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九點半左右,由央視著名節目《國家寶藏》主持人張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香港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三人,共同在晚會上向全世界華人,展示了《絲路山水地圖》這幅國寶,引起了強烈反響。
據介紹,《絲路山水地圖》原藏於明朝內府,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該畫繪於絹本之上,幅寬0.59米、全長30.12米,是一幅繪製於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之間,是一幅屬於明朝宮廷的皇家地圖。
當時,由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出資2000萬美元(1.33億元人民幣)從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購,並將之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這件流失海外八十餘載的國寶,如今終於重歸故裡,令國人倍感驚喜和寬慰,也為這個新春佳節更添喜慶。
國寶一直是歷史的見證,可以通過實物展示中華民族的智慧,代表中國文化的脊梁,華夏文明復興的象徵,因寶的回來,使全國人民歡欣鼓舞,倍感偉大祖國繁榮昌盛,將能吸引更多的國寶順利回歸,讓祖國的文物展現更大的光芒,使大家看到感受文明古國的魅力。
百年前的中國,外國侵略者肆無忌憚地在華夏大地燒殺搶掠,加上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多少國寶流落海外,記載著那段屈辱的歷史。今天,依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寶在外面,我們普通老百姓不能在自己的家門口,一睹國寶的風採。
就說1949年蔣家王朝滅亡的時候,他帶到臺灣的那些國寶,何時能象《絲路山水地圖》一樣,回到故宮博物院?據文獻資料記載,當年,蔣介石帶走的文物有翠玉白菜、肉形石等珍寶。
一、甲骨文類: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該院收藏的甲骨檔案數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國家圖書館);
二、陶瓷器類:有陶瓷器2萬多件,包括從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各博物館中,該院是收藏中國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機構之一;
三、銅器玉器: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
四、古代書畫:古代書畫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後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張宏的《華子岡圖》等;
五、善本古籍:有近20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石+朱)批奏摺、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
以上總計677,609件冊,也就是說,當年蔣介石集團從大陸帶走了這些國寶。
臺灣,幾千萬人口的一個省,拿大陸同胞13億來說,多麼需要這些文物、資料來充實我們的知識,學習我們古代的先進技術,感受華夏文明的無窮魅力。何時,這大批國寶能在十多億中國人民面前一展風採,這國家幸甚,民族幸甚的一大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