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肺癌早期防治及肺結節早期診斷的能力,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7月5日上午,「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肺結節診治分中心」在該院正式啟動。
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教授、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白春學教授,鄭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原學嶺,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院長連鴻凱及領導班子成員,河南省多家醫療機構呼吸科、影像科、胸外科等專業相關專家,醫聯體、遠程會診中心成員單位代表及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相關科室醫護人員參加活動。儀式由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黨委書記丁凡主持。
會上,院長連鴻凱指出,白春學教授提出的物聯網醫學全面感知、可靠存儲、智能處理,有助於實現分級診療,醫院將以肺結節診治分中心啟動為契機,綜合呼吸科、胸外科、醫學影像科、腫瘤科等多學科力量,深入開展肺結節的流程化隨訪以及診治管理,在白教授的指導下,必將提高醫院對肺結節、肺癌、呼吸病的診治水平,進一步深化分級診療工作,把網際網路的理論和實踐運用到鄭州中心醫院履行社會責任中。
鄭州市衛計委副主任原學嶺強調,中心醫院要在白春學教授的指導下,建立肺癌防治「防患未然,早期診斷,綜合治療,現代管理」的工作理念,積極建立推廣三級聯動的物聯網醫學肺結節診治平臺,聯合社區開展肺癌預防、早診、早治,提高全市早期肺癌的防治能力和水平,降低患者和家屬的負擔,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健康水平。
「肺癌的爸爸就是肺結節,肺癌防治要埠前移,重心下垂,注重對肺結節的診治和幹預。」白春學教授說,肺結節診治分中心建立後,雙方將在兩個方面開展合作,一是對專家和醫生進行培訓,將診治流程、物流網技術在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管理流程等介紹給他們;二是對物聯網醫學進行推廣,不但運用在呼吸病上,還包括高血壓病人、糖尿病人的管理等方面。希望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專家共識、亞太肺結節診治指南能夠在鄭州市中心醫院得到很好地執行和推廣,成為鄭州市的一個示範基地,帶動其他醫院肺癌防治工作,造福鄭州市、河南省的百姓。
白春學教授、原學嶺副主任、連鴻凱院長、丁凡書記共同為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肺結節診治分中心揭牌,白春學教授向中國肺癌防治聯盟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肺結節診治分中心協作組組長張華贈書。
在儀式後的學術講座上,白春學教授詳細介紹了中國和亞太地區肺結節指南的制定過程、執行策略和診斷標準。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陳獻亮、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王金龍分別就肺結節的呼吸內鏡診斷和外科處理做專題講座。
當天上午,白春學教授在遠程會診中心為提前徵集到的30名患者進行會診,呼吸科、醫學影像科、胸外科、腫瘤科在門診大廳聯合開展了肺結節篩查義診活動。
(此信息由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提供,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辛靜、丁小芳)
超400輛進口車搭乘中歐班列入鄭日前,記者從鄭州海關了解到,從2014年11月兩輛原裝進口路虎汽車整車搭載中歐班列(鄭州)到鄭州以來,截至今年6月24日,鄭州整車進口口岸進口整車累計突破400輛,達到409輛,貨值共計2.05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