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的重要性,《易經》中這樣記述

2020-11-23 恬然講中國近代史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最神秘的典籍之一,因為其道理深刻,對人生發展有著獨闢蹊徑的認識,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因此在現代也未減弱它對人們的影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從一開始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那麼它到底是怎樣記述「自強」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易經

「盡人事,聽天命」,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的

古代的人們往往進行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因為他們要像太陽一樣勤勉,在白天努力工作,在晚上好好休息,為第二天的努力做準備。即使古代的他們都相信「命由天定」,但他們也同時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勞作,也會有好的收成,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聽天命,也盡人事。

圖片:盡人事,聽天命

「求人不如求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俗話說,智者向內尋求力量,不智者向外尋求。想要自己獲得成功,就要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自己要有能力,能夠自強。曾國藩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同時他也是一位自強的人,身在官場之中,體會到了太多的人間冷暖。同是摯友的曾國藩和李鴻章,最後卻變成對手,形同陌路;即使是曾對他最忠心的李元度,兵敗之後也投靠了王有齡。

圖片:曾國藩

易得亦易失,磨難之後所得的東西才會是真實的

我們常說一句話,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好事不會輕易地降落到你的頭上,輕易得到的也會輕易失去,所以我們才會常說:「患難見真情,烈火煉真金」。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所以說,自強的人會勇敢地面對挫折,從而得到最真實、最珍貴的東西。

圖片:仲尼作《春秋》

自強也需要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

東漢末年,曹操和呂布爭奪濮陽。那時候,曹操並沒有空前強盛的軍事實力,屢戰屢敗以致被呂布所困。而這時袁紹來到曹營,打算與曹操聯盟。曹操考慮到自己根據地已失,軍糧無存,士氣低落,準備同意與袁紹聯盟。此時程昱碰巧回來,聽說此事,連忙勸曹操不要接受袁紹的建議,希望可以重整旗鼓,東山再起,不要上了袁紹的當。

圖片:曹操於濮陽大戰呂布

梟雄曹操尚且有不自信的時候,更何況一般人呢?但在挫折面前要振作起來,要有自信心,信心就是力量,要相信自己,人因懷有自信而自立自強。同時,自信也不是目無一切,而是對一切要有把握,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毅力。

圖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總的來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努力做到自己所能做的,向自己尋求幫助,不過度依賴別人。做一個自強的人,面對困難,不要恐懼,勇敢面對它,相信自己。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怎樣的觸動呢?歡迎到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易經》告訴我們怎麼面對人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從義理來說《易經》是用來教人的,乾卦作為首卦,在這裡給樹立一種信念,就好比是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他的未來用乾卦來說就是「元亨利貞」,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的。當然一個孩子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變化,他在未來還能不能得到「元亨利貞」要看他是怎麼努力應變的。乾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何解為好?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何解?】 原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易經》比較費解的是「君子以自強不息」。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君子應當自強不息」,一字之差,差之千裡。 「以」在古文裡是「用」的意思。其意思應是「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後就會自強不息。這裡的「之」,就是指「天行健」。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天道的運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過順應這種規律,使自己變得強壯,生生不息,而不是讓君子埋頭苦幹不鬆勁兒的意思。這種處世之道,在古時候幾乎人人都懂,老子不是也說嗎?
  •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讀懂這點,你與成功僅一牆之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如天行健康一樣生生不息,北鬥天行周而復始,環流無端,利而不害。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這種自強思想,推動了中華文明的不斷發展,也鑄造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自信才能自強,自強才能自立,自力才能成材,成材自然成功。因為相信自己能做好,所以你會專注於訓練自己的能力。因為相信自己有能力,你會發現更多的機會,找到機遇。因為自信所以堅持努力,最後才能跨越障礙,走向成功。
  • 北京師範大學張濤教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文丨張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傳》。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解釋道:「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無時虧退,故云天行健。此謂天之自然之象。君子以自強不息,此以人事法天所行,言君子之人,用此卦象,自強勉力,不有止息。」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古以來,有多少能人志士敗在了自強不息上面,又有多少志存高遠的青年,迫於現實的壓力,將厚德載物丟棄得一乾二淨。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古以來,有多少能人志士敗在了自強不息上面,又有多少志存高遠的青年,迫於現實的壓力,將厚德載物丟棄得一乾二淨。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雖看似簡單,但是卻是大部分人都無法堅持的使命。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什麼意思呢?
    《周易》是我國5000年文化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是最有資格堪稱包容中華上下五千年及宇宙萬物生發運行規律的超巨系統。更是數千年來世間智能之士奉為圭臬的寶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心想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01天道酬自強不息之人「天道酬勤」最早來自於《易經》,《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天道酬勤這樣一個成語的來源。因為天行健嘛,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它告訴你「天道」它需要酬自強不息的人。酬就是給你酬勞,就是報答你,所以誰自強不息,這個天道就報答誰,所以就濃縮成了四個字叫「天道酬勤」。可是意思是不一樣的,因為「天道酬勤」會讓人以為是什麼?會讓人以為是很努力呀,很拼搏呀,很勤奮呢,我們就用這種詞用這個字呀來教導了我們好多年了,至少一千年吧!
  • 《周易》經典名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名言為《象傳》解釋《乾》卦卦象的言辭。《乾》卦上體下體皆為乾,乾為天,所引名言可譯為天道剛健,君子應效法天道自強不息。「君子」在先秦時期以及以後的封建社會是一種理想人格的代表,許多人想成為君子,但要達到君子的思想境界和行為標準並不是一件容易嗎事。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語出《易傳》中的《象傳》
  • 每天學點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原文】《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文】《象辭》說: 天道運行正常永恆,君子要像上天運行那樣自強不息。 O天行健:乾卦為上乾下乾,象徵著上天運行暢通循環,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O君子:古人以有作為的君王和有才德的人皆稱作君子。
  •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有四層含義
    《易經》是深奧而古老的中華經典書籍,其中包涵著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易經》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啟迪人心,發人深省。而諸多名言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這一句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果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看做「陽」,那麼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便是「陰」。事物自身存在矛盾,事物與事物之間,也存在矛盾,但矛盾又是對立又統一的關係。一般來說,「陽」的一面,處於主導地位,「陰」的一面,處於從屬地位。
  • 眾人都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但卻忽視了更重要的下一句
    眾人都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但卻忽視了更重要的下一句文/歷史論今小時候長輩們常教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天生我材必有用」,「笨鳥要先飛」,勸諫的話中好話壞話都有,長輩們也可謂是費盡心血的在教育我了
  •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然宇宙的雲、霧、水在節氣的能動規律伴隨下、環繞高的峰巔、中的群山、低的礁巖、平的淺灘匯入大海,周而復始、變化發展、循環往復、生生相脈、永不止息——乾 像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青花山水變玉 水墨國畫化石新疆和田玉天然山水畫青花籽料原石。
  •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底什麼才是自強不息?
    其實很多時候古人說的話是很有哲理的,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就是一句經典名言,那麼到底怎麼樣的行為,或者是怎麼樣的做法才叫做自強不息呢,而且自強能夠獲得怎樣的成就,這也是一個問題,曾經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永恆的生命和不朽的傳說哪一個重要,想到這個問題,就感覺無從選擇其實古人的好多思想現在隨著我們的發展進步已經被曲解。就先就像是現在的情況,成功就是有錢?這種人生觀是哪裡來的?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各位青年朋友們:你們好。很榮幸作為中國青年的代表參與「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要想在世上立足,必須有自強自立的寶貴品格。自強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精神瑰寶,早在先秦時期,《周易》一書中便明確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剛強,品行端正的人都應懷有自強不息的精神。無論貧窮,無論富貴,無論順逆,每個人都應該追求進步,都應該奮發圖強,都應該保持一顆自強不息的心,這樣才能真正地擁有生命的活力。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以載物」
    作者:楊紅豔內容提要:對易經中蘊含的哲學思想進行分析,其主要是從哲學的辯證法出發進行闡釋, 並且分析了易經中所體現的深刻思想內核。導言:《周易》是一部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書籍。它內容豐富。其中 一些精粹思想具有歷久常新的義蘊,也熔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 《直方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⑵健⑶,君子以自強不息⑷。【譯】象 天體運行強壯有力,君子要效仿這種精神自覺地努力向上」⑵「天行」天體的運行。《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⑶「健」強壯有力。《孔子家語·五儀解》:「篤行信道,自強不息。」
  •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實下一句意境更深遠
    但是眾多書籍中唯有一本至今沒有被人們研究透徹,他就是《周易》有多被稱為《易經》,《周易》是對我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著作,成書於西周時期,最早是被用作卜佔只用,後來被儒家奉為經典,對我國的哲學,政治,天文,曆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人人皆知「天子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卻都忽略了更重要的下句
    《山海經》中那個神秘斑斕,卻有荒誕不經的世界,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山海經》中所有的怪物,餘不敢言之也。而《周易》,更是了不得,這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筮佔之書,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譽,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研究,只可惜,從未有人能夠全部通曉這部奇書,也被稱為《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