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鷹視狼顧」是種什麼樣的眼神或姿勢?真的存在嗎?

2020-09-27 夜空明亮

常言道:「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四句短小精悍的話語,可謂一語中的。

「水滸」中的草莽英雄,每天都打打殺殺,年輕人本來就血氣方剛,看多了類似的故事很容易去模仿,這樣就很容易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鴻篇巨著,蘊含了很多的權術與謀略,人到老年之後閱歷豐富,在看了「三國」之後便會心領神會。如果把權謀用在生活中,那麼就會使出陰謀詭計去害人。

而「西遊」中,則有很多神鬼志怪類的故事,很容易讓人出現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女人本來就多愁善感,如果平時總是「紅樓」不離手,那麼就很容易受書中悲觀情緒的影響,心懷悲憫並抑鬱難平。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三國演義》中,關於司馬懿「鷹視狼顧」的內容,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眼神或者姿勢呢?真的存在嗎?

第一、「鷹視」是什麼眼神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司馬懿的狼子野心。

但其中卻並沒有過多贅述,司馬懿到底是如何的陰險狡詐。只是通過「鷹視狼顧」四個字,便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了這種意圖。

如果單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當然,「鷹視」也可能是看人的時候,眼神像鷹一樣令人不寒而慄。

給人感覺「鷹視」的前提,應該是長著一雙大而有神的眼睛。但是進一步分析之後發現,「鷹視」應該是根本不把人當人看的眼神。

因為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司馬懿和太尉蔣濟聊天的時候,問起誰家的孩子優秀,王凌的兒子如何?

蔣濟無心的誇讚了幾句,司馬懿聽後習慣性地眯起眼睛,並如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後來司馬懿高平陵之變後,平王凌夷三族,可見「鷹視」是一種死亡凝視。

因為從雄鷹的角度來分析,在它的眼裡獵物就是一堆肉而已。而司馬懿的眼神能夠用「鷹視」形容,說明他絕對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按照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看,很多人的性格都是先天遺傳,就像變態殺人狂並非後天影響。

第二、「狼顧」是何種姿勢

「狼顧」,說白了就是殘暴的狼回頭,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據《晉書》記載,所謂的「狼顧」就是身子不動,便可以直接回頭看後面的人。

先決條件是脖子比較長,相傳越王勾踐便是這類人。史書記載「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啄,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說的是越王勾踐是一個鷹視狼顧的人,只能夠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鷹視狼顧」可能是擁有鷹一樣銳利的眼神,以及狼一樣身不動頭已轉的生理特點。

但是當這種生理特點放在人的身上時,總會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實際上「狼顧」出自《史記》,比喻狼在行走時左顧右盼、回頭觀望的姿態。

後來用來形容人的謹慎多疑,或者說心懷不軌。而司馬懿的「鷹視狼顧」,則是臉部能夠正面向後而身體不動。

很多網友在看過電視劇《軍師聯盟》後,都對演員吳秀波塑造的司馬懿印象深刻。有一個場景,曹操想試探司馬懿,看一下他到底如人所說「鷹視狼顧」。

於是他拋下手中念珠,當珠子落地時,司馬懿心驚肉跳之餘,突然背過身子將頭轉過來。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鷹視狼顧」吧,但是廣大網友這並不認可這種表演。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擁有,鷹視狼顧的相貌或姿勢,總會讓人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並且將鷹和狼兩種動物的姿態,集結在同一個人的身上,看起來便會有一種十分搞笑的意味。

犀利的眼神、怪異的姿態,便是現代人對英式頑固的理解。如果大家能夠在腦海中想像一下,這兩種動物結合在一起的形象,想必一定要笑的前仰後合。

結 語

三國時期就是爾虞我詐的時代,如果一個人形式特別魯莽,或者說做任何事情都不動腦,那麼就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所以說用「鷹視狼顧」,去形容三國曹魏軍師司馬懿,主要是為了體現出這個人的陰險、狡詐、謹慎、多疑,並且多具有貶義的語境。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鷹視狼顧」是種什麼樣的眼神或姿勢?真的存在嗎?
    ,四句短小精悍的話語,可謂一語中的。 「水滸」中的草莽英雄,每天都打打殺殺,年輕人本來就血氣方剛,看多了類似的故事很容易去模仿,這樣就很容易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鴻篇巨著,蘊含了很多的權術與謀略,人到老年之後閱歷豐富,在看了「三國」之後便會心領神會。如果把權謀用在生活中,那麼就會使出陰謀詭計去害人。
  • 司馬懿回懵眼神犀利 號稱「鷹視狼顧」歷史上還有一位據此特徵
    熱播劇「軍師聯盟司馬懿」中橋段,曹操試探驗證世間傳聞司馬懿「鷹眼狼顧」一相;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溥偉《讓國御前會議日記》中描述:「袁世凱鷹視狼顧,久蓄逆謀,故景月汀謂其為仲達(司馬懿)第二。」
  • 三國演義中有臥龍、鳳雛,其實還有幼麟和冢虎,你知道都指誰嗎
    雖然有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但是劉皇叔兩個都得到了,最終卻痛失天下,蜀漢在三國中最先滅亡,令人惋惜。除了臥龍、鳳雛,《三國演義》中還有幼麟和冢虎,幼麟一般指的是諸葛亮的徒弟冢虎指的是鷹視狼顧的司馬懿。
  • 【魏-司馬懿】奇謀善策,鷹視狼顧
    ;現代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更是將其直接稱為「亂臣賊子」;其隱忍、狠戾的性格,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形容為其具有「鷹視狼顧」之相。 三、戰法解析1.主戰法:鷹視狼顧司馬懿的主戰法鷹視狼顧也很有意思,其具有三層效果:首先
  • 從三國演義到軍師聯盟,多角度帶您了解司馬懿千錘百鍊的百忍一生
    因為在老版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死了之後,司馬師司馬昭跟姜維之間的鬥智,最後二張攻三國歸晉,故事看的觀眾提不起精神。所以新三國是到司馬懿一死就收尾,應該說到高潮部分一結束還挺好,很多人看到這兒也挺舒服。司馬懿他的外在形象是什麼樣呢?中國的對能耐大的歷史人物描述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和平常人從一開始就不一樣,比如項羽重瞳,他有兩個瞳仁,晉文公重耳,咱們的肋骨是一根一根的,重耳的肋骨是連到一塊的,相信大家看軍師聯盟裡面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都有所了解,司馬懿長得和一般人也不一樣,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小視」。
  • 《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武將單挑環節,歷史上真的存在麼?
    前言從「溫酒斬華雄」到「許褚裸衣戰馬超」,《三國演義》中有著非常多的武將單挑環節,而這些情節讓人看起來大呼過癮,但是古代戰爭中,決定成敗的往往是兵力,士氣,地理環境等這些因素,武將之間的單挑,雖然有增添士氣的作用,不過要是碰上對方是個少數民族
  • 《三國演義》中劉備死後,孫夫人投江而死,這事真的存在嗎?
    《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寫劉備在夷陵慘敗,退回白帝城時,孫夫人在吳,聽到一個訛傳:劉備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後人立廟江濱,號日梟姬祠。京劇《祭江》(或稱《祭長江》、《別宮祭江》),就是根據《三國演義》的情節改編的。《三國演義》還有詩曰:先主兵歸白帝城,夫人聞難獨捐生。
  • 三國演義《空城計》中司馬懿真的是中計了嗎?
    三國演義中空城計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謖剛奉自用、獨斷專行,硬搬兵法,非要屯兵山上,以致被司馬懿打敗,街亭失守。司馬懿率十萬大軍直逼西城,諸葛亮正在城中,可無兵可以禦敵,諸葛亮並沒有絲毫慌張,沉著鎮定,打開城門,自己坐在城樓上,撫琴唱曲。司馬懿率大兵來到城門前,見諸葛亮竟然在城樓上彈琴,以為諸葛亮設下伏兵,於是,引兵退去,諸葛亮終於化險為夷。
  • 水滸傳中的宋江,與三國演義中的一人很像,並且原著中也有暗示
    《水滸傳》究竟是不是羅貫中寫的,這個有待於專家進一步考證,我們今天只討論《水滸傳》中的宋江與《三國演義》中的一人很相似。當然作者沒有這麼說,但只要稍微分析,還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的。《三國演義》中也提到一個人很像狼,這個人就是偽裝高手司馬懿。書中曹孟德曾經對自己的兒子曹丕評價過司馬懿,建議曹丕多注意司馬懿,說司馬懿鷹視狼顧。鷹視指的是像老鷹一樣看東西,狼顧就是狼往回看。既然狼走路的時候一步三回頭,那麼書中說宋江走路有如狼形,自然是說宋江看東西像狼一樣,也就是和司馬懿一樣,具有「狼顧」的特點。
  • 三國演義中關於華容道放走曹操,但歷史上真的如此嗎?
    三國演義中關於華容道放走曹操,但歷史上真的如此嗎?華容道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經典的一個益智類的遊戲,當然了,它源於名著《三國演義》之中的一段故事,這段故事講的就是華容道可能對於很多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是因為關羽念及舊情或者說是因為關羽為了報恩,其實這樣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古籍中記載的「蒙汗藥,麻沸散」是真的存在的嗎?
    我們再看很多古裝電視劇或者古代典籍中,經常會看到麻沸散與蒙汗藥兩種藥,這兩種藥物實際是一種可以讓人失去意識的麻醉類藥物,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麻醉藥。而古代人力物力與科技都還不怎麼發達,真的會有麻醉藥的存在嗎?
  • 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果真是為人老實誠懇嗎?
    人言三國演義中曹操為奸雄,劉備為梟雄。我看也不盡然。曹操生性多疑,卻也被劉備演過了耳目。曹操與劉備把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唯孤與使君爾。」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跟隨劉備三十多年,劉備臨終時候也是不放心他,還要以言語試探他的忠心。書中這段孔明星夜趕赴白帝城。劉備令其坐於龍榻之側。忽見馬良之弟馬謖立於側,便叫他且退,對孔明說: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 司馬懿除外,史上另有2位睥睨天下之人,皆為鷹視狼顧之相
    說到鷹視狼顧之相,咱們不得不提到司馬懿。曹操作為一代梟雄霸主,卻對司馬懿後忌憚不已,他對兒子曹丕說過:「司馬懿是個大才,可用但是不可信,你得利用他,但用完一定記著宰了他,不然肯定會成為心腹大患!」那麼,所謂的「鷹視狼顧」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來看一下字面的意思:「鷹視」說的是一個人的眼神就像鷹一樣深邃,卻透著狠厲。而「狼顧」則說的是像狼在左右回頭時一樣,可以兩肩不動,脖子很大角度迴轉看到身後。(這好像有點兒不太科學,但是世界之大也沒準。)再深一層理解,其實就是這個人眼光深邃內斂卻內有兇光,為人必然狠辣。
  • 「狼顧鷹視」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成語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意思是形容目光銳利,為人狠戾。而鷹視,就是看東西像鷹,大約是這樣現在我們就總結出來了,鷹視狼顧電視劇中的人物誰的形象比較像呢?偶然間看到兩個,雖是不同的男女,卻給人如此相似的感覺。
  •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和正史中的趙雲,有何不同,真的是常勝將軍嗎
    關於三國中的人物,歷來都是有兩種形象的,一種是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也就是小說中的形象,這種形象其實大多數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因為小說畢竟不是歷史,另一種就是史書中的形象,也就是歷史上的形象,這種形象是指在正史上真實的形象,那麼兩種形象有何不同?
  • 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
    三國演義中寫了很多名將和傳奇故事,但是有很多不真實的,演義只是給大家講述的一個故事不是真實的。今天我們說一說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歷史上周瑜氣量寬宏,三氣之說為無稽之談,周瑜與諸葛亮身為東吳蜀漢兩集團臣子極少碰面,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做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
  • 股市中的閾值,真的存在嗎?
    今天討論的問題,股市中的閾值真的存在嗎?先科普一下:閾[yù]的意思是界限,故閾值又叫臨界值,是指一個效應能夠產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今年最高點是7月13日那天的3458.79。此後大盤有兩次衝到3456,但都是如同觸碰到了禁忌線一樣,灰頭土臉的落回去了。
  • 歷史上只有兩人有「鷹視狼顧」之相,一是司馬懿,另一人更厲害!
    當司馬懿心情忐忑的來到大殿之上,曹操任人唯賢並沒有追究他欺瞞腿傷一事,而是讓他去馬鵬養馬;當司馬懿準備離開正走在大堂之上時,曹操突然把手中的棋子拋向空中,掉在地上噼裡啪啦的響,司馬懿突然回頭用狼一般的眼睛盯著曹操,曹操仔細觀察著司馬懿,然後大笑說道「果然,果然」。曹操心裡大驚: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鷹視狼顧嗎,看來我的猜想沒有錯。
  • 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文嘉聊宇宙萬物,本期我給大家講講宇宙中究竟存不存在外星人,感興趣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讚並評論呦。那麼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人嗎?據科學推算,宇宙大概誕生了900億光年,那麼全宇宙中至少有100萬億個文明的存在,而銀河系中也有1000個以上的高等文明真實存在。費米是二十世紀的物理學家,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提出了著名的費米悖論是關於外星人在哪,而悖論就是通過一些合乎邏輯的方法得出自相矛盾的結果。為什麼外星人在哪也被稱為悖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