「臺灣之父」,邏輯錯亂,這一切顯然只是為了「臺獨」。
  • 國民信託深陷泥淖 9.5億違約恐難剛性兌付
    原標題:國民信託深陷泥淖 9.5億違約恐難剛性兌付 摘要 【國民信託深陷泥淖 9.5億違約恐難剛性兌付】時隔一年多,國民信託「渤鋼系」產品違約事件再次被曝光於聚光燈之下
  • 逾萬家公司關門大吉,上市公司賣房賣畫、募資...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走訪了多家影院並採訪了多位影視從業者發現,院線暫停營業、製作大多停產、融資越發艱難、公司不斷退出,整個影視產業鏈幾乎陷入冰封。而作為影視行業排頭兵的上市公司情況亦不樂觀。據統計,Wind影視概念板塊中共有30家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虧損公司達20家,佔比近七成。其中,多家公司已經連虧兩年,今年一季度還在繼續虧損,面臨退市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