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情緒,是一種強烈的心理衝動和行為動力。情緒的下一個環節,要麼動口,要麼動手,要麼憋著自我內傷。憤怒情緒也未必都是壞事情,有人因為魔鬼而衝動,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人用怒火奮勇殺敵,降妖除魔。
但是,如果因為很小的事情就怒火中燒,拳腳相加,這應該不算是積極而正常的情緒狀態了。
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呢?
案例故事:
老師好。我最近以來脾氣暴躁。總是因為很小事情,卻發大脾氣。生氣的時候很想打人,有點暴力傾向、不太理性,突然間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但有時候、沒事的時候又很正常。
我該怎麼控制我的暴躁情緒?
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
我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沒有人天生就愛發脾氣,更沒有人願意用打人等暴力解決問題。自己能夠知道事情很小,不值得生氣,但是控制不住脾氣暴躁,而且憤怒情緒甚至失控到可能動手打人。明明知道不可為,但是控制不住情緒,抑制不住內心的怒火和打人的衝動。這種情緒失控狀態確實令人沮喪。
我們通過你的描述,覺得你的自我覺察能力還是很棒的。你覺得自己脾氣暴躁,甚至容易暴力。這讓你想改變自己,希望自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俗話說「衝動是魔鬼」,每個人都想成為情緒的主人,不受情緒的控制,但是控制情緒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應用一些方法技巧。
下面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建議具體深入了解自己的憤怒情緒。每一個人的性格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最多,如果您的父母中有一方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那麼很有可能你是受他們所影響的。當然,彼此同住一個屋簷下,又加上環境的因素,耳濡目染之下,你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這只是猜想,具體原因還需要你自我反思。比如你是否工作不順,早晨心情不好,以至於情緒不穩定;又或者是他人的言行觸及到了你的禁忌,讓你生氣了。
建議自己具體分析一下每次發脾氣的具體感受和原因,加深情緒源頭和過程的自我認知。
其次,應用理性,調控情緒。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很會自我反思的人,因此才會在情緒失控後很快恢復正常狀態。有了這一個基礎,如果你可以科學地訓練自己,也可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平靜,具體的做法是:
1、合理地宣洩情緒。不良情緒就像洪水,只能疏通,而不能堵。可以選擇吶喊、奔跑、拳擊…等方式去發洩。也可以找人傾訴,旅遊,購物,美餐等方式讓自己獲得滿足感,分散注意力……(飲酒例外)
2、提高自我修養,培養興趣愛好。多看書,聽輕音樂,下棋,練字,健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
3、生氣前深呼吸,讓大腦情緒冷卻。
4、縮短生氣的時間,儘快恢復正常狀態;減少生氣的頻率;事後自我反省。(以上行為可以用紙記錄下來,及時對比)
5、合理飲食,不熬夜,少吃刺激性食物。
6、情緒易受環境影響,儘量遠離讓你生氣的環境和人群。
專業性建議。
情緒的失控,除了上述外部環境的原因之外,更主要是內心沒有一個情緒的穩定機制,導致個人容易被外部因素吸引注意力,觸發情緒開關。一個較為本質的方法是,在自己心理建立一套情緒穩定機制。
大致方法就是,有具體明確、積極正向的生活目標,並為此付出適度和持續地努力。修正自己的價值體系,降低人事物等外部情緒刺激源的刺激作用。
結論:
我是彼岸舵主。情緒往往是非理性的,直接在一瞬間對外部價值刺激做出衝動性反應。這個非理性成分越大,個人價值體系越薄弱,越容易激發憤怒等負面情緒。自我覺察和自我控制是理性的,能夠很好的幫助個體識別情緒並進行及時的調整。
修正價值體系,增強內省覺察力,有助於減弱憤怒等負面情緒強度,增強情緒自控力。
強烈的情緒,要麼助人上天堂,要麼推人下地獄;究竟是上天還是入地,自己說了算。
「情緒主題」延伸學習建議:
如果想徹底成為情緒的主人,享受自在的人,建議多深入關注和學習有關「情緒的高緯度本質及自我情緒控制技術」,相關的概念、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