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省GDP排名:江蘇苦追廣東七年差距拉大 臺灣仍居第六

2020-12-05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截至1月26日,大陸各省市區在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局報告中陸續公布了2016年的地區經濟數據,綜合媒體梳理數據發現,在目前已公布2016年GDP的省份中,GDP排名次序相比去年變化不大,增速排名則變化較大。其中,地區GDP總量前六名仍然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與2015年相同。其中江蘇苦追了廣東7年後,2016年經濟總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第七名則有所改變,2015年GDP排名第八的湖北超越了河北,排到了第七。

另據觀察者網查詢,我國臺灣地區去年的GDP增長率為1.4%,總量折合人民幣約為37329.1億元,加入全國榜單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間。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過臺灣。

目前,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四省「晚交卷」,尚未發布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遼寧省尚未發布2016年GDP增速。

江蘇山東GDP差距擴大1900多億元

在2016年的省級地區生產總值榜上,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省,仍舊佔據前六名的位置,次序不變。其中排名第一的廣東省,經濟總量超過7.9萬億元。廣東、江蘇之間的差距變化不大,而江蘇、山東之間的差距則擴大了1900多億元。

按照目前的態勢,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已經形成了幾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粵蘇魯三強,廣東和江蘇都處於7萬億~8萬億元之間,山東為6.7萬億元。雖然山東十多年前的GDP總量曾超過江蘇居第二,但近年來與粵蘇兩強的差距在不斷拉大,2016年與廣東的差距達到了1.2萬億元,與江蘇也相差了近萬億元。

江蘇苦追廣東七年未果

多年來,經濟第二大省江蘇多年來與第一大省廣東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有趕超之勢,但2016年兩者的差距又重新拉開了。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GDP達到7.95萬億元,增長7.5%,GDP總量連續第28年佔據榜首;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省GDP在2015年邁上7萬億元臺階後繼續增長7.8%,達到7.61萬億元。兩個經濟大省之間的GDP總量相差0.34萬億元。

媒體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的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

江蘇苦追廣東七年未果

因此,在江蘇連續7年逐漸追近廣東後,2016年廣東對江蘇的領先優勢又重新擴大。

江蘇追趕步伐放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衝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開展得最早,目前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在外貿出口增長受阻的情況下,藉助電商的快速發展,廣東工業產品的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大,內銷佔比進一步提升。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5.6%,同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

其次,經過多年追趕後的江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一些重要指標的增速已經放緩。數據顯示,去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5%,比廣東低了2.5個百分點。

兩者絕對值重新拉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2016年廣東的平均價格水平比較高,以現價計算的絕對值也就比較高,若扣除價格因素,廣東的實際增速仍低於江蘇。此外,廣東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明顯低於江蘇。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分析,雖然當前廣東經濟總體保持穩定,但也面臨不少困難,主要體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行業和地區分化加劇,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差異加大。

事實上,相比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廣東的區域發展最不均衡,粵東西北與珠三角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且這種差距有拉大的態勢。珠三角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率先轉型、率先調整,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而粵東西北地區受傳統發展模式影響,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經濟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湖北GDP總量超越河北

大陸已經發布GDP的27個省市區中,只有4個省份的排名發生了變動。在2015年,河北與湖北分別列在第7名、第8名,廣西與江西分別列在第17名、第18名,生產總值相差不過百億,在2016年則互相調換了位置。

湖北2015年超越遼寧上升至第八後,2016年再接再厲,一舉超越了人口大省河北,上升至全國第七,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水平,逆勢趕超的競進態勢日趨明顯。實際上,若按目前的態勢,2017年湖北的鄰省湖南也極有可能超過河北。

GDP超過3萬億省份升至9個

2016年大陸地區GDP超過3萬億的省份目前已經增加到9個,湖北、河北、湖南3省的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在2015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省的GPD在3萬億元以上。

下一個超過3萬億的省份很可能是福建。儘管目前遼寧的具體數據尚未揭曉,但根據福建官方25日發布的消息,福建2016年的經濟總量已確定上升至全國第十。改革開放之初,福建經濟總量位居全國二十多名,經濟基礎薄弱,是沿海地區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如今能擠入全國前十,殊為不易。

21省2016年經濟增速相對放緩


從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看,21個省市區的GDP增速在2016年放緩,其中甘肅降幅最大,達到1.2個百分點,降為7.6%。

生產總值排名前三,基數較大的廣東、江蘇、山東,2016年的GDP增速都放慢了至少0.5個百分點。

只有6個省市區的GDP增速出現上升。西藏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於全國第一,並從10%上升到了11.5%,但經濟總量仍舊排名最末。重慶市在2015年、2016年的GDP增速都位於第二,增速也從10%上升到了10.7%。

總體上看,南方省份的經濟年報更為亮眼,名義增速超過9%的省份均來自南方。比如同為直轄市,重慶的名義增速接近12%,比天津高出3.6個百分點。從經濟總量上看,目前重慶的GDP總量已經逐步逼近天津。


東北GDP增速回暖

GDP增速增靠後的山西與黑龍江,GDP增速都在回升。山西省從3.1%上升到4.5%,上升1.4個百分點,增幅目前位於全國第二,黑龍江省的增速,也從5.7%回升到6.1%。到目前為止,只有這兩個省份沒有跑贏全國6.7%的GDP增速。2015年增速排名倒數第四的吉林省,增速也從6.3%提到6.9%,提高了0.6個百分點。

但在總量上,遼寧在2015年被湖北、湖南超過之後,2016年又被福建超越了。改革開放之初,遼寧的GDP總量高居全國第三,如今卻將退出全國前十。

臺灣去年實現「保1」

臺統計部門25日公布,去年經濟增長率為1.4%,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達2.58%,雖好於原預測,但成長的速度及強度仍顯不足。

臺「行政院主計總處」表示,1.4%比預測增加0.05個百分點,「成功保1」,與2015年全年0.72%的增長率相比「倍增」。

觀察者網從臺「行政院主計總處」查詢到,去年臺灣的名義GDP為170855.4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37329.1億元

該部門有關負責人分析說,2016年第四季度高於此前預測,主要是因為消費、投資及進出口情況都好於預期。不過民間消費雖好於預期,但年增長率僅1.27%,並沒有好於往年,主要原因是民眾薪資增長未跟上物價漲幅,抑制了民眾消費意願。

外需方面,臺灣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復甦步調趨穩,半導體需求強勁擴張,國際農工原料價格相繼止跌回升,加上基期偏低影響,臺灣第四季度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擴增11.73%;內需的投資部分,去年第四季度半導體業積極擴充投資,加上臺灣航空業者擴充機隊,以美元計價的基本設備進口增長30.4%,帶動挹注投資動能。

對於今年經濟走向,臺灣經濟研究院當天發布預測報告,上修今年臺灣經濟增長可達1.78%。報告指出,就趨勢而言,今年上半年的景氣表現會較好。

臺經院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優於2016年,這將給以出口為主軸的臺灣經濟帶來效益。臺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會跟著國際潮流走。

南北名義GDP之差

各地統計部門目前發布的均為GDP實際增速,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增速,而名義增速則包含了價格的變動。價格變動是無處不在的,不光關係到各地GDP總量的大小,也與每個人的實際收入息息相關,用名義增速來觀察各地的經濟表現更為直觀。

比較各省份的實際增速與名義增速,我們不難發現,南方省份的名義增速大多高於實際增速,而北方的很多省份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

例如,山東的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1.3個百分點;陝西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2個多百分點;內蒙古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4個百分點。反觀南方省份,無論是福建、廣東、上海,還是浙江、湖北、重慶等地,名義增速都明顯高於實際增速。

首先要了解的一個背景是,不少北方省份的產業結構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在過去幾年能源價格下行的情況下,這些省份自然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尤其是資源產品需求旺盛的時候,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的地方日子比較風光,但長期來看,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由於產業結構不同,北方很多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佔人均GDP的比例要比南方沿海發達地區低很多,這也影響到了經濟的各個方面。

相比之下,南方省份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比較旺盛,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小。尤其是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處於產業的下遊,輕工製造業以及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產業發達,這些地區的價格上升幅度較大,因此名義增速就明顯高於實際增速。

觀察者網綜合澎湃新聞、第一財經日報、新華社、臺灣「中央社」等報導

相關焦點

  • 2014年各省GDP排名臺灣險被河北超越 9省人均破1萬美元
    好險,2014年臺灣GDP全國排名至少保住了第六名。繼去年被河南省趕超後,臺灣與河南的GDP差距越拉越大,從1892億元擴大至3235.78億元。虎視眈眈的河北省緊咬不放,GDP差距並未有太多變化,離超越臺灣也僅剩一步之遙。以人均GDP為標準,已經超過2萬美元的臺灣依然領先大陸,但去年廣東和福建破萬後,大陸已有8省市邁入「萬元俱樂部」。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數據顯示,重慶2020年GDP增長10.9%,增速居全國第一;山西省則以4.9%的增速墊底。  與2020年相比,各地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山西、雲南回落幅度最大,均較2020年回落4個百分點。遼寧、黑龍江、天津的回落幅度也較大,均超過了2個百分點。
  • 看到各省GDP排名 臺灣政壇終於有人緊張了?
    據臺灣中評社11月4日報導,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日前接受專訪,肯定了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繼續舉辦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維持兩岸交流。  但他認為2018國民黨若光復臺北市,「雙城論壇」一定會升級。他也提到,若跟大陸各省相比,臺灣經濟快要滑到10名左右,這讓他很緊張。
  • 2020年上半年全國省份城市gdp排名 上半年gdp全國排名2020
    目前,31省市均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廣東、江蘇、山東位列前三,16個省份是正增長,西藏以5.1%的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受疫情影響,廣東GDP增速小幅下降2.5%,GDP總量依舊領先全國。江蘇緊隨其後,GDP總量為46722.92億元,同比增長0.9%。值得注意的是,江蘇跟廣東的GDP差距明顯縮小。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廣東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位於華南珠三角地區。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裡,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市),常住人口1.1521億人。  2019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671.07億元,人均GDP 94172 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 13651 美元)。
  • 2019年江蘇省各市gdp排名 江蘇gdp各市排名2019年
    江蘇省,是全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比廣東、浙江都強。按照江蘇省的人均GDP水平,已經達到世界「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9年,江蘇省GDP總量99631.52億元,人均GDP12.36萬元。
  • 上半年各省份GDP出爐:廣東名列第一,臺灣排名有些意外
    2019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上半年全國各省多項經濟指標於近期悉數出爐,大眾較為關心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也已經揭曉。截止目前全國一共有28個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從整體上看,上半年全國GDP總量為450933億元,同比增長6.3%。
  • 廣東gdp世界排第幾?2019廣東gdp世界排名
    馬興瑞預計,2019年全年廣東省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0.5萬億元,年增6.3%。據此,廣東將成為中國史上首個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的大省。  預計2020年廣東的經濟增速為6%左右,GDP有望接近12萬億元。
  • 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GDP排名
    受疫情影響,各省前三季度的GDP與去年相比排名有些波動:其中湖南GDP總量超越湖北位居至全國第八;安微GDP超越上海升至全國前十;江西GDP超越遼寧排名升至全國第十五名;貴州GDP超越內蒙古和山西排名升至全國第二十名;吉林GDP超越黑龍江排名升至全國第二十五名!
  • 前三季度城市gdp2020排名 中國前三季度各省gdp排名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3日,50大城市累計賣地超過3.51萬億,同比上漲18.3%,50大房企拿地破2.2萬億,房企積極拿地趨勢開始出現。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 中國各省市gdp排名2019 全國部分省市gdp情況梳理
    這兩天,各省市2019年初步的經濟成績單陸續公布。  比如廣東宣布,預計2019年GDP在10.5萬億元以上,成為首個破10萬億大關的省份。緊隨其後的江蘇,同樣表示接近10萬億大關。
  • 中國各省與美國各州GDP對比排名,差距到底在哪裡?
    根據2019年的數據2019年,美國GDP總量為21.43萬億美元;2019年,中國GDP總量為99.1萬億,折算為14.36萬億美元。中美兩國GDP的差距為7.07萬億美元,中國GDP大概是美國的67%。那中國與美國兩個國家之間各省與各州GDP對比情況是怎樣呢?
  • 東吳江蘇的2020年一季度GDP出爐,在國內排名第幾?
    江蘇最早的歷史是發源於春秋五霸之一的吳國,當時吳國定首都為姑蘇,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後來三國時期東吳皇帝孫權也把首都定在了江蘇的南京,所以江蘇省自古就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各城市與吳文化也是頗有淵源,如今的江蘇省更是名城薈萃,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這裡經濟繁榮,城市發達,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淘金聖地
  • 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
    然而,近些年來臺灣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應GDP增長率逐年下調,部分主要產業增長乏力,因此,促使經濟增長放緩,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在全國排名也下調至第九,故經濟表現不如過去幾年。既然中國臺灣今年上半年GDP突破2萬億元,那麼在大陸各省中排名如何呢?
  • 廣東江蘇GDP領跑中國,卻打不過美國一個州
    不過作為中國經濟總量前三強的山東,兩會上公布的2019年GDP增長預計是5.5%,按照2108年7.65萬億的總量來算,顯然無法進入GDP的"10萬億俱樂部"了。 從1989年開始,中國的經濟一哥的位置就長期被廣東佔據。江蘇30年間一直難以追上廣東,並且時不時地還被山東大漢比下去。
  • 2020年最新GDP城市排名出爐,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
    最近,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GDP排名新鮮出爐,大家普遍比較關注的前十強迎來大洗牌。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重慶超越廣州,南京取代天津,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重慶崛起超廣州一直以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幾乎都是綁定地出現在各大排名榜單上。可現在,重慶強勢崛起,GDP總量一舉超越廣州兩百多億元,排名第四,硬生生地將「北上廣深」變成了「北上深渝」。
  •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2019年全國各省市區GDP排名 2019GDP增速排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李金磊)31省份2019年GDP數據目前全部出爐,全國首現「10萬億GDP俱樂部」,廣東GDP首次突破10萬億。而經過統一核算,31省份GDP之和低於全國GDP總量,各省份GDP總和高於全國GDP的「打架」現象得到解決。
  • 前三季度,臺灣GDP總量排全國第八,那麼人均GDP呢?
    具體到各省,廣東省前三季度以77191.22億元的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一,江蘇省以72199.64億元緊隨其後,排名全國第二,排在第三的是山東省,GDP達到62309.37億元。那麼,我國臺灣省今年前三季度GDP表現如何?根據臺灣省統計部門初步統計,2019年第三季度,臺灣經濟增速達到2.91%,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臺灣省今年連續第三個季度GDP增速上升。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臺灣GDP總量、人均GDP在國內是什麼水平呢?排名第幾?首先來看GDP總量。眾所周知,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GDP總量排名各省第一,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不少省份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臺灣。今年上半年,全國GDP最高的省份是廣東省,總量達到4.92萬億元,是臺灣的2.2倍。除了廣東之外, 江蘇(4.67萬億元)、山東(3.30萬億元)、浙江(2.90萬億元)、河南(2.56萬億元)、四川(2.21萬億元)等5省GDP超過臺灣,臺灣名列全國第七。
  • 我國各省人均GDP排名:山東上榜,浙江第二,第一現身一匹黑馬!
    5.山東省人均GDP 72851元,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五,國內生產總值居全國第三位,佔中國GDP總量的1/9,和廣東、江蘇一起被選為中國綜合競爭力強的省份。4.廣東、中國人口最多,是社會、文化最開放的省份,在廣東居住的外國人士達到百萬人,人均GDP為81089元,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經濟綜合競爭力、金融實力都已達到中高級收入國的水平、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