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最後一天。
凌晨3點40醒來,發現客廳和臥室的燈都沒關。酒後糊塗了。關上燈,接著睡。
早上不到7點醒來,真想接著睡,但願長睡不願醒。太困太累了。但值得。得起來。
昨晚五糧液•由新躍讀煮酒讀書領讀官老朱新書《故園歸夢長》專場結束後,一場大酒之後,忙亂的11月大頭全部落地完成,迎來了11月最後一天。雖然原定昨天要讀完的書今天都未必讀得完,今天下午爭取去馬連道茶坊籤完幾本書,也算了了心事,可以開啟另一個忙亂的12月了。
12月4日晚5—7點,「大地之上,我們都是安泰俄斯」,我們常州半山書局見。謝謝江湖道友們的厚愛和支持。寫好書,讀好書,做好人,我們繼續一起喝好酒!
早上看微信,昨天故舊言及聽聞有對我們離開新京報的各種猜測。他們有多不了解我們這些人的追求啊。
我沒聽說也不關心。我只關心自己的信念心念和我願意關心的朋友們。古人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盜用,鴻鵠安知燕雀之志。當個燕雀,挺好,哈哈。一些心念從未變過,並非旁人所能理解。我們自己努力就行。我把早些年還在職場時寫的離開職場做什麼的文字截屏給了故人,也發了社交媒體,關於學廚種菜,從未改變過。我早說了,這個國家,沒有我們值得為之戰死的沙場,只有親人朋友,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才值得我們為之奮戰甚至付出生命。這個說法儘管自私,卻是我繼續奮鬥的動力所在。畢竟,我們是普通人,不是聖賢上帝。
整理公號流水帳。效率不高。
發了幾張昨日由新書店「大地的恩情~誰不憶故鄉」老朱《故園歸夢長》新書分享會部分現場照。
今天是前記者、戰爭英雄、冷戰政治家,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邱吉爾生日。寫了條讀書推薦,發了煮酒讀書群和書蠹頭群,內容都來自我從前的文字:
「【邱吉爾的草蛇灰線】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我們的生命裡永遠都存在著運氣的成分。但我們沒辦法一直看清運氣的運作模式。』
《帝國英雄-布爾戰爭、絕命出逃與青年邱吉爾》,這本以第二次布爾戰爭為背景,主要記錄了邱吉爾的青年時代,核心是作為戰地記者的邱吉爾在布爾戰爭時期被俘後逃出戰俘營在敵後千裡逃亡最後成為英國英雄的傳奇故事,這一傳奇經歷,為他從政奠定了基礎,也昭示一個未來偉大政治家具備的諸如智慧、計謀、應變能力、勇敢、頑強、永不言敗、堅定不移當然也包括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等品質,既令人激動,又令人生畏。正如布爾戰爭時期他的記者同行阿特金斯後來描述的:『溫斯頓就像一根強有力的金屬線,即使被拉直,也總是會反彈回去。他在攻擊、敵意和輕蔑中成長。他靠興奮感活著……他感受到的失望越大,就會越拼命去奮鬥;阻礙越大,勝利就越大。』確實如此。2002年,在BBC組織的一項調查中,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邱吉爾還是195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他也是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這一切,在《帝國英雄》一書的敘述中,已可見端倪。沒有一個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即便是像邱吉爾那樣流淌著藍血口銜銀匙出生的人。讀甲骨文引進的2016紐約時報好書榜作品《帝國英雄》這本書,你就會知道,青年邱吉爾,一定會在未來世界大放異彩的。」
今天還是王元化百年誕辰,讀轉了了幾篇與他相關的文章,也寫了幾句:
「今天是王元化先生百年誕辰,買的先生書(《清園文存》)還未及展讀。今天王元化先生的弟子傅傑在作為導師的王元化先生一文中,憶及自己當年到北京拜訪汪曾祺先生的場景:汪先生點點頭,神情淡漠。聊了會兒汪先生問我:『剛才我沒聽清,他說你是誰的學生?』我重複了元化師的名字,汪先生忽然就興奮起來:『哦,王元化啊!我不認識王先生,但非常佩服他。李一氓、李銳、王元化,都是共產黨中真正的讀書人。』……」
歪脖子就朝新的書跟我磋商,當然不是歪脖子的問題。好在後來解決了。
宿醉醒來,忙到下午1點多才有功夫吃午飯。一碗酸菜魚配米飯,慰藉我的胃。一身大汗。相當年在成都,頭天中午晚上都是大酒,喝趴了,第二天就是在蒼蠅館要了份酸菜魚兩碗米飯,晚上才又有連續兩場戰鬥的。
去馬連道,路上繼續讀書。
到馬連道,太座也忙得不可開交。籤了一些書,發出。主要是學兵上海的朋友要全套的,江南舊聞錄頭兩本故鄉的味道故鄉風物長,只有幾本毛邊書了;12月要去柳州做講座,柳州圖書館想要一套全的,湊了下,都發出去了。
跟太座聊安排。定了後天回家的票。然後告辭回家。
最近太座處收到了不少書,我一直沒顧上,有社科文獻威廉夏伊勒的《時代的回憶》一套6本。威廉夏伊勒在納粹上臺時,是駐德國記者,他的名作《第三帝國興亡》,我最早是在前黃文化館借閱的,我很驚奇,在前黃文化館竟然會有這套書。前些天社科文獻出版社邀約我參加今年的好書評選,惜我那天在常州,無法參加。這些年讀了不少社科文獻的書,也連續多年參加社科文獻好書評選,受益頗多。社科文獻好書評選,是我離開職場後唯一一個堅持邀請我參加好書評選的單位。當然,我也很負責任。
另外還有磨鐵的《流沙河講詩經》,漢唐陽光的《風暴中的前線:二戰中的拉丁美洲》,麥讀的《彈劾:如何罷免一位總統》、讀客的《詭計博物館》《消失的13級臺階》《第三人》(有些似乎早寄來了),雷頤老師的《中國的切片:1900》,王子今《權力的黑光:中國傳統政治迷信批判》,晉永權的《佚名照》,以及三聯的《畫外乾坤:明清以來書畫鑑藏瑣記》《翰墨煙云:關於金石書畫及其他》,奉三聯編輯老師囑,給張駿兄快遞了三聯的兩本書。
背著沉重的書包回家,地鐵上繼續讀書。
到家,先讀了幾個小時書,將砍柴的《鄉野與國士》讀完。
砍柴兄勾陳筆記典籍,博聞強記,別出機杼,在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的命運中,從細微平常不太為人注意的小事掌古入手,寫出了國士們的鄉野氣,鄉野之人的國士命,娓娓道來,也足資宏闊正史之細節不足。砍柴專注於晚清以來湖湘人物的介紹書寫,其用功之勤,我只有佩服。所謂君子步亦步,我需趨亦趨。與砍柴另一本《家國與世情》,可以匹配一讀。
蘇平問了我一個問題,他發了一張照片給我,照片是一張講座PPT,談到日本何以能西化,原因是日本不是文明的旗手,所以可以比較選擇學習,他問我如何看這個問題。
我沒有研究過,但直覺不同意這種說法,可能會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絕非主要的。中國從文明的旗手寶座跌落好幾百年了,也沒解決向人學習的問題。
我推薦了幾本書,《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日本的世界觀》,《明治維新親歷》,以及福澤諭吉的留學感悟,這些書裡,從細節即可看出日本官民上下如何向西方學習的,這中間也有巨大的代價。
還是傳統統治的利益太誘人了,學習西方,將會失去這種憑權力唾手可得的文明社會無法想像的利益。人,理性人入彀,幾乎不可能擺脫這種誘惑。
接著鋼筆抄了姚風譯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色》第四十四:
「可以聽見,那堵牆的後面是大海。
在十一月,十一月,可以清楚地看見,
每一個音節都留有大海的痕跡。
一個人和一條狗出現在地平線上。
他們在傍晚中行走,
走向大海。
在那堵牆的後面。
痛苦自遠方而來,而大海總是
跟在後面。
十一月寫在霧中。
那個人和那條狗走進夜晚,
陰影,黑色陰影的夜晚。」
洗衣服。同時開始鍛鍊,擊拳60餘下,原地慢跑20多分鐘,渾身大汗。極其疲倦,也得恢復鍛鍊。
洗完澡,開始寫一個酒徒的誕生。今天寫了開篇和第一篇,少年不識酒滋味,1800餘字。
今天老家收到了江總發出的遠上寒山精釀,4件五糧液,也已發出。這是12月5日大趴用酒。
接著寫小楷日課。最近有點忙,做得不好。我想11月最後一天,日常要做的事,都要做過一道,堅持,則有萬水千山。
寫稿子的時候,太座悄悄告訴我,今天姑娘情緒特別不好,消沉。一是生物沒考好,二是聽說她一個好友得了抑鬱症。我先跟她視頻聊了會天,在忙完後,已經午夜時,我給她在微信寫了一些話(此處略數百字) :
......二是你聽說好朋友身體不好,情緒波動了。爸爸覺得,你聽說好友身體不好情緒有波動,很正常,說明你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不過,爸爸另外要說的,朋友身體不好,關心之外,自己尤其不能受影響,不能自我暗示,代入。每個人的學習、身體、精神都不一樣,不要認為好朋友病了,自己也傳染得好像病了似的,這種自我暗示,是一種現代病,尤其未經世事的年輕人容易得。還記得那個成語杯弓蛇影麼?就類似這種情況.....
我還把不久前寫的,關於要做個好廚子的動力來源於有了姑娘,截屏發給了她,我想她明天一早醒來,應該能看到。回頭,我要專門跟她聊聊,情緒如何不受別人影響。
午夜過後,讀了幾篇褚朝新的《我,其實還想進步》,雖然我比朝新年長,還是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