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包含哪些?傳統道德是中華文化?

2020-08-11 黃龍2020

什麼叫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包含哪些?百年以前的傳承的思想、藝術、文學、技術、工藝、習俗等叫做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包含以下方面

思想方面:儒家、佛教、道教、法家、兵家思想,最具代表的五家。

道德方面:從:仁、義、禮、智、信、勇、恕、忠、孝、悌。(仁,執政「仁政」), 到漢朝逐浙演變成八德:禮、義、廉、恥,孝、忠、悌、信,以儒家思想、儒家學說為主。道德,也可稱作是人的行為準則。


中國書法

由於編排原因,今天我們不談「兵家」思想,在最後簡易說說:儒家、佛教、道教、法家的主要思想。

傳統文化按學科分

宗教與哲學 :(1)佛教及佛教哲學,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華嚴經》等);(2)道教以及科教哲學(如《道德經》)。

數學 :《周髀算經》; 《九章算術》(三國時劉徽著); 祖衝之; 算盤。天文學:天象觀察記錄, 發明觀測儀器:圭表;渾儀;簡儀;高表;仰儀,制定曆法(農曆)。

醫學 :《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黃帝內經》。

農學 :《齊民要術》賈思勰著 ,《水經注》酈道元著

四大發明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指南針 。

建築:參見中國建築,園林 ,廟宇 ,宮殿 ,故宮,阿房宮,塔 ,萬裡長城,墓葬建築。

繪畫:油畫,中國畫(古代中國畫、現代中國畫、當代抽象國畫)。

書法 :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硬筆書法 。

音樂:中國民族音樂,中國戲曲,傳統民歌 ,中國雅樂。

舞蹈:古代舞蹈,周朝雅樂,大舞,小舞,漢朝樂府,唐朝樂舞,現代舞蹈,彩帶舞,扇子舞 。

武術:少林龍爪手,形意拳, 米組拳 ,戳腳翻子拳, 八卦掌 ,八級拳 ,查拳 ,峨嵋鐵臂金剛捶 ,醉拳 , 臨清潭腿 ,劈掛拳 , 太極拳, 螳螂拳, 詠春拳,嶽飛拳等;刀槍劍戳斧鉞勾叉的配套運用。

戲曲:京劇,評劇,越劇,粵劇,花鼓戲,湖南花鼓戲,豫劇。

曲藝 :相聲,歌仔戲,皮影戲,布袋戲,南曲,高甲戲、雙簧。

戲曲影視:中國電影,中國電影史,中國電視,中國電視史。

服飾:參見中國服飾。

飲食:中國菜。川菜 (四川菜)、湘菜 (湖南菜)、粵菜(廣東菜)、魯菜 (山東菜)、

蘇菜(江蘇菜)、浙菜 (浙江菜)、閩菜 (福建菜)、徽菜(徽州菜)註:不是安徽菜。

教育:國子監,太學 ,科舉制度,私塾,書院 ,翰林院;佛寺教育。

文學:唐詩、宋詞,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神話、中國寓言。

語文:漢字、詞語、成語。

最後簡易說說:儒家、佛教、道教、法家的主要思想

佛教: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1、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不鼓勵人聽天由命,希望人能開創和改變命運。

2、緣起論。很深奧,我也難理解。 3、反對殺人,包括反對自殺。4、眾生平等。

5、神識不滅:每個人都在六道中輪迴,隨業受報,隨業流轉,行善多的就往上走,可以享受人天福報;那麼作惡多的呢,就要下地獄,做餓鬼,或者做驢馬牛羊,償還人家的債務。

是宗教,主要倡導:寬大為懷,諸惡不作,行善積德。

道教:無為而治—順其自然,主要是講權術、政治層面的思想。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創始人為老子。

法家思想:提出了富國強兵、以法治國的思想,強調暴力統治。在古代秦國受到施行。


孔府--孔子像

儒家:也稱為儒教或儒學,不是宗教。創始人為孔子。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智、信、誠、仁、義、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範和準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漢代儒家思想發展形成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將「孝」作出了豐富完美的定義。在儒家思想普及過程中,很多社會問題得到解決。儒家思想傾向於施用仁政管理國家,政治家們以此為根據,限制土地過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體系。《孝經》大約成書於秦漢之際,其作者有說是孔子、曾子、曾子的門人所作,至今無定論。


現代道德教育

以往由於聽有人說:儒家的最高境界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認為儒家重孝,不講忠國;又有人說:忠孝不能兩全。所以錯誤的認為儒家思想不愛國,對儒家持反對態度。通過了解以下儒家對孝的解釋,我才認同了儒家思想,認為儒家思想是強國利民的先進理論!

按漢朝儒家《孝經》,是儒家定義提出了「孝」的重要性,並將「孝」的最高層級定義為:為國效力、做出貢獻,獲得功名,光宗耀祖。據悉:儒家將「孝」定為五個級別:初級為在家陪父母;最高級別的「孝」為:修身養性,為國效力、做出貢獻,獲得功名,光宗耀祖。可見儒家思想是忠國的。

人們將「禮、義、廉、恥,孝、悌、忠、信」作為八德,將「禮、義、廉、恥」定義為「國之四維」。人不知「廉、恥」則會行偷竊之事,眾人不知「廉、恥」則會結隊做海盜之事。正是因為中華從漢朝就推出了「國之四維」,才沒有對別國發動侵略。

本人認為:悌與孝相近,近些年來我國對失信人員採取法規上的處理制度,信已納入法律範圍。所以八德為六德合適;同樣順序適合調整一下,六德為:忠、孝、禮、義、廉、恥

有學者經過研究認為:儒家思想不是政治,具有儒家思想了不能代表個個為英才,但是選擇各級領導必須從具有儒家思想的人才中挑選!國富民強不但要在道德上遵循儒家思想,更重要的是還需要政治正確!各位認為如何?希望大家討論留言、發表各自的意見!

相關焦點

  •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如何準確理解堅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如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怎樣挖掘和總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實質?怎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敬請關注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郭繼承為您所作的報告《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
    民族精神統領著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認識和了解中華文化,必須清楚文化是什麼。文化的概念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中西方學者都有不同的解釋。筆者認為,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物質、思想、行為和制度的一切總和。文化可以大到信仰和道德,小到對一花一草的態度。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如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獻、建築、藝術作品等等,都是狹義層面的文化。無論是從廣義層面還是狹義層面挖掘文化傳統、梳理文化精神,對於民族文化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 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髄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那麼傳統文化講的是什麼呢?就是兩個字「道德」。道德是傳統文化的精髄,是全社會人類的公德。我國傳統文化,歷來都是把道德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衡量、評判一切人與事好壞的主要依據和標準,在對待道德與財富的關係上的價值取向是重義輕利。《大學》曰:「徳者本也;財者末也。」,「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 中華傳統文化香藝文化
    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香文化是與人們生活須臾不離
  •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價值追求、人格修養、獨特品質、社會理想的精華,是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集中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道德精髓、根本精神和核心思想理念,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價值觀。
  • 弘揚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前言我們中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大國。各種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使我們文化自信的出處。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之中,中共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反覆強調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養,更好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傳統文化的定義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因此,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文化自覺自知。知道自己有什麼家底,家裡有什麼寶貝,寶貝的價值與意義是什麼,對這些有清晰的了解和認知,才能夠不再「拋棄自家無盡藏,持缽沿街效貧兒」。
  • 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呢!像古詞,古詩,語言,書法,棋牌,服飾,曲藝國畫,民俗,節日,儒家,法家。老子,莊子,佛教,道教!什麼文房四寶,四大發明!五千年來不斷積累起來的,思想精神,物質文明,融合起來的優秀文化內涵!一個人,如果真的領悟到了,中華文化對於每個人來說的重要性,必定是肝腦塗地,用盡一生的心血來發揚這種文化,去傳播這種文化,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表面,說說而已!
  • 《淺說中華傳統文化》
    《淺說中華傳統文化》(作者:田友泉)中華傳統文化理論體系太龐雜,一年兩年都說不完……因為有幾千年來經百家歷千家繼萬家弘揚所長,各立山門眾多學派爭鳴,在多個朝代的發展時期,盛極一時蔚為壯觀……自然,其中有的得寵,一度淪為統治階級的工具、甚至部分融入封建制度的管理體系,大彰其道;而其中有一些則流於市井或荒野,最後有的落得幾近玄妙;唯有在民間的那些文化,倒是深得普通民眾的喜歡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我們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於歷史的原因,傳統文化中有一些不適合現當代的因素自然難免,需要給予其轉化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當下社會主義文化中、融入到中華民族文化中,就成了既包含歷史文化、又涵蓋當今文化建設、另借鑑外來文化的整體「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挖掘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資源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道德可分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道德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道德資源,加強道德建設,必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處世之德」,為社會公德建設提供寶貴資源。社會公德指人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
  • 淺談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
    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這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廣闊的概念,就性質而言,它是中華民族賴以長期發展、不斷進步的精神支撐和智力支持;就結構而言,它是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層面在內的完整系統那麼中華傳統文化有什麼顯著特點?
  • 科學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作者:山西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 衛建國  如何科學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當前理論界、學術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解決好這一課題,有助於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傳統文化是什麼?我們應當怎麼學習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什麼?我們應當怎麼學習傳統文化 坐看雲起 當前,傳統文化熱在神州大地興起,各種傳統文化學習班,傳統文化講座、論壇層出不窮,可是筆者在同不少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在聊天時感覺到,很多人對於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還很模糊,不知道傳統文化包括哪些方面,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學習傳統文化?
  •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常青樹
    關公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常青樹。 關公文化濃縮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道德精髓,滲透著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精神,代表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關公精神的核心,實質就是中華文明積澱而形成的一種民族內在精神,一種愛國敬業、自強不息的拼搏奮鬥精神,一種誠信友善、厚德載物的知行合一精神。
  • 中華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國意味著什麼?
    其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個論斷具有真理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養分,是中華文明的全部內涵。離開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就失去了根基。同時,文化是一個漫長積累、發展和創新的過程。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和創新的成果,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
  • 學誠法師: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是什麼
    史懷澤的生命宣言在西方文化中無異於空谷足音,然而在中華文化的精神傳統中,卻能發現一個原本完整的敬畏生命的體系及由此而生的整體性價值觀。 溯源中華傳統文化,構成三大文化主幹的儒、釋、道思想,蘊含有深刻的生命整體性精神。
  • 淺談文化與普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面對具有進攻性的異質文化,我們的民族文化還能不能繼續保持它的獨特性,還能多大程度上保持它的獨特性,以及如何保持它的獨特性?這是我們中國人不能不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下工夫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文化,了解中國文化中哪些成分是積極的,哪些成分是消極的,哪些是應當繼承的,哪些是應當拋棄的,以便在蜂擁而入的外來文化面前保持冷靜的頭腦,對異質文化的優劣之處予以正確的分析。
  • 雲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做有道德的教師
    全國暑期班主任培訓在硯山縣舉行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愛國主義、孝親敬老、倫理道德教育,提升學校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的文化道德素質,促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2015年 7月26—31日,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做有道德的教育者」為主題的全國暑期班主任培訓在硯山縣民族中學舉行。來自全國70餘所中小學校400餘名一線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此次培訓。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學習中華文化,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參加這次比賽給了我更多鍛鍊的機會,也讓我了解到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文學盛宴、文化盛宴。」會澤縣代表隊初中選手覃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