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萬多具骨骸建造的教堂,被譽為人骨博物館,遊客卻絡繹不絕

2020-12-07 何陳文的旅行生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有見過什麼奇怪,有趣的事,或者看過美麗的風景,或者看過恐怖的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最恐怖的教堂之一,遊客卻絡繹不絕來參觀,這是為何呢?遊歷過歐洲20幾個國家,看過歐洲不少風格的教堂,卻是第一次看到這麼恐怖的教堂,由1萬多屍骨所填滿,所以被稱為人骨教堂。

很多人聽到人骨教堂,不禁會毛骨悚然,那麼這座這麼恐怖的人骨教堂,為什麼遊客還會絡繹不絕來參觀呢? 捷克人骨教堂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1萬多具真人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走進教堂,你會發現教堂入口處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蠟臺,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在這裡四處可見十字架、王冠、垂帶等裝飾,均由各部位的骨頭拼湊而成。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骨骸均是成年男人的,而且上面有釘眼和被刀劍刺過的痕跡。這座「人骨博物館」,平時警戒森嚴,只有星期日才對外開放。累積這麼多的遺骨,都是拜聖土所賜。

而階梯下方是一盞超級豪華的人骨吊燈,以及由四座小小的骷髏尖塔組成的巴洛克式祭壇。祭壇大燈上方的屋頂也有一串串的頭骨裝飾,一個個的臉骨都是往下,看遍了兩個世紀來的遊客,也看遍了世間的變化無常。教堂正中央那盞由人體各部分的骨骼造成的「人骨吊燈」——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臺的頭顱,外形獨特。

殿堂的四周有四座都是骷髏及大骨堆砌而成,類似灶的建築,每一座大概都有上千上萬人,人骨均位於上帝的冠冕寶座下方。洞內的燭光,灑在雪白的人骨上,其餘還有用骨頭排列成的簾幕、十字架、教皇用的皇冠等等。

那麼教堂這麼多的屍骨是從何而來,為什麼還有人願意死後把屍骨分成幾段,放在這個教堂裡呢?原來早在13世紀的時候,Sedlec地區的修道院院長亨利,奉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聖地耶路撒冷,他把帶回來的一把泥土撒在教堂周圍的墓園裡,認為埋骨於聖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吸引了波希米亞地區,甚至中歐富豪紛紛將此地視為身後最佳福地,Seldec因而遠近馳名。後來的黑死病、胡斯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墓園的規模也因此擴大。

然而14世紀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的戰爭,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到了15世紀間,受限於墓園容納,修道院計劃另外興建一座禮拜堂來容納百多年來荒廢的遺骨,這項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務一開始是交由一位半盲的僧侶來執行。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教堂裡的天花板、牆壁上儘是人骨串成的裝飾品。據統計,目前人骨教堂裡的人骨裝飾品大概用了1萬具屍骨。

因為歐洲很多國家都是信仰天主教的,神學家表示,天主教視死亡為神聖的事,死後將屍身獻給上帝,象徵無上的讚美,所以「人骨裝飾品」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人骨教堂很小,4萬副經過消毒和篩選的骨頭,大小相同,被細緻地用來砌成燭臺、祭壇 、 聖杯 、 門楣 、 拱門 、吊飾甚至十字架。說人骨教堂雖然恐怖,但是對於有信仰的人來說,其實來這邊朝拜是一種神聖的事了,所以說,這裡為什麼遊客絡繹不絕也就不奇怪了。

這就是世界最恐怖的教堂之一,你還見過比這恐怖的教堂嗎?歡迎留言評論告訴我。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恐怖的教堂,用1萬多具真人骨骸建造,你們敢來嗎?
    捷克的Kutna Hora小鎮,就有這樣一座人骨教堂。你敢來看看嗎?從布拉格出發,坐火車前往著名的人骨教堂。捷克「人骨教堂」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 最奇葩的教堂:捷克 人骨 教堂
    (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 ),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
    世界上最詭異的教堂,只有骸骨沒有天使的「人骨博物館」教堂在我們心中一直是神聖的地方,無數的人在這裡祈禱懺悔過,同時也見證了無數美好的愛情。在世界各地都留存著很多古老的教堂,像是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和米蘭大教堂等,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去那裡祈禱。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教堂和它們都不一樣,它是由人骨建造起來的。
  • 臺一撿骨師竊35具無名骨骸 辯稱取走為妥善安置
    昨天,臺警方破獲苗慄縣35具無主骨骸遺失案,逮捕1名撿骨師到案,並尋回骨骸。苗慄縣警務人員率隊祭拜這些往生者,祈願靈魂安息,不再漂泊。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9月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近日,臺灣苗慄縣發生一起35具無主骨骸遺失案件。經臺警方調查,將1名撿骨師逮捕到案,嫌犯供稱自己是怕骨骸被竊才將這些骨骸帶走的。臺警方從臺北將這35具骨骸載回,並移交苗慄縣相關人員安置。  目前,苗慄縣政府正在籌建藏傳歷史博物館。
  • 傳昆明嵩明挖出」恐龍骨骸「被否定
    期間發現兩具動物遺骨被傳疑似恐龍骨。22日上午,經現場考古專家鑑定,排除恐龍化石可能性。初步判斷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  據現場考古隊員介紹,此次考古活動已經開展近半個月,文物部門之前就對嵩明盆地「貝丘遺址」進行過前期摸底調查,兩具動物骨骸是在此次發掘過程中偶然發現的。至於網友在朋友圈傳疑似恐龍骨,考古隊員予以否定。
  • 昆明官方:嵩明「貝丘遺址」發現的遺骨非恐龍骨骸
    嵩明宣傳部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王豔龍)昆明嵩明縣委宣傳部22日發布,在該縣小街鎮阿古龍村「貝丘遺址」發掘出的兩具遺骨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非網友懷疑的恐龍骨。  嵩明縣委宣傳部通報稱,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嵩明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嵩明縣小街鎮阿古龍村的「貝丘遺址」進行發掘。
  • 男子盜他人祖先50多骨骸甕 敲詐每甕數萬元終被抓
    男子盜他人祖先50多骨骸甕 敲詐每甕數萬元終被抓   中新網貴港4月15日電 (馬展鵬 楊金鵬 王剛)廣西貴港市一名男子清明節前夕盜走多戶村民共計50多個村民祖先的骨骸甕,勒索村民2萬至5萬元「贖金」,被警方抓獲。
  • 最滲人的教堂,用萬具真人骸骨當裝飾品?一周只開放一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Sedlec骨庫,也稱為骨教堂或"骨頭教堂",是捷克共和國庫特納霍拉郊區的天主教教堂。不過,這不是我們認為的天主教教堂。相反,它是最不尋常和最獨特的教堂之一。它"骨頭教堂"或"骨頭教堂"的綽號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教堂內有40,000至70,000具骷髏,這些骷髏在14世紀中葉的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胡斯特戰爭中喪生,令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3萬多個墳墓!16世紀時有教士開始把骸骨搬進教堂,並堆成金字塔狀,由於骸骨實在太多,後來有人索性把骨頭充當裝飾素材,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他們的骨骼都被藝術地排列成有趣的形式。
  • 臺評出考古重大發現 四千年前母子骨骸引關注
    圖為身高1.6米的男性骨骸模型。(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表示,這兩項重大發現是從臺灣過去十餘年間的考古發掘項目中遴選出的。除這兩處遺址外,臺東縣的八仙洞考古遺址、宜蘭縣的淇武蘭考古遺址、花蓮縣的花岡山考古遺址以及高雄市的左營舊城考古遺址獲得優秀成果獎。
  • 去「人骨教堂」親骷髏頭留影?這些行為引發禁令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捷克的「人骨教堂」塞德萊茨教堂(Sedlec Ossuary)每年吸引大批遊客。不過,許多人遊覽時任意觸摸或破壞教堂內的骨頭裝飾,教堂因此宣布從2020年起實施嚴格限制,遊客須提前三天申請許可,才能入內拍照。
  • DNA比對驗明理查三世國王骨骸 揭開500多年歷史謎團
    DNA比對驗明理查三世國王骨骸此前在英格蘭萊斯特市一停車場地下發現了一具骨骸,被認為屬於理查三世。英國研究小組2日發布最新研究結果,通過線粒體DNA對比,進一步證實了這一推斷,稱這具遺骸是理查三世無疑。據悉,理查三世於1483年繼承王位,英國歷史上一個頗具爭議的國王,他在1485年的一場戰役中身亡,享年32歲。他的屍身埋藏點曾是一個延續了500多年的歷史謎團。理查三世據稱兩肩不同高,一邊高一邊低。
  • 站在上萬具骷髏中間是種咋樣的感覺(人骨教堂)
    站在教堂的中間。周圍,有超過一萬具人體的骸骨包圍著你害怕嗎?沒有,應為實在有太多的遊客。捷克人骨教堂(Kostelík Vech savtych a kostnicí),位於布拉格以東約70公裡的小鎮Kutna Hora,建於14世紀,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德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教堂入口處有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蠟臺,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牆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
  • 骨骸證據顯示古阿茲特克族進行血腥人祭儀式-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些骨骸是在古城遺址的所謂聖地發現的,年代可追溯到500年前,證明古代的阿茲特克族曾進行血腥的人祭儀式。[點擊查看更多精彩高清圖]  特諾奇蒂特蘭遺址發現的骨骸表明,古代阿茲特克族的司祭在獻祭石上將活人祭品的腹部剖開
  • (港澳臺)臺評出考古重大發現 四千年前母子骨骸引關注
    據這一遺址的發掘主持人、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介紹,安和遺址出土了48具大坌口文化時期的骨骸,是迄今史前臺灣年代最早的墓葬群之一,呈現出臺灣最古老的聚落形態。  她說,最讓考古團隊感動的發現是,這一墓葬中出土了一位懷抱寶寶的媽媽。碳14檢測顯示,這對母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考古學家將這位母親稱為「安和媽媽」,年齡不超過25歲,而懷抱的嬰兒僅6個月大。
  • 中國在山東發現5千年老「巨人」的骨骸,考古學家也解釋不了
    前不久,巨人骨骼的發掘震驚到了考古界,在我國考古學家在山東省發現了約5000年的墳墓,並且躺在棺材裡面的人身高長達1.8公尺,甚至還有1.9公尺的巨人,這些人比新石器時代人還要高,據我國山東某個考古學家說,該屍體巨人,在生時不止1.9公尺。
  •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解讀數千年前人類骨骸的基因...
    走進復旦大學新江灣校區生命科學學院6樓E區的一間貯藏室裡,眼前一排排的古人類骨骸令人震撼。復旦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輝對此如數家珍:「它們,都來自於數千年之前。」 這裡是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它是以復旦大學人類群體遺傳學和多基因疾病實驗室為基礎建立的,是目前國內唯一從事分子人類學研究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育碧為《骷髏與骸骨》徵集官方中文譯名 禁止出現骨、骸、死等字眼
    育碧在E3期間公布了他們的一款新作,《骷髏與骸骨(Skull and Bones)》,背景設定在近代的印度洋,昨日,育碧中國公開為遊戲徵集中文譯名,並且表示遊戲名中不能出現「骨、骸、死」等字眼。
  • 歐洲最「奇特」教堂,用1萬具骨頭當裝飾,一周只開放一次
    相信很多人在去到國外旅遊的時候,除了欣賞漂亮的風景之外,還總是會發現不少新鮮有趣的事情,時刻都令自己大開眼界,它們的風格各不相同,有些怪異有些神秘,有些則是讓人內定很是震撼,而今天要說的位於捷克的人骨教堂,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足夠勾起人的好奇心,那麼它究竟是怎樣的風格呢?
  • 25噸黃金裝飾的大教堂,卻成了埋骨之地,牆縫裡住著教皇和聖人!
    那些歷史悠久的、被羅馬教皇欽點「敕建」的,用來給某個聖人歌功頌德的教堂,規模通常都不小,可稱為「Basilica」,也是最受遊客和信徒歡迎的;而那些規模體量大,建造工藝高超,視覺外觀華麗的教堂,如不是被教皇欽點,就算體格再大最多只能叫「Cathedral」,如果無極其特殊之處,人氣很一般;而「Church」的意義就有點含混不清,多少有些「教堂統稱」的意思,就不太被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