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眾所周知,宋詞的寫作離不開詞牌。詞牌就代表一首詞的字數、斷句、曲調、格律等等,即便宋詞發展到後來脫離了音樂曲調,但詞牌依然決定著詞的平仄格律。但凡作詞,無不按律而作!
但詞牌也並非一成不變的,有的詞人對詞牌格律作出調整修繕,使得同一個詞牌有多種格式格律,比如《瑞鶴仙》便有三種不同的格式。也有的詞牌因一首絕世好詞而被後人修改名稱,譬如《念奴嬌》便因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而被後人取其中名句改作《大江東去》。
諸如此類的修改詞牌名雖不少見,但大多是後人修改。詞人自己作詞並修改詞牌名的卻不多見,而南宋有一位詞人更為奇特,每作一首詞都以所作詞中的佳句來修改詞牌名,可謂古今罕有!這位詞人便是南宋的張輯,且來欣賞他的一首《疏簾淡月·秋思》:
疏簾淡月·秋思
南宋·張輯
梧桐雨細,漸滴作秋聲,被風驚碎。潤逼衣篝,線嫋蕙爐沉水。悠悠歲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簫吹斷,素箋恨切,夜寒鴻起。
又何苦、悽涼客裡。負草堂春綠,竹溪空翠。落葉西風,吹老幾番塵世。從前諳盡江湖味。聽商歌、歸興千裡。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
張輯作詞學姜夔,風格大多風雅清淡,後世評價其類似於北宋秦觀。但張輯有一個癖好,便是每每作詞都以所作詞中篇末之句修改詞牌名,譬如其曾作《月下瓜州》便本是《烏夜啼》、《山漸青》本是《長相思》等等。而這首《疏簾淡月·秋思》也同樣如此,原詞牌本是《桂枝香》,張輯卻取末句「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而改詞牌名為《疏簾淡月》,也算是詞史一奇!
這首《疏簾淡月》是首羈旅思鄉詞,上闋從秋日風雨寫起,「梧桐雨」、「滴作秋聲」、「風驚碎」從視覺聽覺角度將秋風秋雨描繪地如泣如訴。緊接著一句再寫房間內的景:燻烤溼衣、煙氣嫋嫋!雖是寫景,但已然將詞人孤寂之情襯託而出。後數句則直抒情意:天涯流落、歲月催老、秋來憔悴!簫聲、家書、孤鴻,一派蕭索悲涼的意境,一派愁苦悲切的心情!情景相宜,極富感染力!
下闋數句則用典故表達對草堂竹溪的閒適生活的嚮往,緊接著筆鋒一轉,一句「落葉西風,吹老幾番塵世」寫出身世之悲,頗有世事滄桑之感!「從前諳盡江湖味。聽商歌、歸興千裡」則直接表白出羈旅天涯已久後的思鄉懷歸之意!結尾以景寫來:「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意境迷離悲涼,言外之情悠悠不絕!這一句也是詞人最得意的辭句,因而才會以「疏簾淡月」來作為詞牌名!
張輯雖喜好以己之辭句修改詞牌名,但其詞確實頗有大家風範。這首《疏簾淡月》情景交融、虛實相映,用詞用語清淡疏雅,看似平淡讀來卻耐人尋味。「一分秋、一分憔悴」、「落葉西風,吹老幾番塵世」等句尤其動人心弦。而尾句「露侵宿酒,疏簾淡月,照人無寐」更是意蘊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