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區:「非遺+」助力農文旅全面融合

2020-11-09 每日東營

技藝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榮昌正和兒子合力,將滷製好的肉餡投放進肉丸製作機中,鍋內開水翻滾著水花,大小均勻的丸子排隊跳入水中,一股誘人的肉香味瞬間撲鼻而來。「龍居丸子」以千年的傳承與經典,將味道深植於人們記憶中,成為眾多東營人忘不了的老滋味。


  據悉,除龍居丸子製作技藝外,東營區區級級以上生產類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有許多,如史口燒雞製作技藝、史口水煎包製作技藝、龍居麻灣刀製作技藝、龍居草柳編編制技藝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遺產中的活態部分,凝結、保留和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截至目前,東營區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擬錄入省級代表性非遺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4項。

  近年來,東營區積極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非遺旅遊開發進行大量探索,實現了「非遺+旅遊」、「非遺+扶貧」、「非遺+研學」等多種打開方式,充分釋放非遺的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為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增添更多精彩。


  「非遺+旅遊」,助力旅遊富民。大力開展非遺特色活動,如舉辦牛莊「呂韻·鄉情」休閒匯暨邵橋撒網捕魚節,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使前來參加活動的人體驗漁家之樂,親近非遺文化和河域文化,通過活動的開展使更多人了解邵橋漁網編制技藝,此外還拓展了直播、微信群、微博等銷售形式,積極探索「網紅直播帶貨」這一新型電商營銷模式,讓特色產品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拓寬銷售渠道,為當地居民增收創收。



  「非遺+研學」,助力文化傳承。舉辦華林莊園非遺小傳人研學班、溫泉小鎮、龍居人家、鹽電文化體驗館等研學活動,短穗花鼓、剪紙、呂劇表演唱等體驗項目在非遺研學旅遊路線上十分受歡迎。參與度高、體驗性強的非遺研學活動讓學生們走出校園近距離感受當地文化,激發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非遺+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在現有非遺文化資源基礎上,東營區依託各鎮、街道成立非遺工坊,在非遺技藝傳承的同時,使更多貧困人口掌握實用的非遺產品生產技藝,為貧困人口創收脫貧打下良好基礎。如在東營區龍居鎮,依託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居草柳編製作技藝建設草柳編工藝培訓中心,並以該項目代表性生產企業賈針工藝品廠為龍頭,大力開展非遺扶貧工作。企業創辦人幫助30多個村的200多名留守婦女、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實現增收脫貧,人均年增收2400元。東營區現有各類生產型非遺代表性企業13家,2020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568.7萬元,現利潤107.34萬元,非遺企業強有力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現今,東營區對「非遺+……」的模式仍有較大的探索空間,無論哪一種「非遺+……」,最終會實現社會建設與文化建設的良性反哺關係,讓我們在「家鄉味道」的沁人心脾中,腳踏實地奔赴下一站美好的未來。

來源:文旅東營

相關焦點

  • 福建省雲南商會農文旅平臺上線,助力雲品出滇
    近日,由來三斤提供雲計算及供應鏈支持的福建省雲南商會農文旅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不但將服務於廣大會員企業發展,更將助力雲品出滇及雲南脫貧攻堅,同時也幫助各地消費者便利購買到七彩雲南特色農旅產品,助力鄉村振興。
  • 悠悠終南山下,南堡寨村展開農文旅融合新畫卷
    把這些農民重新召回土地的,是一個名為「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的農文旅項目。在打造省級農業改革示範區的積極努力中,南堡寨村多方面探索鄉村振興的有效實踐,開闢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輝煌之路。以滈河生態景觀治理為基底,以盛唐山水田園文化和柳青精神為內涵,以區域豐厚的人文歷史和山水田園資源為依託,以三產融合為引領,以農文旅融合為帶動,總規劃面積約38平方公裡的「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應運而生。這是西北首家中國農業公園共建單位,是陝西省農村改革試驗區,是西安市首批田園綜合體之一,也長安區重點發展的三大板塊之一,力圖打造中國鄉村振興的西安樣板。
  • 蘇州馮夢龍書院啟用 曬出農文旅融合新名片
    5公裡的健康行讓他們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也近距離感受到了美麗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面貌。據悉,文化節活動將持續至5月4日。期間,市民們可以通過「德澤淵源·耕讀夢龍」鄉村閱讀、吳文化講座、相城十絕非遺作品及相關文創商品展銷、「快樂農夫」蔬菜種植等活動,在美麗鄉村中體驗農家生活,欣賞田園風光,感受傳統文化。
  • 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中央一號文件展館正式亮相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為進一步總結黃河三角洲、東營大地尤其是六戶鎮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籌建了東營區六戶鎮中央一號文件展館,希望能夠給大家打開一扇了解「三農」工作和農耕文化的窗口。
  • 荔波縣委書記尹德俊率黨政代表團赴重慶考察招商,助力荔波農文旅...
    進一步加強與重慶地區優強企業的交流合作,大力宣傳荔波優勢資源和投資環境,促進荔波農文旅產業發展,助推荔波經濟建設。當天,考察團一行來到重慶市漢象藝術中心,與三仟漢象(重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就農文旅融合發展等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 溝域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探訪全國優秀農文旅基地倒盞村
    倒盞村在建設過程中注重保護鄉村生態資源,發掘地方民俗文化,探索農業和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的新路子,促進生態、農業、文化、旅遊各種生態的融合,不斷拉長產業鏈條,並在較短時間內,把倒盞民俗村做成區域旅遊品牌,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 助力茶旅融合 長壽區茶旅項目籤約儀式暨香江湖嶼城二期開工典禮...
    新華網重慶12月11日電 12月10日上午,以「與湖同香,共享長壽」為主題的「長壽區茶旅項目籤約儀式暨香江湖嶼城二期開工典禮」舉行。長壽區茶旅項目籤約儀式現場。長壽區茶旅項目即將揚帆起航,發揮武夷山香江茶業優勢,把茶旅項目作為起點,推動長壽區旅遊經濟的轉型升級。未來,香江國際集團·武夷山香江茶業將根植重慶,不斷探索,共話成長。
  • ...以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胡世忠在吉州區和吉水縣調研
    他強調,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做好做活古村保護開發文章,以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副市長朱新堂參加調研。吉州區樟山鎮文石村古韻悠悠,這裡的古建築保存較好,還有「竹翠影」「墨潭綠波」等八大自然景觀,見證了古村的發展和輝煌。隔江而望,吉水墨潭桃花島近在眼前。胡世忠沿著古巷道走進古屋、古祠,仔細察看村莊的每一處景致,並對古村保護開發提出具體要求。
  • 嘉興南湖區領導赴湘家蕩區域調研「農文旅」項目
    原標題:區領導赴湘家蕩區域調研「農文旅」項目 昨天(8月28日)上午,嘉興南湖區委書記朱苗赴湘家蕩區域,就「農文旅「項目規劃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區委副書記沈岱峰、副區長蔡立新參加調研。區委常委、湘家蕩區域黨工委書記毛扣祥陪同並介紹「農文旅」項目規劃推進情況。
  • 宣傳展示「非遺」助推產業融合
    6月11日,安化縣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全面展示安化縣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和非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助力安化縣「茶旅文康」產業融合發展。當天,中國黑茶博物館一樓展示了國家級、省級、市縣級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現場表演了梅山剪紙和六步溪山歌,群眾或觀看表演,或品嘗黑茶,直觀地感受非遺魅力。
  • 助力遼寧非遺保護和文旅產業振興發展——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
    (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瀋陽故宮開幕)此次2020「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於10月23至24日在瀋陽故宮面向公眾開放,展覽不僅涵蓋遼寧非遺精品同時邀請遼寧地區40餘位非遺傳承人,通過「遼寧非遺匠意市集」的形式,對20項遼寧非遺項目產品進行展示售賣,讓更多公眾「發現遼寧之美,感受遼寧之好」,持續助力遼寧非遺保護和文旅產業的振興發展。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魏嵐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表示:「在疫情的嚴峻考驗之下,華晨寶馬認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等重要。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在身邊 文明共傳承
    今年的宣傳展示活動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以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為重點,結合東營地方特色,舉辦了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有貼近生活、引導健康理念的展演,地弓拳、競技鐵環、桌上太極球等傳統體育類項目及賈氏一指正骨診療法、蓋氏中醫療法、蘇式燒燙傷療法等傳統醫藥類項目,契合市民最關注的健康問題,深受老年人喜愛;有線上線下結合
  • 山東蓬萊牽手《自由幻想》 圍繞八仙非遺推動文旅融合
    原標題:山東蓬萊牽手《自由幻想》 圍繞八仙非遺推動文旅融合   從2018年開始,「文旅融合」便逐漸成為了文化和旅遊產業關注的焦點。隨著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都積極推動文旅融合,努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片」,「文旅融合」逐漸成為整個文化和旅遊產業的重要趨勢。
  • 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特色古棗小鎮叫響「農字號」品牌
    近日,在東營區牛莊鎮灣楊村村南地片上,村書記楊海平正查看前不久村內種植的紅果菊芋生長情況。「這些芋頭看似普通,卻是我們村大力發展鄉村振興,一步步致富增收的最好見證。」楊海平介紹說,灣楊村作為牛莊鎮傳統農業村,近年來面臨著青壯年勞動力外流、村內婦女老幼留守的發展困境,為村謀發展、為民謀幸福成了灣楊村的重要任務。「堅決跟上鄉村振興步伐,打響村莊特色品牌是全村發展的關鍵思路。」
  • 文旅融合更豐富,科技範兒更足!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全面升級
    在展區設置、視覺設計、參展國家等方面,本屆博覽會也都進行了全面升級,僅展區設置就從去年的10大展區增加到11個線下展區與11個線上展區。屆時,將會有更多「重量級」嘉賓輪番登場。據悉,在視覺形象設計方面,博覽會以「文旅融合,生生不息」為主題,在原有標誌設計之外,增加用山東文旅元素打造的莫比烏斯環輔助圖形。
  • 「二爨」之鄉攜國家級非遺斑銅亮相2020旅交會
    除在線下為廣大公眾帶來海內外最新文旅優質產品外,本屆展會創新採用線上「雲展」形式,參展商將向廣大的海內外觀眾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文化和旅遊新資源、新產品。據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四級調研員林敏介紹,本屆旅交會,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了各縣(市、區)文旅部門和5家特色旅遊商品企業參會。
  • 非遺展演在襄陽關聖古鎮開幕 文旅融合煥發時代魅力
    18日晚7點,襄陽非遺展演在關聖古鎮正式拉開大幕。說起自己的徒弟,李秀玲格外自豪,她告訴記者,非遺需要傳承下去,特別是要有德才兼備的人傳承下去,才不會失去味道。,各種非遺內容將從18日持續到20日,每天從下午至晚上,都將有豐富的非遺文創演出進行。
  • 東營區法院助力破產企業涅槃重生
    東營區法院助力破產企業涅槃重生 2020-10-2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年非遺進景區 文旅融合「活」起來
    >千年非遺進景區 文旅融合「活」起來 作為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的配套活動之一,9月10日,第二屆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忻州市拉開帷幕。當山西非遺精品遇上熱門旅遊打卡地,文旅融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來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
  • 東營市東營區:油地融合結碩果 產業招商譜新篇
    荊州市明德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伯利在東營區油田產業鏈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暢敘著自己企業與東營的深厚友誼、共同探討未來發展藍圖。12月11日,由東營區人民政府與勝利油田物資管理配送中心聯合主辦的東營區油田產業鏈招商引資推介會在藍海國際大飯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家石油產業知名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