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的線條不能夠太死板,要富有節奏感,有韻律。就像音樂一樣,虛實有度,張弛有法。我認為利用不斷跳動的音樂節奏的變化使得整個畫面輕重緩急,快慢、粗細、方圓在不失大感覺的前提下做出不同的層次感。
意在筆先,準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應該放到整體裡去比較每根線條的準確性。剪影的觀察方式很有必要,能用長線的儘量用長線,錯了可以再來一根相對準確的,錯誤的線條也是很好的參照,同時也增加了畫面的層次。
每一根單線因表達的部位,體塊不同也有著線條與線條之間的變化。比如線條有著它的粗細變化,用筆的輕重緩急的變化,節奏感的變化。一根線完全可以概括出對象的體積和面、反映出物體的主線條。對於剛剛開始學速寫的同學沒有線條的節奏變化,用線條過於緊張和生硬,線條完全沒有變現力,這時候主要針對的就還是形體,當繪畫到了一定階段,有了一定的經驗的作畫的自信滿滿的嘗試著用靈活的線條去概括,哪個地方是實、哪個地方是虛。
當然要抓住人物整體的動態線才能畫出好的速寫,而動態線的線條一定要富有變化和節奏感。每個人物的動態曲線和動勢線根據每個動作的不同線條的方式方法也不同。
畫速寫動筆之前,要看準模特整體的運動趨勢,做到心中有數,動態線應該是怎麼一個畫法,這樣觀察模特的同時,也就掌握了怎麼樣去抓住模特的動感去畫畫。不論是大的動態線條小到手指的處理都是離不開速寫的節奏感。輕重、虛實、緩慢、快慢等等這都是一幅畫需要的節奏感。死氣沉沉的畫面給人沉悶的感覺,沒有透氣的效果。黑白關係的節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黑白灰對比度不論是在素描中還是在速寫中都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速寫需變化、需要對比。這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節奏感不得不提到速寫中的結構問題,很多同學掌握了節奏,畫面的節奏感很強,線條的疏密關係也處理得很到位,且中心很穩定,但在於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腰和盆骨之間的位置關係,有很多學生在畫坐姿的時候,就很容易把模特的腰和盆骨畫錯位,或者甚至把腰也畫得沒有了,給人的感覺就是模特的胸腔與盆骨直接連接,十分的彆扭。在結構中人物的重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學的速寫中人物總是向一邊倒的,沒有正確的重心,重心的位置和站立的腳的位置是平行的,人物行走或者站立得是否文檔,關鍵就在於這個重心的問題。
總的來說一幅好的速寫需要較強的節奏感,讓人看了賞心悅目。要想畫好速寫需要多看、多練、多思考。想明白為什麼畫?怎麼畫?大道至簡,只有通過大量的速寫練習才能感受的速寫的真諦。只有達到了這些要求,才會在繪畫中做到「信手拈來」和真正意義上的「意在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