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劉安世
劉安世(1048—1125),字器之,北宋元城(今大名)人。少時勤學有志,關心國事,後考中進士。有一次,他同朝中要臣文彥博商討時政。文彥博談話中表示出對王安石變法的不滿,劉安世說,我雖是後生晚輩,但不認為你說得對。王安石推行新法難道不是順乎人情、為民謀利嗎?你不贊成,也可以拿出你的辦法,做些為民有益的事啊!竟說得文彥博啞口無言。劉安世舉進士後,曾拜大學士司馬光為師。司馬光講,做人應該德才兼備,而且「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對劉安世影響很大。不久,劉安世入朝擔任右正言(負責規諫的官職),他不懼權貴,敢於抨擊時政,提出一些切中時弊的諫議,得到朝廷讚賞,被提升為左諫議大夫。朝中有些官吏薦舉人不考慮品德才幹,一味安插自己的親戚子女。劉安世上疏指出用人不能任人唯親,而應倡導任人唯賢,均為朝廷採納。權貴章惇仗勢兼併了平民朱迎的土地,朱迎多次告狀,都沒有得到解決。劉安世為他申冤,把章惇勾結蔡確、黃履、邢恕等「四兇」合夥侵吞土地,殘害百姓的罪惡一起上疏朝廷,使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後,宋朝官場黑暗。劉安世曾一度不想再當諫官。他的母親勸他說:「你父親生前就有當諫官的願望,沒有實現。你當了,不要計較得失,要盡心報國才是啊。」劉安世沒有辜負老母的願望,在職多年,經常當面直諫。有時皇帝發怒,他也不在乎,旁觀的官員都為他擔心,但又欽佩他,稱讚他為「殿上虎」「真鐵漢」。有一次,劉安世聽說宋哲宗要到民間選宮女,便當著哲宗和太后的面陳述不可的道理,終於使太后和年紀尚幼的哲宗放棄了選宮女的打算。劉安世後因彈劾哲宗的幾個寵臣被貶職。直到宋徽宗即位,才重新被起用為中書舍人(負責撰擬詔旨的官員)。宣和七年(1125),劉安世去世。
劉安世著有《盡言集》,書名是他根據自己平生做諫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宗旨確定的。這部書對後代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都很有影響,經常被他們引用。宋代的學士王絢高度評價說:「是書乃言官之楷模,輔弼之龜鑑,卿士大夫之藥石」。
(大名縣地方志辦公室)
原標題:《大名歷史人物(107)》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