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國音樂大典》(文論編)成稿與出版籤約發布會在京舉行。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中國音樂學院院長、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王黎光,人民音樂出版社執行董事(社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沈致金出席發布會。
《中國音樂大典》由中國音樂學院與人民音樂出版社聯手合作的一項浩瀚文化建設工程,集合中國音樂各種類型資源的權威性、集成性、數位化、立體化於一體,旨在以嚴謹、科學、經典、規範為準則,努力建設當今世界最權威的中國音樂集大成者,打造一部關於中國音樂歷史的「四庫全書」,為建立「中國樂派」提供強大支撐。本次發布會的舉行,標誌著這一鴻篇巨製「文、譜、圖、音」四編之一——文論編的編纂工作勝利完成,進入出版階段。
李巖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音樂大典》(文論編)的出版將成為未來海內外中國音樂學術理論研究的權威範本,並催生和帶動海內外中國音樂文獻學、目錄學、校刊學等學科的研究,同時對中國音樂文化「走出去」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世界影響。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音樂學院與人民音樂出版社弘揚中國傳統優秀音樂文化、提升原創音樂文化能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擔當。
《中國音樂大典》(文論編)的編纂歷時4年,共計550餘萬字,約6萬多信息條目,內容包括29種核心期刊及藝術學院學報所涉及的音樂類文章,並按照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音樂史學、音樂美學、音樂教育、音樂表演等14大類進行編目。
王黎光在致辭時說,《中國音樂大典》是建立「中國樂派」的理論基石,力圖匯集在時間維度上貫穿古今、在空間維度上輻射全國的中國音樂經典。為此,中國音樂學院調集各音樂教學單位、研究機構與學術團體的優秀教研人員,匯集散落各方的音樂數據資源,傾力梳理中國音樂歷史文化脈絡,囊括古今中國音樂發展的經典藝術事項和經典藝術形式。其中,文論編主要收錄與中國音樂研究相關的著作、論文、文集等紙質出版物,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料庫的「元數據」提取與建構。其目的在於了解中國音樂研究的現狀,為中國樂派的建設提供理論體系的支撐與堅實基礎,為後人的研究提供材料索引。
沈致金表示,這一次與中國音樂學院聯手打造《中國音樂大典》這一具有歷史性、預見性和創造性的鴻篇巨製,是對大型音樂典籍類圖書出版的積極探索,是對中國音樂文化和中國音樂理論體系的具象構建,更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履行宣傳思想戰線使命任務的深入實踐。
《中國音樂大典》是一套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構建中國音樂理論體系的典籍,以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中國音樂理論、表演、創作、人物等各方面的成就,預計規模將達百卷千萬字。隨著成稿工作的完成,《中國音樂大典》(文論編)計劃在2021年首批出版,與廣大讀者見面。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