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闢一隅,煮茶聽雨,禪茶一味

2020-11-22 一粥一茶一煙火

「凍雨瀟瀟未肯晴,灑窗聲似煮茶聲。山童酤得鄰家酒,炒慄爐頭獨自傾。」宋伯仁的詩詞總是那麼美好而有意境,窗外瀟瀟暮雨流連青山綠水,飄過屋簷,灑落木窗,如同平日火爐上煮茶的聲音,咕嚕咕嚕……我從鄰家捎得美酒,炒著慄子,一口一口慄子香茶香就想飄香陣陣,簡直人間一大樂事呀!

生活百味,每日皆願有一時刻能安靜自己,無白日之喧譁,無夜晚之霓煥,唯一盞青燈,獨坐一處,靜默不作他想。即便片刻的沉靜,亦能將煩躁的心安撫拂拭。彼一刻,風清茶靜,雨打塵落,唯能觀照自心,省乎於己,如靜夜蓮花默默開展,亦如荒寒之地綻放光明。神凝於己,意靜於喧,一日的時光中,留下美好的片段,揮散紛雜的塵埃。

獨為內心闢一隅,或青燈撫卷,或煮茶聽雨。將憂愁沉浸於水,化為氤氳,將妄念付諸於風,歸於夜靜,困惑如青燈一豆,搖曳中漸漸安然,煩惱如驟雨一陣,喧譁中雨霽天青。一隅無比寬敞,心靜即足,一刻無謂長久,專注即安。狂醉千杯,以為憂煩隨妄拋於後,不若細茶一盞,將諸事輕輕放下。

聽雨是禪,煮茶是禪,獨在一隅沉心默坐。禪如緣際,來時不覺,去時未料,唯以靜養心,淡泊養志,來時不錯過,去時不嘆息。

青磚伴瓦漆

白馬踏新泥

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

屋簷灑雨滴

炊煙嫋嫋起

蹉跎輾轉宛然的你在哪裡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月落烏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

點點滴滴

夢裡有花夢裡青草地

長發引漣漪

白布展石磯

河童撐杆擺長舟渡古稀

屋簷灑雨滴

炊煙嫋嫋起

獨闢一隅

煮茶聽雨

禪茶一味

相關焦點

  • 茶禪一味,禪茶一味,表面看是一樣但卻另有玄機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郝斌教授為該會議題寫「禪茶一味」。對,就是上面這個題字。再次引發了大家對「茶禪一味」和「禪茶一味」兩種提法的爭論。「茶禪一味即茶和禪一味。茶和禪兩者並列,無先後、主次。」「……禪茶文化內涵則僅是關於禪寺茶禮,其內涵較小。」「主張用茶禪文化而不用禪茶文化,因為茶禪文化內涵和外延均包括禪茶文化。」
  • 古琴曲《禪茶一味》 :一禪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點擊播放 GIF 0.2M▼《禪茶一味》巫娜斟茶一盞對殘月,靜靜守住本心,不去自尋凡塵俗世中的煩惱,澄懷淨念,閒斟慢品,獨愛禪茶一味。洗茶、斟茶、一洗俗世間的塵埃,將內心的煩惱、苦澀滌淨,留下的是清澈的茶湯和淡淡的甘甜。品茶,要的是平實簡約,雅致純清。
  • 古箏茶曲-禪茶一味
    靜靜守住本心,不去自尋凡塵俗世中的煩惱,作畫、寫詩、彈琴、讀書……觀照內心,澄懷淨念,閒斟慢品,獨愛禪茶一味。沐心閣今日與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禪茶一味》,選自巫娜的專輯《蓮心不染》。簫聲,水聲,古琴聲,沏成一壺茶,古琴彈音空谷綿,山高水長知音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仙。一直喜歡茶禪一味四個字,只讀著,不需要說什麼,便似已然過了一世。
  • 茶文化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普洱茶「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禪茶一味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
  • 禪茶一味蘊和諧
    在這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中蘊藏著一處禪茶飄香的人間淨土——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茶和禪為人類親近自然提供了一條捷徑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是武夷巖茶大紅袍的祖庭、中國烏龍茶的誕生地、工夫茶的發源地、臺灣名茶洞頂烏龍的故鄉。自古以來,這裡高僧輩出,名賢薈萃,禪風和悅,茶韻幽遠,堪稱「茶禪一味」的典範。
  • 禪茶一味/禪茶
    自古以來,禪茶不分家甚至可以說,茶本身便是禪。那麼禪茶有什麼聯繫呢?我們先講一個故事,說的是唐代趙州柏林寺廟裡有個和尚叫從諗,有一次他問新來的和尚:曾經到過這裡嗎?和尚回答說:曾經來過。趙州和尚說:吃茶去。又問另一個和尚,和尚說:沒有來過。趙州和尚說:吃茶去。主持就感到疑惑不解,就問從諗禪師,為什麼來過的和沒來過的都要吃茶去?
  • 禪茶一味!
    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的不斷提高,不少老闆為談生意或交友大都搞個茶室,請人寫幅「禪茶一味其實,「禪茶一味」是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的文明貢獻,本身茶與禪師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茶,是一片簡單的葉子,禪,是一種宗教信仰。那麼「一味」是什麼意思呢?大概就是兩者相結合,茶入禪道,禪入茶湯的那種獨特味道吧。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兩者相互影響甚大,也最終成為了一種「戰略合作」關係,成為「禪茶文化」。茶中有禪道,禪道中有茶文化,兩者一起,又增加了許多人生感悟之道。
  • 【朗誦】禪茶一味,品悟人生
    禪茶一味,品悟人生作者:仲秋 朗誦:陳瑜 攝影:輕風 編輯:清 苑 竹 語(ID:zhuy6666) 佛教崇尚飲茶,有「禪茶一味 」之說。
  • 聽一曲《禪茶一味》:安然淡泊,一念心清靜的禪意
    聽一曲《禪茶一味》:安然淡泊,一念心清靜的禪意 靜靜守住本心, 不去自尋 凡塵俗世中的煩惱, 澄懷淨念,閒斟慢品, 獨愛禪茶一味
  • 朗誦:禪茶一味,品悟人生
    佛教崇尚飲茶,有「禪茶一味「茶」泛指茶文化,而「禪」是「禪那」略稱,意為「靜慮」、「修心」。「一味」則是指茶文化與禪文化有共通之處。這個共通之處在於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茶,品人生浮沉;禪,悟涅槃境界。一茶,一禪;一品一悟。此乃茶中悟道,道中悟禪,茶禪一味也!
  • 另一種修行「禪茶一味」——禪與茶的結合
    說起茶,想必各位朋友非常熟悉。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接觸過,客來敬茶,招待好友。更有很多朋友,茶不離手,隨身一個保溫杯行走江湖,解渴,潤喉,堪比武林大俠的金槍藥。茶可以說是現代居家旅行的必備品。但很少人知道佛教與茶也有莫大的關係。
  • 「今日作家」梁行 ‖ 說說「禪茶一味」(散文)
    說說「禪茶一味」文/梁行自古以來,「禪茶一味」,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潤了多少生花妙筆。在很多人眼裡,「禪茶一味」那是佛家修道的事,顯得很高深莫測;而在某些人眼裡,卻又是很平常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或高深莫測。要更好地理解「禪茶一味」的含義,最好還是從喝茶中去理解、去品味、去參悟,去豐富。
  • 紫砂壺—紫先生:紫砂壺上的禪茶一味你知道多少?
    那麼如此常見的禪茶一味,大家對於它有多少了解呢?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而陸羽則是寺廟中出生,三歲大的時候就被禪師收養,在寺廟吃住學習,從小就練得一手採茶、煮茶的高超手藝。
  • 什麼叫「禪茶一味」?
    作者:惠然茶韻人們喝茶,喝的不單單是茶葉,更多的一種心境,禪茶一味簡簡單單四個字,卻道出了中國茶文化深厚的內涵。在茶道的發展中,儒家,佛家,道家都不同程度影響了茶文化的發展,直到今天依然可以從品茶中看到其獨特的魅力。
  • 禪茶一味是中國茶文化的精髓
    茶與禪宗的結合,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禪茶一味」更是中國茶文化的精髓。茶文化是我國本土文化,歷史悠久;禪文化由印度傳入華土,並形成了本土化的宗教—禪宗,流傳至今。禪是形而上的宗教,茶是形而下的事物:一個是一種哲學思維,一個是生活之物。
  • 「禪茶一味」的境界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榮西高僧兩次來到中國參禪,並將圓悟禪師的《碧巖錄》以及&34;墨寶帶回日本,於1191年寫成《吃茶養生記茶生於自然,本無高下之分,茶品的上下高低,是由人來決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喝茶是一種心情,如果心情對了,茶的高低還有那麼重要嗎?
  • 禪茶一味,修行一生
    禪茶一味,修行一生(圖片來源:資料圖)我不善飲茶,不懂其中繁蕪的講究和過多的說道。故,與人論茶時,常常沒有了發言的權利,只有豎起耳朵,細細聆聽的份兒了。茶禪一味,修行一生。自古就有「禪茶一味」的說法,但茶與佛教究是何種因緣卻是不懂。去書店看書,得知其真意,欣然筆錄,作為記憶。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由於教義與僧侶活動的需要,茶很快就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佛教的重要活動是僧人坐禪修行,要過午不食,不可飲酒,戒葷吃素,以求解脫,更有跏跌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之要求。
  • 禪茶一味:用感恩的心態喝這杯茶
    禪茶一味:佛的慈悲融茶 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這一種精神決定了禪茶文化具有一種不同於哲學和倫理學的社會化育功能禪茶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人生日用,離不開禪的關照與感悟,離不開茶的精清、淡潔、滌煩、致和修養功夫。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禪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八個字上,最為恰當;既理事圓融,又雅俗同歸,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實和操作的現實意義。
  • 許多紫砂壺上都刻著「禪茶一味」,有何深意?你家的壺上有刻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生活質量了,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為自己覓得休閒的一隅,在家中將節奏慢下來,泡壺一茶,讀一本書,聽幾首音樂,靜下心來享受生活。而對於喜歡茶的人來說,很多人都鍾愛用紫砂壺泡茶,不僅可以泡出一壺好茶,茶壺本身也很有藝術品位,而說起紫砂壺刻繪,「茶茶一味」必定是榜上有名的,相信很多茶友家中的紫砂壺上也有刻。為什麼「禪茶一味」如此受人青睞,許多壺上都刻它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什麼是「禪茶一味」?
  • 書法定製展示,行書九幅——禪茶一味,春風大雅能容物,觀自在,品茶...
    書法定製展示,行書九幅——禪茶一味,春風大雅能容物,觀自在,品茶論道,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研史鑑金,觀雲聽雨。寒夜客來茶當酒。靜坐蓮池香滿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