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測王這一個月緊鑼密鼓採購樣品、聯繫實驗室、薅人試睡,拿到評測結果就火速趕稿。
測試品牌就是這些了,其中打碼的著名乳膠枕品牌「R牌」,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我們把它的評測內容放入文末彩蛋區,感興趣的請到文末自取。
PS:別的牌子,就不要問為什麼沒有它了,我知道你在睡它......我就是先選一波大牌挑挑毛病,解決群眾們想買不知道怎麼下手的主要矛盾先。(真心想補測的,留言區自行拉贊~)
丨評測結果
心急火燎想買的,先給你幾個綜合推薦。推薦標準:新枕拆包可用(TVOC、甲醛含量比較低),體驗無硬傷:
「一個枕頭你測什麼安全,我又不吃它?」
真不是我被害妄想症,乳膠枕的製作流程本身的確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比如:
天然乳膠在採集後會加入防腐劑、抗凝劑等物質;
乳膠枕在生產過程中並不是只用乳膠液,為了提高產品性能,會加入橡膠促進劑、硫化劑等添加劑;
「缺斤短兩」的乳膠枕裡,可能含有合成橡膠(丁苯橡膠),而這種材料也可能成為甲醛來源。
以上這些,都可能在你的枕邊製造空氣汙染:
甲醛,臭名昭著的致癌物,有多傷人不用我囉嗦了。TVOC,揮發性有機物的總稱,引起頭痛、噁心都是小事,嚴重時會傷害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
是不是有點怯?實驗室檢測來篩查一輪先。
由於乳膠枕還沒有現行國標,我們分別參考了《GB18580-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T18883-2002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兩項標準,對乳膠枕樣品的甲醛含量、TVOC含量進行了檢測:
你可能看不懂的實驗方法......可直接滑過。
甲醛:把乳膠枕樣品放入密閉箱中密閉24小時,釋放出的甲醛逐漸會被蒸餾水吸收,測定蒸餾水溶液中甲醛的含量,從而判斷出乳膠枕中甲醛的含量。
《GB18580-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中乾燥法規定:甲醛釋放量應≤1.5mg/L。
TVOC:使用恆溫箱,將乳膠枕樣品密閉放置8小時(40攝氏度條件下),然後測試乳膠枕釋放出的TVOC含量。
《GBT18883-2002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中限量值為:≤0.6mg/m 。
最終測出12款乳膠枕的甲醛/TVOC含量如下:甲醛這個唬人大戶,沒出啥大毛病。但是,TVOC不怎麼樂觀,飄紅一片。
劇透一句:其中Napattiga(甲醛相對偏高)在試睡官盲測環節,也因為氣味較衝獲得一致嫌棄,印證了此處實驗室檢測結果。
TVOC參考限量:≤0.6mg/m
甲醛參考限量:≤1.5mg/L
都「超標」飄紅了,怎麼還不上黑榜?買了這幾款的,是不是只能扔了?
別急,不是我不敢得罪廠商,是事情沒那麼嚴重啦。TVOC在室內環境中幾乎都有存在,你家裝修也避不開甲醛/TVOC,回頭想想,你是靠什麼法子免除顧慮的?對,就是晾。
當然,乳膠枕不用晾半年,由於本身體積較小,在良好的通風條件下,TVOC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自然衰減。為了讓你睡得更放心,我們還檢測了TVOC數據較高的4款乳膠枕拆包4天後的TVOC含量。最終數據證明,經過自然通風,大部分乳膠枕已經可以安心睡了。
總結一句:乳膠枕拿到手之後,先通風晾上一周再用。
之所以在意它,主要是出於2點顧慮:
想看乳膠枕是不是「真乳膠」
透氣強、彈力足,乳膠枕行走江湖的這些本事,都離不開它的材質——天然乳膠的自有屬性。因此,天然乳膠含量的多少,自然也就成為衡量一款優秀乳膠枕的標準之一。
想看看商家夠不夠實誠
很遺憾,在一個缺乏信任感的市場環境裡消費,花錢時候不得不謹慎著點。廣告宣傳套路多,難免遇到「缺斤短兩」的,測一把能讓你買得更放心。
經過實驗室檢測,我們送檢的樣品,其乳膠含量都在80%以上。不過,宣稱100%乳膠含量的這幾個品牌,與實際檢測含量差值大於5%,還是多少有點打臉:
商品標籤宣稱
數據由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提供,檢測儀器主要為熱重分析儀和裂解氣相色譜-質譜儀,結論僅對送檢樣品負責。
不是嚇你,一隻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真的可能把脖子睡出毛病。
頸部是人體最狹窄的部位,上撐頭顱,下連軀幹,在最小範圍內集中通過了人體最重要的主幹神經和血管。而枕頭的功用,就在於在睡眠狀態下支撐、保護人體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如果枕頭不合適,長期下來必然會引發頸部肌肉和韌帶的損傷、關節功能混亂等問題。
舒適的枕頭可以使頸部保持正常的自然彎曲。
過大或者過高的枕頭,頸椎不能保持正常的前凸弧度。
過低的枕頭會使頸部向後彎曲,會使頭部充血,容易出現打鼾情況。
事關頸椎健康+睡眠質量,枕頭的「尺寸問題」不容忽視。
那,什麼尺寸的枕頭更舒服?
答案是因人而異......枕高的選擇與肩寬、頸椎健康狀況、個人偏好都有一定的關係,難以給出絕對的標準。
上一輪實驗我們就發現,在選枕頭這事兒上,人與人的差異是物種級別的......
不過,我們扒了關於枕頭舒適性研究的論文之後,還是發現了一些與「舒適」關聯比較強的關鍵詞,大家可以參考&探討:
10/15cm:高度為10cm左右的枕頭,被證明為適合大多數人仰臥使用(比如姚明肯定算例外)。而如果你習慣側臥,更值得參考的高度則為15cm左右。
S 型:其凹下部分能有效支撐頸部,吻合頸椎的生理自然曲線。
堅挺:枕頭需要具備支撐力,使用時仍能夠保證一定高度,警惕易變形塌陷的枕頭。此外,堅挺≠硬。
本次檢測的12款乳膠枕,在枕型設計上:除富安娜&宜家,均為S型;而在高度方面:也多在10-12cm範圍內,唯有宜家另闢蹊徑,足足有16cm......
剛剛已經說明白了,枕頭是否舒適因人而異,此處必須請出真人上場:
我們選擇硬拽了7位睡眠習慣各異、且互不嫌棄的試睡官(畢竟要不同床但共枕......),經過30天、共5輪真人試睡:
「過5關斬12將」的試睡流程
收集到共計63條試睡&點評數據:
以下言論摘自試睡官真人主觀評價,且僅為試睡體驗點評,僅供參考:
| 交口稱讚X2款
(排名不分先後)
(注意:諾伊曼在前面的TVOC檢測環節出了點「紕漏」,在使用時需要先通風晾過再使用。也正是因此,它沒有出現在綜合推薦部分。)
| 評價偏低X2款
(排名不分先後)
| 評價不一X7款
(排名不分先後)
| 神秘數據X1
本次真人體驗環節,R牌也作為選手之一全程參與,試睡官的詳細評價,依然彩蛋區候著。
丨一個彩蛋
關於R牌......不是我故作神秘哦,評測乳膠枕,這是個不能忽略的品牌。
但是,我們在採購樣品時並沒有找到天貓、京東認證的R牌官方旗艦店(百度搜出來的所謂官網,銷量個位數,也是謎得很......),於是,我們最終通過代購渠道拿到了R牌乳膠枕樣品,同時送去實驗室進行檢測了,結果有點一言難盡......
最後,耗時頗久的乳膠枕評測背後,還有一個「粉絲智囊團」,與我們分享了許多選枕困惑&秘籍,幫我們一起完成了最終的評測,感恩!
檢測機構: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北京市輕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一站
日常曬紙質報告
檢測項目: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甲醛、回彈力、乳膠含量
參考標準:GBT_18883-2002《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18580-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製品中甲醛釋放限量》
檢測費用:60000元(不包含樣品採購費用)
所有公開數據樣品,均以消費者名義採購自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價格僅供參考;
檢測結果僅對送檢樣品負責;
我們正視自己的所有不足,歡迎各種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