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上海萬國公墓長眠,原配朱安和許廣平,誰與他一起合葬了?

2020-12-07 金花談歷史

民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年代,而且也是大師級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湧現出了很多才子才女,而我們所熟悉的魯迅就是民國時期的大文豪。在最初的時候,魯迅先生是學醫的,但是在當時的那個時期,動蕩不安,後來魯迅先生決定用筆桿子來喚醒世人,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受人們的尊敬。在魯迅先生去世之後,他被安葬於上海萬國公墓。

魯迅在上海萬國公墓長眠,原配朱安和許廣平,誰與他一起合葬了?

中國人從古至今,講究夫妻應「生同寢,死同穴」,但是魯迅先生的原配和他喜歡的女人許廣平,都沒能與魯迅合葬,這是為什麼呢?對於原配妻子朱安,因為是封建舊社會的包辦婚姻,魯迅做為受過新思想教育的人,對包辦婚姻也是反對的,而且他與朱安並沒有多少感情,生前兩人就久不在一起,至於去世後會不會合葬,其實也就無關緊要了。

可能有的人會問,既然不喜歡,又為何不放手,讓朱安去尋找她自己的幸福呢?其實並不是魯迅不肯休朱安,而是因為朱安對魯迅有情,而且魯迅的母親很喜歡朱安,朱安也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著魯迅的母親,而朱安的這一輩子,也是個不幸的女人,空有魯迅先生原配的頭銜,卻一輩子沒有得到丈夫的心。

直到1947年,她去世後,被安葬在了北京海澱四季青板井村的周家墓地。也許被葬在這裡的朱安,才真的實現了那個年代女人們常說的一句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朱安做到了「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吧,這位雖然不被魯迅先生喜愛的女子,卻是周家名正言順的兒媳婦。

許廣平是魯迅先生喜愛的女子,她曾經是魯迅的學生,所以許廣平是受過新式思想教育的女人,她與魯迅有著共同語言,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學識上,都與魯迅非常合拍,後來他們日久生情,從開始的互相鍾情到最後生活在一起了,而且,許廣平對革命事業也做出了突然的貢獻。

如果從感情的角度出發,許廣平做為魯迅生前最愛的女人,應在去世後與魯迅先生合葬,但是許廣平在臨終之前,卻立下了遺囑,她要求在她去世後,把骨灰灑遍各地,只留一小部分撒在魯迅先生墓前,雖然他們沒有合葬在一起,但這也算是一種陪伴吧。

原來,不管是原配朱安還是最愛的女人許廣平,誰都沒能與魯迅先生合葬。對於朱安和許廣平,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下你的見解!

相關焦點

  • 朱安有名無實,許廣平有實無名,他倆誰該與魯迅合葬在一起?
    「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點二十五分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去世,享年55歲。」魯迅先生的死訊曾轟動一時,巴金、胡風、蕭軍等12人為其抬棺,上萬民眾自發為其送行,將魯迅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1947年,朱安死前曾留遺囑說:「希望死後葬在大先生(魯迅)旁邊。」按照朱安的想法,自己畢竟是魯迅的妻子,這是她應有的權益。可是許廣平並沒有接受這個請求。她認為,首先朱安是在北平病故的,魯迅的墓地是在上海,距離太遠,靈柩運送起來太不方便;其次魯迅和朱安並不是「名副其實」的夫妻,魯迅生前都不愛朱安,死後怎麼會愛呢?
  • 魯迅逝後葬入萬國公墓,那許廣平和原配朱安,去世後怎麼安葬?
    魯迅逝後葬入萬國公墓,那許廣平和原配朱安,去世後怎麼安葬?說起魯迅,我想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們國家近代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大文豪,而魯迅不管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我們當今社會,都非常的具有影響力,並且他的作品曾被放進了教科書當中來讓我們進行學習,所以說起魯迅這個人,我想大家都會有所了解,而他本人也同時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那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魯迅逝後葬入萬國公墓,那許廣平和原配朱安,去世後怎麼安葬?
  • 朱安和許廣平去世後都沒和魯迅合葬,朱可以理解,許為什麼沒有?
    ,徐志摩不喜歡他的原配妻子提出離婚,而魯迅則因為母親沒有和妻子離婚。朱安和許廣平去世後都沒和魯迅合葬,朱可以理解,許為什麼沒有?魯迅先生對我國的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英年早逝,56歲的年紀就去世了,他的陵墓位於上海萬國公墓,那麼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妻子朱安和許廣平都怎麼樣了呢?民國時期夫妻在去世之後應該要合葬在一起的,但不管是朱安和許廣平都沒有放在魯迅先生的陵墓中,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魯迅離世後葬入上海「萬國公墓」,妻子朱安和許廣平葬在何處?
    魯迅離世後葬入上海「萬國公墓」,妻子朱安和許廣平葬在哪?但非常不幸的是,魯迅在只有56歲的時候就辭世了,他最後葬在了上海的萬國公墓,魯迅先生有一個原配妻子叫朱安,後來他又還有許廣平,那麼他的原配妻子和許廣平都是葬在何處?朱安和許廣平是一個也沒有和魯迅先生合葬,只有魯迅先生一人葬在了上海萬國公墓。因為魯迅先生對原配妻子是沒有感情的,那麼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為何要娶朱安呢?
  • 魯迅去世後被葬在上海萬國公墓,許廣平和朱安去世後又葬在了哪裡
    魯迅先生去世之後,魯迅的第二任妻子許廣平與宋慶齡、馮雪峰等人的協商下,擬定了治喪委員會。萬國殯儀館,是上海最好的殯儀館;而萬國公墓則是上海最好的公墓(二者並非一家)。治喪委員會把魯迅安排在這裡,也是費了一番苦心。一般能安葬在這裡的,都是一些達官顯貴、富商巨賈、社會名人、進步人士、外國人等等。魯迅先生作為「民族魂」,自然也是最有資格葬在這裡的。當然了,在這裡安葬的價格也不菲。
  • 魯迅原配朱安,晚年多次收到捐款依然債臺高築,卻不肯辭退傭人
    民國時期的上海,是中國文學界的樂土,魯迅的晚年之所以選擇留在高消費的上海,就是看中了它的文化氛圍。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病逝,享年56歲,文學界的一顆明星瞬間隕落。 魯迅被葬在萬國公墓,送葬的人達數萬人。魯迅的母親此時還在北平,得知兒子去世的事實後悲痛不已。
  •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
    魯迅原配妻子朱安孤獨一生,去世想要埋在魯迅旁邊,卻被許廣平拒絕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辭世,享年55歲,伴隨著魯迅的離世,他的原配妻子朱安以及許廣平的生活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魯迅生前,朱安一直和魯迅母親生活在一起,那個時候魯迅雖然不和她們住在一起,但是每個月都會給她們寄生活費,那時魯迅的收入水平算是中上等,完全可以讓朱安和母親過上不錯的生活,但是魯迅去世以後,他們家的經濟收入全部中斷。
  • 魯迅死後,朱安不斷收到贈款,許廣平生活拮据為何還要供養朱安
    魯迅跟許廣平在一起生活後,他的朋友曾田涉曾開玩笑對魯迅說:「愷撒的東西還給愷撒」,言下之意就是母親的禮物還給母親,魯迅笑著點頭:「是呀」。對於原配妻子朱安,魯迅曾說:「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的供養她」。這段有名無實的婚姻關係,魯迅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承諾,即使他跟許廣平在一起,但他也一直供養原配朱安到他去世為止。
  • 魯迅死後許廣平給朱安生活費,朱安有保姆伺候,債務卻高達四千元
    魯迅(原名周樹人)出生於官宦家庭,13歲以前魯迅家境富裕,但自從祖父入獄後周家就開始衰敗,魯迅也從一個富家少爺變成了一個受人冷眼的落魄公子。多年後,魯迅在其作品中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讓人想不到的是,雖然家道中落,但魯迅家裡一直請有傭人幫工,甚至晚年的原配夫人朱安生活落魄到只能吃白粥、醬蘿蔔,也一直有傭人照顧她。
  • 許廣平為何大罵周作人?從魯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說起!
    不承認王蘊如(周建人第二任妻子)在周家的地位倒也罷了,畢竟周建人的原配妻子羽太芳子,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親妹妹。但不承認許廣平在周家的地位,完全是同情守活寡的朱安(魯迅原配)。這是讓許廣平咬牙切齒的。
  • 人因垂老漸知秋:魯迅原配朱安的寂寞身後事
    原創 陳漱渝 文學報作為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一生落寞,恪守傳統規矩等待著永不回家的丈夫。圖: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右)陳漱渝 | 文上海喬麗華博士為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立傳,曾囑我寫序。我勉力寫了一篇,題為《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朱安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她的遭遇是無愛情婚姻釀成的悲劇。朱安27歲嫁到周家,跟魯迅做了三十年名義上的夫妻。魯迅去世之後,作為一個孤獨異鄉人,她又在清貧中生活了十一年。
  • 魯迅逝世後,原配朱安與知己許廣平的真實生活對比
    我國赫赫有名的小說家魯迅曾經先後有過兩位女人,她們分別是不喜歡的原配妻子朱安與情人許廣平。朱安:儘管只是形式上的婚姻,她依舊對丈夫忠貞不二儘管朱安與許廣平兩人的經歷過往截然不同,然而,兩人先後曾是魯迅身邊最為親密的女人,在魯迅去世後,身為原配的朱安與身為愛人的許廣平將堅守與執著發揮到了淋漓盡致,而兩人的真實生活對比究竟如何
  • 魯迅與朱安無性婚姻30年,朱安到死還想跟魯迅合葬,被二房拒絕
    顯然魯迅沒有給她第三種跟他一起搬出去的答案。朱安拒絕了,她說魯迅去哪裡她就去哪裡。因為紹興朱家臺門已經沒落,房子都賣了,她回去也沒地方住。魯迅最終同意了朱安跟他一起搬出去的請求。1924年5月25日,魯迅攜母親、朱安遷居到西三條胡同,而朱安也一直在這裡住到她去世為止。
  • 人因垂老漸知秋:魯迅原配朱安的寂寞身後事
    的原配妻子,朱安一生落寞,恪守傳統規矩等待著永不回家的丈夫。圖: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右)陳漱渝 | 文上海喬麗華博士為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立傳,曾囑我寫序。我勉力寫了一篇,題為《寂寞的世界,寂寞的人》。朱安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她的遭遇是無愛情婚姻釀成的悲劇。朱安27歲嫁到周家,跟魯迅做了三十年名義上的夫妻。
  • 魯迅兩任妻子:大3歲原配獨守空房,小17歲的許廣平得到所有愛
    魯迅,一代大文豪,一生都在進行著文學創作,進行著思想上的迸發,他的文學作品對於中國的思想文化有很深的影響,尤其是五四運動之後,他的現代文學蜚聲中外,也被譽為20世紀東亞文化版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而這樣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自然也少不了默默付出的女人,他有兩任妻子:朱安和許廣平。
  • 魯迅與朱安,許廣平,的生活糾結
    朱安朱安,魯迅的原配夫人,法律上的合法妻子。1878年6月生於浙江紹興。祖上先輩做過知縣知府。朱安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受封建時期的教育,是舊社會典型的傳統女人。許廣平是新時代的現代女性,他從小叛逆舊社會的思想束縛,曾投身五四運動,任《醒世周刊》編輯,後考入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1924年改稱「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因受魯迅先生現代文學的薰染,對魯迅心情仰慕。許廣平以「受教的小學生」身份,給教過她兩年書的老師魯迅寫信,並很快得到魯迅的熱情地回信。從此,她和魯迅經常寫信,有時還登門謁見,虛心向魯迅求教。
  • 揭秘:為魯迅,拒絕朱安的臨終遺願,尊許廣平為先生,乃實至名歸
    誰知道此行被政府鎮壓,劉和珍等六名同學在混亂中,或被槍殺,或被踩死。魯迅先生憤怒之餘,寫下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經過數回合的「戰鬥」,魯迅終於還是戰敗了,他敗給了愛情,他和許廣平相愛了。1925年10月,魯迅放下了所有包袱,告訴許廣平,也是告訴自己──「我可以愛」。但是當時魯迅還是很複雜的。名義上,他還得保持原來的婚姻。這就意味著,不能和許廣平結婚!
  • 身為魯迅遺物的朱安,明明有許廣平養活,為何苦到只喝稀粥和醃菜
    魯迅葬禮魯迅的母親和原配妻子朱安,都沒有去上海參加大葬等一切塵埃落定,全中國也慢慢接受了魯迅已經離世的事實。而朱安,想邀請許廣平和兒子周海嬰來北京一起生活,她將周海嬰視為己出,因為那是她丈夫唯一的兒子。
  • 許廣平愛屋及烏,在魯迅死後,給他的原配妻子寄生活費
    說到許廣平我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她和魯迅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魯迅的後半生基本上是和許廣平生活在一起的,兩個人還有一個兒子海嬰,但是魯迅死後人們在為魯迅修年譜的時候,許廣平卻不肯稱自己為魯迅的夫人,只稱自己和魯迅是同居關係,這是怎麼回事呢?
  • 許廣平被76號特工處囚禁兩月,周作人乘機慫恿朱安出售魯迅藏書
    她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努力學習,考上了北京女師,在那裡,一腔熱血的許廣平結識了魯迅,並且與之相戀同居。和魯迅婚後十年,許廣平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魯迅和兒子。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因病英年早逝。19日下午,魯迅的遺體送到了萬國殯儀館,22日,魯迅的靈柩被送到了萬國公墓埋葬。這一年許廣平38歲,周海嬰僅僅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