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承不承認,陳奕迅已經普遍被認為是在香港繼張學友之後的第二代歌神。他的代表作很多,從早期的《十年》、《富士山下》、《單車》、《陀飛輪》...到近幾年的《你給我聽好》、《在這個世界相遇》都是膾炙人口的好歌,不僅僅是旋律朗朗上口,而且歌詞也充滿香港文化和人生哲理。特別是與林夕、黃偉文合作的歌曲,歌詞質量更是達到了經典的高度。陳奕迅從出道至今一直很重視內地市場,很多粵語歌都會重新填詞一首國語版本,所以他的歌在內地的傳唱度也相當廣,作為香港歌手單論影響力真的可以算張學友之下的第一人。
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認為陳奕迅不夠資格被稱為「歌神」呢?是否陳奕迅的唱功不夠好呢?其實不是,陳奕迅的唱功絕對是頂級的,至少在華語樂壇是屬於妥妥的第一梯隊的人物,我們來看看他的唱功到底有多好。
1、厚嗓弱混
陳奕迅的嗓音是偏厚沉的,這種聲音條件練強混比較容易,但是要練出高質量的弱混比較困難,但是他在第一第二換聲點區間的弱混非常出色,他的弱混整體共鳴感非常強,所以聽起來有一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2、換聲音色不斷層
學過聲樂或者對聲樂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換聲區最難做到的就是音色保持一致,很多人練了一輩子都還是存在音色斷層的毛病。無痕換聲需要良好的共鳴和聲帶邊緣振動技巧,同時邊緣振動技巧也能體現在真假音的轉換和弱混上。音色連貫的最大好處就是聽起來很舒服,感覺完全不吃力,但是你自己學著唱的時候就會發現有很多地方你根本駕馭不了,因為人家在唱的時候不需要特別轉換發力點和共鳴位置,但是你做不到。另一位被大家所熟知的實力歌手林俊傑也是換聲區沒有音色斷層的歌手,所以大家聽陳奕迅和林俊傑的歌都會覺得好像他們隨隨便便也不怎麼用力,自己也能唱,但真的試了一下就罷手了。只不過陳奕迅是主攻中低音域,而林俊傑的強項在混聲高音區。
3、感情
陳奕迅最大的武器就是感情,在這個動不動就飆高音炫技巧的時代,陳奕迅的歌顯得特別平淡。他的歌大部分都是中低音+混聲,真正意義上的高音很少。所以很多男生喜歡唱他的歌,容易學,只是很少有人能夠唱出他的味道。就是因為陳奕迅在唱歌的時候融入了很濃厚的感情,他是真正做到唱歌跟講話一樣,在你耳邊輕訴故事,分享情感。
4、音準和樂感
很多人經常吐槽陳奕迅演唱會破音。只能說陳奕迅的狀態並不穩定,但是他大部分現場還是非常強的,而且破音的情況大多數是演唱會尾聲,他的身體消耗達到了極限。(他每一場演唱會都像在賣命)不過陳奕迅在很多場合都清唱過,參考這些沒有修音和伴奏、和聲的清唱就能了解到他的音準和樂感有多麼好,感覺音樂就是跟他的身體融為一體,信手拈來。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拿陳奕迅跟林俊傑相比呢?原因是兩人都是當今華語樂壇地位很高的人物,林俊傑的現場穩定性非常好,素有「行走的CD」的美譽,加上都是唱情歌方面的高手,所以就有很多人拿他們來作比較。其實他們算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歌手,歌路、擅長音域、文化背景都不一樣,小編總結了網上比較他們的內容,大致有這麼三點:
一、現場能力
不用說,林俊傑的現場能力絕對是一流的。陳奕迅其實在現場的穩定性上面是不如林俊傑的,包括前面講到的破音,都是現場功力差距的體現。不過陳奕迅的演唱會更注重舞臺效果的表現,已經情緒的表達,所以常常會看他唱到青筋暴起,汗流浹背,從震撼效果來講卻也不輸林俊傑。再說,唱現場只要是真唱,除了林俊傑這種級別的怪物之外有幾個能保證全程完美,汪峰也一直破音,卻也掩蓋不了他狀態好時的實力。
二、唱歌的情感
他們是兩種類型的表達形式,林俊傑更多是直截了當唱到人心裡。陳奕迅是那種娓娓道來,把情感藏在故事中,讓人慢慢回味。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喜歡喝不喜歡。好比在向一個女生表白的時候,林俊傑就好像是直接說:「我愛你!」陳奕迅是會說:「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三、唱法的科學性
有些人看了網上評論林俊傑學過SLS唱法(SPEECH LEVEL SINGING,以後小編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這種唱法),似懂非懂就認為林俊傑的唱法是最科學的,反過來詬病陳奕迅唱歌大喘氣、有漏氣現象。其實在這裡小編需要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SLS是美國的一種聲樂訓練體系,也僅僅是一個聲樂流派之一,並不是說所謂的最科學的唱法。陳奕迅學的是英國的伯克利唱法,伯克利的流行聲樂教學方向又與sls的不一樣,講究實唱,sls則是講究自然發聲。如果說美國那邊講究頭腔,胸腔,那麼歐洲那邊的混聲概念則是建立在真假聲基礎上。對於美聲,邊緣振動技術的概念就是在真聲中加入假聲。良好的頭聲則是在關閉縮小發聲點後,減少局部振動範圍內,再加入邊緣振動得到的結果。這就是點大點小的由來:假聲寬,頭聲細。你以假聲作混聲,就點大,你以頭聲作混聲就點小。概念不同而已,沒有優劣一說,優劣只源於個人審美。所以帶入到陳奕迅身上,很明顯就是前者。假聲點大,聲帶閉合少,但是卻能得到偏向寬厚溫暖的聲音。如果單獨以高音的科學性來講,林俊傑的高音並非最科學的發聲方式,華語樂壇高音最科學的當屬張杰,因為林俊傑是局部振動發聲,聲音厚實有力但是很難再往上突破,張杰的邊緣化發聲能夠唱到非常高,但是這同樣不妨礙林俊傑高音的展現。同理陳奕迅的唱法同樣不妨礙他對歌曲的表達,僅此而已。
總的來說,陳奕迅的唱功絕對是頂級水平,他的唱法也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關鍵是你聽起來有沒有感覺才是最重要的。而是否擔得起「歌神」這個稱號,小編覺得並不是單單用唱功就能夠評估的,還需要從影響力、對樂壇的貢獻以及品德等方面來整體評估,說實話,就目前陳奕迅對華語樂壇的貢獻還原因達不到張學友的水平,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