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且看美國政客如何對華上演「最後瘋狂」

2020-12-2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據美國媒體Axios、彭博社等報導,川普政府高級官員稱將在剩餘數周任期對華採取強硬政策,使得拜登陣營無法輕易改變美國對華政策走向。一些輿論將此解讀為本屆美國政府試圖對華上演「最後的瘋狂」。

實際上,自11月3日美國大選結束以來,美國政客已經暴露出了在對華事務方面上演「最後瘋狂」的跡象:在新疆、香港等議題上再搞小動作,並且推出打壓中企的新舉措。「反華急先鋒」蓬佩奧甚至口出狂言,聲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此,中方均作出了堅決回應。

現如今,美國媒體曝出了美國政客上演對華「最後瘋狂」的劇本。在距本屆美國政府下臺已不足70天的時間裡,美國政客恐難以掀起大浪,但我們仍應保持高度警惕。畢竟,美國政客在進一步破壞中美關係方面有著強烈的動機。

首先,美國兩黨惡性鬥爭帶來惡果。四年前,川普政府上臺時,曾試圖改善對俄羅斯的關係。但民主黨陣營就「通俄門」等事件窮追猛打,束縛了川普政府的手腳,壓縮了美俄改善關係的空間。四年後,隨著美國兩黨之爭日趨惡化,再加上一些美國政客有著「睚眥必報」的性格特點,均促使本屆美國政府試圖在對華問題上給民主黨「挖坑」。

其次,川普政府亟待鞏固政治遺產。川普政府上臺後,對美國的內外政策進行了顛覆性調整。但倘若拜登最後如媒體預期般進入白宮,川普政府的政治遺產恐將面臨全面清算。但不少西方分析人士認為,對華政策可能會成為例外。不管誰是下一任總統,美中關係已經徹底改變。這可能是本屆美國政府最大的「外交遺產」之一。

第三,蓬佩奧之流恐會「渾水摸魚」。本屆美國政府啟用了不少對華鷹派人物,其中一些人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充滿了偏見和仇視,在過去就曾瘋狂地破壞中美關係這艘巨輪,藉此撈取政治資本。正是這些人的興風作浪,導致當前中美關係處於建交以來最困難的時期。隨著本屆美國政府即將結束執政,這些反華政客在臺上時日不多,對華上演「末日瘋狂」的動機增強。

面對川普政府在剩餘任期可能對華採取強硬政策的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6日回應說,「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中方歷來主張,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我們敦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不管誰在華盛頓當權,中國均希望與美國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但也必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堅定維護自身正當發展權利,堅定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國不會隨美方起舞,也絕不會容美方胡來。且看美國政客如何對華上演「最後瘋狂」!

相關焦點

  • 參考快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美國政客徒增笑耳
    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文/凡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把這句話送給那些美國政客頗為合適。最近,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迫近,周期性上演的反華仇華大戲愈加囂張。包括國務卿蓬佩奧、貿易顧問納瓦羅、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在內的政客們,紛紛跳出來像競賽似地攻擊中國,在香港、新疆、臺灣、南海、貿易、華為、疫苗等問題上嘰嘰喳喳,大放厥詞。
  • 蓬佩奧又談香港與臺灣 中方斥其少數反華政客上演「最後瘋狂」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 張素)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其中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被香港警方拘捕的政治人士,並談到美國官員將訪問臺灣。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予以回應,並斥責少數反華政客上演「最後瘋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 臺灣地區成美國「血包」?杜文龍:「最後的瘋狂」
    臺灣地區成美國「血包」12月的這筆對臺軍售,是川普在自己任期內的第十一次,也是2020年以來的第六次對臺軍售。隨著以蓬佩奧為代表的部分美國政客越來越瘋狂地炒作反華議題,「臺海」逐漸成為白宮對華施壓策略的第一線。
  • 參考快評|美國這一刀砍下了,誰在疼?!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文/凡凡)7月7日下午,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裡克表示,美國已於6日通知聯合國秘書長,美國將從2021年7月6日起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同一天,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羅伯特·梅嫩德斯在推特上表示,國會已收到川普政府有關美國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退出世衛組織的通知。退出世衛組織需要提前一年通知。
  • 參考快評|亞裔也深受美國種族歧視之苦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文/凡凡)喬治·弗洛伊德事件,擊碎了美國「人權衛士」的假象,讓深植於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歧視毒瘤,再次暴露在世界的面前。對於這一點,蓬佩奧之流的政客應該是無比熟悉。這種違背科學常識和社會道德的聯繫,實際上正是由他們引導以至強化的。正如英國廣播公司網站一篇文章指出,(美國)位高權重者為情勢火上澆油。一些美國政客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這不難理解。
  • 參考快評 |美國政客的「反華大戲」越來越出格!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文/向洋)距離2020年美國大選已不足5個月時間,美國政客的「反華大戲」也越來越瘋狂。15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共和黨人炮製了一份惡毒攻擊中國的報告。這份長達50頁的報告老調重彈、毫無新意,公然誣衊中國隱匿新冠疫情,呼籲對中國展開國際調查,並要求世衛組織總幹事辭職。
  • 快評:若有「最後瘋狂」 臺灣處境更不樂觀
    來源:中評網 中評社快評/美國大選前屢傳「十月驚奇」,最後並沒有出現。這些天,外界又在猜測川普在僅餘的兩個多月任期內,對華方面或有「最後瘋狂」。川普9日突然炒掉國防部長埃斯珀,讓猜測會出現「最後瘋狂」的人更加多起來。  川普對華「最後瘋狂」的動作會是什麼?
  • 參考快評|炮製對華「冷戰」宣言?這七個成語蓬佩奧當之無愧!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文/向洋)美國「反華急先鋒」、國務卿蓬佩奧日前發表了一篇頗具冷戰色彩的涉華演講。蓬佩奧宣稱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失敗,未來應該用「不信任並核查」的方式對待中國,並鼓譟全世界聯合起來「改變中國」。
  • 杯弓蛇影的美國政客已成當今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脅
    明眼人一看即明,此人這番充斥著極端意識形態偏見與麥卡錫式偏執的謬論,不過是白宮決策層為轉嫁國內矛盾、維護政治私利上演的又一套醜陋表演。關注中美關係的人想必發現,白宮一些政客似乎已經走火入魔,信口雌黃的到了不抹黑中國就不會正常說話的地步。他們的反華謬論高度雷同,翻來覆去就那些胡言亂語,「說得不累,聽得都累了」。
  • 【國際銳評】蓬佩奧「末日瘋狂」綁架不了中美關係未來
    越是臨近離任,蓬佩奧的表演越瘋狂。當地時間9日,這個美國首席外交官在喬治亞州理工學院發表演講時,惡毒攻擊中國「毒害美國高等教育」,並污衊麻省理工學院和華盛頓大學「收中國補貼」「屈服於中國的壓力」等等。
  • 國際銳評丨蓬佩奧「末日瘋狂」綁架不了中美關係未來
    越是臨近離任,蓬佩奧的表演越瘋狂。從大肆詆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到推出所謂的限制中共黨員及直系親屬赴美旅行新規;從暫停五項中美文化交流項目,到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所謂「制裁」,蓬佩奧之流上演的「末日瘋狂」,徹底暴露了他們窮兇極惡的真面目。人們注意到,蓬佩奧近日口出狂言,稱美國對華政策不可逆轉,這實際上表露了其欲綁架中美關係未來的險惡用心。
  • 華春瑩:反華政客「最後瘋狂」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美東時間7日凌晨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據了解,在美方主導規劃下,克拉夫特預計在本月13日至15日正式訪臺。綜合媒體報導指出,這次訪臺是克拉夫特主動爭取,美方先前就已規劃,去年12月通知臺涉外部門高層及「美國在臺協會」,但並未告知確切時間及行程安排,蔡當局也將該案列為高度機密,雙方此前仍就日期和行程進行討論。克拉夫特曾說,「盼有朝一日能會見蔡英文」。關於此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7日的例行記者會已作出回應。
  • 參考快評 | 所謂的「新八國聯軍」,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文/向洋)一些西方媒體近日瘋狂炒作「中共黨員滲透論」,並聲稱有195萬中共黨員的個人信息已洩露給了境外反華組織。最近一直上演反華蹩腳戲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再次作為幕後黑手在世人面前示眾。
  • 如何成為一名美國政客?網飛這部新劇既幽默又諷刺
    轉眼明年就到了新的一屆美國總統大選,屆時各國的吃瓜群眾們都將集體圍觀這場大戲。我們之前在美劇《紙牌屋》裡,見識到了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劇中的美國政客詮釋了人性的黑暗,上演了一幕幕勾心鬥角、你死我活的戲碼。網飛最近播出的《政客》第一季,同樣是一部具有政治隱喻色彩的劇集。
  • 蓬佩奧正妄圖利用首席外交官的職權,上演「最後的瘋狂」
    儘管美國大選的最終結果還未得到官方公布,但美國國內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眾認為拜登已經「獲勝」,並認為川普將於2021年1月離開白宮。正是基於這種想法,令不少美國媒體將蓬佩奧日前對歐洲中東七國的訪問稱為是「最後的瘋狂」。
  • 美政客糾集一幫跳梁小丑,成立「反華草臺班子」
    而最近一直上演蹩腳「反華」鬧劇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也再次作為幕後黑手,出現在世人面前。 更為荒唐的是,IPAC的成員裡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加拿大、挪威、瑞典八個國家的議員和政客。
  • 參考快評 | 瘋狂打壓TikTok,美國實為「武大郎開店」
    參考消息網8月4日報導(文/翊坤)當地時間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字節跳動」旗下的短視頻分享平臺TikTok必須在9月15日前找到美國買家,否則在美國將被禁用。川普同時為「放行」美企收購TikTok設置條件:交易的「相當數量金額」須上繳美國財政部。
  • 蔡英文極力討好美國政客,不料上演大烏龍,臺媒:把臺灣的臉面丟盡
    據臺島內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已於亞洲時間11月4日登場,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卻於當日緊急召開"國安會議",強調爭取美國"跨黨派"對臺支持,實質是為了"滅火"。臺在野黨立委李貴敏指出,蔡英文極力討好美國政客,卻不料上演了大烏龍,拍錯了馬屁。
  • 「國際銳評」杯弓蛇影的美國政客已成當今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脅
    明眼人一看即明,此人這番充斥著極端意識形態偏見與麥卡錫式偏執的謬論,不過是白宮決策層為轉嫁國內矛盾、維護政治私利上演的又一套醜陋表演。關注中美關係的人想必發現,白宮一些政客似乎已經走火入魔,信口雌黃的到了不抹黑中國就不會正常說話的地步。他們的反華謬論高度雷同,翻來覆去就那些胡言亂語,「說得不累,聽得都累了」。
  • 參考快評:所謂的「新八國聯軍」,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軍情觀察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文/向洋)一些西方媒體近日瘋狂炒作「中共黨員滲透論」,並聲稱有195萬中共黨員的個人信息已洩露給了境外反華組織。最近一直上演反華蹩腳戲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再次作為幕後黑手在世人面前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