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拒絕接納敘利亞難民者是與IS狼狽為奸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韓梅】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川普可謂是出了名的「大嘴」,其一番「拒絕穆斯林進入美國」的言論惹來世界一片撻伐之聲。日前,聯合國也表達了對其言論的難以忍受,抨擊稱拒絕接納敘利亞難民的人是在與極端分子狼狽為奸。

據《日本時報》12月22日報導,聯合國難民事務負責人對川普的不當言論提出尖銳批評,稱那些拒絕接納敘利亞難民的人是在與「伊斯蘭國」(IS)及其他其他極端分子狼狽為奸。

報導稱,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於21日對聯合國安理會說道,敘利亞爆發內戰5年以來,有超過430萬名難民逃離敘利亞。他認為,難民首先是此類恐怖行徑的受害者,而非源頭。這些難民冒著生命危險逃難,不該替恐怖主義承擔指責。

古特雷斯對川普、部分美國政府人員及歐洲領導人提出尖銳批評,稱「那些拒絕敘利亞難民,特別是拒絕穆斯林難民的人是極端組織宣傳、招募的『絕佳盟友』」。

據報導,此前,美國前國務卿、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曾批判川普稱,IS正利用川普的言辭招募成員。而川普則回擊並指責希拉蕊為「騙子」。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土耳其必須控制其在敘利亞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敘利亞政府|...
    敘利亞據路透社9月15日報導,聯合國戰爭罪調查人員表示,土耳其必須控制其在敘利亞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戰爭罪調查小組表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可能實施了綁架、酷刑、搶劫平民財產,以及將敘利亞政府軍和公民非法轉移至土耳其等戰爭罪。
  • 聯合國特使安南承認其敘利亞和平計劃未見效
    中新網7月8日電 據外媒8日報導,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安南公開承認,他的敘利亞和平計劃迄今未能見到成效。據報導,法國《世界報》援引安南接受採訪時的話說,國際社會為敘利亞危機尋求和平的、政治解決的方式,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和嘗試。但證據顯示,這樣的努力沒有成功。
  • 聯合國起草新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 各國態度不一
    中新網2月3日電 綜合報導,聯合國外交官2日稱,他們已經起草了一份新的涉及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該草案目前已經交至各相關國家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目前尚不清楚新版決議草案與舊版之間的內容有何區別。英國駐聯合國大使格蘭特說,每個參與擬定草案的代表都在等待政府的指示,「我們希望能夠儘快(對新決議草案)進行投票。」
  • 美國火燒敘利亞2萬公頃麥田,聯合國為什麼不發言?
    眾所周知,近日美國在利比亞投下的燃燒氣球,讓敘利亞兩萬公頃即將成熟的麥子毀於一旦,該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專注,目前國際社會鋪天蓋地都是譴責美國的聲音,外界也認為美國此舉是犯下了這樣名副其實的戰爭罪和反人類罪,但為什麼聯合國這時候不發言呢?
  • 千萬難民生活堪憂,為養家餬口,敘利亞難民營裡養起了蘑菇
    據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最新統計,全球目前超過708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這一數字是20年前的20倍,創近70年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就包括了2590萬難民,且超過一半的難民都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還有無數兒童處於孤身一人、無人陪伴的現狀。
  • 美被指在敘使用白磷彈轟炸居民區 敘利亞要求聯合國對美進行調查
    美被指在敘使用白磷彈轟炸居民區 敘利亞要求聯合國對美進行調查 原標題: 13日,敘利亞官方通訊社報導稱,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聯盟以打擊極端組織為藉口,對敘利亞東南部代爾祖爾省的幾個地區,使用白磷彈進行轟炸,違反了有關國際公約。
  •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的一票否決權
    2014年5月22日,中、俄否決聯合國「將敘利亞問題提交國際法庭」議案。第一次,1972年8月25日,反對接納新會員國(孟加拉國)的決議草案。但是到了1972年8月的時候,印度軍隊尚未撤出東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未承認孟加拉國,中國從反對肢解主權國家的原則出發,投票反對,否決了由蘇聯、印度、南斯拉夫和英國提出的接納孟加拉國加入聯合國的決議草案。第二次,1972年9月10日,否決了英國等西歐國家提出的關於中東問題的對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的修正案草案。
  • 戈蘭高地歸以色列,還是敘利亞?大部分「土著」堅持敘利亞國籍
    在這場會議之上,敘利亞人民於1919年組織的國民大會中,成立的獨立主權國家敘利亞被直接叫停。 敘利亞全境被直接劃歸給了法國統治,1920年7月25日,法國軍隊攻進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而進城的過程並不是十分的順利,反法勢力用盡全力與法國殊死搏鬥。不過由於法國軍隊是剛剛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洗禮的虎狼之師,很快抵抗的聲音就慢慢消失。
  • 聯合國特使敦促各國施壓阿薩德 儘快起草新憲法
    中方:應平衡照顧敘利亞政府等各方合理關切 新華社26日報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當天發言時表示,組建敘利亞憲法委員會相關工作必須穩妥有序,平衡照顧敘利亞政府等各方合理關切。 馬朝旭說,在敘利亞人民自身努力和國際社會支持下,敘利亞局勢總體保持平穩,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進程保持了勢頭。敘利亞政府邀請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訪問大馬士革,就推動敘利亞政治進程,包括建立憲法委員會等深入交換了意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在莫斯科舉行會晤,共同發出了推進敘利亞政治進程的積極信號。中方讚賞有關各方為此所作努力。
  • 銳參考 | 這六個字,就是敘利亞之痛帶給中國人的最大啟示——
    14日,美俄雙方再次在聯合國安理會交鋒。4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召開。這場應俄羅斯要求緊急舉行的會議上,各成員國代表們就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發動的軍事打擊展開辯論。當天參會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在會議上表達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強烈要求,他強調:政治解決是敘利亞問題的唯一出路。馬朝旭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弱國無外交!」
  • 全球熱點:俄否決化武調查決議草案 大國角力敘利亞問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全球熱點)俄否決化武調查決議草案 大國角力敘利亞問題  新華社記者  俄羅斯2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投否決票,拒絕延長調查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責任方的任務期限。  【新聞事實】  聯合國安理會24日就有關延長調查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責任方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聯合國聯合調查機制任務期限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玻利維亞投反對票。由於俄羅斯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決議草案未獲通過。
  • 敘利亞怒斥西方用化學武器栽贓,藉口摧毀伊拉克
    加法裡,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重申敘利亞沒有化學武器,繼續致力於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合作。在聯合國安理會視頻會議上,歐巴馬說,敘利亞自2013年加入《化學武器公約》以來,儘管經歷了多年來的困難,但它一直在努力履行自己的義務。
  • 「伊斯蘭國」釋放19名亞述人質 敘利亞特使斡旋受阻
    人質順利離開  亞述人人權網主管烏薩馬·愛德華說:「19名亞述人質獲釋後乘坐兩輛汽車離開沙達德,1日抵達敘利亞哈塞克省聖母教堂。」沙達德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南部的大本營。  敘利亞亞述人民主黨高級成員巴希爾·沙蒂說,獲釋人質包括3名女性,大部分人質年齡50多歲甚至更為年長。
  • 敘利亞重建之戰
    為了減輕敘利亞人民的苦難,歐盟、聯合國和世界銀行應該優先為人道主義穩定提供資金,特別是在前反對派控制的地區。 為了防止凍結衝突,俄羅斯、聯合國和歐盟應該斡旋達成協議,跨越政權管轄地區與土耳其和庫德-美國地區之間的分歧進行合作。
  • 馬克龍欲重建敘利亞,以重現臭名昭著「託管地之光」?!
    22日,馬克龍在接受福克斯專訪時談到敘利亞局勢表示:「如果我們離開了,就是把敘利亞交給了伊朗、阿薩德政權,那麼他們會發動新的戰爭,激起新的恐怖主義。」因此,美國,法國及其盟友應該在擊潰IS後留在敘利亞,不能允許伊朗在那裡的影響力加強,而是要建設新的敘利亞。
  • 聯合國讚譽中國為近東捐款,敘巴兩國發來感謝信,西方不樂意了
    1、聯合國的困境川普上臺之後,已經連續三年拖欠聯合國會費,據統計,目前川普內閣拖欠的聯合國會費多達3億多美元,聯合國每年的會費收入僅僅只有12億美元,川普拖欠的費用就高達3億美元,讓各國不齒的是,川普內閣一再承諾向近東救濟工程處捐款5億美元,但川普內閣以各種理由不斷出爾反爾,拒絕履行承諾,甚至在近東的領土安全問題上,川普和以色列也打起小算盤
  • 新任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簡歷照片 任期時間
    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底,古特雷斯擔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負責領導、協調全球難民事務。在任期間,他曾多次就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等國難民問題發聲,呼籲發達國家作出更大努力,幫助難民接收國積極接納難民。掌管難民署期間,古特雷斯的一大成就是機構內部改革,他削減了難民署在日內瓦的工作人員,同時提高了難民署的效率和緊急情況應對能力,頗受稱道。
  •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接到了來自阿布達比王儲的支持電話
    敘利亞和其他七個受到單邊制裁的國家(主要來自美國和歐盟)敦促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要求立即全面取消這些措施,使它們能夠應對疫情。在美聯社獲得的一封聯名信中,來自中國、古巴、朝鮮、伊朗、尼加拉瓜、俄羅斯、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的大使們敦促潘基文「拒絕將這種流行病政治化」。
  • 安南回天無力 西方竭力激化敘利亞內戰
    在阿勒頗,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的戰鬥越來越激烈。在戰場之外,各種國際勢力間也在緊張角力。8月2日,「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安南辭職;3日,聯大表決通過了不具強制力的敘問題決議。與此同時,美國正進一步加大對敘反對派的支持。
  • 伊德利卜的長夜,敘利亞內戰的第十年
    2019年4月,敘利亞政府軍還是回到了這裡,用猛烈的炮火展開了伊德利卜省奪回戰。其結果或許是敘利亞內戰產生第一批難民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潮。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自2019年12月開始的統計,伊德利卜的衝突已經導致96萬餘人流離失所,其中60%為兒童。至少90萬難民向土耳其邊境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