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環保助力產業升級 實現生產全過程智能製造

2020-12-01 騰訊網

綠色環保助力產業升級 實現生產全過程智能製造

業內專家為造紙業應對危機支招

造紙關係國計民生,來自中國造紙協會的信息表明,近來造紙企業紛紛復工達產,行業復工率保持較高水平,但疫情給造紙行業帶來的危機仍然存在。如何應對疫情對中國造紙工業帶來的影響,探討在恢復生產後行業需要著重關注與解決的問題,更好地應對與度過造紙行業的轉型與深度調整期,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樊燕近日在訪談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造紙業在防控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

樊燕表示,面對突發的新冠病毒疫情,作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的重要配套物資「紙箱、標籤」及時解決了疫情中各類物資包裝用紙箱、標籤的需求。造紙及造紙裝備企業、廣大造紙工作者在疫情面前通過各種途徑紛紛捐款捐物,充分展現了造紙行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本報也曾在2月的戰「疫」輕工業在行動系列報導中報導過這造紙行業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同時,在滿足疫情所需醫療用紙、消毒溼巾、成人紙尿褲、女性經期褲、生活用紙等物品的情況下,生活用紙加工企業還利用專業無塵車間實現轉產,重點生產應對疫情急需的緊缺醫療物資。可見,在抗擊疫情的物資供應中造紙工業作為重要配套物資供應產業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造紙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在各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基本滿足各行各業對紙張的需求,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及人民生活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

作為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它聚集數萬社會資本,提供總量約佔世界四分之一的各類紙產品,對上下遊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拉動和促進作用。實現自給自足才能在任何危機時刻保證上下遊產業的發展,利用自身的優勢轉產,實現上下遊產業的拉動和促進作用。

綠色環保有助於優化產業結構

2020年1月20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紙製品具有環保、輕量化且成本較低的優勢,可替代日用塑料製品。

樊燕認為,中國造紙工業進入成熟發展期,綠色環保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面對環保問題,在對造紙廢水、廢氣、廢渣進行綜合治理滿足環境容量的同時,進行回收利用,形成生產系統內的循環,充分減少廢棄物產生,向清潔化、減量化方向發展。環保問題,將有助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助於優化產業結構,有助於推進行業的進一步整合。只有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優勢企業不斷壯大,行業發展才會更加健康。

記者了解到,造紙行業眾多企業已經逐步在推進綠色節能升級改造。去年9月份,榮晟環保斥資1.2億元,對公司現有生產線進行綠色節能升級改造。記者了解到,公司此項綠色節能升級改造項目主要針對現有紙機生產線、紙機烘乾部出口廢氣、中水回用系統、鍋爐節能四項工程進行節能升級改造,旨在提升自動化程度和機械性能,以降低能源消耗及汙染物排放,節約生化汙泥、紙渣無害化處理成本,降低環境汙染,提高產品質量,提升造紙產業競爭力,同時更有利於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經綜合測算,榮晟環保綠色節能升級改造項目完成後,單位能耗明顯下降,造紙產量及產品品質將會有較大提升;達產後,公司預計可增加造紙產量12萬噸。

隨著環保政策的持續推進,杭州富陽已籤約關停的白紙板廠將不再恢復生產,涉及產能每年約200萬噸,僅剩下不到10家造紙企業也將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退,這部分產能將由白卡紙和牛卡紙等替代。可見在市場需求方面,隨著行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國家環保政策的持續推進,紙和紙板產品需求量會基本保持穩定。產品品種需求將更加多樣化,要求產品質量更高、產品循環利用更便捷。

智能製造將成為行業核心動力

「網際網路+工業節能」是「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切入點。造紙產業積極應用跨界集成、協同創新的互聯思路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應用信息化手段為企業轉型升級賦能。

山鷹紙業近年來加大數位化建設的投入,著力通過全面數位化提升公司內部運營效率和客戶服務能力,於2018年完成了造紙與包裝業務數位化升級,並與SAP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其在造紙包裝行業數位化的領先優勢。與此同時,山鷹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的湖北造紙基地已經於2019年投入生產,包裝4.0工廠也於2019年落地建設,計劃於今年投入生產。據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未來,山鷹紙業將以中小長尾離散包裝客戶的需求為切入點,通過大數據驅動全面提升產業鏈效率,利用SAAS系統、包裝專業技術服務、訂單整合採購服務、供應鏈金融技術服務等方式賦能相關包裝企業。除此之外,在進一步落實產業網際網路的戰略方向之後,通過網際網路+方式聯盟幫助各類包裝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樊燕分析認為,中國造紙行業在現有生產線中已廣泛採用了生產全過程的集散控制、在線監測檢驗裝置、智能化控制系統、質量檢測控制系統、設備運行過程監測、產品自動包裝及運輸系統、智能化倉儲及發貨管理等先進的技術,正面向自動化、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中。疫情的突發,使企業更加認知到工業4.0的真正意義,大數據運行中心提供的遠程服務將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穩定生產線的產能及設備自動化控制;並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降低能源消耗和汙染物的排放。實現全過程生產系統的智能製造,將進一步從訂單開始制定生產計劃、調整生產過程、實現全過程質量管理到產品跟蹤,達到提升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數位化、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普及的時代,造紙行業持續創新將成為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

文|本報實習記者 解 磊

相關焦點

  • 金宗機械助力塗料產業智能製造 讓企業加速轉型升級
    廣州盛華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玉靈在祈業(佛山)軟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浩亮帶來的《如何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實現大數據研發製造執行和智能排產》主題演講中說到,工業4.0是個漫長發展過程,製造業的轉型是企業面臨的現實壓力。
  • 中瑞橡膠:「智能製造」助力綠色生產
    「有沒有一種全自動生產設備,讓煉膠的過程一氣呵成,又不汙染環境。」王建森請教橡膠行業的專家,希望他們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他說,當時就想著好好當「配角」,儘可能為客戶排憂解難。在市場調查中,王建森得知,國內外高標準輪胎生產企業已經採取最新的智能設備流程,可實現煉膠過程全密封自動化。「既然適用於輪胎生產,肯定也適用於膠鞋行業。」
  • 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正式投產
    12月13日上午,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舉行投產儀式。  省委副書記孫偉出席並宣布項目投產。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出席投產儀式。  據了解,武威伊利綠色生產及智能製造示範應用項目總投資近21億元,一期投資近11億元已經竣工投產10條生產線,日處理鮮奶600噸,年總產值將超過10億元;二期項目投資10億元,預留生產線18條,日處理鮮奶近1300噸。武威伊利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總產值可達67億元,上繳稅金1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近1200人。
  • 河北唐山:轉業軍人推動再製造產業升級,公司滿眼都是軍綠色
    河北唐山:轉業軍人推動再製造產業升級,公司滿眼都是軍綠色 軍綠色的廠房、軍綠色的工裝、軍綠色的汽車……走進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瑞兆雷射再製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滿眼都是清新的軍綠色
  • 宿豫提前兩年完成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轉型升級任務
    全區實際關停取締企業103戶,佔計劃關停取締企業的119.8%;完成提升改造企業24戶、兼併重組企業1戶,在全市率先實現申請市級驗收企業全覆蓋,率先一次性全數通過市級驗收,率先提前完成轉型升級任務。知不足而奮進,宿豫區跑出加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宿豫區木材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完成目標任務69.8%,位列三縣兩區第四位,與第一名相差18.6個百分點。
  • 「搭積木」生產汽車 智能製造帶來幾多驚喜
    改變了整個產業生態「智能製造就是軟硬體結合,將傳統生產製造業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相結合,其核心是數據,對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捷豹路虎中國執行副總裁李潔說。李潔表示,數位化時代改變了整個產業生態,汽車產業也面臨數位化的挑戰,如智能出行、自動駕駛,但就智能製造來講,其關係著很多方面,如網聯產業鏈、供應鏈數位化生產、零售、維護和服務等各種問題。
  • 國際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助力潮州建築衛生陶瓷行業智能化升級
    2020年6月5日,疫情之後廣東省第一次大型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推廣及項目對接活動在「中國瓷都」潮州成功舉辦,國際智能製造產業聯盟領銜專家團隊為潮州市建築衛生陶瓷企業智能製造升級把脈問診和項目對接。本次活動由智能製造產業研究與規劃專家、國際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執行主席李明先生擔任專家組組長及大會主持。本次大會得到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廣東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廣東省科學院、潮州市工信局、潮州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潮州市建築衛生陶瓷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來自潮州市建築衛生陶瓷行業近50家企業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為期一天。
  • 智能製造賦能綠色發展 探訪廣東佛山家居智能工廠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7日電 (郭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綠色健康領域的重視,綠色越來越成為企業強大的競爭力,而科技創新、智能製造則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基礎。廣東是中國最重要的家具和家居產品生產基地,也是家居企業集中的大本營。
  • 智能環保家具工廠落戶通許 助力傳統農區產業升級
    12月20日,冬日的通許縣城有些清冷,位於縣產業園區內的河南建祥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祥木業)車間內卻溫暖如春,分散在生產線上的工人,安靜、有序、忙碌地工作著。「一天三班倒,24小時連軸生產,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 2019上海紡機展盛大開幕 智能製造成熱點
    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智能製造處於重要位置,也是我國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其中,棉紡、化纖長絲智能生產線在我國發展較快,已進入小批量推廣階段。「我們應該對紡織工業智能製造保持清晰認知。」高勇表示,當前我國紡織行業的智能製造屬於自動化、數控化的階段,離真正的人工智慧還有距離,國內大部分紡織企業離工業3.0仍有距離,實現紡織工業的智能化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 智能製造助力陶瓷業:一臺設備一小時至少可生產300件產品
    「賣相」變好,品質變優,效率提升智能製造助力陶瓷業可持續發展信號燈閃爍,機器聲轟鳴,6臺智能生產設備高速運轉,一個個圓形、異型的精緻盤碗接連下線。從上料、成型、修坯到補水,生產全部自動化。在江西邑山瓷業公司陶瓷智造工坊,記者看到了智能改造給陶瓷製造帶來的巨大變化。「智能化升級後,一臺設備一小時至少可生產300件產品,相當於過去半自動化設備一天的產量。」邑山瓷業副總經理尹忠偉介紹,智能改造不僅帶來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還有效緩解了陶瓷製品易變形的難題,「變形率從15%降到5%左右。『賣相』好了,品質優了,銷售更有底氣!」
  • 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
    (2)以整體列印為方向,技術複合化發展技術複合化實現整體列印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增材製造產業基本以單種材料生產單種零件為主要生產方式,多種材料與多種技術融合於一體尚在開發試驗階段。由於設計模型的複雜性,使得零部件生產後的組裝存在很大阻礙,如果能夠實現整體列印,對於未來的生產製造將會實現巨大突破。
  • 山東南山智尚:智能製造及綠色製造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山智尚」)深耕毛紡產品,作為高端毛精紡面料產業龍頭企業與服裝定製行業領軍者,嚴控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環節,通過智能製造及綠色製造促進企業向創新驅動、科技品牌驅動的轉型升級。
  • 江蘇蘇州:智能製造引領產業升級
    江蘇蘇州:智能製造引領產業升級 2019-09-08 21:21:如何將市場壓力轉變成轉型升級的動力?來看本臺今天發自江蘇省蘇州市的報導。  白世泰是蘇州工業園區內一家德國自動化設備製造企業的總經理。最近,他正在謀劃新的投資計劃,他的企業剛剛在附近拿下一塊地,準備建新工廠。  已經在這裡紮根20年的德國企業博世汽車部件公司,剛剛用上新的研發大樓。他們正在努力將研究領域延伸到自動駕駛、互聯工業這些與未來緊密相關的新興技術產業。
  • 中國智能製造拜訪法國力克學習服裝生產理念
    考察團此次訪問了法國與瑞典的優秀智造企業,旨在借鑑學習歐洲先進的智能製造理念和服裝供應鏈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幫助中國服裝企業加速生產信息化整合,為中國服裝產業的智造崛起添磚加瓦。力克以其遍布全球的業務網絡和領先技術,為中國考察團搭建了國際交流平臺,旨在開拓視野、分享先進經驗並交流前沿技術。智能技術已滲透入傳統服裝業,改造和提升傳統服裝業的運營效率。
  • 山東睿鷹製藥:智能製造助推醫藥產業升級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鄄城化工產業園是2018年9月被山東省政府批准的專業化工園區,整個園區以「智慧、孵化、共享、綠色、基金」為理念,致力於打造全國一流生物醫藥基地。山東睿鷹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智能製造項目「青黴素智能製造」,就位於這裡。
  • 讓綠色成為家居產業的底色
    11月25日,「智造環保+ 為綠色發展護航——廣東綠色發展媒體觀察團」走進尚品宅配。觀察團由五位專家和30多家媒體組成。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綠色健康領域的重視,綠色也成為了企業強大的競爭力,而科技創新、智能製造成為了實現綠色的基礎。
  • 中冶長天一批硬核技術,賦能鋼鐵更綠色、更智能!
    自主研發,實現冶金鐵前全流程節能環保 以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為機遇,多年來,中冶長天堅持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系統謀劃、科學布局」的戰略思想發展環保技術和環保產業,專門組建了節能環保工程技術公司,成立了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設立了環境工程技術實驗室,建立了一支基礎知識紮實
  • 助力疫後大灣區智能製造產業升級,2020華南工博會盛大開幕
    超500家企業在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雷射智能製造、雷射配套、光電技術、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工廠等領域帶來創新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疫後灣區智能製造產業升級。德國漢諾瓦展覽公司與東浩蘭生集團於去年8月8日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從2020年起共同主辦華南工博會。
  • ...實現綠色產業升級?「中國紡織生態文明萬裡行」將走進河南中大...
    紡織企業作為生產經營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企業層面開展生態文明創建,可為本行業乃至整個工業生態文明建設積累寶貴的經驗,也能為企業綠色評價提供改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