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拍不出的後八十回,像《我愛我家》重聚時的淚水

2020-12-11 懂球帝官方

以下內容來自公號「宅總有理」,歡迎各位關注!




01.




1992年,王朔把《動物兇猛》丟給住他家街對面的姜文。


姜文想當導演蓄謀已久,讀完小說,立馬找王老師寫劇本。那時王朔寫了好幾年電視劇,已經寫到崩潰邊緣。雖已成腕兒,身心俱疲。尤其痛恨給有追求導演寫。好在姜文才華橫溢,王朔不寫,他自己回屋憋稿子。憋了一個月,把六萬字的小說寫成九萬字的劇本,才有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另一個叫英達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


1992年,由王朔編劇、英達和宋丹丹主演的《愛你沒商量》口碑不佳。英達為此抑鬱了些時日,覺得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


英達出生於根正苗紅的文化世家。曾祖父英斂之創辦過《大公報》,爺爺英千裡給余光中上過課。爸爸英若誠,把《茶館》翻譯成英文,當過文化部副部長。1990年,音協、文化部舉辦全國青年最喜愛的歌曲評選,很多老幹部抵制崔健,最後還是英若誠發了話,《一無所有》才得以入選。


祖上赫赫戰功,自己也不能閒著。《愛你沒商量》翻車後,英達想起在美國留學時,曾去拍攝現場看喜劇《考斯比秀》,就回家問英老爺子的意見:「這種劇非常有趣,現場演給觀眾看,連笑聲都給錄進去。」


英若誠點頭:「東西是好東西,就是要做到本土化。」


思來想去,英達還是只能找王老師。王朔一聽,覺得靠譜。《愛你沒商量》折戟,他臉上也掛不住。畢竟還要吃這碗飯,不能砸了招牌。於是兩人將這種一集一個獨立故事的室內劇命名為「情景喜劇」,試圖打一場翻身仗。商量出幾百字的故事大綱後,兩人直奔東北,一番花言巧語,拉到了首筆投資。


然而,就在要出劇本的時候,王老師躲到海南去了。



從日後《看上去很美》的序言來看,那時王朔遭遇的不止是寫作危機,還有巨大的人生危機,開始懷疑眼前的生活。英達翻身心切,不能理解王的苦痛。無奈之下,他只能跑去北大戲劇社找堂弟英壯,讓他做編劇。


英達把堂弟拉到西山一家招待所裡閉門創作。兄弟倆就著白菜麵條吃了一個月,絞盡腦汁地寫,寫得非常慢,開拍的日子簡直遙遙無期。就在近乎絕望時,王朔打了個電話過來,對英達說:「我給你介紹個人吧。」


王老師沒想到,他的一個電話,就這麼將中國首部情景喜劇的品質拔成了一座珠穆朗瑪峰,最終成為九十年代電視文化的地標建築。此後近三十年裡,一提起中國情景喜劇,誰也躲不開《我愛我家》。


中國情景喜劇的大幕,是在王老師的跑路聲中拉開的。




02.




1986年,說完《如此照相》的姜昆久久拿不出好段子。


姜昆去向作家諶容求教,碰巧看到她兒子梁左的小說《虎口遐想》。姜昆知道北大畢業的梁左心氣高,一直憋著想拿「諾貝爾文學獎」,就說:「你先改成相聲,一旦在春晚上火了,全國人民從此就知道你了。」


然後你才能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不是?


87年春晚,《虎口遐想》果然火了。梁左趁熱打鐵,又寫了《電梯奇遇》《小偷公司》和《特大新聞》。他有個當喜劇演員的弟弟,叫梁天,在根據王朔小說《頑主》改編的電影裡跟葛優搭戲。王老師是通過他認識梁左的。


見到英達時,梁左已是寫相聲的腕兒。不過腕兒寫一段相聲才50塊錢,加之春晚審核越來越嚴,梁左聽說寫喜劇,欣然答應。下筆之前,英達給賈家設定了一個大女兒、一個弟弟、一個小女兒再加一個倒插門的女婿。梁左堅決要把大女兒改成大兒媳婦,這樣方便自己抖包袱。



劇組選演員時,拉的全是關係戶。演媳婦和平的是英達當時的妻子宋丹丹,演大兒子賈志國的是宋丹丹在北京的同事、在《霸王別姬》裡給張國榮配音的楊立新,遊手好閒的弟弟賈志新是梁左他弟梁天,妹妹賈小凡是英達堂弟英寧的妻子趙明明,英寧又是製片主任。後來連英若誠老爺子也跑去客串。


說起客串,《我愛我家》幾乎佔了當時演藝界的半壁江山,一集一熟臉兒,蔡明、句號、李明啟、濮存昕、王志文、姜文、夏雨、何冰、李雪健…當然還少不了多年以後往沙發上一躺就成了網紅的葛大爺。


由於《愛你沒商量》的挫敗,英達心裡一直憋著勁兒,野心非常大,希望播出後萬人空巷。每次拍戲前,他都主動給觀眾暖場,告訴大家要多笑。英達很幸運,碰到了那個時代最好的一批演員,特別是碰上了梁左這樣極具才情的編劇。這才讓《我愛我家》成了不可逾越的經典。


因為有梁左,市井故事和日常段落都變成了閃光的包袱,包袱下面又藏著對社會的深刻洞察。所有雞毛蒜皮、家長裡短都在諧趣中捎帶著對現實的譏諷。九十年代經濟、文化上的各個話題都成了賈家人生活的衝突笑料。從知識分子到販夫走卒,基本上都能從這部劇裡找到共鳴。


也難怪後來有人說:「要想了解中國的九十年代,直接去看《我愛我家》就行了。」


不幸的是,九十年代最後一縷理想之風消融之後,2001年,梁左死在家中,他在《我愛我家》中樹立起來的高標再也無人能夠達到。梁左生前最想寫的不是相聲也不是喜劇,而是小說,結果無心插柳。


1994年,《我愛我家》播出,有些老幹部不太高興,覺得低俗、無聊,架不住收視率節節攀升,首播重播都是全國第一。賈家人成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生活範本,英達也揚眉吐氣。不管怎麼說,這是頭一份,為中國人民普及了一種新的喜劇形式。雖不及祖上三代,也算一件功德。


此後,英達越戰越勇,成立喜劇公司,帶著一幫人,四處開花,為中國情景喜劇開疆拓土,可謂碩果纍纍。此後近三十年間,中國數得上號的情景喜劇,多少都跟他扯上了關係。說他是先驅,一點也不過分。


可惜有件事,先驅沒能猜到:


經歷網際網路洗禮的中國老百姓,笑點越來越高了。




03.




《我愛我家》大獲成功後,英達緊接著又拍了好幾部情景喜劇。先是《候車大廳》再是《心理診所》,都沒掀起什麼大風浪。1998年,他又以自己在美國留學的經歷為藍本,搞了一部《中國餐館》,號稱單集21分鐘投資30萬,女主角請的是《北京人在紐約》裡的王姬。


結果沒多久,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中國餐館》只能下架。一年後劇集重見天日,已經被刪減得面目全非。英達雖然為中國老百姓的笑聲操心,但開公司畢竟不是做公益。眼看《中國餐館》賠得不輕,只好再去找梁左出山。這一來,又出了一部好劇,《閒人馬大姐》。


1999年,北京電視臺在6:30到7:00這個時段推出630劇場,專門播放情景喜劇。走平民路線的《閒人馬大姐》沒多久就把收視率抬到了10個點。觀眾越看越喜歡,英達只好帶著團隊邊寫邊拍,頭天寫劇本,第二天拍攝,一周內播出。實在寫不出來的時候,就買報紙翻新聞,把社會上能聊的事都放在蔡明眼前溜了一通。一不留神,《閒人馬大姐》拍了近300集。


英達的雄心,既愉悅了群眾,又鍛鍊了隊伍。拍《閒人馬大姐》時,劇組裡有個叫呂小品的孩子做劇本統籌。拍《我愛我家》時,呂小品跑過龍套,英達見他天資聰慧,一直帶在身邊,一心栽培,讓他深度參與了各種拍攝環節。拍《馬大姐》時,每逢有事,英達就找呂小品代班。


呂小品沒有辜負他。一年後,《東北一家人》掀起英式喜劇最後的浪花。


1999年,人民藝術家趙麗蓉老師在春晚上最後一次亮相,趙本山以一曲《昨天、今天、明天》順利接棒,從此開始統治春晚小品。在本山大叔不遺餘力的推廣下,東北話一度成為喜劇首選。正巧,當初《我愛我家》的製片主任英寧有個東北大舅。2001年,他照搬《我愛我家》的模式,寫了幾集《東北一家人》。沒想到一播,反響極為熱烈,40集被擴充到120集。


那時候,痴迷於樂隊的董成鵬剛在「吉林省原創大學生歌曲大賽」上拿了個二等獎,還不是日後《屌絲男士》裡的大鵬。倒是呂小品,在炎熱的攝影棚裡裹著軍大衣,塑造了初代目屌絲,牛小偉。


牛小偉渾然天成的底層氣質和東北一家人的日常逗梗再一次為全國人民送去了下飯佐料,背後潛伏的,卻是中國情景喜劇模式的困境。英式兄弟把場景搬到候車廳、診所、餐館,都沒能再創爆款,最後還是得向家庭劇妥協。這樣的困境也延續到呂小品身上。次年,他夥同當初《我愛我家》的執行導演林叢,策劃了一部《網蟲日記》,依然是反響平平。


它最大的貢獻,是編劇俞白眉拉了一個網絡寫手入夥。這位寫手雖然沒寫幾集,到頭來還是落了個署名,從此走上編劇生涯。


這個人,就是寧財神。


想必看到隊伍裡有人能出去獨當一面,英達感到非常欣慰。所以2003年中國情景喜劇研討會上,他非常樂觀地說: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臺都有自己的情景喜劇,讓每一個觀眾在每天的任何時間,打開電視機都能找到一個情景喜劇。」


先驅到底沒能猜中故事的結局。




04.




1993年,《霸王別姬》上映。英達出演戲園老闆,跟張國榮演對手戲。英達特意為自己設計了一個撩袖子抹頭髮的動作,一出鏡就抹。


哥哥就笑他:「你別老是抹,老是抹這個動作就不好看了。」


英達肯定不知道,當時有個女學生去劇組給鞏俐演過群戲,名字叫閆妮。鞏俐肯定也想不到,多年後,閆妮會在《歸來》裡跟自己對戲。也是那一年,14歲的姚晨成為國家最後一批公費培養的舞蹈演員,隻身一人去北京學習民間舞。至於寧財神,已經在華東理工大學做起了他的生意。


後來是一個叫尚敬的導演把這幾個人擰在一起,譜寫了新世紀情景喜劇的絕唱。英達拍《我愛我家》時,北漂尚敬在首都搞了個「華人音樂經典」演唱會,還給黃宏編過小品。不幸當起製片人後,事業線一墜千裡。英達拍《馬大姐》那會兒,呂小品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對方說:「我有一哥們兒窮得不行了,還弄過春晚小品,你能不能讓他進劇組掙點錢?」


說來奇奧,參演英達的劇後,尚敬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一年後就交出一部《向陽理髮店》,再一年又是以軍隊生活為背景的《炊事班的故事》。英式喜劇沒做到的突破,放到尚敬手頭出現了轉機。《炊》播出後,尚敬名聲大噪,拿獎拿到手軟。隨後,他向時尚生活轉型,開拍《都市男女》。


《都市男女》無足掛齒,關鍵裡面有一對主演,一個叫姚晨,一個叫喻恩泰。而《炊事班的故事》裡,白展堂沙溢、佟湘玉閆妮、李大嘴姜濤、邢捕頭範明都湊齊了。尚敬環顧四周,就差一個會寫劇本的。


巧就巧在,早年做期貨賠得底褲不剩、後來在榕樹下混得風生水起的寧財神,正好是《都市男女》編劇之一。此君早年深受王老師解構反叛之風影響,嘗到做編劇的甜頭後,一時膨脹,在北京買了房。原本打算寫個40集的無釐頭喜劇,迫於房貸壓力,硬撐著寫了80集。


房價上漲倒逼文藝復興,看來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2005年,《我愛我家》的執行導演林叢拍出《家有兒女》,為家庭情景喜劇再添磚瓦。但很快,《家有兒女》就被《武林外傳》蓋過了風頭。


拿到樣片時,央視本來打算先播30集,效果不好就換劇。結果播到10天,收視率從1.95%飆升到9.5%,差點頂翻神劇《亮劍》,連打廣告都要找關係。至於「同福客棧」那幫人,他們人生的季節,都跳到了春天。


遙想當年,被表演老師定位成「大青衣」的姚晨一年沒接到戲,聽說她演《武林外傳》,老師都感嘆:「生活真是不容易,老姚也要走這條路。」閆妮更是跑了快十年龍套,四處給人串戲。一夜之間,天地換了顏色。


個人是勝利了,可惜呀,祖師奶奶早就說過:


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當中。


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05.




《武林外傳》開播十年時,姚晨在微博上說:「十年一覺武林夢。」佟掌柜緊接著寫了一句:「還是江湖夢中人。」


這是第一個關於十年的故事。第二個關於十年的故事是:上一部引起觀影熱的《愛情公寓》播出,已經是2009年的事了。


關於《愛情公寓》,可以聊的已然不多。從爆紅到跌下神壇,它只用了字幕組一個排的兵力,耗費了網友一張扒皮貼的視力,最終顯示出原創情景喜劇乏善可陳的想像力。早年陳佩斯搞喜劇,陳強老爺子支持說,搞吧,中國老百姓過得實在太苦了,生活太缺乏笑聲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有些濃眉大眼的人倒叛變革命了。他們愣是把一部情景喜劇大電影,拍成了一部盜墓片。


從後往前看,《武林外傳》並沒能成為國產情景喜劇的新起點,那只是將死未死前的迴光返照。寧財神以其浸淫網際網路多年的筆力爆發於一刻,加上尚敬的調教了一幫好演員,這才掀起收視狂歡。從《我愛我家》橫空出世算起,情景喜劇就不是各方面軍的心頭愛,畢竟回報率太不可觀。




情景喜劇向來無緣黃金檔,往往出現在飯菜時間,收片價格也不高。放在九十年代還說得過去,擱現在投資人一聽就不想聊了。


《武林外傳》號稱投資2000萬,當時北京沒有現成的錄影棚,投資人說:「我在平谷有塊地,拿出來你們去搭個同福客棧。」當時劇組一百來人在山上封閉了一年,吃、穿能省的都省了,死磕才磕出來80集。


編劇們也不傻,別的劇寫高了幾十萬,情景喜劇一集幾萬。當年《我愛我家》宋丹丹酬勞1000塊一集,梁左是她的三倍。也別指望再出個梁左了,都是要供房貸的人,要不是生計所迫,孫子才想一寫寫80集呢。


拍到後面,演員也是一劫。宋丹丹一個人藝老藝術家,總是被當作演小品的。呂小品演完牛小偉就退了,到哪兒身上都貼著標籤。姚晨和閆妮更是想盡各種辦法擺脫身上的喜劇色彩,她們當初接戲主要是想改善一下生活。


耗時長、回報低、大概率成炮灰,熱衷於做這種生意的人我至今沒見過,這種人基本上更適合搞嚴肅文學,特別想青史留名那種。


編劇汪海林說得好啊,「特別懷念煤老闆和地產商投資影視劇,他們只要求你加幾個女演員,現在不一樣了,大數據、大流量、大IP,都是硬性指標。」要搞這種新文藝,除了給鮮肉和摳圖師傅報銷發票,剩下的錢主要還得買收視率。


曾不斷有人問先驅英達,何時才有一部劇能超越《我愛我家》,起初英達還會展望。後來面對《新周刊》,他很坦然:


「它只會出現在九十年代,也只能出現在九十年代。」



二十多年多過去了,2019年北京衛視的春晚上,《我愛我家》的演員重聚,眾人回味唏噓,九十年代杳然而去,劇中劇外,世事流變,連中國首富都換了不知多少輪。宋丹丹和英達的兒子巴圖唱起那首《你是我的家》,不禁令人想到《武林外傳》裡,佟掌柜給郭芙蓉算打工期限時說的話:


「二十年很快的,彈指一揮間。」


電影《一聲嘆息》開頭,跑路去海南的王老師寫過一段獨白,我至今記憶尤深:


「有些事隆重地開幕,結果卻是一場鬧劇;有些事開場時是喜劇,結果卻變成了悲劇。」



「全文完,下次再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中國情景喜劇20年沉浮錄》,貴圈137期

[2]《2003-2004中國情景喜劇研討會實錄》,英達

[3]《國產情景喜劇26年,被遺忘和被仰望的》,劉丹

[4]《梁左:情景喜劇第一人》,孟靜

[5]《我愛我家》:一部劇演活一代中國人,趙淥汀、鄭猛,收錄於《我和我的九十年代》


以上內容來自公號「宅總有理」,歡迎各位關注!


-

END

-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武林外傳》拍不出的後八十回,像極了《我愛我家》重聚時的淚水
    拍《我愛我家》時,呂小品跑過龍套,英達見他天資聰慧,一直帶在身邊,一心栽培,讓他深度參與了各種拍攝環節。拍《馬大姐》時,每逢有事,英達就找呂小品代班。呂小品沒有辜負他。一年後,《東北一家人》掀起英式喜劇最後的浪花。
  • 《武林外傳》後八十回,原來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十三年過去了,《武林外傳》依然是必備下飯劇「額滴神呀,我錯咧,我真滴錯咧……」在今年春晚舞臺上聽到這句屬於佟掌柜閆妮的熟悉自白,所有《武林外傳》的老粉絲大概都會虎軀一震,關於同福客棧的回憶也隨之一點一點湧上心頭。「這麼多年了,佟掌柜還是那麼好看。」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佟掌柜越變越好看了」。
  • 《武林外傳》13年後重聚,網友:一直在等後80回
    新京報訊 (記者 武芝)在3月8日晚播出的綜藝《王牌對王牌》中,《武林外傳》劇組的重聚為觀眾帶來了「回憶殺」。「郭芙蓉」姚晨、「白展堂」沙溢以熟悉的人物造型攜手走出「同福客棧」,並演唱了《武林外傳》的主題曲《俠客行》。姚晨、沙溢演唱《俠客行》。
  • 咖位是一道鴻溝,倪虹潔談武林外傳重聚,再沒聚過一次餐
    咖位是一道鴻溝,倪虹潔談武林外傳重聚,再沒聚過一次餐文|閒雲《武林外傳》,國內最受歡迎的室內情景喜劇之一,堪稱是一代人的經典,有曾經多少80、90後的少年,是看著《武林外傳》長起來的,也期盼著當初的演員們能夠再次重聚,但現實是殘酷的。
  • 王牌《武林外傳》主創十年後重聚PK《臥虎藏龍》
    提起武俠,《臥虎藏龍》和《武林外傳》絕對是不少人心中首先會想到的兩部作品,一部讓中國的武俠文化站上國際舞臺;一部則用喜劇的方式表現武俠精髓,堪稱一代人共同的記憶。2月5日(周五)晚20:20,浙江衛視由vivo智慧型手機獨家冠名播出的《王牌對王牌》即將播出第二期節目,《武林外傳》和《臥虎藏龍》兩部經典武俠作品的主創人員將在多年後再度聚首,上演一次前所未有的「武林爭霸戰」。
  • 十年一覺武林夢,《武林外傳》的後八十回我們最終還是沒能等到
    許多人看到這兩句歌詞是不是都能跟著唱出來了,一部《武林外傳》是多少8090後的回憶,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遍遍的反覆觀看,百看不膩。2006年元旦《武林外傳》橫空出世,一群毫無名氣的演員,一部不知所謂的故事情節,甚至把古代、現代、歌曲、相聲、廣告都雜糅到一部劇之中,完全是個四不像,讓許多人都覺得這部劇就是個笑話。
  •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的下飯劇還是《我愛我家》和《武林外傳...
    30年來難覓又一部《編輯部的故事》 從《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到《都市男女》《武林外傳》,再到《老娘舅》《紅茶坊》,哪怕是謗譽各半的《愛情公寓》,情景喜劇可以說陪伴了好幾代觀眾的成長。
  • 《武林外傳》15年了。
    2021年1月2號,《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發微博問好:15年了,你們好嗎? 只有那「前八十回 完」不變,只有那後八十回,等不來。 15年內一直不溫不火,直到去年和潘粵明一起主演的《龍嶺迷窟》,實力火出圈,在過去眾多《鬼吹燈》的影視劇改編版本中,姜超「王胖子」的形象好評頗高,更被認為「最接地氣」「最符合原著」。 接下來還有幾部後續的《鬼吹燈》系列電視劇,我相信姜超可以迎來事業的第二春。
  • 《我愛我家》《武林外傳》後,下一個中國情景喜劇經典何時出現...
    總數不少,喜劇卻是稀罕物,百個之中僅佔七席,且還有一個與其說是喜劇,不如劃歸為「古代沙雕劇」更為合適——湖南衛視在電視劇市場中常被視為整體風格最為輕鬆的平臺,可湖南廣電旗下芒果TV影視劇中心文學總監朱麗美給出的數據,卻讓人「樂」不起來。 作為平臺方代表,朱麗美認為:「真正的喜劇要有悲涼的底色在,但現在的喜劇更多為了搞笑而搞笑,很淺,很薄。
  • 武林外傳讓我笑了14年,今天我怎麼就哭了?
    14年前的元旦,《武林外傳》正式開播。14年前的除夕夜,《武林外傳》大結局。這是上面視頻中的片段:屏幕上寫著「前八十回結束」,每個人都揮手笑著向你道別。14年後的再見面。所以下面這個事實,才會讓那麼多人悲傷:「14年後才發現,原來《武林外傳》後八十回真的等不到了。」小時候看《武林外傳》。覺得真的很熱鬧。熱鬧到忘了這是一個失敗的故事。第一個出場,第一個夢碎的,是郭芙蓉。
  • 明玉cue白展堂,《武林外傳》後80回一等就是13年!
    點娘靠熱搜看完了《都挺好》全部重點劇情不出意外的大團圓結局出人意料的彩蛋,瞬間回憶殺!最後明玉、蘇大強、石天冬一起包餃子看春晚,姚晨cue了下正在舞臺上表演的沙溢 「這個叫沙溢的演員我還挺喜歡他以前演《武林外傳》的時候還挺帥的,一個小瘦臉。」
  • 《武林外傳》中最難參悟的內涵 你又看懂了幾個?
    郭女俠第一集就走在一條龍的路上了從另一個方面說,《武林外傳》是一部80集的章回體情景喜劇。如果用術語,也就是「八十回」八十回是個很玄妙的概念,九九八十一未滿——我國古代四大名著,創作年代距我們最為接近的《紅樓夢》,原作者曹雪芹所著的,也是整整八十回。
  • 從我愛我家到愛情公寓 中國情景喜劇20年沉浮記
    1992年,王朔和英達合作的電視劇《愛你沒商量》播出後反響不佳,意氣風發的哥倆頓感受挫,決心整出一個新鮮玩意兒給自己翻身。就是這個有點賭氣的行為,給了《我愛我家》,甚至整個中國情景喜劇一個機會。  《愛你沒商量》的失敗,讓英達想起了自己在美國留學時看到的《考斯比秀》——一種將觀眾引入拍攝現場,同時收錄觀眾真實笑聲的全新模式。
  • 武林外傳最大bug:故事發生在不可能的年代!
    提起中國情景劇的巔峰之作,除了《我愛我家》和《東北一家人》之外,就要數《武林外傳》了。但《武林外傳》其實存在著一個巨大bug!
  • 《武林外傳》主創重聚,國產劇也有春天
    但《武林外傳》如今確實已經成為了一種符號,成為了一部經典,是中國情景喜劇的巔峰作之一。尚敬成就了《武林外傳》,而《武林外傳》,也成就了尚敬。不再述說江湖和武林,不再述說英雄主義和兒女情長,把武俠世界裡的大人物一個個拉下神壇進行人間化,是《武林外傳》的主旨。
  • 《武林外傳》做到了小故事,大道理,可以稱為「中國的童話故事」
    武林外傳的笑點不低俗,很貼近現實,而且它的每個故事事實上都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真正做到了小故事,大道理,可以稱為「中國的童話故事」。緊貼時代的話,其實這個系列是可以無限拍下去的,可惜只有一季,電影到是打破了美好的想像,龍門客棧更是狗尾續貂。
  • 《武林外傳》關中大俠,呂輕侯!
    《武林外傳》關中大俠,呂輕侯不想做相國的帳房不是好秀才,不會說英語的書生不是好演員。而我們那物美價廉的好秀才,恰好混搭以上幾種特質,將一口子曰說的出神入化,把知識就是力量的精髓學得透徹,必要時還能給你整一句絕對洋氣,不混大碴子味的sweet dream。今天和大家聊聊同福客棧裡名聲相當的的關中大俠-呂秀才。
  • 回顧《武林外傳》中最令人難忘的5大場景 說死姬無命只能排第二!
    提起經典喜劇《武林外傳》,相信許多80、90後都不會陌生。女掌柜佟湘玉和她的幾個夥計,在七俠鎮的同福客棧裡,演繹了一幕幕經典的搞笑場面,在歡笑與眼淚中陪伴了觀眾們一起漸漸成長。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回顧一下這部電視劇中最令人難忘的5大場景吧!
  • 《武林外傳》為什麼沒有續集?劇終時的一句臺詞道破原因
    對於好的電視劇我們總是會非常的喜歡,還會進行反覆的觀看,似乎自己就生活在劇中,跟著劇中的角色進行各種的猜測,《武林外傳》這部劇也是如此,時隔多年我們在看到這部劇時感到特別的親切嗎,小的時候就想著能去劇中和主角們生活在一起該有多好啊,也感受一下那種溫馨的場面。
  • 《武林外傳》導演再拍喜劇,不愁下飯沒劇追了
    尚敬拍過的喜劇《武林外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喜劇,相信這部電視劇是很多人的童年,在以前是不是每一集都是不願意錯過的,幾乎每個暑假放假都要再追上一次。在童年的時候,大家是不是覺得《武林外傳》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武林外傳》的導演尚敬可不只拍了這麼一部下飯神劇,他還有一部《炊事班的故事》,大家在當初的時候都是對這兩部喜劇是愛不釋手的,就連吃飯的時候追劇也是不能停的。大家是不是非常喜歡尚敬導演多拍過的喜劇,下飯神劇真的是讓人愛不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