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以「民胞物與 和合天下」為主題的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陝西西安舉行。研討會由陝西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光明日報共同主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等省內外多家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張載作為儒學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標誌性人物,是一位識見閎通、超邁前賢的思想家,是一位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實幹家,是一位胸懷天下、卓有建樹的教育家。
張載是北宋中期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關學學派的開創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提出的「橫渠四句」,成為後來眾多中國知識分子的志向和傳統。
張載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風貌,啟發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傳播到中國以外許多地方,對東亞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開幕式後,大會進行了張載思想及關學文獻的解讀與詮釋、關學與宋明理學及其學派、關學精神——「民胞物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從鄉約守則到社區建設——關學與社會治理和芭蕉新葉——關學青年學者論壇等5個主題論壇的學術討論。
12月13日,張載的家鄉寶雞眉縣還舉行了橫渠書院開園儀式和關學研究成果發布會。橫渠書院是張載的講學之地。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後,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
責任編輯:原韜雄
作者:張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