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網友諮詢:問臨澧縣對襄常高鐵設站臨澧的回覆還是走宜石常,這到底怎麼回事?
實際上,臨澧這個回復有點不負責任,直接把去年的回覆拿過來複製、粘貼,一字不改。從官場風險上來說,它沒有問題,宜石常方案可能是臨澧至今為止收到的唯一正式方案,但這一方案2017年就到了鐵總那裡,至今未批,而今年3月,鐵總會議精神已經表態,呼南通道襄常段考慮經荊州至常德。湖南,湖北兩地政府也原則同意了「雙通道」方案,只是荊常方案並沒有正式公布,所以,臨澧的回覆沿用舊的信息,是只在意自己的官場責任,但卻有誤導普通民眾之嫌。可以理解的是,臨澧在這場「高鐵爭奪戰」中,比較隨緣,沒有太多傾向性,所以對最新信息沒有那麼在意吧。
最新的信息是常德市提出了「一個方言」、「一個聲音」、「一個態度」、「一個決心」,規劃雙通道,優先推進荊常鐵路。
常德為什麼力主荊常,又規劃雙通道。我想說:
一,這是初心!
懂看地圖的,大概直覺都會是修荊常,
最早兩湖相關部門也是這麼規劃的:
不過,2017年,襄陽-常德報批的預可研方案卻是襄陽經荊門、宜昌去常德。彼時,沿江高鐵還沒浮出水面,連接襄陽、宜昌這湖北兩大副中心城市的襄宜高鐵也是湖北規劃重點,因此可以理解為了襄宜規劃,順便宜常就先插隊荊常了。
但初心難違,宜石常方案應是存在若干硬傷,所以硬是在鐵總那批不下來,後來又有了沿江高鐵荊門-宜昌段規劃,解決了襄宜直連問題,荊常便浮出水面了。
二,這也是現實!
早在2019年9月,常德周德睿書記拜訪國鐵時,國鐵就指示線路方案考慮縮短線路裡程和節省投資,儘可能取直。
2020年3月226日,國鐵會議精神明確指出呼南通道襄常段考慮經荊州至常德。
常德市反應迅速,於4月17日,市政府馬上專題請示省政府按襄荊荊常來推進。
三,這也由路網布局所決定
鐵總給出宜石常暫緩的理由之一是考慮路網建設與運輸需求的不成熟。
1.從呼南通道的角度講,宜石常最讓人詬病的是相對荊州饒了彎,如有更順直的荊常方案,宜常如何排車都是問題。
2.從路網布局規劃看,宜常無法為湖南提供良好的通達性,北上,東去就不用說了,即使西去成渝,假如有宜石常,湖南也只需到五峰而不需到宜昌即可轉去沿江高速。更何況,湖南精心規劃的是借張家界-恩施(安恩張高鐵)這段連上沿江,從長沙可西去成渝,西北沿渝西高鐵去西安,這都跟宜昌無關。
3.在石長已通動車的前提下,現在再修石常350高鐵,有浪費之嫌。
四,這更是常德整體利益的需求
當年,常德在急需高鐵的時候,看著宜昌在省內的強勢和山頭的狠人,曾主動對接宜常無可厚非,那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但荊常才是初心和核心利益。
1.宜石常會弱化常德交通樞紐,所以,荊常是必爭之中軸。
如圖所示,如果先建宜常,張家界肯定會接著建張石聯絡線,那湖北謀劃的武貴(荊張)只需連上石門即可,同時也變相地形成了歪曲的荊常。結果,石門成為十字樞紐,常德錯失北上順直通道,荊常作為呼南通道也不再有順直優勢,常德不會滿意。
所以,先建宜常,湖北的武貴未必能獲得常德配合而推進。荊州也不會太滿意,但荊州以後還可通過荊嶽、華益直連益陽。常德這個呼南節點無形中就被弱化了。
常德只能堅定選擇與荊州直連,而直連呼南節點城市常德,使荊常成為呼南與武貴並用通道,也當然是荊州乃至湖北省的最佳選擇!
先建荊常,常德就主動了,宜昌若還需要宜常,那就待宜昌去調整規劃方案,找到跟常德最契合的地方。
2.填補澧水流域鐵路空白區
優先推荊常,也符合湖南省填補鐵路空白區的精神,利於常德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鐵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總不可能只許鐵路從自家門前過,見不得隔壁也通鐵路吧。
當然,常德也沒有放棄宜常,湖北、湖南兩省都原則上同意了雙通道,待時機成熟時,還是有機會推進,因為這條線可以納入武陵山區扶貧攻堅計劃,很有可能鐵總還會出大頭,但正因為鐵總可能要多拿錢,所以,鐵總才考慮投資和線網布局的因素,暫緩了這條線路,而相對財政緊張的湖南,也因為指望鐵總多拿錢,是不會冒進主動要求推動這條線的,搞不好突然有一個契機,就如張吉懷一樣,說立項就立項了。
但在現在的線路布局中,宜常對湖南的意義沒有那麼大,那應是下一步的事情,走向上也會有變數。當下,常德的專注點在荊常,可以說完全正確!
主編/易宗明| 編輯/劉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