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鄭州做水上義務救援 14年救活90多人打撈溺水者遺體440多位

2020-12-19 浮圖世間

我叫牛振西,今年57歲,是河南鄭州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的隊長。2005年,我和愛好遊泳的幾個朋友一起組建了鄭州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開始做義務救援,目前已經做了14年。14年來,我們義務打撈了溺水者遺體400多具,挽救了90多名落水者生命,成功實施了35米深井救援、水庫墜機等多起高難度救援。目前救援隊是一支擁有登記志願者152人,骨幹隊員80餘人的專業水上救援隊伍。

水上救援隊的志願者們大家都是遊泳愛好者和水上項目愛好者。以前都是在個別水域玩兒,玩兒著玩兒著看到有人落水就會去幫忙,幫忙幫多了,大家就自發形成了團隊。最開始只是幾個人在玩兒,結果2005年註冊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從2005年水上救援隊成立,水上救援就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這之後,又有一幫兄弟被「傳染」了,跟著我加入了水上救援隊。

我們救援隊裡的隊員參加活動都是義務的,每個隊員除了日常參加隊裡的活動都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多隊員都是他們各自行業的佼佼者。團隊裡的志願者最開始都是進群看看、出活動看看,然後看著看著就被感染了。

我們當時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義務救援、公益活動,活動一般誰有時間誰來,誰願意來奉獻誰奉獻。目前隊裡有70多歲的退休工人也有剛大學畢業的小年輕,有的隊員做義務救援一做就是十幾年。

一年365天,我們有的隊員參加活動能參加280多天。2019年很多個晚上,我們的隊員都是兩三點才到家。孫文學是隊裡的副隊長一般有活動他就跑去參加。他從小就喜歡遊泳,對鄭州各個水域都熟悉的很。加入救援隊之後,只要自己時間合適,他都會出現在活動現場。73歲的解老師是一名冬泳愛好者,很多時候出活動都搶著去幹。71歲的樊老師是國棉廠的退休職工,五年前加入救援隊之後,就成了隊裡參加活動最頻繁的人之一。

人落水後,黃金救援時間只有4分鐘。打撈永遠打撈不完,應該防患於未然。曾經有兩個孩子去魚塘玩兒大的五歲,小的才兩歲,掉魚塘了,這一家人沒了寄託。男朋友提出了分手,20歲的姑娘跳湖了,已死。六十多歲老漢酒後在水庫遊泳,徹底遊到了終點……見過太多由「水」引起的悲劇了,我們也開始越來越重視預防宣傳。我們從2012年開始做安全宣講,每年都能講百十場。

今年隊裡特地買了輛視頻宣講車,整理近幾年救援案例素材,到學校、到社區、到農民工工地做宣講。我們有很多真實的救援和打撈畫面,每個畫面背後都有真實的故事,這些真實的故事能讓學生們更好的認知到危險。希望通過宣講能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學生、家長,都能夠了解技能增加防範意識,培養專業施救技能、應急救援技能。為此隊裡年齡大點事情相對少的隊員還特地組了個老來樂宣傳團,這樣能為社會做點事兒,他們都非常願意。

今年有位70多歲的老人家,家裡51歲的女婿落了水,他邀請我們去幫忙搜尋,事後為了表達感激之情拿出用紅布包著的5000塊錢非得給我們救援隊做辛苦費和交通費。經過一番推讓,救援隊把紅布收下,把錢退給了老人給家人辦理後事。隊伍成立之初的理念就是不管發展到什麼階段,隊裡都不能要落水家屬的錢。

大家都是義務參加救援隊活動,一腔熱情,但一腔熱情還是太難了。現在出活動開的救援車就是隊員自己花16萬買來捐給團隊的。周五事故高發,逢周五出行,白龍馬(救援車)還限號,到現在因為周五出任務車上還有好幾個違章呢。

現在團隊裡的設備是隊員自己買和一些愛心企業捐贈。我們雖然是民間救援隊伍,但救援這個事兒對專業性要求是極高的。我們很多裝備都裝在車上,隊員們都笑稱我們像是電影《大篷車》裡描述的吉卜賽人一樣。

成立14年來,我們與110、119指揮中心形成聯動機制,組織開展水上義務救援、水上安全知識傳播、水源保護、城市汛期防洪等志願公益活動。這些年我們去到過湖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連雲港等多地做援助救援。有多大能力出多大力,作為官方輔助力量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別人總說我們是英雄,英雄不敢擔,只是有些事我們義不容辭。

相關焦點

  • 不讓溺水再成高頻詞 專訪「溺行者」牛振西:他15年參與打撈473位...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專訪了鄭州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從事專業救援工作已15年的鄭州人牛振西,他通過自己多年的親身經歷教育孩子們如何防溺水,一旦發生溺水事故如何在黃金時間自救或救人,而最重要的是懂得敬畏水、敬畏生命。□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趙丹 實習生 雷龍飛/文圖     「第473位!」
  • 重慶8名小學生溺亡,武漢救援人員:忌「人鏈式救援」
    200多人連夜打撈起8具遺體21日晚,當地多位居民表示,落水的8個孩子為7女1男。救援人員趕到後,孩子們的遺體陸續被打撈起來。重慶市潼南區藍天救援隊參與了此次搜救行動。22日,該救援隊徐隊長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21日下午5時許,救援隊接到通知後,組織了13名隊員趕赴現場展開救援。此外,萬州、合川等其他6個地區也陸續派出了救援力量。現場救援隊伍由公安、消防以及藍天救援隊等多支救援力量組成,共有200多人參與現場搜救。徐隊長說,當天下午約5時30分,他和隊員們趕到現場時,其中4名落水小學生已被打撈出水。
  •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這個溺水者遇到了會潛水的醫生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  救人的醫生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一旦溺水就要碰運氣,等待會潛水的人、等待醫生的出現。哪有那麼多巧合、好運呢?」  ---------------  從醫15年,康復科醫生鄭志第一次在雜草叢生的碎石路上行醫,6名村民成了他的助手。
  • 打撈現場曝光
    溺水青年:19歲太康縣馬頭鎮人在商丘境內惠濟河裡電魚 溺水身亡2020年8月28日早上七點,柘城縣與睢縣水上義務救援隊接到求助 :一青年男子在惠濟河電魚,不幸溺水身亡,請兩支義務救援隊打撈情況緊急,救援隊立即通知隊員,不到10分鐘,救援隊副隊長劉洪軍,張道中,隊員,何玉民,郭軍,韓建福,錢大濤,柳紅善,楊紅亮,楊紅偉,王巍,
  • 自籌資金成立緊急救援隊 義務打撈遺體
    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1級地震。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曹春雨正忙著蓋自己的新廠房,對千裡之外的巨大災難一無所知。第二天凌晨四點多,雙腿沾滿泥漿的曹春雨回到家中,他的兒子說:「爸,玉樹地震了。」得知消息後,曹春雨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早上6點多,他爬起來上網看新聞,看到了玉樹藏族自治州發布的通告:「需要挖掘機等大型設備。」
  • 搜救2小時打撈起屍體,疑似從橋上墜落...
    利用專業打撈工具將溺水者打撈上岸然而,不幸的是當救援人員找到落水者時早已沒有了生命體徵救援人員將打撈出的女子放入屍袋↑↑↑>中午12點多在公園邊上睡覺,聽見水裡有聲音,剛開始以為有人遊泳。一般情況下,溺水超過2分鐘,溺水者會昏迷;如果溺水3分鐘到4分鐘,即致其腦死亡;若是在溺水5分鐘時被救出,即使被救活,一般也會癱瘓。如果是未成年人,肺活量小,控制力不足,可生還救援時間比5分鐘更短。
  • 凡人善舉匯聚正能量|菏澤多位漢子躍入冰水救人甚至獻出生命感動中國
    說起救人的事情,他覺得只是小事兒,「這沒什麼的,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換做任何一個人,只要會遊泳任何人都會救的」。1月3日當天,臧文根單位放假,他便帶著妻子和孩子到孝昌縣官塘湖公園遊玩。聽到有人呼救的時候,他恰巧就在湖邊。「當時就看到那個小女孩在湖裡,天又冷,我就想都沒想就下去了。」在岸邊群眾的協助下,臧文根成功將小女孩送上了岸。
  • 撈屍人:幹這一行是積德行善 荊州那幾個要不得
    「黃河水大啊,時常有人落水,並且泥沙大,人很快就會被埋在河底,很難找到,是個吃人的老虎。」孫貴友說。  正因為如此,孫貴友一家,每年都要從居住地河段裡救出幾個人來,「反正隔一段就會有人落水,一年至少也會有六七個」。  老鄉算了一下,這20年來,老孫一家從黃河裡救出過100多個人。
  • 未下水救援,被家屬告上法庭,法院判決:民警沒有過錯
    被告接警後立即出警,並通知消防、海事處參與救援。13時40分,被告單位指派的幹警陳天祥、王濤、饒傑抵達現場後,在向報案人了解情況的同時見出事江面平靜,無法確認溺水者位置,便派人控制了現場並及時利用岸邊的竹棍探查水情。隨即消防趕到現場,下水救人,於14時許找到李某,並將其送到岸邊,經確認其已經死亡。後海事處的人趕到一起參與打撈工作。14時30分左右以打漁為業的劉家全將彭某打撈上岸,經確認其已經死亡。
  • 長江陽邏段最後的撈屍人:30年撈起400多遺體
    「當天天氣很好,上午10點多鐘的樣子,江面風浪比較大,我遠遠地就能看到,隔岸十多米的地方,他俯身浮在江面上,隨著江水時隱時現,向下遊漂去。船慢慢靠近後,我用鉤子把他勾住,頓時,屍身翻了個面,一股刺鼻惡臭撲面而來。伏趴水面的死者竟是一個男的。」陳陽喜回憶起來仿佛曆歷在目。緊接著,他發現,男屍雙手雙腳被粗繩牢固地捆綁著,頸部有勒痕,胸口則有五六處刀刺傷口。
  • 雪域尋人、地震救援、沉船打撈 災難面前逆行的公羊他們都是誰
    有些人半夜兩點多下山,稍事休息早上八點多就又要上山換人,也有幾天下來體力不支離開的,但很快又有新來人替上。」   章宏玉說,就是這一次救援,讓她知道了,原來還有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民間救援隊,他們自發地參與各地災難的救援,走在救援一線,不計回報。「那段時間,大堂裡、房間裡全是雪水融化後的泥漿,有時還有救援人員受傷的血漬,他們真的辛苦。」
  • 簡報|藍天救援2020年11月27日任務內容簡要發布
    今日簡報 2020年11月27日 1 常規救援 BLUE SKY RESCUE 2020 1、重慶藍天救援隊雲陽老城溺水者打撈救援
  • 洛陽這條河浮萍成災,100多名志願者跳入水中打撈!
    7月28日,洛陽市伊川縣生態環境保護局聯合水利部門開展伊河重點區域水草集中打撈行動,動員100餘人進行義務浮萍雜草清理,讓一渠碧水重見藍天。縣環保部門及時抓住打撈清除工作的有利時段,積極改善河道水生態環境,開展浮萍集中應急打撈清除義務行動。據伊川縣生態環境保護局副局長、水生態保護專家劉承勇介紹,每年5月至10月,是河道水草浮萍清除的高峰期。若清理不及時,河道水草生長就會發生腐爛,嚴重汙染河水,使河道變髒變臭。同時,由於大面積的浮萍隔絕水面空氣,也會導致水下缺氧,從而破壞生態平衡,影響水上環境。
  • 唯吾鈍智 燃心明燈——記汕頭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楊文亮
    入警26年,他一路摸爬滾打,從基層派出所到機關辦公室督察辦案,多個警種都體驗了一番。然而,年過不惑的他,卻堅定地選擇回到基層,成為一名「水警」。他帶笑的雙眸裡隱隱閃爍著堅韌與執著的亮光,說道:「水上警察是做善事的。」暗流礁石一路逆行逝者安息終見天日汕頭瀕臨南海,秀美風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但也由於江河湖泊池塘眾多,造成溺水事件高發。
  • 一個溺水者的生命,應該怎麼挽救?
    後女孩被打撈上岸,經搶救無效死亡。涉事民警未立即跳水施救的行為引發爭議。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溺水已成為1-14歲的中國青少年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與此同時,還有無數生命淹沒在無效的溺水救援中。
  • 貴州都勻:女童溺水 七位工人及時營救脫險
    落水女童的奶奶黃尊菊:昨晚(13日)上,我們拿去照片,她的肺部沒有問題,今早上(14日)又抽血化驗,血液也是正常的。據孩子的奶奶說,女童今年三歲,當天在河邊玩耍時不慎掉入河裡,漂了大概50米的距離。落水女童的奶奶黃尊菊:沒有他們搶救,我也不見到我家孫兒了,都不曉得到哪裡了。
  • 4天,14個孩子被奪去生命!
    據參與救援的隊員稱,當時有四個年輕人來附近遊玩,三個男生一個女生,都是20不到的年紀,1名年輕男生先進入水潭遊泳,不小心出現溺水,隨後2名男同伴發現後下水去救人,結果不幸全部溺水身亡。報警求救的是一同出遊的女生。事情發生後,當天下午2點30分左右,蒼南縣壹加壹、雄鷹等多支救援隊到達救援現場,並使用皮划艇參與搜救。
  • 生死打撈——荊州救人大學生溺水風波調查
    百米外的3位冬泳隊員應聲趕來,盡全力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釗不幸遇難。但在鋪天蓋地的大學生英勇事跡的報導中,網上卻始終流傳著另一種聲音。多個帖子指出:在學生們救人的時候,旁邊停著兩艘漁船,始終未予施救。不僅如此,在此後的遺體打撈過程中,漁船也堅持12000元撈一個,先交錢後撈人。在相關報導中,也有參與救人的冬泳隊隊員直言:如果漁船施救,悲劇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