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河北生態環境發布」可快速關注
5月1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通報了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
大氣重汙染的成因
2017年9月,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大氣重汙染成因及治理攻關項目開始實施。截至目前,已經摸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汙染的成因,主要可以概要成以下方面:
超出環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強度的排放,是根本原因。「2+26」城市除了二氧化硫這一種汙染物以外,其他的主要汙染物的實際排放量都超出了環境容量的50%以上,排放強度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到五倍,並且在採暖季又增加了30%左右的排放量。另外這個區域裡邊,還存在著大量鋼鐵、焦化、玻璃等企業,主要生產工序不可中斷,所以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大幅減排。
還有最近幾年氣侯變暖的大背景,造成了氣象條件的趨於不利,這是區域的秋冬季大氣重汙染天氣過程形成的重要誘因。高濃度的氮氧化物和VOCs造成大氣氧化性偏強,這是重汙染期間二次PM2.5濃度快速增長的關鍵因素。另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區域性特徵很突出,重汙染期間,汙染物主要沿著西南、東南和偏東通道的向北京傳輸,區域傳輸的平均貢獻可以達到45%,個別的汙染過程裡,甚至還會到70%左右。
對表現突出企業
提供發展紅利是努力方向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重汙染發生的時候,對企業採取相應的停產限產措施,這是大氣汙染防治法的要求,是法定動作。對一些環境績效比較好,信用比較高的一些企業提供「紅利」,是生態環境部的一個努力方向。
從去年開始,生態環境部進行了大範圍的調研,以問題為導向,制定措施,發布了《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對減排企業實施清單化管理,開展績效分級,採取差異化減排措施,保障減排措施可核查、可監測、可操作,在去年秋冬季也經過了實踐的檢驗。在重汙染期間,評為A級的、環保水平高的企業可不採取或少採取停限產等措施,對於C級的、環保水平相對較低的企業,則需加大減排措施力度。
在某種程度上A類企業就樹立了環保的標杆,以差異化管控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提升環保基礎工作水平,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實現汙染減排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贏。今年即使在疫情期間,生態環境部也在拓寬、拓展重點行業,從15個行業拓寬到39個行業,有300多家龍頭企業,100多個行業協會都參與進來。生態環境部近期已把指導意見起草完畢,即將下發廣泛徵求意見。
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的
一些重點工作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之年。生態環境部將堅持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推進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其中,將在三大重點區域基礎上,加強對東北地區、蒙寧陝晉交界地區、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的關注。將秋冬季作為PM2.5重點管控時段,將夏季作為臭氧重點管控時段,發布實施《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
另外,還將積極推進VOCs和NOx協同減排,加大重點行業VOCs和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力度,加強移動源汙染防控。全力推動「2+26」城市平原地區農村完成煤改清潔能源、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大宗貨物運輸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等三大工程。
還要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有關區域統一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和減排措施,進一步提升PM2.5和O3汙染預測預報能力水平,細化應急減排清單,擴大績效分級範圍。當預測到可能發生大範圍汙染過程時,區域按要求統一啟動應急響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應急減排措施,降低汙染程度。
涉VOCs和氮氧化物企業
對減排工作應引起重視
近兩年,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的情況,生態環境部將會針對臭氧汙染開展2020年VOCs治理攻堅行動,這個文件馬上會下發。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重點是推動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
包括在6-9月份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的VOCs和臭氧汙染控制、防治工作;從源頭控制、過程治理、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集群排查、綜合整治等方面實施VOCs治理。「夏天要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也是2020年大氣汙染治理和去年變化最大的一方面。
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啟動了「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在目標設定方面,會延續《大氣十條》《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思路,主要圍繞著空氣品質改善和主要汙染物減排量方面來設計目標。針對近幾年臭氧汙染問題比較突出的情況,在規劃中會針對臭氧的兩項前體物VOCs和氮氧化物設計減排目標。
河北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在發布會上獲「點讚」
2016年12月份,河北石家莊周邊持續發生了20多天的重度汙染天氣,空氣汙染已經衍生成了民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所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印發省政府文件,出臺18個專項方案,從2013年一直到2019年,河北淘汰和化解了鋼鐵過剩產能近1億噸,平板玻璃、焦炭、水泥淘汰量也比較大,在散亂汙企業和集群整治方面,河北走在了前列。像廊坊文安人造板企業集群、滄州鑄造企業集群,現在已成為全國的樣板,很多地方都在參觀學習。在聯防聯控方面,河北也樹立了全國標杆,空氣品質預測預報水平全國領先,在預測到重汙染天氣時,採取的應急減排措施卓有成效。
河北把化解過剩產能作為治本之策,把壓煤治汙作為主控方向,把聯防聯控作為殺手鐧。通過增氣減煤大氣環境效益是非常大的,還有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等等,這麼多的治本之策放在那兒,劉炳江司長表示,一定會發生減排效果,一定會改善空氣品質。河北已經提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現在省委政府自我加壓,省委書記親自部署,親自布置,親自督辦、謀劃,全省上下形成了省之大事,全省上下一條心在做,劉炳江司長提到,預計今年河北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對河北同志付出的艱辛辛苦點讚。
來源:生態環境部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通報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重點,河北在發布會上獲「點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